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1年10月31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1-10-3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联社报道:纽约马拉松赛盛况空前 '...

    说参加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和观众人数都创造了纪录;这次比赛的理事莱鲍说,这不仅是一次比赛,而且是一场街头狂欢节
    【美联社纽约十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哈珀)今天在纽约市马拉松赛的途中,世界纪录被打破了,但是也还创造了一些非正式的纪录。
    例如:是美国有史以来历时一天的单项体育比赛观众最多的,估计有二百五十万人。
    而且:有一万六千多人报名参加比赛,是历来参加二十六英里三百八十五码(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的马拉松比赛人数最多的一次。
    此外:是历来的体育比赛中助威最热烈,旗帜最多,服装最有趣,跑得最费力的一次。
    一位妇女摇头说,“他的丈夫想要继续跑,但是什么人动手把他拉了出来。”她的丈夫哭了,不是由于疼痛使他跑不动而哭,而是由于在距离终点线不到一英里处不得不停下来而伤心。
    卡罗琳娜·罗斯站在公园长椅上说,“嘿,这么多人是一跛一拐的”。
    斯各特·马丁在长椅上温和地说,“我不责怪他们。跑上一英里,我自己也会一跛一拐。”他是在等候他的妹妹以大约三个半小时跑完全程。
    观众为这些落后的人鼓劲,差不多象他们为优胜者助威那样热烈。
    观众为所有人鼓劲,喊道“坚持!”,“很好!”“跟上!”,“后边就容易了!”那些精疲力尽的运动员放慢速度走一段后又开始慢跑时,观众大声欢呼。
    这次比赛的理事莱鲍说,“这不仅是一次比赛,而且是一场街头狂欢节。”那些比较与众不同的运动员中的某些人,如乘坐轮椅的或用假腿跑的人,人们对他们鼓掌以示尊敬。 FnF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报道八十高龄妇女罗思法布今年八月在渥太华曾跑完马拉松全程, 劳姆将靠一条假腿奋力经受住这次穿越纽约五个行政区的考验;对施莱恩来说,双目失明而跑马拉松不是「什么大事」
    【路透社纽约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菲利普斯)乔·米歇尔参加纽约市马拉松赛的梦想本星期日开始实现,他辞退了他的医生,自他的冠心病七次发作从而做了心脏大手术后,他们一直告诉他不能着急。
    鲁思·罗思法布八年前七十三岁时开始长跑,今年八月她以八十岁的高龄在摄氏二十一度气温下跑完了渥太华马拉松赛的二十六英里三百八十五码(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的全程。
    莫特·施莱恩在早上五时三十分乘坐地铁,在中心公园与长跑伙伴聚会,为准备参加这次马拉松赛而进行练习。除了他双目失明这一点不同外,他将象另外一万六千人那样,跑过纽约市。
    还有迪克·特劳姆,他将靠一条假腿一路奋力经受住这次穿越五个行政区的考验。八十二岁的诺埃尔·约翰逊每周跑五十英里(八十公里)。
    约翰尼·凯利也将参加比赛,以七十三岁的年龄参加他的第五十一次马拉松比赛。
    这些人不过是在本星期日没有获胜可能性的人们当中的几个,但是他们却对体育项目中最艰难项目之一的难以言传的吸引力做出了反应。
    乔·米歇尔在二十七岁时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当时他体重超重,多食,一天抽四包香烟,而且“大量吃药”。
    现年四十岁的米歇尔说,“实际上,我认为这几次心脏病发作变成了好事,因为它们导致了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鲁思·罗思法布今年二月参加了在新西兰举行的世界老年人运动会,参加从一百码到二十五公里的所有赛跑项目。她作为那里的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荣获了七枚金牌和三枚银牌。
    她说,“跑步丰富了我的生活,我是一个比较愉快的人。虽然我患有关节炎,但是我不服用任何药物。”
    对莫特·施莱恩说来,双目失明而跑马拉松不是“什么大事”。实际上,他不喜欢被人们称为勇敢。
    这位四十八岁的录音技术员说,“我如果能够看得见的话,我也不会跑得更快。人们认为这是惊人的,但是我如果能跑出二小时八分钟的成绩,那才真正是惊人的。”
    充分的乐观与他自己受到的特殊医嘱交错在一起,有助于诺埃尔·约翰逊一直坚持下来。十二年前他开始跑步,当时他是七十岁,体重比现在重四十磅。
    约翰逊在谈论他的使命是“使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使身体健康和避免生病是多么容易,在一代人时间内就可以使疾病不复存在”。 FnF品论天涯网


    美国人萨拉扎尔的成绩是二小时八分十二秒,比原男子纪录提高了二十秒以上;新西兰人艾利森·罗的成绩是二小时二十五分二十九秒,比原女子纪录提高了十二秒多
    【美联社纽约十月二十五日电】大胆预言将要打破世界纪录的美国人阿尔伯托·萨拉扎尔和一位后来报名的人、新西兰的艾利森·罗今天在纽约市马拉松赛中打破了男子和女子的世界纪录。
    说话温柔而信心十足的萨拉扎尔仅是第二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他曾获得一九八○年纽约市马拉松赛冠军——以二小时八分十三秒跑完了二十六英里三百八十五码(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的距离,把男子纪录提高了二十秒以上。
    罗荣获过一九八一年波士顿马拉松赛冠军,但是后来由于参加了一次职业性比赛而被开除——后来又恢复了资格,以二小时二十五分二十九秒的成绩把女子纪录提高了十二秒多。
    前男子纪录是二小时八分三十三秒六,是澳大利亚的德雷克·克莱顿一九六九年五月三十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创造的。前女子纪录是二小时二十五分四十一秒三,是由挪威的格雷特·韦茨在去年的纽约市马拉松赛中创造的。
    这次比赛的理事莱鲍兴高采烈地说,“我梦想到打破一项世界纪录,而没有想到打破了两项。”
    萨拉扎尔曾预言他将以二小时八分钟或二小时七分钟打破世界纪录,使自己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他的实际成绩与预言的相差不多,他对他能打破克莱顿的纪录的判断是正确的。
    二十四岁的罗(来自奥克兰的一位秘书)由于在六月二十八日波特兰的小瀑布赛中获第二名接受了四千美元而被取消了业余资格。
    那次比赛是职业公路赛运动员协会的第一次比赛。
    但是在新西兰田联监督下,她把在小瀑布赛中获得的奖金存入了信托基金,她最近能参加纽约市马拉松赛和其他所谓的业余性比赛了。 FnF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加州柏克莱十月十二日电】加拿大一名学者,曾制成一个想像中恐龙的模型,他说,人类比猿更早的祖先,可能是恐龙。
    渥太华国立博物馆脊椎动物化石组总管罗素尔倡立一种新学说,他认为具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可能由大恐龙发展而来,这种动物,在数百万年前,曾生存于地球上。
    他称这种动物,系无毛,绿色皮肤的爬虫,有凸出的脑盖,双眼如猫眼般闪闪生光,有三指的爪。
    他说,他所想像中的如蜴蜥状的人类,其所以有高度智慧,可能系生命在大自然界中进化之结果,人类身体并无鳞包围。
    他相信,按照恐龙的演化,可能有七千八百万年的历史。
    他说,这种有长尾巴的食肉兽,站立时有五英尺高,可能为人类最早的祖先,远在三、四百万年前即存在。
    他说,这种动物用双腿站立,有拇指,用双眼视物,大脑发达。
    (原载香港《文汇
    报》) FnF品论天涯网


    【苏联《农村生活报》十月十三日文章】在公元六世纪,印度发明了象棋。这种游戏的发明者是在木板上“指挥”各军种、兵种“操练”的军官们。后来,外交官们把这种游戏传到波斯,在那里,它有了自己的名称,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国王(将军)的失败。”阿拉伯人使这种游戏更加完善。这种游戏通过阿拉伯人又传到西班牙,从那里很快传遍了欧洲。
    到了十六世纪中期,这种游戏有了规则。直到今天还保留着那时的棋子,其形状各异。在世界一些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有不少独一无二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象棋。例如,在本世纪初,在葡萄牙出现了用象骨制成的象棋,形状象鱼。在一八一○年,出现了所谓“美洲发明”的象棋,棋盘分为六十四格,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之间展开了鏖战。小巧玲珑的棋子十分逼真地再现了印第安和西班牙士兵、西班牙国王和红种人(印第安人)首领的形象。呈几何图形的棋子——圆的、三角形的、圆锥形的,分别“扮演卒子、大象等等。值得提及的是,上个世纪末,捷克的象棋大师们制造了一种带乐器的象棋,装在棋盘上的乐器能演奏两部曲子:一部是为获胜者演奏的,另一部——失败者。总之,在千百件有趣的陈列品中,反映出了象棋大师们的丰富想象力。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有时象棋如此深刻地反映人们的世界观,以致远离了象棋比赛的宗旨。在纳粹德国,制造的棋子形状为大炮、飞机、坦克以及强行越过陆路和水路障碍物的步兵,按照修改了的规则,只有占领了别人领土的人才算胜利者。看来,可以用这种方法培养军国主义精神。
    棋子的形状各式各样,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同下棋的招数相比。西德《明星》画刊引用了一些数学家的统计数字,这些数字表明,从每一方来说,最初四步棋就有三千一百八十亿种走法。
    既然选择的余地这么大,这就说明,在下棋过程中开阔思路是无止境的。不仅如此,下象棋还明显地证明,象棋大师们在考虑下几步棋如何走时脑子和神经极度紧张。西德出版的《象棋大师》一书引证了医学专家们的下述看法:象棋大师们在进行激烈比赛时(有时这种比赛长达五小时),心理方面的能量消耗相当于拳击运动员在拳斗场上较量时所付出的能量消耗。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想象到,一九四七年在同时进行的四十五盘比赛中,创造了世界纪录的阿根廷人米格尔·纳伊多弗付出了多少精力啊!在他的脑子里不得不考虑一千四百四十个棋子的布局问题。结果他胜了三十九盘。 FnF品论天涯网


    【《亚洲华尔街日报》十月六日报道】题:曼谷“嘣嘣车”的噪声令人头疼
    假如你乘坐曼谷街头的“嘣嘣车”,尽管司机沉默不语,可是乘客的耳朵里还是灌满了噪音,甚至很可能还要吸进一嘴烟尘。首先传进你的耳鼓的是发动机的嘈杂声,以致人们想谈话也谈不成。接着就请你品尝曼谷大街上烟雾和汽车废气混合而成的“佳品”。
    凡此种种,都是乘坐曼谷三轮——一种摩托三轮车必须付出的代价。曼谷三轮都是敞篷的,司机坐在前面,乘客们则坐在司机后面的座垫上。
    “三轮”,字面上的意思是三只轮子。泰国其他城市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力三轮车,通常也叫“三轮”。可是在曼谷,人力三轮车早就被摩托三轮车淘汰了。人们根据它的双缸发动机的“嘣嘣”声,不无感情地把它叫作“嘣嘣车”。
    过去,政府曾经试图把这种震耳欲聋的“三轮”,从曼谷各条大街上清除掉。但是,司机们有一帮院外支持者,这些人的大嚷大叫,可以同“三轮”的喧闹相媲美。虽然乘坐这种“三轮”,就象坐在割草机上那样颠得慌,可是短途乘客还是觉得“嘣嘣车”仍不失为一种方便的、价格适当的交通工具。
    三轮车司机联合会主席暹旺说:“曼谷现有七千五百辆‘嘣嘣车’,不够用,至少应该有一万五千辆才能满足人们需要。”
    “嘣嘣车”数量的增加,无疑意味着曼谷已经很糟糕的交通状况会更加恶化。仅此一端就可能迫使政府不愿再增发三轮车执照。但是,多发一些执照,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能够就业,而这对泰国来说也是重要的。许多“嘣嘣车”司机是农业工人,他们在农村没活干时都跑到曼谷来挣钱。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三轮车司机的听力受损。‘“嘣嘣车”的噪声水平是九十九点四二分贝,而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声大约是一百二十分贝。 Fn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