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4年5月6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4-05-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波兰六百多人因「五一」参加示威被拘留 '...

    团结工会的支持者在波兰七个城市举行了「五一」节示威游行的两天之后,官方采取了安全措施。「五一」节那天,防暴警察曾用水炮、灌铅的橡皮警棍和催泪瓦斯弹驱散了示威者。政府发言人乌尔班五月三日宣布,在五月一日的骚乱中有「六百多人被拘留」,其中有四百四十一人已受到审讯。(美联社) ubp品论天涯网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说,苏联在向具有战略意义的潘杰希尔谷地的穆斯林游击队发动这场攻势期间,至少向阿富汗增派了两万到三万部队。还增调了一些直升飞机和轰炸机。齐亚·哈克预言苏联到夏季会再次发动攻势。(共同社) ubp品论天涯网


    西德外长根舍在会见阿拉伯联盟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时强调,西德不向伊朗也不向伊拉克提供武器。该代表团于五月二日抵达波恩,争取西德支持为结束波斯湾战争所作的努力。(德新社) ubp品论天涯网


    缅甸国家电台说,缅甸总统吴山友四月二十九日离开这里到英国去检查身体。
    这家电台没有具体谈这位六十七岁的总统的健康状况。四月二十六日吴山友在他在仰光郊区的巴罕选区会见选民时显然身体很健康。(路透社) ubp品论天涯网


    欧洲的衰落表现在:大量失业给政府预算带来压力,因而压缩建设规模和削减福利开支;欧洲共同体因摊款等问题长期达不成协议;欧美因经济利益而关系紧张;西欧对防务忧心忡忡。
    西欧衰落的原因是:非殖民化结束了西欧的殖民统治;科技落后于美国日本;教育制度逐渐放弃竞争;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失利;福利开支过大
    【美国《新闻周刊》四月九日一期专题报道】题:欧洲的衰落(作者:沙利文)
    西欧这个主宰世界历史长达两千年之久的自豪的旧大陆,如今是经济上停滞不前,政治上动摇不定。战后欧洲的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几乎连续不断地增长之后,奇迹已经消失。在科学、技术和商业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已经为美国和日本所占据。一些一度安于美国核保护伞保护的欧洲人,现在对美国的忠诚和决心提出了疑问。可是,要真的让欧洲人来对付日益明显的苏联威胁,他们却又毫无信心。越来越多的比较年轻的欧洲人正在摒弃过去曾推动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另外一些人对于欧洲文化能否继续存在公开表示担心。
    关于建立一个团结的、有影响的欧洲共同体的一度是很清晰的梦想,现已成为人们的笑柄:一个并不十分共同的共同市场在大豆和猪肉的价格问题上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欧洲经济共同体破产了,今年它的预算已经出现八亿美元的赤字。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首脑会议是最后的机会,但是也未能解决共同体内部长期存在的任何问题,更不用说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指明道路了。
    说明欧洲正在衰落的指数很多,而且比过去现成得多。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的失业人数达一千二百五十万,而整个欧洲为一千九百万。前景暗淡:同日本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相比,欧洲的劳动力极为昂贵。欧洲的劳动力是世界上最“稳定的”
    ——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解雇。欧洲各国已经建立了过分慷慨的福利计划,而这些国家的日益减少和老化的人口要将其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将是根本不可能的。
    假如欧洲重新实现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这些问题可能是能够解决的。但是,这种前景是暗淡的。欧洲的实业家们承认,七十年代末发生微型集成电路革命时他们错过了机会,如今正在从电信到微生物工程的所有新兴技术方面奋力追赶。
    诚然,几个世纪以来为每况愈下而烦恼一直是欧洲人的专长。六十年代以后横扫世界的非殖民化浪潮不仅表明统治地位的丧失,而且表明一种生活方式已到日暮途穷地步。
    一些领导人,尤其是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一直积极地敦促欧洲人在高级技术竞争中团结一致,否则将会冒各自孤军作战的风险。但是,欧洲的主要工业家们不喜欢同自己的欧洲伙伴们搞长期的合资经营。泥足:如果在从前,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指望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发挥推动欧洲普遍复兴的“火车头”作用。但是,它已不再能这样做。在过去三年里,德国这个经济巨人已经暴露出它的泥足。经济停滞不前,失业人数达到二百万。
    工业十分发达的鲁尔谷地是欧洲大陆经济陷于瘫痪状态的地区之一。使德国的邻邦和盟友感到更加担忧的是,人们日益认为,德国的政体也出了毛病,三十年来一直支持着德国政策的举国意见一致的局面已经出现裂痕,如果说还不是彻底破裂的话。
    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有时似乎不是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威胁,而是共同策划在全世界面前呈现出一种无谓的分裂局面。“贪得无厌”:法国评论家弗朗索瓦·德克洛塞茨认为,中心问题是“贪得无厌”的现象。德克洛塞茨对经济所作严峻的调查报告已经意外地成为畅销书。
    他指出,几十年来,社会上的每个集团都一直习惯于每年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工资、更多的优惠、就业更加保险、更多的特权。
    它们这样贪得无厌已经使革新工作陷于瘫痪,使注定衰亡的工业苟延残喘,使灵活性降低,使创业精神窒息。它们实际上已变得无所作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不会有“更多的东西”分给人们,因此,他们可能不得不习惯于在东西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生活。技术方面的差距
    国际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马利—弗朗斯·加罗认为“创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繁荣起来的”欧洲“有可能完全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
    关于未来经济趋势的辩论,主要集中在激光、微生物和光导纤维等新的和可能有利可图的技术上。但是,欧洲在它一度占统治地位的许多比较传统的领域已经失去其有利的竞争地位。(上) ubp品论天涯网


(五月五日)
    莫斯科(晴21℃—23℃)《消息报》:关于里根的中国之行
    巴黎(多云9℃—18℃)《世界报》:反亚美尼亚人的袭击——对政府的新挑战
    里约热内卢(晴19℃—32℃)《圣保罗州报》:迫使里根减少联邦预算赤字
    波恩(晴8℃—15℃)《世界报》:雅鲁泽尔斯基同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旧金山(晴11℃—17℃)《旧金山纪事报》:萨尔瓦多将军要求军队不要参与政治
    纽约(晴11℃—23℃)《纽约时报》:华沙同克里姆林宫签署经济协定
    华盛顿(晴13℃—24℃)《华盛顿邮报》:美国考虑向哥斯达黎加紧急提供武器
    (合众国际社) ubp品论天涯网


(原载墨西哥《至上报》) ubp品论天涯网


    【泰国《太阳周刊》四月十四日至二十日文章】题:泰共东山再起泰共东山再起的条件
    各方认为,泰共东山再起的机会是:
    一、适当的国际形势:柬埔寨形势缓和,越南撤军,柬三派建立起联合阵线,红色高棉在一定程度上可做泰共的靠山;社会主义国家在本地区的矛盾缓和下来,泰共与老共或越共之间的矛盾得以调和。
    二、泰国国内条件:泰国产生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泰国各方在这种危机面前失去信心,而且这种危机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以致经济崩溃,各方之间分崩离析;泰共成为各派力量的支柱,只有依靠它,这些力量才能够生存。
    三、泰共从只是与别的力量组成联合阵线的地位而变为各派力量的“领导核心”,泰共与各派力量之间的矛盾“瞬间”消失。泰共的现状据南部报告说,泰共在南部不少于一千五百人。东北部报告说那里有三百人。由此可见,泰共目前的主要力量分布在泰南十四府。
    泰共领导人物的活动很少暴露,但近来有消息报道说,有四名泰共政治局委员被解职,并被开除党籍。因为他们已断绝了与泰共的联系。
    泰共高层人物投诚的越来越多,致使泰共日益削弱下去,但自一九八二年乌隆投诚后,泰共分裂的消息就日益消失了。重视保存实力泰共中央领导层的思想和理论方面的活动已无声色,但其保存实力的活动却依然进行。
    可靠消息说,泰共在东北部和北部恢复工作区的活动又重新开始了,但这种活动仍以游击的形式迸行。差瓦立中将说:“现在泰共在南部的活动仍十分令人担心,因为南部的条件对他们十分有利。”
    泰共在南部的活动与在其它地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进行“自力更生”。南部的地理条件,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条件对泰共的发展都很有利,泰共在群众条件方面也占优势。泰共在思想意识和组织方面的矛盾与分裂对南部地区的泰共影响很小,像北部和东北部那样严重的投诚事件,在南部从未发生过。尽管政府方面近几年对南部泰共进行过三次大规模镇压,但它仍能机智地保存了在群众中的实力。
    政府对南部泰共的征剿战果并不显著,只是在破坏对“马列主义信仰”方面取得了成功。
    泰国的山林与城市接近,以及水区和城市人民的情绪,使得南部泰共能够迅速在新形势下进行自我整顿。泰共的活动动向泰共今后加强基层的活动将大于它恢复过去的声誉的努力,它将在各个地区保存实力,其斗争方向将是巩固自己现存势力周围的基础。但是,如果泰共要想再次恢复它过去那种声望,恢复过去那种“惊天动地”的实力以及作为革命领导核心的地位,那是十分困难的。然而,泰共接受这样的形势是可能的,即从长远着想,让别的力量作为“领导核心”,自己只作为一种从属力量,对社会进行逐步的改造。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考虑,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只要社会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不健全,只要社会上存在不平等,尽管这些问题不一定会比过去严重,泰共就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ubp品论天涯网


    安倍外相已经确定了如下方针:六月的伦敦发达国家最高首脑会议结束后,主要驻在国的大使将进行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据说,将请现驻中国大使鹿取泰卫转任驻苏大使,鹿取现在表示不同意去苏任职,不过,据认为他最终会接受这个请求的。(日本《东京新闻》) ub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