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二年,美在中东同苏争夺中占了上风。今后中东和海湾局势仍富爆炸性。美用加强军事存在与和谈两手,加紧同苏争夺;苏不会坐视美在中东扩大阵地,新的美苏争夺在所难免
一九八二年的中东,更加动乱,战火迭起。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冲突进入新阶段,孕育着深刻的变动。
以色列侵略黎巴嫩战争,使巴勒斯坦抵抗部队丧失在黎南部基地,撤出贝鲁特,也使叙利亚部队受创。海湾战争连绵,伊朗部队进入伊拉克。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两大军事力量叙利亚和伊拉克都受到削弱。以色列在战场上得逞,侵占黎巴嫩半壁河山。美国也扩大阵地,并加强在海湾地区的存在,在中东同苏联争夺中占了上风。但以色列的血腥暴行在全世界以至以色列国内激起强烈抗议,贝京政府在道义上和政治上严重失败。美国支持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丧失威信。巴勒斯坦解放力量并没有被消灭,反而在国际上更赢得同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迫切重要性,更得到公认。
阿拉伯非斯首脑会议总结了历史经验,提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合理方案。阿拉伯和巴解开展多方面外交活动。美国为了缓和同阿拉伯的关系,抛出里根方案。但新中东和谈步履艰难。阿拉伯在战场失利,难以在谈判桌上取胜。当前以军撤出黎是新和谈起点,而以色列迄今拒绝开始这方面谈判。在黎巴嫩,存在着重新发生大规模战事的可能性。
展望今后的中东和海湾,依然是富有爆炸性的火药库,世界的热点。
以色列在黎得手后,正巩固对黎南部占领,建立以同黎南部贸易和其他直接联系,把黎南部变为以的“北岸”,以提出的从黎撤军条件,不仅要保证黎南部“安全安排”,而且要占据黎中部高地,监督黎领空和领海,并要黎同以单独媾和,关系“正常化”,暴露了以色列控制黎巴嫩的野心。贝京的助手宣布,贝京准备在黎巴嫩驻军“直到他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同时,贝京政府正在加紧在西岸和加沙建立新定居点,计划在一九八三年内把上述两地的犹太人居民增加一倍以上。它企图尽量拖延从黎撤军,挑动黎内部派别冲突,不断进行新挑衅,来阻止中东新和谈,赢得时间兼并西岸和加沙。贝京政府虽经历国内群众反战示威,贝鲁特大屠杀的震荡,看来仍将保持统治。
除非阿拉伯形成联合有效抗击力量,否则今后即使以政府有某种变动,也不会大幅度改变其“大以色列”扩张政策。
美国用加强军事存在与和谈两手,加紧同苏联在中东争夺势力范围。里根政府把以色列作为它在中东的“可靠战略盟国”,更侧重军事一手。它在支持以在黎打击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力量后,要“继续戴维营和平进程”。华盛顿会设法恢复和谈势头,企图继续把中东和平进程纳入美轨道,但并不想真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里根方案仍然否定巴勒斯坦人民建立独立国家的自决权利,拒绝承认巴解。里根政府也一再声称,不会停止对以军事和经济援助,迫使以从黎撤军,接受和谈方案。美国迄今没有放弃偏袒和支持以色列的基本政策。美国能一身兼任侵略后台、“秩序警察”、调解和谈伙伴几种角色。只要不危及美重大利益,看来美中东政策不易有大的调整。
苏联背弃支援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诺言,在中东声望大降。阿富汗、波兰等包袱也使它难有动作。但阿拉伯同美以的矛盾加深,海湾地区的动荡,阿拉伯、非洲国家间的分歧冲突,都给莫斯科以可乘之机。它不会坐视美在中东扩大阵地。新的苏美争夺在所难免。
经过黎巴嫩战争,阿拉伯公众以至某些执政人士更加感到,美国不可信,苏联不可靠,只能谋求阿拉伯联合自强。(新华社记者万光发自开罗)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十四日评论】题:中国领导人为经济起飞开辟道路(记者冈孝发自北京)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已着手推行一项广泛的经济改革和行政改革计划。如果这项计划取得成功,中国十亿人民的生活到本世纪末将会改观。
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执行这项计划的重要的一步。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确立法治的新宪法,批准了赵紫阳总理提出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这个五年计划是旨在使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到二○○○年翻两番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
这次大会加速了一九七九年开始的农村经济变革。中国仍然是一个共产党国家,中国共产党仍然牢牢地控制一切权力——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权力。但是,邓小平和赵紫阳总理、胡耀邦总书记决心要以人民共和国三十三年前立国以来罕见的规模展开试验和改革。
赵紫阳总理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长篇报告中一一而再、再而三地抨击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平均主义的看法和那种以为社会主义可以放弃进步和高效率而保护低效率和落后现象的想法。
赵先生有一段话值得注意,他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必须鼓励先进、决不能保护落后。”
中国已经试用过苏联的模式:牺牲消费者的需要而重视重工业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中国能生产钢材、拖拉机、汽车和卡车、机床、重型电气设备——还有核炸弹。
中国现在面临着计划中的一部分——把首先在中央一级党政机构中进行的改革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庞大的行政机构中去,特别是推广到地、县两级。
【芬兰《赫尔辛基新闻》十二月十四日评论】题:中国新的对外政策(记者莱永胡伍德)
中国的对外政策正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不再强调同美国的密切合作,也不强调对苏联绝对仇视的态度。此外,力图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迄今为止,中国对外政策的原则是,为了防备苏联,寻求尽可能多的朋友。现在,中国领导人试验用新的方式对待他们认为仍然威胁中国安全的那些邻国。在北京的西方观察家们认为,为了能够致力于艰巨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国必须使其边界平静下来。
在过去几个月内,中国对其它邻国也表示了特殊的注意。朝鲜、日本、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领导人访问了北京。只是同越南的关系仍然不好。明年,印度总理英甘地预计将访问北京。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情况是,对美国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里根总统继续向台湾提供武器的决定在中国引起了不满。
中国决心摆脱对大国的依赖。这将为中国发展
同第三世界的关系开辟新的可能性。最近,许多亚、非、拉国家的代表访问了中国。
【日本《每日新闻》十一月二十七日文章】题:克里姆林宫的权力斗争将持续下去(记者河野发自波恩)
苏联问题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伦哈特(住在西德),最近接受《每日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到了对苏联的安德罗波夫新政权实行的内政、外交政策的看法。问答要点如下:
问:是否可以说安德罗波夫已建立起了最高领导人的权力基础?
答:安德罗波夫只就任了总书记,算是政治局的头号人物,但还不能说是最高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内部还仍然存在着深刻的权力斗争。我认为基里连科的下台就是其中的一例。他的下台并不是因病,可能是因为他转而支持了安德罗波夫的竞争对手契尔年科的缘故。主席团主席和国防会议主席的人选异常难产,也暗示出权力斗争的存在。
问:安德罗波夫是否会有勃列日涅夫那样的权威,是否可能掌握那样大的权力呢?
答:我并不那样认为。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时才五十八岁,而安德罗波夫已经六十八岁,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权力集中于他一人,这对其他政治局委员来说就意味着集体领导体制的消失,是一个巨大的危险。这届政权很可能是个向下届由五十多岁的人组成的政权交班的过渡政权。
问:安德罗波夫虽然保证要继承勃列日涅夫外交,但能否指望在裁军、经济交流等东西方关系上出现好转呢?
答:如果现代化推进论者掌握了主导权,就会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代更认真地谋求紧张局势的缓和。在外交方面,就会放弃对欧洲、中东的过多的干涉,把国家利益的守备范围限定在东欧国家。第一步恐怕就是要致力于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不过,苏联会避开西方,以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对象谈判阿富汗的中立化问题。在改善同西欧的关系上,日内瓦的削减战区核武器的会谈虽然极为重要,但它涉及面很广,现时还很难预断谈判的成败。
【法新社河内十二月十四日电】权威人士今天在这里说,外交部长阮基石明天将离开这里前往新德里,以率领越南代表团出席印越联合经济委员会会议。观察家们说,阮基石的这次访问可能跟筹备第七届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有关。
【路透社曼谷十二月十五日电】西方外交官今天在这里说,印度支那三个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已将原计划本月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不定期推迟。
西方外交官说,由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由于勃列日涅夫的接班人决定推行同中国和解的政策,由于苏联集团重新担心河内会把其提供的援助胡乱浪费掉,结果造成了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气氛,导致印支国家在外交上陷入混乱,促使河内采取了一种“等着瞧”的政策。
【《乌干达时报》十二月十五日社论】中国总理赵紫阳下星期开始的非洲之行是非常及时的,他的访问会进一步加强非洲和中国的关系。
中国是发展中世界,特别是非洲发展的最重要的伙伴。我们和中国都有作为殖民地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和中国同属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中国是我们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的唯一希望。
尽管中国总理将只访问非洲一小部分国家,但是,很明显,这些国家代表着整个非洲的主张和见解。他的访问将会迅速改善非洲和中国的关系。它还将为非洲与中国的合作奠定新的牢固的基础。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