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谈苏领导集团内部斗争
【本刊讯】美《纽约邮报》三日刊登约瑟夫·克拉夫特的一篇文章,题为《克里姆林宫的交手战》,摘要如下:
有一些无误的迹象表明,苏联继续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久将透出事件的表面。
主要的派系——并不令人惊奇——代表着两大城市的机构,它们随着前党的领袖赫鲁晓夫从他在乌克兰的老地盘上登上了顶峰。一个是由勃列日涅夫和基里连科领导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派。
另一个是由主席团正式委员波德戈尔内、主席团后补委员叶弗列莫夫和书记处书记季托夫领导的哈尔科夫派。
在这两个相互斗争的派系之间,看来有着广泛的其他派系性的和地区利益的集团的行列。有一个列宁格勒集团,它的根子深深地扎在政府机关之中,它以部长会议
(主席)柯西金为首。有一个莫斯科集团,同秘密警察和共青团联系在一起,据说由副总理谢列平领导。有一个大概是以苏斯洛夫为首的意识形态集团。还有大批的主要是地方利益集团,它们大概在任何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两派之间最大的分歧看来是围绕着人们熟悉的一个论点:大炮对黄油的问题。
由波德戈尔内率领的哈尔科夫派看来真正继承了赫鲁晓夫的衣钵,这个派站在黄油一边。波德戈尔内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日在巴库发表的一篇讲话中宣布:「人民的福利」是「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因素。」他说,「每年都在创造着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
勃列日涅夫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派站在大炮一边。
由于勃列日涅夫强调军事,因此看来他同苏联政治中其他大部分政治中心结成了联盟。在教义路线的硬化看来使他同党的理论家苏斯洛夫接近起来。强调警惕性——军队和警察都喜欢用来把人搞在一起的口号——看来通过谢列平同莫斯科和青年组织拉上了关系。
现在实际上,波德戈尔内集团看来处于被击败的边沿。《真理报》已经谈到「哈尔科夫集团在工作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
在结果仍待分晓的同时,预料在今后几星期和几个月内将证实勃列日涅夫书记和比较强硬的路线的胜利。但是如果眼前的结果看来是不符合这个国家的和平利益的话,长远的结果却可能不是这样。因为克里姆林宫中的愈来愈多的争权夺利的斗争逐渐地同美国建立联合和取得一致意见的政治历程相类似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