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日报》六月十一日文章】题:“亲情”岂能抑制?
六月八日,行政院在答复立委质询时表示,对由台出境的国人前往大陆探亲、观光,将予严格制止。
多年来政府一再宣示禁止国人前往大陆探亲、观光,实际上并未能有效阻止部分思乡情切的大陆籍人士返回大陆探亲。
如果是“由台出境”的国人,不管是台湾省籍或大陆籍的国人,只要他到过大陆,他就很难回到台湾,不然就是回来之后受到不同方式的议处。象著名诗人高准,他在美国艾奥瓦创作班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到中国大陆研究现代诗的发展问题,结果申请回台多次均被拒绝,一搁三年,最后他才写信给总统蒋经国先生,始获准回国。
陈香梅、李政道、陈若曦、高准等同样是国人,但待遇就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摊开中国历史看,国家分裂是常有的事,而国家分裂乃是民族最大的悲剧。所谓“大夫无私交”,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府和官员不可以私自往来,但一般寻常百姓或民间的相互交往,商业上的互通有无,是不应该加以禁止的。
一九四九年政府撤退来台,当年追随政府来台的军民大约有二百多万人,谁无父母,谁无妻子?能全家抵台者又有几家?这些人,基于人伦,总会兴起回去看看年迈的父母或多年不见的妻子儿女或祭扫祖坟,然而望断乡关,有家归不得,这是为什么?
今年清明节,笔者回到家乡扫墓,曾经目睹四、五位年纪都已六十岁的外省籍退役军人,在草地上并排下跪、朝南北方的天际膜拜。他们呜咽低泣,眼泪直流。
笔者问朋友,他们是怎么了?朋友说:“三十几年来,他们每年清明节都相约来这里跪拜遥祭大陆的祖先,开始有十几个人,但有些人已经过世,今年只有他们四、五个人。”
此景此情,让笔者不胜嘘唏。岁月无情,再过几年也许他们也将陆续老去,那个时候谁来拜祭他们?
思慕亲情是人性,而间接由国外去中国大陆看看阔别三十多年的亲人故乡,这是人伦,也是亲情,倘若政府对这样的事也要立法议处,这与我们多年来倡言人伦亲情的儒家道德思想,以及推行复兴中华文化的运动有所违背。
笔者的看法是,既然中共可以让国人回去探亲、观光,而我们的政府为什么不能摊开双手让大陆同胞来台探亲、观光?
【香港《新闻天地》六月九日一期报道】(记者:王绮)美国共和党党员、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说,“如果我们不能尊重自己,就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香梅以慷慨激昂的语气说,中国人一定要有勇气谈中国问题,不应该再让所谓的洋人“中国问题专家”替中国来做决定。几十年以来,都是外国人在操纵中国问题,那些所谓的“中国通”拿着那些“真知灼见”到处赚钱,到处演讲,其实都是些半通不通的人。她并且说:如今海内外青年人才济济,政府应该培养他们,重用他们,不必依靠洋人。她说,中国的前途,中国的命运不在美国,不在海外,而该从中国的核心做起。
她说,虽然海峡两岸的政府问题,时常在侨社的团结合作上造成困扰和障碍。但是她对这现象,抱着较乐观的看法,相信这种情况一定会消除,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谈到中国前途,很多人都希望以她来沟通海峡两岸的关系。但是陈香梅很谦虚地说:“这不是个人能做的事,是大家共同的目的。希望中国好,希望中国老百姓能过安定的好生活。”她并且说:“我当过新闻记者,是个作家,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和苦难中长大,不希望下一代再经历我受过的痛苦。能尽力的,一定效劳。”
她的愿望是中国能够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下统一。让我们扬眉吐气,我们受的苦难太久了,这不光是形体上的,精神上的不平更为可悲。她相信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因为凡是爱国、爱自由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
据台湾《青年战士报》六月四日报道,今年在美国举办的第三十五届国际科技展中,台湾李世泉的作品「利用微量天平测量气体分子量」获大会物理组第一名、美国物理教师协会第二名和海湾石油公司奖。于如冈的作品「三角形的剪裁」,获美国太空通用汽车奖。
【台湾《民众日报》六月十一日文章】题:抑制亲情有违伦常?禁止通信不是上策!
立委郑余镇昨天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重新检讨在台大陆籍同胞与大陆亲友通信一律予以查扣的政策,政府应妥拟合情合理合法的政策,以疏导大陆籍同胞满怀思乡之情,并避免因此造成对政府的怨恨与不谅解。
郑余镇表示,近几年来,在台之大陆人士有办法出国者不仅在国外可自由与大陆亲友通信,甚或返回大陆探亲,而久居台湾无法出国的外省籍同胞,则多方设法经由国外不同管道与大陆骨肉亲人连络,互道久别衷情,此为不争之事实。
郑余镇说,但政府基于坚持不与中共“通商”、“通航”、“通邮”之所谓拒绝“三通四流”原则,对无以数计之大陆同胞来往书信均指令有关单位径予查扣,此举不但未获绝大多数在台之大陆籍同胞支持,并且发生反作用,引起追随政府来台之反共人士极大反感,因为这是违背了伦常与亲情的作法。
据无数大陆籍同胞反映,无故查扣其在大陆家属亲友捎来之书信,不准双方通信的政策,充满了怯懦的味道,殊值彻底检讨。
【联邦德国《前进报》六月七日文章】(记者:希施费尔德)
在维利·勃兰特和他的陪同人员在中国逗留八天之后,清楚无误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体会到,人们对他和他的党的赞赏是异乎寻常的。
当维利·勃兰特上星期一访问中国第一晚结束时,他沉思着低声说:“人们是和蔼可亲的,有小彩旗。”
从北京飞机场到国宾馆的路上的气氛是令人愉快的:街上悬挂的几千面彩旗在迎风招展。德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团必须先穿过装饰彩旗和经历下面紧接着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即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就在宾馆里欢迎了社民党主席。
这是中国方面作出的一种使人惊异的姿态。
看来,从联邦共和国来的这些人当时差不多真有点困惑了,当然他们也很高兴遇到这种意外的事。尽管他们经过了十五个小时以上的旅行确实是非常累了,但是由中国东道主,首先是由胡耀邦很快造成的简直是无拘无束的欢乐气氛,使他们的精神振作了起来。
第二天一开始,总书记同德国记者限定十分钟的谈话,这也是件异乎寻常的事。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客室里,胡耀邦爽快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第三天,勃兰特一行又同胡耀邦交换意见。然后就同邓小平会晤。在当地的德国同事把这种姿态看作是“非常不寻常的”。
北京对勃兰特采取这么高规格的接待,在上述事情上表现得很清楚。
在整个访问期间实际上也是这样,德国外交官对此感到很惊讶。象同胡耀邦的两次会晤那样,勃兰特(同邓的会晤)也表现出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
这些会晤非常坦率、开诚布公和无拘无束。这种轻松的气氛,对于两个不同的政党的代表之间进行的政治会谈来说是不寻常的。
会晤后第二天晚上,胡耀邦第一次到德国大使馆去,这对勃兰特来说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姿态”。总之,这是胡耀邦第二次去外国代表机构。
勃兰特说:“不仅感谢您们特别友好的招待,而且也感谢所进行的内容非常丰富的谈话,感谢中国给我留下久久不能忘怀的印象。”
勃兰特后来在记者中说,在北京进行初步的会谈之后,他不得不说,情绪是好的。“我们的成绩同情绪很接近。”但是当他想到中国开放政策提供的新的政治可能性,首先是社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形式的可能性时,他充满着感激和满意的心情。
对社民党来说,这些会谈是它的党对外政策的新尺度,中国领导对同欧洲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党进行合作的兴趣是有意义的。勃兰特坦率地说,这次访问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结果“比我想的还多”。
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强调缓和使得对共同利益有新的解释,致使他们取得一致意见,要对两个超级大国施加压力迫使它们就停止军备进行谈判。
【日本《国际贸易》五月十五日报道】题:请为日中青年友好交流作词作曲
应中国方面的邀请,今年秋季将有三千名日本青年访华。他们将与中国青年在北京以及其他一些主要城市进行日中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为纪念这次交流活动,本刊现决定公开征集纪念章图案、歌曲和集体舞曲。
征集的主要项目如下:
一、纪念章:要求画面能够表现出日中青年友好交流的精神万古长青的意思。
二、日中青年友好之歌:仅征集歌词。这里分两种:(一)为中国作曲家谱曲的《日中合作》作词;(二)为日本方面作的曲子作词。歌词的内容应能表现出日中青年交流是两国永远友好的基础这种意思。歌词要简洁,要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读起来都能朗朗上口。
三、日中青年友好的集体舞曲和友好小调:要求集体舞曲或小调的内容应把重点放在表现日中两国青年相互表示友好之情上。歌词、舞曲和动作要溶为一体,可以是三人“合作的作品”。
作品的征集日期截止到今年六月十五日。作品可寄到评选委员会以待评选。
评选委员会将从这三种作品中各选出最优秀作品一份,优秀作品两份。最优秀作品奖为五万日元,此外中国方面还将赠送副奖。优秀作品奖为二万日元,并将赠送副奖纪念品。
中国方面赠送给最优秀作品获得者的副奖是:请作者作为“日中青年友好交流作品当选者代表团”的成员加入三千人的行列而给予招待。
【日本《读卖新闻》六月十七日报道】题:工业技术院决定就煤矿安全及技术人员交流等与中国实行合作
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十六日决定,对中国政府进行的旨在开发煤炭的技术研究项目实行全面合作。加紧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把能源开发列为最重要政策,尤其是致力于煤炭的开发。由于缺乏基本技术而形成很大阻碍。通产省打算以海底采煤、坑道内安全保障、煤炭液化技术为中心,开始进行两国的技术人员交流。
通产省工业技术院要求中国以今秋为限派遣研究人员来日,抓紧就具体合作项目进行最后商谈。
另一方面,我国也派研究人员到中国,以使今后的研究人员交流走上正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