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十月二日社论】题:天安门前展示的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昨天庆祝成立三十五周年,喜庆重重。香港同胞是双喜临门:国庆前夕,刚刚迎来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普遍表示称心满意,欢欢喜喜;昨天又透过电视屏,观赏了北京五十万军民盛大阅兵和游行。尽管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过失误和挫折,但中国人民从未动摇,东方巨人终于又昂起头来,以更大的活力阔步前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祖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
今年国庆大典,场面之壮观,军容之威武,游行队伍之五彩缤纷,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实现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整个阅兵和游行的主题曲。在这个主题下,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小米加步枪”的人民武装力量,已经由我国自制的包括战略导弹在内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当年使我国农业遭到极大破坏的“一大二公”和“人民公社好”的口号,已为“联产承包好”所代替。
长期被视为“改造对象”的知识分子,在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游行方队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显示知识和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一万名运动员、二十辆彩车组成的体育大军,反映出我国体育健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战果和信心。走在队伍最后的,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先锋队,象征着后浪赶前浪,一代胜一代,预示着祖国美好的未来。国庆大典上,邓小平说:“在全国实现安定团结、民主法制的基础上,我们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十亿人民一心一意干四化,是一支多么的力量!胡耀邦总书记最近提出口号:“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一心一意搞四化,劲就鼓起了,团结就增强了,各项事业就繁荣了。胡耀邦提出这口号,不仅表达了党中央全心建设现代化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中国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完全有条件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展望二○○○年,振兴中华,大有希望,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定能实现。邓小平指出“要对妨碍我们前进的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有系统的改革。”赵紫阳总理在国庆前夕接见华人学者和专家时说,我们考虑问题不受任何模式、任何规定和原则的束缚。这是中国实事求是的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城市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这个指导思想贯彻下去,完全可以预期,我国的四化建设必将出现新的飞跃。继农村改革收到显著成效之后,不久将召开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和通过城市改革方案,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同胞深切的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是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最大保障。
【香港《明报》十月二日社评】题:要使全国人民富裕快乐
昨天北京举行盛大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有五十万军民参加,规模之宏伟,自一九五九年十周年庆祝以来所未有。一九五九年时全国因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而陷入大饥饿此后直到打倒四人帮,忧患苦多,可庆祝之事甚少。到了今年三十五周年,务实路线大见成效,的确值得好好地庆祝一番。
我们在电视上见到的盛况,印象最深刻的还不是整肃的军容、大批坦克导弹,而是欢乐的群众。要训练和装备一支精锐的军队虽然不易,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使得成千成万普通人民心中充满喜乐。
这几年来,从各种各样报道中,尤其是从赴大陆而亲历者所述的见闻之中,我们知道大陆上一般人民的物质生活确是在迅速改善,精神生活越来越活泼愉快。“要使全国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快乐。”这是当政者最高的理想,最大的成就。邓小平主持大局之后,人民开心起来。因之大家见到邓小平精神奕奕的挺立在汽车上检阅军队,听到他以坚定的语调发表演说,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情不自禁地充满了欣慰之情。希望他健康长寿,到四十周年的大庆典时,再来这样阅兵和演讲。中国如再能有五年、十年、十五年依循目前这条路线前进发展,长治久安足保,太平盛世可期。
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到的是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实行“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的确,这样才能使全国面貌“焕然一新”。
【本报讯】卢萨卡十月二日消息:赞比亚新闻机构在过去三天中,报道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消息。《每日邮报》十月二日发表了题为《中国改进了它的医疗设施》的文章,详细报道了中国自解放三十五年以来在医疗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赞比亚电台十月一日广播了卡翁达总统致李先念主席的贺电。贺电说,尽管帝国主义企图孤立中国和中国多次遭到自然灾害,但中国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和最强有力的国家之一。”
《赞比亚时报》十月一日刊登一篇文章,描述了中国三十五年来各个领域的新面貌。
在十月一日和九月三十日晚,赞比亚电视台播放了关于中国解放以来所取得的新变化的纪录片。
【本报讯】达累斯萨拉姆十月二日消息:坦桑尼亚报纸《每日新闻》,十月一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促进第三世界的合作》的特稿,同时还刊登了两张新闻照片,一张是中国培育的西瓜在刚果一家农场喜获丰收,另一张是说中国医疗队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为病人看病。
今天,这家报纸还刊登了一篇《中国庆祝革命节》的消息。
【本报讯】内罗毕十月二日消息:《肯尼亚时报》、《民族报》、《旗帜报》和肯尼亚《每周评论》十月一日分别用了两至四版的篇幅刊登文章和新闻图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文章赞扬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自力更生建设国家的精神。
【哥伦比亚《时代报》十月一日社论】题:中国国庆日
中国已是处在发展阶段的世界第三大国,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任何人都不否认。中国的朋友和敌人都以可以理解的好奇心注视着这个大国的发展,因为这个巨人已经开始觉醒并沿着光明道路跨步。中国纠正了一些错误,接受了某些证实有效的治国办法。中国同英国签署香港问题协议已成为事实。此时此刻,中国人民是以举国欢乐的心情庆祝其节日的。在过去,中国遭受了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入侵,土地被瓜分,国家被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个东方大国开始站立起来,并为未来制定了一条古老和现代的东西混合在一起的道路。
今年——一九八四年,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初期革命时的生活,或与“文化革命”时的生活大不一样了。有兴趣访问中国大陆的人,将能感觉到“文化革命”造成的混乱,这场革命的后果仍未消失。然而访问者也能够切身感受到过去的东西是如何作为肥料为现在服务的,以及中国人如何在其政府领导下夺回失去的时间。对于拉丁美洲来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有必要的和富有成果的。中国虽然仍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训诫的共产党国家,但并没有任何领土或政治野心。十亿中国人希望繁荣,希望改善其生活水平。中国向外资敞开大门,希望世界所有地方的旅游者访问。
问: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九九七年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了国防、外交、基本法的颁布、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这四条直接归中央管外,它将比内地省、市,有更多、更高的自治权力。例如:(1)它具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2)特别行政区的财政制度独立、收入不必上缴中央政府,由香港政府自己支配;(3)特别行政区将继续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香港作为自由港、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保持不变,外汇、黄金、证券、期货市场继续开放;(4)港币继续流通,自由兑换;(5)香港仍然是独立关税地区,有独立配额,并可单独参加有关的国际贸易协定和国际经济组织;(6)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障企业经营自由、资金进出自由;(7)外交大权在中央,但香港仍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如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签订协议;(8)特别行政区可以自行签发出入香港的旅行证件,制发本港身份证及护照等等。
总而言之,一九九七年后香港享有的自治权,实际上比英国统治时期还要多些、高些。
问:未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一九九七年七月起成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香港的情况特殊,和内地的省、市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制定和颁布《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使香港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香港将自行处理各种事务。特别行政区除了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有特别行政区自己的区旗和区徽。但是,高度自治并不意味着独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个地区,而不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一个政治实体。(八)
【共同社北京十月二日电】题:巩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友好基础
十月二日,三千名日本青年在北京聚集一堂,基本结束了以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友好为目标而进行的日中青年友好交流日程。
四名随行的共同社记者,就这次邀请多达三千名日本青年的日中大交流的意义进行了座谈。
问:中国方面表示了非常热烈的欢迎,日本青年们的反应如何?
A: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二是第一次访华,因为是胡耀邦总书记邀请的,受到了国宾待遇。许多学生在欢迎会上激动得哭起来了。
问:交流的内容怎么样?
B:自由活动时间少,在各地连续举行欢迎宴会、欢迎大会、参观、游览。
A:但是,由于第一次访华的人多,中国方面也听取各种不同团体的意见,详细安排了日程。对此感到满意的人很多。
问:中国报纸和电视连日作了大量报道,日方参加者的反应如何?
C:对杭州游船的评价不错。一只船上有十五名日本人,有十来名中国人,乘船约三个小时,谈得很融洽。
A:除了象这次作法以外,我想,可以采取增派日本留学生到中国的方法。
问:中国方面给以“热烈欢迎”,如何看中国这样做的目的呢?
B:胡耀邦总书记在九月三十日于北京举行的欢迎大会上说,邀请三千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商定的”,这表明不仅仅是胡耀邦个人的一个想法,而是对日战略的一环。
A:如果不那样死板地去考虑用意,不也可以吗?盛情招待客人,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
问:大家都主张要把日中友好推向二十一世纪,在这种意义上说,这次三千人访华有何种意义呢?
C:日中两国领导人的想法,这次活动是一种外交——从这种观点看,大概可以说这次交流是非常成功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