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5年3月10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5-03-1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湾百位作家的缩影 '...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林海音的《剪影话文坛》在台湾出版了。她感慨良多,因为这本书不仅让她自己回忆起过去二、三十年的许多文坛旧事,也将读者带进时光隧道。
    林海音说:「写这本书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因为我在文艺圈朋友很多,而且平日又喜欢拍照和保存照片,每当自己翻看这些相片时,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过去相识的人和曾发生过的事,干脆就把这些人和事写出来了。」
    《剪影话文坛》中所写的作家包括张道藩、谢冰莹、林语堂、苏雪林、沉樱、孟瑶、徐訏、余光中、朱西宁等几十位,其中有很多相片是相当珍贵的,也有很多事是鲜为人知的。
    虽然书中已记载了这么多人和事,但杕海音说,在名单上的至还少有五十位以上没写,她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开始补足该写而未写的部分。
    【台湾《联合报》报道】林海音所著《剪影话文坛》是国内首次见到的百位作家的缩影,深具文献价值。该书被国内文化界、出版界和学术界评为一九八四年台湾最佳的十本书之一。 Bgq品论天涯网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第一位女画家陈进,新竹香山乡人,生于一九○七年。她到五十一岁时才在台北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
    陈进早在十九岁时就已崭露头角。在一九二七年十月举办的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上,六幅台籍画家的作品,其中的半数是陈进的作品。她在台北第三女高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女子美术学校东洋画部师范科学习,后跟随日本著名山水画家松林桂月及仕女画家伊东深水等研习画艺。陈进返台后,任教于高雄州立屏东高等女子学校,一九三○年加入“台阳美术协会”。她以自己的乡土风情为素材,完成了不少雅致柔腻的作品。
    陈进二十七岁时,以一幅宽七尺、高六尺五寸的两折屏风式作品《合奏》,入选日本“帝国美术院展览会”。日本各大报竞相报道这位台湾才女,有人称她是“南海的女天才”。(金吉) Bgq品论天涯网


    台湾散文、小说和戏剧家张晓风,笔名晓风、桑科。她一九四一年出生,原籍江苏铜山人(铜山即现在的徐州)。晓风生于浙江金华,到过重庆、南京,在台湾长大。
    张晓风从台北中山国小(这是间有名学校)毕业后,考入台北第一女子中学,后毕业于私立东吴大学中文系。
    她笃信基督。这在她早期的作品中强烈地反映出来。但后来她的作品有了显著的变化。正如台湾有些评论家所指出的:在《哭墙》、《愁乡石》之后,她的作品从风平浪静而卷入了狂风巨浪,从一尘不染而直逼尘世的核心;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有人道精神的。
    她的写作兴趣非常广泛,除散文、小说外,还写了不少剧本,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她偶然也写些讽刺性的杂文。现任教于台湾阳明医学院和东吴大学,教的科目有国文、小说、戏剧、诗、词、曲等。
    晓风的早期作品,多描写纯洁美丽的爱情故事,风格优美、清新;后期作品,多描写复杂的子女婚姻问题和难以排遣的乡愁,文笔也变得深沉而简洁。关于她的风格的转变,晓风自己作过解释,她说:“当我写《地毯的那一端》时,我年纪很轻,还没有结婚,在我的心目中婚姻就是爱情,那时我用一种单纯、狭窄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近几年来我才慢慢发觉人性问题是很复杂的,因此描写起来比较吃力。我也发觉婚姻中不只是爱情,责任也是很重要的了。我常觉得《地毯的那一端》的时代已经离我们那么遥远了。”
    晓风及其后期作品常常流露出浓郁的乡愁。关于这点,她也曾说:“其实我是没有资格害怀乡病的,我从大陆来台湾那年才八岁,对大陆故土的记忆朦胧得恍如隔世。但是,不知为什么这种潜伏的怀乡病越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某个宜于赋旧的秋日突然发作,并且时时复发,这是一种不能也不愿治愈的痼疾。”
    (摘自新加坡《联合晚报》) Bgq品论天涯网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影评】影片《木棉袈裟》场面拍得壮观,外景地方多,能透过一些熟悉的故事人物,介绍出一般人景仰的名山大川的风景及武林始创的寺院,这都是很值得欣赏的!
    当然,最特别、最新鲜的,还是在内蒙古草原拍摄马队。
    那场—边骑马—边使出浑身解数地追打,实在拍得出色!
    在奔驰的马上,两名演员不停地发招、躲招,这是何等惊险的安排?由此,令我们欣赏了一场精彩的骑术表演和国术表演。蒙古的草原,一望无际,摄影师很全面地将整个草原的气势拍下,这也是叫人叹为观止的。其中,少林寺的主持与武当的叛徒交手的一场戏,透过两人的交手,清楚的将武当拳交待出来,证明武术设计者下过一番苦功。
    整个戏,拍得壮观又有气势,是一部颇具制作质素的作品!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二月二十二日影评】题:《木棉袈裟》明快多彩拍出水平(作者:石琪)
    徐小明北上拍摄的《木棉袈裟》不错。当然,此片并没有超水准,但基本上情节有纹有路,武打招式可观,而外景方面除了惯见的少林和武当之外,还有塞外原野,视觉方面比较丰富多彩。
    此片开头拍摄塞外的游牧景色,万马奔腾,兼有凌空俯瞰的镜头,男主角就在奔马之前无畏地独立于旷野之上,他的出场很有气势。
    这个改装的和尚随即赶返少林寺,但少林寺已遭浩劫。身为锦衣卫的奸僧,与少林住持比武的一场,招式处理很有水准,老住持的功力稍胜一筹,但奸僧阴险地出奇制胜,拍得清晰明快,殊不简单。
    后来老住持迫于形势,入火自焚,这是一般武打片不曾拍过的惨烈情景,而且合乎老住持的人格。
    片中的骑马打斗戏,利用骑术高手做替身,大演马上绝技,又在近镜使用马头道具,接合得逼真,因此效果很好,比西片不遑多让。
    那个奸僧原是武当叛徒,后来一直追上武当山,与师叔交手,那场比剑也很出色,其轻灵之妙,比起少林的硬桥硬马别有一番风味。
    《木棉袈裟》虽然不能摆脱同类电影的公式俗套,但做到明快和多彩,比武场面尤其出色,可以列入武打片导演的第一班马了。
    主要演员方面,扮和尚的徐向东与女主角林秋萍都给人好感,但最突出的是演奸僧的于荣光,此君高大英俊,表情与身手俱佳,被介绍为八四年全国京剧优秀武生得奖者,是一位值得注意的人材。此外,演少林住持和武当师叔的两位,演技和武打也很有份量。 Bgq品论天涯网


    【台湾《民生报》特稿】傅聪,这位举世闻名的中国钢琴诗人将在三月二十七日再度赴台北参加国际艺术节的演奏,曲目已排妥,包括三场完全不同的独奏会和一场协奏曲之夜。
    傅聪赴台北之前,接受了台北《民生报》记者的越洋访问。以下是访谈的内容:
    问:请谈谈再次来台北的心情。
    答:上次我到台北,除了音乐会之外,还受到许多与音乐无关的干扰。我希望这次去,能作纯粹的音乐活动,不受其他干扰,好好弹我的琴,将最好的水准呈献给观众。
    问:这次音乐会的曲目相当繁重,萧邦之夜是您的专长,斯卡拉第之夜是新尝试,请您说明斯卡拉第应如何展现。
    答:我以前从来没有弹过整场斯卡拉第,这确实是新尝试。斯卡拉第是十七、十八世纪之间的意大利音乐家,但是他的中晚期都在西班牙度过,因此他的作品中饱含着西班牙的风土人情,而且,由于西班牙曾受中东人的统治,音乐中也有中东的感觉,在乐器的使用和情调的呈现上,都与欧洲其他地区表现不同。
    许多人喜欢斯卡拉第早期炫耀技巧的作品,我却特别喜欢他中晚期的作品,音乐性丰富,节奏强烈,感情浓郁、深刻,而且具有悲剧性的个性,和波兰作品的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味道。我将以这样的认识来演奏他的作品。
    问:您的萧邦马祖卡舞曲最受欢迎,而且也是举世公认的好,您能否解释您是如何表现马祖卡的?
    答:马祖卡的节奏表面上较不规则,较自由,但内在其实还是有规则的,一般来说,马祖卡是波兰多种舞蹈节奏的总称。而萧邦的马祖卡则是将这些节奏都融汇其中,在这个小节中第一拍是重拍,在另一个小节中也许第二拍是重拍,非常自由,但是要懂得掌握。
    我诠译马祖卡时,完全以我对萧邦的认识和直觉去演奏,也许是这种解释方式较合乎一般爱乐者的口味吧!
    问:您自八二年离开台北之后,有无录制哪些唱片?
    答:去年在伦敦录制了四张唱片,其中三张是萧邦的所有马祖卡舞曲。
    问:您个人有无特别喜欢的钢琴家?
    答:也许我是比较保守的人,喜欢的都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人,也差不多都作古了。我觉得现在的钢琴家似乎都讲求表面技巧的完美,象电脑一样准确,却不讲究内在的东西。
    最近有位年轻钢琴家非常好,就是上届萧邦大奖的得主北越青年陈泰松。他真是天生的音乐家,才华洋溢。另外一位是技巧光辉的不得了的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丽希。她这几年进步很快,内涵更为深刻而且扎实。
    罗马尼亚的卢布也是奇才,他对德国古典派的作品最为擅长,他的舒曼真是好极了。
    问:和您接触的人认为您其实很开朗,很健谈,但您的音乐和您给大众的印象却是忧郁、多愁善感而敏锐。您能否作个自我剖析,傅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答:有人说,悲哀的音乐总是比较感动人。我也一样,我喜欢悲剧性的音乐,喜欢深刻,喜欢人性的音乐,这些音乐无形中影响了我。
    我呢?我应该是个自然的人,我自由、写意、不说谎,喜欢诚实的东西,也是个诚恳的人。
    问:您客居伦敦,有一大片花园,天天与音乐为伍,生活一定惬意,能否谈谈您一天的生活?
    答:我早饭吃得特别多,因为我不吃中饭,十二时上钢琴,大约要练八、九个小时,晚上看看书、听听音乐,生活很简单。
    我常常想,做音乐家很苦,因为生活中被音乐占去太多时间,事实上音乐本身就是时间。
    我的家人每天都可以听到我的琴声,总知道我在他们身边,但真正相处的时间还是有限。 Bgq品论天涯网


    据中央社报道,获得麻省王安研究所提供的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六年中国研究奖学金的十一个人中,有四个是台湾学者。他们是:芝加哥大学的李欧梵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张灏教授、肯塔基州立大学的王业健教授、乔治城大学的杨福绵教授。他们的研究范围是中国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和艺术。 Bgq品论天涯网


    据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报道,被国民党人员运到台湾去的最珍贵的三十一万件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已严重损毁,目前仅剩下五万件。
    「内阁大库档案」,原为明清两代政府中枢档案。自清末以来,屡经焚毁或失散,后被国民党「史语所」带到台湾的共有一百大箱,三十一万件精品。 Bgq品论天涯网


    【台湾《中国时报》二月十九日报道】财政部已正式核准中国产物保险公司开办「艺术品综合保险」,以保障艺术品之损失。
    艺术品综合保险的承保对象以各公、私立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团体、一画廊等为对象。 Bg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