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探访“外婆的澎湖湾”(台岛风情)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17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探访“外婆的澎湖湾”(台岛风情) 浩瀚无垠的蔚蓝海洋,在俯视的机窗下,泛着软绵的轻浪;星罗棋布的翠绿岛群,像一串串明珠静静地'...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探访“外婆的澎湖湾”(台岛风情)


浩瀚无垠的蔚蓝海洋,在俯视的机窗下,泛着软绵的轻浪;星罗棋布的翠绿岛群,像一串串明珠静静地散发着光芒。随着飞机的徐徐下降,神往已久的澎湖展现在眼前。
从机场驱车前往澎湖本岛马公,一路上树木稀少,而犹如野草般蔓生的天人菊遍布四周。司机告诉说,澎湖不仅有《外婆的澎湖湾》一歌中唱到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候鸟般准时到来的东北季风,一年中长达半年之久的风季使得澎湖拥有了“风岛”的称号,加上表土贫瘠盐化,岛上树木难以存活。 
这就是澎湖———面积达127平方公里,拥有大大小小64个岛屿的台湾最大岛县。它的台湾之最还包括:在历史上,它是中华民族在台湾地区最早的开拓地,远比台湾本岛早400年;在信仰上,它是全台湾庙宇最多的一个县市;在资源上,它蕴藏了全世界只有澎湖与意大利两处才有的文石……多得不胜枚举的特色是澎湖丰富的宝藏,亦使它成为一块人间彩土。
马公街景
马公是澎湖县府所在地,也是澎湖唯一具备街道的城。这个城,也因每年长达六七个月的东北季候风肆虐,高楼大厦都在10层以下,3至6层最为普遍。置身马公城,感染它小家碧玉的淡妆简朴风格。来来往往的汽车、摩托车不多也不少,与台北的车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
踏着被脚印磨得光亮的石板路,走进一条僻静小巷,悬在行人头顶的一个个大红纸灯笼上,用毛笔写着“澎湖第一街”。一位拎着铁锈斑斑小秤的药店老板告知,这是澎湖最古老的街道,也是澎湖繁荣的起点。小街上有一个著名的四眼井,从四方而立的井口俯身下望,水波清清,如倒映着的四个圆月。据说,这是郑成功的士兵开掘出的吃水井,可以同时从四个井口汲水。澎湖岛上淡水紧张,
当地居民至今仍精心保护,并仍能得到它的恩惠。
漫步小街时,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女邮递员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她的整个面部用一块花布蒙起,只留出眼睛部分的少许空隙,教人难识其庐山真面目,凭添了些许神秘的气息。经当地媒体朋友介绍才知,这就是澎湖妇女特有的造型——蒙面女郎。原来,由于气候干燥、风沙凛冽,所以澎湖外出劳作的女性都会用布蒙上脸,以防晒伤或吹伤皮肤。此后,在澎湖各岛,我们都见到了许多这样打扮的女性。
沿着狭窄弯曲的小街走下去,便来到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天后宫。天后宫因祭奉妈祖,又名妈祖宫,这也是马公这一地名的由来,与澳门最早叫“妈阁”是异曲同工。天后宫虽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仍难掩众多的历史真迹:荷兰人侵犯澎湖时,这里留下了刻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的石碑;清廷积弱,使庙内“与天同功”匾在中法战争中为法军所夺;日人据台时期,澎湖人士在天后宫延教汉文……今日,大殿内梁柱已斑驳,石碑字迹已难辨,但妈祖神像前的香火依然缭绕不绝,她一如既往地庇佑着纯朴的澎湖人。
海洋瞬息万变,辛苦的讨海渔人只得仰赖冥冥中的神明庇佑人船平安。手中的导游手册写道: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澎湖人对信仰就显得更为虔诚。除天后宫外,岛内还有武圣庙、城隍庙、观音亭、保安宫等,整个群岛庙宇多达174座,在每一个村落,记者所见最漂亮整洁的建筑便是村落中的庙宇。而淳厚的澎湖人不仅为自己的信仰修庙,也为那些客死异乡、最后尸骨漂至澎湖的出海人修建有各式各样的“客公庙”。
先人遗泽
澎湖地区开发早,因此有着丰富的人文史迹,昔日民众聚集的地方也因历史久远而成了田野调查与乡土研究的重要资源,有的还成了影视基地。转入望安古厝的低矮巷道,夕阳余晖映着斑驳的?咕石墙,还保留有闽南建筑风格的村庄屋舍俨然。?咕石是珊瑚的骨骼,坚硬而多孔隙。澎湖的渔民们将其挖取上岸后,历经风吹日晒做成石材,将其相互镶嵌成墙、成屋。这就是澎湖特有的建筑方式,古厝、旧窗、陈石,显现着澎湖人苍凉的岁月痕迹。
漫步乡间,处处可见造型奇特的蜂巢田。当地人用玄武岩块或?咕石镶嵌堆叠成墙,用以围田防风。“我们都称之为菜宅”,陪同记者的陈小姐说,堆砌菜宅是一门绝活,老师傅将厚重的石块巧妙地叠起,不用任何附着,精确地将石块的力道连贯起来,强风即可从缝隙中溜散。“不怕风来吹,只怕人来推。”这是流传于澎湖民间的一句俏皮话,因为新师傅已经不会这种砌墙的功夫了,如果墙倒了,就难以再修复。
转眺清邈的海岸,玄武岩石块与珊瑚礁在潮间带筑成的捕鱼石堤在白浪翻滚中若隐若现。潮起鱼虾入堤,退潮后渔民就趁机捕获堤内围困的鱼群,这种澎湖先民的智慧被称为“石沪”。
“石沪有产权,甚至每天都属于不同的人,”导游陈小姐指着一个偌大的圆弧石堤说,过去家族合伙建造石沪,需要耗费几年的光阴,才能将厚重的?咕石搬筑成石堤,由于亲友合盖,故每天的渔货都轮属不同的人。“甚至有人把它当作嫁妆,”陈小姐说,能得到这份嫁妆的姑娘在婆家都会被高看一眼。
悠悠岁月留给澎湖众多的先人遗泽,冶炼出了它那隽永的人文风格。数百年来,澎湖的居民仍沿袭着大陆闽南的风俗。虽然已时过境迁,但这里保有的淳朴,使得一些古代的礼仪尚有脉络可寻,元宵乞龟、妈祖绕境、迎神赛会等民俗庆典一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而广布村落中的各姓祠堂,也传承着澎湖人的血缘和地缘脉络。
虽然澎湖少树,但这里却有一棵驰名台澎的老榕树。榕树能耐寒耐贫瘠,现已被选为澎湖县树。驱车来到通梁,一棵如同蔓攀的葛藤一样已延伸出百余平方米的老榕树赫然在眼前。就是这棵榕树,300年前,被渡海来台的大陆移民带到了澎湖,种植于此,无心插柳般地,经过3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的洗礼,昔日的小榕树苗已长成两丈高盘根错须的老树。如今,澎湖人将这棵老榕树看成神木,一方面建筑水泥支架来支持它的发展,一方面则以竹笼继续培养须根的成长,目前垂根已达90余条。
由于位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中点,澎湖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人们迁徙避难的中途岛。自元世祖至元18年设立澎湖巡检司迄今,700多年的岁月已流逝,可是世世代代留下的众多军事遗迹却依然述说着往日的兵马倥偬。位于西屿乡的西屿炮台建于清光绪13年,曾是捍卫马公港的重要据点。今天,它已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门额上李鸿章题写的“屿西台”字样依然清晰,堡中“山”字形的通道依然气势雄伟,只是土坛及炮座上已空空荡荡,昔日居高临下的大炮已了无踪影。
绝美风景
岁月留给澎湖众多人文景观的同时,也造就了这里鬼斧神工的绝美风景,而玄武岩海景正是这里的地标。因澎湖是玄武岩熔岩流组成的火山群岛,所以熔岩冷却后极易形成垂直的六角形柱状节理,这种玄武岩地貌为世界罕见的景观。乘船来到桶盘岛,只见峥嵘壮丽的柱状玄武岩嵌着崩解的裂纹,站在岸上,聆听海水激荡着岩石,发出漫天震响的潮音,如同感受生命的韵律。
除了世上罕见的玄武岩景观,澎湖也因文石而著名。漫步马公街头,两旁多得数不清的文石店向每一位过往的游客招揽着生意。走入一家,老板指着透明玻璃柜内的大大小小的文石成品,道出价格并简述:文石产于澎湖群岛深海,人工开采,少量;世界上其它地方只有爱琴海才拥有此名贵矿藏。事实上,今天的澎湖已明令禁止开采文石,因此街市上的文石如果是以前产时的余品则价格惊人,否则多是其它石头与劣质文石的混合品。
美味小吃
与台湾的其它城市相同,在澎湖一样有许多的小吃,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小吃很单纯,除了海鲜还是海鲜。澎湖海域没有污染,又是渔场所在,海鲜种类既多又好。记者有幸在此地最著名的“清心饮食店”,品尝了最令食客津津乐道的“生蚵炒西米”、“油炸大虾”、“南瓜炒米粉”等,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许多台湾本岛来的游客一到澎湖便要赶到这里大快朵颐一番。在不少海岛的街边小店,你还可尝到“烧酒螺”、“鲜鱼汤”等美味小吃。 
除了丰富的海鲜小吃,记者在澎湖还品尝到了仙人掌果。在澎湖,山坡、草原处处可见长得肥大厚实的仙人掌。其实,仙人掌并非澎湖土生土长,它与龙舌兰、天人菊是当年荷兰人入侵时带来的,主要用来掩护军事设施。从此,这些植物便在澎湖生根繁衍,并愈长愈茂盛,成为澎湖独特的一道自然景观。
如今在澎湖任何一个旅游景点,你都可见有摊贩出售仙人掌果。这个被当地人称为“澎湖红苹果”的果实,只需轻轻剥开表皮,即露出裹着坚硬种子的紫红色果肉,食用起来味甜微酸,据称维生素C十分丰富。用仙人掌果做成的仙人掌冰,也成为游客到澎湖后必定要品尝的一道特色冷饮。
嫩黄的天人菊,有着强韧的生命力,正如岛民在恶劣环境下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样,因而被选为澎湖县花。在野外的天梗或天人菊旁,你还常可发现一种留鸟,这就是澎湖县全年可见的小云雀,也就是澎湖的县鸟。因大家发现它们常在半空中鸣叫,故俗称它们为“半天鸟”。
“在澎湖长大,不知道她的好,等到去了许多地方之后,才了解何必舍近求远!”一向以最质朴的方式在大自然中求适应的澎湖人,深爱着这片家园,他们是充实的,也是悠闲的。(照片胡创伟、卫铁民摄)
图片:
1、蒙面女郎
2、咕石墙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