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当侵略者兵临城下的时候……——斯大林身旁资深翻译见证二战历史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1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当侵略者兵临城下的时候……——斯大林身旁资深翻译见证二战历史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5月10日一期文章】题: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斯大林翻译'...

当侵略者兵临城下的时候……——斯大林身旁资深翻译见证二战历史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5月10日一期文章】题: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斯大林翻译回忆录(作者 维亚切斯拉夫·扎布罗京 弗拉基米尔·罗休普金)
瓦连京·别列日科夫是斯大林的私人翻译。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多次陪同领袖出席对欧洲及世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重大会议。如今,这位有资格对斯大林作出客观评价的老者已经作古,我们只能通过他留下的珍贵资料回顾往昔。
初识领袖风采 雄辩说服英美
我第一次见到斯大林是在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由英国的比弗布鲁克男爵和美国外交官哈里曼率领的英美联合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这两人分别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全权代表。作为苏方翻译,我参加了此次谈判。当时,正是前方作战最艰难的关头:苏联有5个军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德军坦克集群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英美联合代表团此行旨在考察对苏提供军事经济援助的价值,看苏联是否有能力继续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就在那时,斯大林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与新闻照片中的形象不大一样:没有穿笔挺的元帅服,没有佩戴任何勋章,个子不高,略微有些消瘦,一只手缩在袖子里。看来,他终日为战事殚精竭虑,早已无暇关注自己的仪表。
然而,从第一天起,我就为他的谈话风格所折服。他嗓音浑厚低沉,讲一口略带点格鲁吉亚口音的俄语。他说话条理非常清晰,那种雄辩家的气魄和战略家的韬略,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多年以后,和我私交不错的美国人哈里曼回忆起与斯大林的首次会面,感慨万千:
“我与比弗布鲁克男爵去见斯大林时,内心相当沮丧。此前,军事分析家描绘了最灰暗的前景。武官伊顿更是危言耸听:苏军大势已去,绝对守不住莫斯科。既然向苏联提供的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很可能落入德国手中,谈判简直是多此一举。他甚至断言,如果代表团在莫斯科多逗留些日子,很可能就沦为德军的阶下囚了……
“在谈判过程中,斯大林亲自对前方形势作了详尽准确的分析。他气定神闲,完全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他并不隐瞒苏联在武器生产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希望盟军能够迅速支援坦克、反坦克武器和飞机。更令我们吃惊的是,他开始列举苏联最需要的原料、仪表,就是为了使工厂能在1942年顺利开工。
“他建议代表团去军医院看看,与受伤的指战员交谈。我开始为自己的悲观情绪感到羞愧……”
与斯大林的接触和前线的见闻令盟友们深信,莫斯科的防守固若金汤。后来,苏美英三国以最快的速度缔结了一系列重要协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传译希魔发言 准确判断战局
此后,美国对德宣战、丘吉尔首次访问莫斯科、苏英美三国外长莫斯科会晤、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每一次历史性的成功都凝聚了斯大林的心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这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地区的实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德国是否会向美国宣战。12月11日晚,大家都在屏息等待希特勒的例行讲话。讲话开始前,我来到莫洛托夫办公室,将收音机调到柏林电台的波段。他心事重重地告诉我,斯大林对讲话非常关注,他希望从中了解尽可能多的东西。
希特勒在其拥护者的掌声中开始了发言,不久便歇斯底里大发作。以同声传译的形式来翻译他狂呼的口号相当困难,我紧张得直冒冷汗。
这时,绿色电话的铃声响起。这是斯大林的专线。
“对,已经开始了。只是些空话。还不清楚德方的立场……”莫洛托夫解释道。
关键性的句子终于出现了:“德国中止同美国的关系,向其宣战。”莫洛托夫马上通知了斯大林。他们一致认为,尽管柏林作出了如此明确的外交举动,但日本不会向苏联宣战的。因为莫斯科保卫战已经进入反攻阶段,德军不败的神话已经被打破。而美国在认清了希特勒的冒险本质后,成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坚定成员。
盟国巨头会晤 丘吉尔很尴尬
此后不久,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来到莫斯科。在参观了苏军击溃德军的战场后,他大为惊叹。但在克里姆林宫,他也说:“德军并没有走远,他们距退守柏林还远着呢。”
斯大林幽默地说:“没关系,在历史上俄罗斯人曾两次攻入柏林,同样还会有第三次。”
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正在紧张进行,丘吉尔来到了莫斯科。丘吉尔曾经庄严承诺,将于那年夏天开辟第二战场,但他食言了。而且在保卫战的紧要关头,美英以货船被击沉为由,停开通过北方水道向苏联输送物资的船只。首脑会晤的气氛有些冷淡。斯大林气冲冲地把一份备忘录扔到丘吉尔脚边,指责英国不履行联盟义务。丘吉尔有些尴尬,宴会时,他猛喝白兰地,以逃避斯大林的目光。
1943年底,在德黑兰举行的隆重仪式上,丘吉尔亲手向斯大林转交了英王乔治六世赠给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市民的礼物——一柄长剑,它至今仍存放在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的战争博物馆内。当时,斯大林小心地拔出宝剑,举到面前轻吻了一下。我偷偷地瞅了眼罗斯福和丘吉尔,前者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感动,而丘吉尔的笑容就显得有些僵硬。
几天后,在三巨头会晤中,丘吉尔突然告诉斯大林,盟军登陆计划将不会实施。斯大林“嚯”地一下站起来,冲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说:“跟我走!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前方的战斗更值得关注!”
丘吉尔一下子面红耳赤,开始在椅子上不安地扭动,随后连忙解释道,斯大林误会了他的意思,他本人是支持登陆计划的。经过罗斯福的劝解,会议才得以继续进行。
重要历史时刻 伟人坚定执着
与斯大林共事绝对不容易,但格外荣耀,毕竟我有机会亲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通常每天都要工作12—16小时。斯大林习惯在傍晚或是上半夜处理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也只能适应他的这种作息方式。
在外交人民委员部,我负责美国方面的事务。代表团来访时,我担任斯大林的翻译,或是进行同声传译,此外便是起草议定书。斯大林通常会对文件进行检查。
每次为他准备的文件,我们总是格外认真,莫洛托夫看过后才送给他本人。斯大林通常不会改动,只是在上方签名。不过,有时他也会用蓝铅笔将意见写出来,让我们重新起草。
我在斯大林身边工作了很长时间,亲眼目睹了他的功过得失,但他无比坚定的政治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和杰出的指挥才能,在取得卫国战争胜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作为杰出的外交家,他对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功不可没。在许多重要会议上,他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维护着苏联的国家利益。
难怪美国外交家哈里曼对他钦佩有加:“他知识丰富、能够迅速介入细节问题;头脑灵活,对人的心理揣摩得很透。我认为,他比罗斯福知道得更多,比丘吉尔更为现实。从一定程度来讲,他是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图片:
1、接受检阅的苏军坦克
2、行进中的苏联红军战士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