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2年4月25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2-04-2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财经日报》发表社评评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

说这次宪法修改草案的最突出一点是强化国家的政治建设及改革工作
    【香港《财经日报》四月二十三日社评】题:广开言路加强法制
    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重点主题,主要是对宪法修改委员会所拟定的宪法修改草案作详细讨论及审议。彭真在会上对这次宪法修改草案作了说明。这次修宪所牵涉的范围很广,从草案所包含的内容来看,不仅直接影响中国“四化”建设的未来路向及成就,特别是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党政之间、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直接而深远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在修宪草案还未进行全民性的讨论之前,我们也不妨提出一些看法。
    我们认为,这次修宪草案所特别着重的精神,是对由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权力,都将会作重大程度的加强。
    换言之,如果草案被通过,很明显,中国政体的改革以及“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工作,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和发展路向。这里可以就五点来加以说明。
    (一)将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扩大,除了从实际意义上强化政府最高权力机关外,将逐步贯彻由政府统理国家大政,逐步实现由政府实际领导的中央集权制,国务院总理负责制更足以说明这一点。
    (二)恢复国家主席的意义,除显示加强国家政体的强化和确立外,并从法理上去明确国家元首的设置,以贯彻政体一元化的意义。
    (三)贯彻军队是国家机器一部分的实质意义。将中国的军方环节,真正能够纳入国家政体的体系范围之内。
    (四)加强地方职权,用意在打破事事由中央拍板定案,加强地方政府政策的灵活性、机动性,特别是让地方政府能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工作,改变中国传统上由中央越俎代庖的政治作风。
    (五)加强民族自治的意义,除涵括第(四)点的内容外,主要还在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团结关系。
    总括而言,这次修宪草案最突出的一点是逐步实现党政分权,明确及强化国家政体确立的政治建设及改革工作。不过,我们却强调一点,草案是定出来了,做起来显然非朝夕可就,因此问题是如何贯彻,特别是将来作全民性讨论时,我们希望真正贯彻到民主的讨论方式,广开言路,能参照各方意见,以进一步加强各项修宪工作。 t6M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北京四月二十三日电】一些官员说,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今天会见了邓小平副主席。他说他的国家同中国“观点一致”。
    这些官员说,这次会见是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的。他们没有透露他们两人会谈的细节。
    在昨晚的宴会上,雅各布·汗和他的东道主、中国外长黄华都说巴基斯坦和中国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有同样观点。
    两人的讲话都集中谈到苏联占领阿富汗问题。
    【南通社北京四月二十三日电】有消息说,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在访问北京期间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同印度的关系以及阿富汗和柬埔寨局势问题。
    北京是巴基斯坦这位新外长访问的第一个外国首都。他同他的东道主黄华和赵紫阳总理会谈的问题是巴基斯坦同中国的立场类似或共同积极关心的一些问题。
    已证实,两国在会谈中都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和柬埔寨,巴基斯坦认为阿富汗的事态发展对它自己的安全是一个威胁。中国已证实,它支持巴基斯坦保卫自己独立的斗争。
    就两国同印度关系而言,两国都支持为解决这些关系问题所做的努力。 t6M品论天涯网


    【意大利《晚邮报》四月二十三日报道】题:在中国准备制订新宪法,将设国家主席(斯卡尔多基亚发自北京)
    中国将重新设立在“文化大革命”的暴乱年代里取消的国家主席这一职务。昨天晚上官方公布的这一消息的好处在于,它预示着要在中国领导集团中重新进行一些调整。因此,昨天晚上公布的决定将标志宪法机器恢复了“正常”。现在还不知道将赋予国家主席什么样的权力,所以现在难以猜测何人可能担当这一职务。
    目前的领导集团表示它打算尽可能地把各种职务——主要是国家主席和党的领导职务——分开的意向。
    宪法修改草案还规定要进行其它一些重要改革。宪法草案还提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这一机构在一九五四年就已经公布了,但对它的组成和职权从来没有说明过。这一点也似乎体现了对法制的关心:是想在国家和武装部队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t6M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东京四月二十日电】印度外交部长拉奥今天在这里说,中印关于两国边界争端问题的会谈已“加快了一点速度”。
    正在这里进行五天访问的拉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新德里对于朝着改善印中关系方向的“积极的一面抱有希望,抱有某些程度的乐观”。 t6M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曼谷四月二十四日电】河内电台今天宣布,下面是越南部长会议(内阁)人事变动的全部名单:
    一、武文杰接替阮蓝担任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二、童士元(前建设部部长)任副总理,并接替丁德善任交通运输部部长。
    三、武庭燎接替武志公任副总理。
    四、陈方(前商业部部长)任副总理。
    五、潘玉祥任建设部部长。
    六、黎德盛任商业部部长。
    七、阮志武接替陈友余任轻工业部部长。
    八、宋三式接替黄英任财政部部长。
    九、黄德毅接替陈参任物资部部长。
    十、邓会春接替武文瑾任卫生部部长。
    十一、邓友接替黎克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十二、斐光造接替陈南忠任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
    十三、双豪接替杨国政任残废军人和社会部部长。
    阮友树接替邓试任部长会议秘书长兼部长会议办公厅主任。
    【路透社曼谷四月二十四日电】河内广播电台今天说,越南已宣布了内阁进行重大改组的消息,经过这次改组,由年迈的范文同总理为首的政府的四十二名成员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更换了。
    西方观察家说,重新任命十四位部长看来是为了执行经过几个月反复的秘密讨论后制定出来的、于上月第五次党代会上通过的经济政策。
    有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是,十三位政治局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有权势的南方人武文杰(五十九岁)被任命为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原先担任这两个职务的是阮蓝。
    西方外交官说,在党代会上解除了三十九名中央委员的职务,这表明中央在如何克服越南经济存在的大量弊病的政策上存在着严重分歧。 t6M品论天涯网


    【英国《外事报道》周刊四月二十二日报道】题:俄国在阿根廷的赌注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西方外交官对苏联的野心以及在福克兰群岛危机问题上可能在阿根廷引起麻烦这一点深感忧虑。俄国人正在想方设法争取阿根廷成为他们的朋友。
    据信,俄国人向加尔铁里将军领导的阿根廷军政府提供了量小而珍贵的情报,以吊其胃口。
    俄国对阿根廷甚感兴趣,阿根廷已成为向苏联提供粮食和肉类的主要国家。
    俄国外贸部副部长曼茹洛最近说,“阿根廷已成为苏联在发展中世界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他还透露,两国的贸易在一九八○年增加了三倍,一九八一年增加了一倍。苏联将向阿根廷出售其核反应堆使用的百分之二十的浓缩铀和重水,苏联还希望向阿根廷出口机械设备。在那以前,有利于阿根廷的大量贸易顺差将继续存在。
    苏联及其盟国在加强同阿根廷的贸易联系的同时,还在力求成为军政府的政治朋友,尽管它们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鸿沟。虽然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中谨慎地弃了权,安理会指责阿根廷接管福克兰群岛。但是,苏联紧接着就在报纸上发动了宣传攻势,指责英国政府向该岛派舰队的行动。布宜诺斯艾利斯对苏联的官方言论很是欢迎,那里正笼罩着极端民族主义的气氛。
    离开阿根廷呆在哈瓦那大约已有两年的古巴驻阿根廷大使在福克兰群岛被强占后立即返回了大使馆,表示支持阿根廷的立场。
    阿根廷政府是激烈反共的,就在六年前,还曾宣布过它已赢得了对共产党恐怖分子发动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但是,如果阿根廷同英国打起来的话,这种情况会大大改变,而且阿根廷人认为,美国目前正倾向英国。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西方外交官认为,俄国人很快会插手进来,会向阿根廷表示愿意出售他们享有盛名的几样出口商品之一:武器。这样一来,强烈亲西方的加尔铁里将会感到不知所措。他的反应将要看他在英阿交战中的处境如何而定。要是决定购买苏联武器,那就可能会在阿根廷引起深刻的分裂,但是,坚守福克兰群岛的爱国决心非常之强烈,也许会压倒对阿根廷日益依赖于共产党国家感到忧虑的心情。 t6M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政治评论员奇吉里写道:英国—阿根廷的冲突不仅完全暴露了英国保守政府的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而且也暴露了听命于美国的北约军事集团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因为英国发动的并在实际上得到它的北约盟国支持的对阿根廷的军事冒险行动首先是为了恢复腐朽的殖民主义基础。这种冒险行为的目的是阻挠实现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决定和联合国通过的一系列关于福克兰群岛的决议。
    现在撒切尔政府企图借助于海军大舰队使这个同世界大家庭的要求有明显矛盾的政策更有力量。支持英国殖民主义欲望的实际上也有北约各国,首先是美国。现在已经毫无疑问,美国绝不象华盛顿官方极力标榜的那样,是英国—阿根廷冲突中的「公正调停者」。
    美国在西半球的外交伎俩雄辩地证明了华盛顿的真正立场,这种伎俩是为了阻挠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就英阿冲突通过符合捍卫由于英国赎武主义的冒险行为而受到威胁的美洲和平与安全的任务的决议。 t6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