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邀请台湾政要访问北京是负责态度,反看台北态度迥然不同,许多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中国
十亿同胞都盼望国家早日统一,民族早日团结,亲人早日团聚
【香港《中报》十月十五日社论】题:漫山呼唤待回音
中共主席胡耀邦十月九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对台湾政要的邀请,在大陆上引起了强烈反应,大陆许多机构、团体、组织,包括邮电、航空、科技、贸易等单位,都纷纷表示愿意与台湾同业建立关系,还提出可以通过香港联系,可以在香港接触,工商联表示希望与台湾互通有无,发展贸易,蒋经国先生的旧同窗屈武先生表示愿意去台湾,旧上海著名工业巨子,现在仍被外国记者称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也表示愿去台湾。
台北或者会说这是中共一唱百和的一贯作风。但应该记得,与国民党谈判统一,答应台湾当局回到大陆可以担任重要职位这种说法,并不是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的创作,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就说过类似的话,可见中共愿与国民党谈判,和平解决台湾海峡之间争端,是中共一贯的政策,只不过是办法越来越提得具体。
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比胡耀邦早十日发表的叶剑英的九点建议,就看得出其中有中华民族的不
幸,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去解决的意思。中共提出建议,邀请台湾政要访问,是负责的态度,反看台北,态度就迥然不同。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台湾是不负责的,因为许多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既然已经等了三十二年,再等三十二个月,或者更长,亦不算太久。
自九月三十日以来,除了叶氏的建议和胡氏的邀请,还有各机构团体的表态,还有蒋经国、纬国两先生的家庭教师陈志坚女士的呼唤,孙运璇先生三姨母的呼唤,可以说是漫山呼唤,只等待台北方面的回声。如今中国十亿同胞,还有海外几千万侨胞,都引颈翘望,盼国家早日统一,民族早日团结,分别三十载、四十年、半世纪的亲人得以团聚。
蒋经国也不妨访问北京,就是不谈判,至少也表示了蒋经国对统一的一种积极表示。、
从感情上讲,蒋经国离开大陆三十多年了,也应该回去看看,中国人差不多都有这种乡土之情的,相信蒋经国也有这种美德。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月十三日电】美国许多家最大银行今天都继美国第二大银行第一花旗银行之后,把它们的最低贷款利率从现在实行的百分之十九下降到百分之十八。
【泰国《曼谷邮报》十月十四日社论】今年北京在“双十节”前抢先提出举行统一问题的谈判,甚至还表示允许基本保留其经济结构,并欢迎台湾的总统去北京。
现在的问题是:台湾不妥协的态度究竟能维持多久?台北的回答是,它决不会被“征服”,只有当中国政府放弃共产主义的时候,它才会同意统一。然而到不了那时——也许那种情况永远也不会发生,台湾将被武力统一,或者由于无意妥协受到盟友的压力而被迫低头。北京关于统一的九点建议是很通情达理的。一九四九年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海岛不能一直无视所有中国人的统一愿望。里根政府也不能老坚持两个中国政策。台湾迟早将被迫与中国和解,而下一次条件可能就没有这样吸引人了。
【拉丁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十月十日电】从前,阿根廷是欧洲侨民移居的地方,现在经历着大批人移居国外的浪潮,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历史倒退。
自阿根廷于一百五十年前独立以来,离开阿根廷的人第一次大大超过前来阿根廷的人。
二十年来,大约一百五十万南部欧洲人,其中大部分是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没有带多少东西,但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来到了阿根廷。
他们把阿根廷改变成世界上主要农牧业国家之一,并能把他们的儿女们送进学校读书。现今,他们的子孙后代,腋下夹着大学文凭却要去敲外国领事馆的门。他们是医生、工程师、律师、建筑师,甚至泥瓦匠和铅匠,是阿根廷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
外交人士估计,目前在各外国代表机构洽谈移居国外的人数,约达二百万人,全国人口为二千八百万。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在由于经济停滞今年头五个月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七十八以及失业不断增加而深受影响的国家中,前途渺茫。
在集中了全国一半人口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五。这种失业率在许多欧洲国家看来似乎是能容忍的,但是,对一个人口密度低、失业是一种新现象的国家阿根廷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在那些希望移居国外的人中,有一大批是专业人员,这种情况使得某些当地刊物称这种移居是“智力大量外流”。
一位希望到澳大利亚去找工作的青年医生痛苦地说,也许阿根廷失业的医生在世界上人数最多。
可以说,工程师、建筑师和生物学家也是同样的情况,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出租汽车司机属于世界上受到最好教育的,因为他们中许多人是不能从事他们的专业的专业人员。
据估计,最近二十年来,由于人们移居国外,阿根廷失掉了百分之八的人口。
大部分人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或法国定居,这些国家仍然是他们选择定居最多的国家,主要因为这些移居国外的人在那里有他们的亲属。
尽管最初的移民浪潮几乎只是由专业人员汇集成的,但是,现在在一些国家领事馆门前排的队伍中,可以看到泥瓦匠、商人、客车司机和家庭主妇。
由于工资低和生活费高,许多阿根廷人要同时做两个、甚至三个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在最近二十年中,有二百万阿根廷人移居国外,平均每年十万人。
从根据一些领事馆公布的数字来看,今后几年,移居国外的人可能大大增加。
【法新社波哥大十月九日电】拉美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今天在这里说,拉美今年将出现困难的经济情况,一些国家受到通货膨胀、日常开支的赤字加速增长和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压力。
伊格莱西亚斯说,国际通货膨胀、美元贬值和出口量下降的因素导致了这种困难局面。
他强调指出,拉美的经济情况是令人感到悲观的,他还说,几乎在本地区所有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国家里,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普遍萧条的倾向。
他解释说,拉美很难摆脱目前集中表现在通货膨胀严重冲击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形势。
伊格莱西亚斯说:“我认为,国际萧条气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基本产品的价格。由于减少了我们出口竞争力的美元贬值,出口水平下降了”。
他说,在一些拉美国家可以明显地看到上述这些情况。他指出,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历来影响本地区的工业方面的生产减少的问题。
伊格莱西亚斯强调指出,目前的经济危机应该以沉着而灵活的精神来解决,而不应采用不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不合适的理论。
他透露说,十二月份拉美经济委员会将对各国形势和本地区经济前景作一深刻的总结。
【香港《天天日报》十月十五日社论】题:何以我们要力促国家统一
近周以来,许多报章的评论,乃至于一些专栏,都在讨论北京对台湾所提出的和平统一建议。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对国是如此热心,尽管意见各有参差,但我们仍觉得这是好事,至少说明,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
以本报来说,我们也是完全本于“愿见国家和平地归于一统”的热诚,对问题多所讨论建议,而不在于袒护哪一方面。
而可以肯定的则是,绝大多数同胞,都愿见到国家能够“不战、不分”。
所以,当北京提出和平统一建议之后,我们是衷诚予以支持,而且恨不得力促其成。所以如此,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国家前途着想,我们实在不应再分裂下去,至蹈不测之祸。要言之,我们也相信,要使两方面能够作进一步接触,并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以我们所见,北京之一再致力,亦不外希望即使目前谈不来,至少要让国际间加深一个印象:“大陆与台湾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两个国家”。这样做法,对我们重视面子的同胞,固然更有面子;国家在办起对外事务来,也总比较容易措手。而意图觊觎,借我们国家分裂而进行阴谋之辈,亦会知难而退,这些无疑都是爱国者之所愿,希望大家都能再想一想。
【美国《美洲华侨日报》十月一日文章】题:时候不早了,国共团结还待何时?(作者:李湜源)
国、共团结的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许多。这篇文章不是说得更好,说得理由更多,而是说了再说,希望国、共双方不要踌躇不决,贻误国事。台独运动不是一个小问题,日本和美国不但不反对台湾独立,台湾独立对美国,尤其是对日本有莫大的利益。倘若有机可乘,就不惜压逼中国政府承认台湾独立。不过,台独运动有它内在的因素:五十年的日本统治产生了一代日本化的中国人,他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总有点与大陆来的中国人不同;据我意见,形成台独最大的因素还是国民党在台湾的政策和它的行政人员的失败。到现在为止,“台湾人”与“大陆人”存在的隔膜是不可否认的。
支持台湾国民政府的两大力量:一是美国,一是来自大陆的中国人。美国现在已改变“台湾政策”,它已无可能用武力支持国民政府;现在支持国民政府的,大部分是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再过十年,这些支持者都不存在了。那时台湾的中央政府,要找未曾到过中国大陆的台湾土生人士,去担任行政院的部长,中国各省的省长,尤其是全中国的国大代表。那时台湾的中央政府,就更不象样了。因此,要解决台湾本身的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国、共团结,就是国、共合作。中国统一以后我们就可以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可以有更多的政治、经济自由。
再者,国共不统一,台湾问题只有天天严重。倘若一旦台独运动成功,中国会永远丧失台湾版图,那时国民党与中央政府亦要同归于尽,就悔之晚矣。
中国不能再分裂,八十年前台湾沦陷在日本人手里,不是台湾人所心愿的。台湾人是永永远远的思念祖国。时间过得多快呢,台湾光复已经三十二年了。不过,台湾还是不能与祖国联合。多少父、母、兄、弟、姊、妹、夫、妻被海峡隔开了三十年,一同感叹着:“‘万里’海峡‘万里’长,海峡外面是故乡。”国、共团结还待何时呢?
中国分裂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再没有人愿意去打内战,台湾不能永远宣布戒严,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情理昭然。
【埃菲社亚松森九月九日电】题:巴拉圭走向工业化
由于财政政策中的一大改变,巴拉圭的执政者们已使这个主要收入来自农业的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巴拉圭政府决定对那些同国内产品竞争的外国产品增税。
此外,还规定减少对工业主们为在此地生产而需要从国外搞来的某些原料的税收。
人们把这项决定看作是巴拉圭迈向工业化的决定性步骤,该国虽然有农产品出口这项主要外汇来源,却要为进口工业品支付大量资金。
企业主的发言人对所采取的有利于工业的措施表示满意,这些措施使他们缓过气来,许多企业主在数周前已经到了使心脏窒息的地步。
专家和评论家们赞赏政府的举动,同时支持最近推动国家走向工业起飞的行动,而对于工业起飞来说,即使这样加速,也不会使发动机发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