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4年4月4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4-04-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南《新闻周报》文章:谈南斯拉夫去年物价急剧上涨情况 '...

    【南斯拉夫《新闻周报》一月二十二日文章】题:工资倒栽葱
    同一九八二年相比,去年南斯拉夫的生活费用全年上涨了百分之四十九点九,在塞尔维亚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九点四,这是战后年代增长率最高的。
    物价(或生活费用)的上涨程度是最现实的指标。同一九八二年同期相比,去年十二月南斯拉夫的生活费用上涨了百分之六十点一,塞尔维亚上涨百分之六十点八。同一九八二年全年的平均增长率相比,去年十二月份南生活费用增长了百分之八十点九,在塞尔维亚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三。这最客观地表明,两年来,第纳尔的购买力已一落千丈,生活费用却急剧上升。
    上涨最多的是燃料和照明费用,其次是卫生保健费用。上述两项支出只占生活费用的百分之六。然而,食品支出占整个生活费用的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而这一项在去年十二月就比一九八二年全年平均数高出百分之八十六点八,塞尔维亚则为百分之八十五。
    据统计局公布的材料,去年的实际个人收入比六年前的一九七八年下降了四分之一。工资的增长只及生活费用增长的一半。据估计,同一九八二年相比,去年名义工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四。但实际工资却下降了百分之十一点八。这已是实际个人收入连续四年下降了,而去年下降得最厉害,它比一九八○年以来的平均下降率还多一倍。
    去年,物价和各种费用上涨的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最后两三个月。以至到年底不得不宣布冻结物价。为了制止物价之间没有终点的竞赛,这次冻结完全是必要的。五年来已多次冻结物价。从过去的情况看,这种“输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相反,情况却越来越糟:去年社会产品实际下降百分之一点三,个人消费也下降了百分之一点七,劳动生产率已连续四年下降,据估计,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点四。农业产量实际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一,尽管去年是战后农业丰收的年份之一,但猪肉的生产下降了。
    南共联盟主席团委员舒克里亚指出:“我们似乎并未足以意识到高度通货膨胀对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造成了直接威胁。”
    可是,是谁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呢?去年十二月底,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决定临时冻结物价,同时却又批准了二百种商品降价。这一行动在初次分配中所造成的后果现在已刚刚感到。一些人等不及批准就已抬高了自己产品的价格。
    南共联盟主席团领导人在同各共和国物价共同体代表谈话时还尖锐地指出,“一些共和国和自治省的物价共同体在冻结物价前还直接批准了一大批商品涨价,对这种作法将要追究具体的政治责任”。 yZz品论天涯网


    【香港《东方日报》三月二十九日报道】怡和与和记黄埔、会德丰及太古,被称为香港的四大洋行。怡和公司在一八三二年七月创立于广州,比香港开埠还早了十年。它的英文名是“渣甸—麦赞臣”公司,迄一八四二年,总公司迁址香港,四四年才正式定中文名“怡和”。
    创始人威廉·渣甸和占姆士·麦赞臣均是苏格兰人。当时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大英帝国和印度及远东地区之间的贸易,由中国购入茶叶与丝绸运返欧洲,而设于广州的西方贸易商行则自印度将鸦片和原棉运销中国。“渣甸”即为此等商行之一。一八四四年,渣甸在上海开设分公司,此为陆续在中国设立十五家分公司的开端。
    怡和的业务,在中国政权易手后,才集中力量在香港发展,并且作多元化的经营。现时恰和的六大业务包括:工程与建筑、财务、销售、房地产与旅店、运输与服务、自然资源。怡和远自一九五四年,已拓展国际市场,包括东南亚、澳洲、太平洋区、南非、中东,而近年则大力拓展中国贸易及美国投资。估计有关投资分布全球十多个国家,百余家公司。 yZz品论天涯网


    【日本《时事解说》二月七日文章】题:香港的前途充满光明(作者:时事社国际情况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小贯范子)
    中英两国政府从两年前起,就香港问题进行了频繁的会谈。中国方面认为,中英会谈将在今年九月全部结束。
    包括香港人在内,人们对中英会谈极为关注。通过对香港及周围状况的分析可以断定,香港的前途是光明的。如今,在香港与深圳交界的香港一侧,正在兴起一股开发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陆续打进香港。属于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的杰出的企业家们,也在深圳特区和香港的新界地区进行巡回考察,看来他们也在考虑制定开发香港的新计划。
    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一再重申,在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权的五十年内,继续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尽管有人对中国方面的这一方针怀有疑虑,但我深信不疑。
    今天的中国政府,已开始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制定法律的专门知识,并接受他人的劝告,正在努力制定在国际社会中通用的、中国独自的法律体系。和平地收回香港主权,并保证这一地区繁荣昌盛,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威信。
    从目前来看,外国对中国国内直接投资的近百分之七十是经过香港的,对中国经济特区直接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也是经过香港。对中国来说,能够经常获得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资料和情报的地方只有香港。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中国政府,在新的时代里虽然将给香港挂上中国领地的牌子,但它将欢迎美国人和英国人到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区政府里担任顾问,并将建立一整套保持香港现有机能的自治制度。
    在经济方面,中国政府自己在香港成立了光大实业公司,目的是疏通香港和北京以及中国各地的渠道,并提高经济效率。
    以上情况可以证明,香港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yZz品论天涯网


    控股公司是为了控制而不是为了投资的目的,拥有其他一个或几个公司的大部分股票或证券的公司。一个仅仅为此目的而存在的公司是纯粹的控股公司。本身也经营自己业务的控股公司叫混合控股公司或控股—营业公司。控股公司可以通过购买现有公司的股票的办法或者通过建立新公司并保留其股票的全部或控制额的办法得到一个子公司。(摘自美国《现代经济词典》) yZz品论天涯网


    【香港《经济导报》三月二十六日报道】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曼谷银行说,虽然谷物丰收,大米及其他商品的价格提高,但一九八四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百分之五点五,稍低于去年的百分之五点六;由于金融货币政策收紧,石油价格稳定以及泰币继续坚挺,今年的通胀率可保持在百分之五以内(去年为百分之三点八);出口将增加百分之十三;进口将保持一九八三年的纪录水平;经常收支赤字由去年六百五十四亿铢减至四百七十亿铢。 yZz品论天涯网


    【德新社汉堡三月二十五日电】最近几年,西德各银行在国外的活动不断增加。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全世界建立业务联系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六十年代末建立的第一批附属机构大多数在卢森堡。但是,后来重点转向亚洲,主要是新加坡和日本,还有中国。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欧洲的一些重要银行业中心也建立了分行。现在国外的八十多家西德银行办事处的三分之二,是在一九七五年以后建立起来的。
    由于西德经济情况和西德马克在国际上的声誉日益提高,西德信贷机构在国外进行的金融活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马克在国际上除美元之外已成为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西德是仅次于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最大的出口国。
    全世界的经济互相依赖,也使西德成为吸引其他国家银行的重要地方。目前,四十个国家的二百五十家银行在西德设有附属机构、分行或派驻联络人员。一些外国银行还购买了西德信贷机构的股票。
    西德的银行——不论是私人银行、政府办的银行,还是合作银行——都是所谓的进行全面金融活动的银行。而其他国家的大多数银行的业务活动是有限制的,有的专门经办贷款业务、有的专门经办储蓄业务,或证券交易活动。
    西德的银行通常握有贸易和工业公司的大量股票。
    西德现有五千多个信贷机构。在营业总额中,私人银行占百分之三十,公有储蓄机构和政府办的地区性银行占百分之五十,合作银行占百分之二十。 yZz品论天涯网


    《大公报》说,香港财经界人士认为此举将被视为是对中英谈判的一次唱反调;《财经日报》说,怡和的决定是英资与华资竞争失败的结果;英《苏格兰人报》说,人们担心这会严重影响中英谈判
    【香港《大公报》三月二十九日报道】怡和有限公司主席西门·凯瑟克昨日下午在港宣布,该公司计划将其公司注册转移至大西洋的百慕大。此一消息传出之后,马上引起相当敏感的反应,特别是伦敦股票市场的怡和股着着下跌。显示投资者对怡和这次宣布感到失望及忧虑。尽管西门·凯瑟克宣布这项决定的时候,曾强调怡和并未撤离本港,但从市面上各方面的反应来看,人们却担心怡和作出了一个坏先例。以怡和作为英资之首踏足香港超过一百五十年,到今天如此敏感的时刻,把公司注册转往百慕大,着实令人怀疑怡和这个行动的背后动机。
    财经界人士分析,在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并且取得一定进展之际,怡和这项不适当的决定,将被视为对有关谈判的一次唱反调。
    【香港《财经日报》三月三十一日文章】“怡和震荡”标志着英资在港称王称霸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个最清楚不过的比较,是同在一天里公布的两家公司去年的业绩。
    一家是从英资转变为本港华资的和记黄埔,八三年集团总利润十一亿六千多万元。另一家是老牌英资置地,八三年度亏损十二亿八千多万元,其中因投资怡和而遭受的亏损,计算在八三年度的达十亿六千多万元。置地的亏损反映了怡和的亏损,与和黄比较,一盈一亏为数二十四亿多元的差别。很明显,华资的业绩远胜于老牌的英资。
    因此,怡和在三月二十八日董事局的决定——把最终控股公司转移到百慕大,表面看来,是因为香港政治前景不明,连累生意难以开展;实际上,却很可能是由于香港的市场上,英资与华资的势力已经此消彼长,再已无法保持以往称王称霸的局面,与华资竞争失败,不得不光荣半撤退。怡和的命运可说是与香港的政制连在一起。因此,当香港政制开始起着根本的变化时,怡和的命运便受到牵连,至少再不能依靠政治上的关系取得经济上的无形和有形的特权,也因而再不能在经济上无往而不利了。
    要说香港政治前景不好,未来法律制度有问题,为什么美资、日资等仍然增加在港的投资?要说眼前政治因素妨碍经济,为什么和黄业绩如此,英资中的汇丰银行也保持高度增长。
    技不如人,要走便走,何用多言!
    【英国《苏格兰人报》三月三十一日文章】怡和公司关于将其海外总公司从香港迁到百慕大去的决定,昨天立即对香港的四个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
    分析家们真正担心的是,怡和公司的这项决定,可能会严重影响英国政府和中国人关于香港前途的会谈。有人担心,中国人将认为怡和公司的行动是一种恶意举动,并担心这会削弱英国为使香港再保持五十年资本主义达成协议的能力。
    怡和公司是香港成立年头最长,还可能是规模最大的贸易公司,当地报纸在它宣布搬迁之后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yZ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