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4年4月18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4-04-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法新社评论《苏联返回中东》 '...

    【法新社贝鲁特四月十六日电】(记者:穆纳·纳巴阿)题:苏联返回中东
    随着布鲁坚茨对大马士革的访问和波利亚科夫对开罗的访问,苏联在消失几年之后今天已开始返回阿拉伯世界。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也威胁说,如果美国拒绝装备它们,它们就购买苏联的武器。
    贝鲁特的观察家们认为,这一返回的起点是美国对黎巴嫩政策的失败。废除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七日黎巴嫩以色列协议就是对美国政策的致命一击。
    苏联外交部近东司司长波利亚科夫对开罗的访问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际部副部长布鲁坚茨对大马士革的访问是同时进行的。
    黎巴嫩《日报》十六日报道说,据外交人士说,波利亚科夫的访问目的是恢复一九八一年以来冻结的开罗和莫斯科之间的外交关系。一九八一年,当时任驻开罗大使的波利亚科夫自己也因“参与共产党反萨达特政权的阴谋”而被驱逐出埃及。
    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班达尔几天前扬言要购买苏联武器,这是苏联返回这一地区的最引人注目的因素。
    观察家们最后认为,苏联跟(马克思主义的)南也门最近为了试图调解巴勒斯坦各派组织而采取的主动行动并非没有关系。
    因此,美国对黎巴嫩政策的失败、美国没有能力争取以色列部队撤出黎巴嫩,特别是华盛顿在选举前夕想使以色列满意的愿望,凡此种种都将有助于苏联恢复在阿拉伯世界的势力。 dJg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海牙四月十六日电】荷兰今天任命它驻北京使馆的代办为驻中国大使,这标志着两国外交关系史上为期三年的冷淡状况已正式结束。
    一九八一年五月荷兰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支持的情况下批准向台湾出口两艘潜艇,此后,根据中国的要求,两国外交关系降了级,自那以来,安东尼乌斯
    ·斯米岑东克一直是驻北京使馆的代办。
    中国认为向台湾出口潜艇是直接干涉它的内部事务。但是去年十二月,荷兰政府根据经议会通过的一项决议,拒绝授权再向台湾出口四艘潜艇。 dJg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十五日电】(外事记者:诺克斯)里根总统本月晚些时候的中国之行将是他对共产党国家的第一次访问;届时他将会见那些尽管在一个人口逾十亿的国家推行重大经济和政治改革但仍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人。
    美国政府内外的专家都说,由于里根以毫不妥协地反对共产主义而闻名于世,他对中国的反应和中国对他的反应均令人感兴趣。一位坚持不让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说,里根访问中国是接受其顾问的建议的结果。他的顾问们说,此次访问将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
    这位官员说:“我认为,总统对中国的看法并没有改变。”他的这番话是指里根以前反对中国共产党政府的言论。
    中国问题专家一致认为,自一九七六年毛泽东过世之后,中国已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卡特政府的中国问题专家奥克森伯格说:“中国并未恢复资本主义……中国仍是共产党国家。”
    此间的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丁说:“根据任何合理的定义,根据任何合理的计算,中国都是共产党国家而且将继续是共产党国家,尤其是在政治方面。” dJg品论天涯网


    【西德《世界报》四月十日文章】题:苏联的危机将导致新的权力之争;副题: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社会科学研究所举行第三次德一美会议——关于莫斯科的事态发展(作者:诺伊贝尔)
    苏联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危机之中,这是克里姆林宫领导也意识到的。但是,由于苏联的制度无法克服其永恒的困难,因此西方专家们预言,这场危机还将进一步恶化。其后果是,莫斯科将爆发新的方向和权力之争。
    在阿登纳基金会社会科学研究所于波恩举行的为期两天的第三次德—美会议上,学者们就“苏联向何处去?”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在上文提到的苏联将爆发方向和权力之争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但对于变化的长远前景却莫衷一是。
    欧洲方面的苏联问题专家们认为苏联在国内形势的逼迫下对社会和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改革还是可能的。克里姆林宫也会认为这样的改革是必要的。而美国的观察家们则带着甚为怀疑的态度看待这种发展。
    据康格斯教授(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认为,把苏联人民禁锢于内的这个锅炉可以承受最大的压力。如果苏联的制度一成不变的话,苏联将会倒退到第三世界的发展水平。苏黎世大学的库克斯教授认为,苏联制度中存在的不断增多的社会矛盾,是苏联政权未来的断裂口。新的掌权者契尔年科必须作好对付两个宗派集团的准备,从目前的权力格局来看,苏联领导内部潜在的分裂也许已经触及意识形态的基础。
    耶鲁大学的莱昂哈德教授认为苏联“迫切地需要”进行改革。其原因是,年轻人对宣传感到厌倦,工人的自信心比以前增多了,而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则在要求得到更多的发言权。联盟内部反对俄罗斯化的民族抵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所有苏联问题专家中,莱昂哈德教授是最倾向于认为苏联具有修改路线能力的人。他也指出,自斯大林逝世以来党的机关在苏联社会领域仍旧显得十分僵硬,而苏联经济制度中的官僚作风也始终没有任何改变。
    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女代表拉皮杜斯认为,人口发展的趋势对俄罗斯人不利,亚洲和高加索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要快一些。由此而产生的对苏联制度的挑战或许将超过由于对经济形势存在不满情绪而会形成的危险。 dJg品论天涯网


    【英国《金融时报》四月十三日文章】题:苏联军事开支增长百分之二点八(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巴肯)
    据美国武器控制和裁军署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登格斯说,去年,苏联国防开支增长百分之二点八,而过去六年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二。这是公开对苏联一九八三年军事开支“增长”所作的第一次数量估计。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本周早些时候在华盛顿曾提到过苏联军事费用增长。
    但是,登格斯昨天说,由于经济拮据,一九八四年和今后几年苏联国防开支很可能又降为每年增长百分之二。
    登格斯在北约总部组织的苏联经济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去年一些特殊因素使苏联的将军们得到的财力略为多一些,投资增加了百分之六,即为一九八三年原订指标的两倍,而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百分之三点六。
    登格斯还认为,苏联新领导人契尔年科同军方的关系不如安德罗波夫同军方那么密切。安德罗波夫是由于在安全方面有克格勃的背景,加之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的至关重要的支持而上台的。
    军方被告知,只有国民生产增加,他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军费,去年的情况就是如此。 dJg品论天涯网


    【中央社阿姆斯特丹四月十三日电】世界反共联盟荣誉主席谷正纲博士,及参加世盟与亚洲人民反共联盟执委会联席会议的中华民国五人代表团,今天中午从布鲁塞尔抵达海牙作两天访问。
    谷正纲等一行在荷兰停留期间,将巡视世盟荷兰分会,以及参加今晚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华航首航阿姆斯特丹至纽约的庆祝酒会。
    谷正纲本月九至十一日在比利时奥斯登举行的世盟与亚盟三天会议中,曾在揭幕会议中,以「促进反共胜利的早日到来」为题,发表演说。 dJg品论天涯网


    【中央社台北四月十五日电】美国联邦众议员玛里林、劳埃德与戴马利,昨天晚上率领美国国会议员访华团十人,来华访问六天。
    【法新社台北四月十六日电】外交部发言人今天说,美国三位国会议员将于今晚分别前来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
    首先抵达的将是参议员萨塞(田纳西州民主党议员)以及众议员惠特克(堪萨斯州共和党议员)和他的夫人。
    众议员戴森和他的行政助理帕帕斯将在今天晚些时候到达。 dJg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引英国人士的话说双方研究了香港问题,对要达到的目标看法接近,但要取得一致意见是困难的
    【路透社北京四月十六日电】(记者:巴克)中国的一位发言 人今天说,英中两国外长今天就香港未来举行的第一天会谈是“热烈、友好和认真的”。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的这一声明,比迄今为止就香港问题进行的十二轮正式的、较低级别的会谈中绝大多数会谈结束之后双方发表的简短公报都更明确,以前那些公报只是说会谈是“有益的和建设性的”。
    两位外长在今晚举行的宴会上发表的讲话中,都表示对迅速达成协议有信心,但他们没有透露会谈内容的具体细节。
    英国人士说,两位部长研究了那些出现了困难的有关香港的问题,并试图为将来能在一系列的正式会谈中取得进展确定一个方案。
    他们说,双方对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许多方法的看法很接近,但是香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是困难的。
    【美联社北京四月十六日电】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爵士十六日同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在中国人所说的“友好的和诚挚的气氛”中讨论了香港的前途问题。
    吴学谦在星期一上午三小时的会议开始之前对记者说,他相信,他同豪的会谈将会顺利进行下去。
    豪的助手在向英国报界吹风的会上暗示,不要指望会发表重大声明。
    豪在会见时说,人们可能没有认识到撒切尔夫人和“我对这些会谈和对香港前途”的重视。他说,香港问题“是我们的外交政策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北京的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国人士星期一晚些时候对记者说,豪计划正式给在香港的北京官员,诸如新华社记者,以豁免权。
    【共同社北京四月十六日电】为同中国方面以香港问题为中心举行会谈而访华的英国外交大臣豪,十六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迎宾馆和吴学谦外长进行了会谈。
    中英部长级以上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举行会谈是从一九八二年秋英国首相访华以后开始的。这次外长会谈肯定是为解决香港问题而举行的最后阶段会谈。 dJg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