参考消息标题

台湾“统独大战”烽火连天“台独”“两国论”“邦联制”都不可行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17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湾“统独大战”烽火连天“台独”“两国论”“邦联制”都不可行 “邦联论”:破冰法宝还是“想当然耳”?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12日文章】题:国民党为'...

台湾“统独大战”烽火连天“台独”“两国论”“邦联制”都不可行


“邦联论”:破冰法宝还是“想当然耳”?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12日文章】题:国民党为何此时提出“邦联论”?(作者 阮次山)
对于今年年底即将举行的立法委员选举,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有两个期盼:一、保有目前第一大党的地位;二、果真第一大党地位不保,也不要在立委席次上少于75席,因为若低于75席即沦为第三大党。
对于饱受经济衰退、百业萧条的台湾民众来说,他们对今年的立法委员选举也有两个梦:一、希望两岸关系能破冰解冻,使台湾经济能起死回生;二、在期望两岸关系改善之余,却也不希望两岸立即统一,不发生冲突,说白了,多数台湾民众只想求取来自大陆的商业利益,并不想在政治上与对岸有瓜葛。
于是,当国民党的那两种期盼和台湾民众的两个梦交会时,“邦联论”就成了国民党当局“想当然耳”的两岸政策法宝。
党内大老反对“邦联论”
问题是:由国民党现任主席连战主导的“邦联论”,到底管不管用?为何其党内大老如李焕,反对此论,并称“邦联论”试图“先独后统”,违反台湾的国统纲领。新党大老许历农则称,“邦联论”有“两国论”的影子。民进党则认为,邦联就是特殊国与国的关系,国民党这个“邦联论”动作,似乎造成了其党内的纷争,又使其敌对的民进党称快的效果。
在政治学上,所谓的邦联,指的是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所组成的松散的政治实体,并无中央政府,各国均具主权地位,可随意单方面脱离邦联,并拥有外交权。
虽然目前的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有些邦联的关系,但是,在近代史中,“邦联”已几乎成为政治学上的“古董”。因此,十多年前,台湾学者魏镛率先提出两岸关系可循邦联架构时,各方都不以为然,尤其北京方面更表示反对。因为台湾若与中国形成邦联,无异承认台湾有“独立国”地位。因此,魏镛的建议随后即无疾而终。
既然“邦联论”具有李登辉“两国论”的影子,在连战目前急于理清与李登辉的关系之时,他提出的“邦联论”和李登辉的“两国论”又有何不同?
为连战筹划“邦联论”政策,在李登辉时代曾为“两国论”效命的苏起解释称,“邦联论”主张两岸“坚持对等”,坚持分治分立原则,主张统一要和平渐进,不是台独,也非急统,在分治的基础上建构“共同的屋顶”,不是国协,也不是联邦,不像“两国论”不要“一个中国”,不要统一,也不要“九二共识”。
苏起在7月7日的记者会中甚至表示,“特殊国与国关系是两年前另外一批人的主张”。他此时忘了,那“另外一批人”当年包括他自己在内。而当年为李登辉策划“两国论”的人当中,也包括苏起和当时的国民党大陆工作室主任张荣恭等人在内,这也难怪,由苏起等人策划的“邦联论”会有“两国论”的影子。
“邦联论”用意十分明显
国民党此时提出“邦联论”的用意十分明显:此时此刻,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的人在民调中虽然已占三成左右,由于台湾的民调大都不可靠,国民党不敢在政纲中斩钉截铁地像过去那样坚持要和大陆统一的立场,以免遭到部分选民责为“卖台”。但是,当民众渴盼两岸关系解冻之时,国民党又必须拿出一套明显与民进党台独倾向区隔的大陆政策,一方面能迎合台湾民众希望“不急统”的心态,一方面又想让民众认为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解套有方”,于是便想出这套既与民进党的台独并无多大区隔,又无法自圆其说,无法获大陆首肯的“邦联论”。
以目前的发展来看,即使此“邦联论”获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获其十六全通过加入其政纲内,恐怕无法取悦选民,甚至招致民进党的讥讽,最后反倒取悦了民进党或亲李登辉的政团人士。
其实,据国民党高层人士7月9日告诉笔者,连战若真想提出一套能取悦民众、能获对岸同意并行得通的两岸政策,只有走一条路,即坚持恢复“九二共识”,如此才能有和大陆双向沟通的途径。但是,目前连战的策士们如张荣恭、苏起等人,在李登辉的主导下,过去都否认过有“九二共识”,而且都一再闭口不谈“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苏起在1999年7月11日曾解释李登辉的“两国论”称,今后台湾不再谈“一国两制”,不再谈“一个中国”原则,因此,在“两国论”发表两周年之际,连战这套“邦联论”所发表的时机,倒令人觉得讽刺味十足。
平心而论,海峡两岸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极特殊的状况。台湾的“中华民国”一度(现在也如此)号称把整个中国大陆包括在其版图内,历史上“中华民国”也一度是普遍获国际承认的国家,但如今,大势已去,除了和二十几个小国家有“邦交”外,台湾已面临孤立,而且还面对一个在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国力不断强大的中国大陆。这种势态使“台独”、“两国论”、“邦联”都已不可行,这里头并无政治是非,有的只是政治实力的考量。
因此,国民党为了“立法委员”的改选而想出的“邦联论”,不但行不通,对国民党的期盼无助,还可能因此而砸了自己的脚。此论一提,立即遭其党内许多大老指责,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两国论”:历史文件还是“只做不说”?
【台湾《联合报》7月9日报道】题:两国论提出两周年:寿终正寝?死灰复燃?(记者 何振忠)
1999年7月9日,前总统李登辉提出“特殊两国论”。经过两年,两国论的决策过程和内容,虽然仍存在诸多讳莫如深的难言之隐,但透过事后的报道和部分当事人的印证,这个堪称台湾半世纪以来最大的政策急转弯,也渐次解密。可是,两国论的余波是否就此停息,还是会在不知的未来掀起更大的风暴,仍不无疑问。
殷宗文建议研究国家主权
李登辉在1999年5月出版的《台湾的主张》,即已预告将在卸任之前,集国际法学者之力,就台湾的国际定位问题,提出更完整的解释。
事实上,在李登辉讲这段话一年前的1998年8月,他已接受当时国安局长殷宗文的建议,组成一个“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默默地进行研究。当时的国安会咨询委员蔡英文、张荣丰、陈必照,以及后来出任总统府副秘书长的林碧 火召,都是重要成员。
经过一年的研究,小组正式提出研究报告,并在1999年5月向李登辉当面报告,获得李登辉的肯定。这份研究报告的“前言”即指明,自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台湾的主权和治权限缩在台湾,并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大陆的合法性,所以两岸的定位至少应该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在论述之外,研究报告还提出修宪,修法和废除国统纲领的建议。修宪的重点在于冻结宪法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改为“中华民国领土为本宪法有效实施地区”,同时增订公民投票法源,凡事关国家前途之重大决议,必须经过全体国民同意。
报告建议渐进废除国统纲领
至于国统纲领部分,则建议采渐进式的废除,先是尽量不提,而有关“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一个分治的中国”、“一中各表”等论述也都不用,最后则以新的“两岸关系纲领”取代,对于两岸的终极安排则不预设目标。另外,所有法律的用语一律修改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政府高层指出,在结束这些具体步骤后,李登辉其实已经决定接受另一项建议,就是在适当时机正式对国际间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至此完成两国论的终极目标。
事实上,去年11月出版的《亚洲的智略》一书中,李登辉本人已经透露这个意图:“以往我们是以一国两府的方式来加以说明,但显然有所不足。实际上,我们必须以一个中国,两个国家(一中两国)的思维代之,才有利于台湾地位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一旦承认中共,中共即成为新国家,而我们则是旧国家。只是,这个旧国家也已经产生本质的变化,现在的中华民国不再是以往的民国,而是拥有崭新内涵的新的共和。”
从两国论“准台独”的研究建议,再对照李登辉在卸任后的新共和论述,台湾作为一个与中国分离的主权独立国家,在他心中早有具体的图像与实践步骤。只是在部分官员的回忆中,如果李登辉真的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真不敢想像今天的台湾将是何等景象?
李登辉迫于美压力放弃修宪
只是修宪的主张,在美方及对岸的强大压力下,李登辉在1999年8月已决定放弃。然而,在此不久前国民大会通过的延任案,事后也曾被解读为李登辉为贯彻两国论的一环设计。至于2000年的总统大选,国民党惨遭滑铁卢,由民进党执政,更是李登辉所料未及。
在政权转移后,李登辉极力辅助新政权的稳固,除基于政局的考量外,两国论这个被民进党高度认同的政策究竟是寿终正寝,还是死灰复燃,在此两国论两周年之际,更引人关切。
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在去年5月就职前,曾公开表示两国论已造成误会,所以未来不会再提;可是,根据前陆委会主委苏起的说法,他在去年“5·20”之前曾与蔡英文会晤,蔡英文当面告诉他未来两国论将“只做不说”。若果真如此,两国论不但没有被新政府束之高阁,反而是奉行不渝的圭臬。
新政府被视为两国论实践者
新政府被视为实践两国论的具体作为包括:否定“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冻结国统会与国统纲领、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统一不是唯一选项等,甚至到最近外交部有意在中华民国护照上加注“台湾”,进而这段期间热烈演绎的“李扁合作”,都让两国论的延伸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间,唯一不同的,只是“只做不说”而已。
国民党选在两国论两周年前夕以“邦联制”出招,表面上是主动抛出两岸议题,实际上则是要与两国论划清界线,以“今日之是”挑战“昨日之非”,同时兼以否定“李登辉路线”来巩固“连战领导”,显示两国论的争论仍在延烧。
两年过去了,两国论提出后不论对台湾主权地位是好、是坏,其后果最终还是要让台湾2300万人民来共同承担。可是大家疑惑的是,不管是旧政府或新政府的决策官员,至今仍然没有人出面为这个政策急转弯解释或负责。
两国论是不是成“历史文件”,还是“只做不说”?这个曾经让国内舆情哗然、美国震惊的政策,不论到底是继续向前疾驶,还是随着李登辉人去政息,其实仍在台面下隐晦地操弄着台湾未来。在经过两年前完全黑箱作业的“政治豪赌”之后,台湾人民至少有权利了解,是不是还要继续忍受另一场不明不白的赌局——拿我们的身家性命为赌注的大赌局。【注:】【注:】【注:】【注:】【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