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苏联拍摄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描写苏联现代生活的影片,已获得科学院大奖,另一部根据十九世纪小说改编的《奥勃洛摩夫》在纽约公演时获得好评。一部是明快的,一部令人沉思
【美国《时代》周刊四月二十日文章】题:情侣和懒惰(评苏联两部电影。一部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导演缅绍夫,编剧切尔内赫。另一部是《奥勃洛摩夫》。导演米哈尔科夫,编剧阿达巴希扬和米哈尔科夫)
(原文提要:苏联是世界上制作电影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它制作的电影大部分是专供国内观众观看的——而且它的许多好电影甚至在苏联国内也是看不到的。现在,有一部描写苏联现代生活的电影获得科学院大奖,另一部根据十九世纪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美国纽约首次公演时就获得好评。一部是明快的,一部是令人沉思的,它们代表着俄国官方拍摄的最好的电影。)
这也许算不上是什么卫星,但确实使人们惊异。无论如何,人们不会想到苏联是这样一个国家,那里充满着穿时髦服装的妇女,她们从事各种复杂的工作,并在孤单的夜晚想去那些体面的和有意思的男人去的地方。几乎肯定没有人会猜想,苏联人会首先制作一部表现男女平等观念的、完全令人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片。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这部影片的格调是现实主义的。其风格并不浮夸,但它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它清楚说明,主角卡捷琳娜为了得到一部漂亮的汽车和一套华丽的公寓,以及为了有权得到莫斯科如此不相信的那些中年人的眼泪,遭受了什么折磨和作出了什么牺牲。
这部影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大约是一九五八年前后,卡捷琳娜是一个年轻的姑娘,住在工人集体宿舍。白天,她在工厂辛勤劳动,晚上她为了提高自己而刻苦学习,然而她参加了同宿舍的一个轻浮姑娘的计划,就是装得比她们实际上世故得多来诱骗男人。在这段情节中有一些令人眼花瞭乱的描述,并且以怀旧的感情迷恋于年青无知的行径——可是受骗的恰恰是这些妇女。卡捷琳娜怀了孕,并抚育她的那个油头滑脑、喜新厌旧的情人的孩子,然而她仍然搞好自己的工作,并坚持下来——她在羞怯的情绪下面包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并在她生活的第二阶段中突然发现了自己的特长。
时间悄悄地过去了许多年:一天,你抬头一看发现你的孩子几乎长大成人,你的事业已达到高峰,而你的心灵感到极度空虚。至于卡捷琳娜,当她遇见果沙时,她的空虚得到了填补果沙是一个工人,维护传统的男人价值观念——不管他在说出这些观念时是多么幽默——而且他坚持一个妇女必须按照他自己规定的条件来对待他。卡捷琳娜这样做了。即使在一个表面看来没有阶级的社会中,他们的结合还会出现阶级问题,而在克服这个问题方面,她比他更勇敢。
剧本中有许多色采鲜明的角色,而导演缅绍夫提供了象他的女主角那样直接的和可喜的背景。饰演女主角的阿连托娃显然没有经过什么化装,就表现出她从年青的姑娘过渡到成熟的妇女。她在表现更为困难的方面——从坚定到脆弱、从讲究实际到玩世不恭、从天真活泼到富于同情——效果更为突出。正是她使这部电影具有如此令人难忘的魅力和真实性。
《奥勃洛摩夫》并不使人惊奇。如果苏联人不能把他们自己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进行很好的改编,谁又能这样作呢?这部电影令人满意地忠实地反映冈察洛夫的小说中的喜剧精神(小说中描绘的角色宁愿睡觉也不愿同现代世界战斗),但是它用电影快镜头把故事展现出来。
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在电影的上半部奥勃洛摩夫一直呆在床上,或者抵制别人让他起床。他是一个破落庄园主,在沙俄官僚机构中任职一段时期后被辞退了,人们劝他选择其它职业时他就把被子严严地蒙在他的头上。
奥勃洛摩夫已经看到未来——工业化、人们干劲十足——但是他断定这样并不起作用。
他少年时代的朋友斯托尔兹动员他出来工作,这样就打破了他的和平和安宁生活。斯托尔兹给这个睡懒觉的人带来书籍和期刊,迫使他关心世界。
他甚至替奥勃洛摩夫找了一个妇女,这个妇女后来竟同奥勃洛摩夫相爱了。
这里并不光是描述懒惰而已。改编的剧本着重宣扬奥勃洛摩夫由于他母亲的溺爱在儿童时代什么都得到满足。
由于这部电影在介绍成人故事时穿插寂静的农村背景下儿童纯真的爱,因而人们能理解奥勃洛摩夫拒绝现代生活是有根源的。一旦他真正知道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重新拥抱它。这个悲惨的故事,在《奥勃洛摩夫》电影中几乎没有什么令人捧腹大笑的场面,但是它起到了无声地破坏现政权的一定作用,这种手法是导演米哈尔科夫在《爱情的奴隶》这部电影中曾使用过的手法,也是他对早期俄罗斯电影制作者研究的结果。他懂得如何在不大可能的地方制造道义和精神方面的紧张情绪,如何在个性不太受重视的地方伸张个性。简言之,他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本刊讯】《苏联银幕》八一年第十期发表一九八○年经观众评选出来的最佳故事片名单。
去年得票最多的最佳故事片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其他得票较多的影片是:
1、《全体乘员》;2、《我的死要由克拉娃·K负责》;3、《西伯利亚颂》;4、《秋天的马拉松》;5、《暗探》;6、《车库》:7、《二十世纪的海盗》;8、《奥勃洛摩夫生活片断》
去年被评为最佳女演员的是阿连托娃,她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片中饰女主角。
最佳男演员是叶连缅科,在《二十世纪的海盗》中饰机械长。
受到观众评价最高的外国影片中,朝、越和东欧国家的影片是:
1、《妈妈,我活着》(东德);2、《复仇》(罗马尼亚);3、《不能忘记的人》(朝鲜);4、《重相会》(罗马尼亚);5、《我的初恋》(越南)。
西方国家影片中受到好评的是:
1、《一寸法师》(日本);2、《救救协和式飞机》(法国);3、《圣巴比罗广场,二十点钟》(意大利);4、《怪物》(法国);5、《摩羯星一号》(美国)。
【台湾《联合报》六月十四日文章】题:美国短篇小说大师——奇弗尔
约翰·奇弗尔(JohnCheever)一九一二年五月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昆西市。他从小就喜欢讲故事,八岁时编了一些故事讲给同学听,十岁就开始写他的故事。他的正式教育只继续到十七岁,在他高中还差一年毕业时因为功课差、抽香烟而被所读的中学开除。但是学业的终止却是他写作生涯的开始,他把这段经过写成小说《开除》,第二年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了。这篇小说叙述流畅,技巧成熟,完全不像一个十八岁少年写的。从这以后,奇弗尔就开始了他的丰富的创作生活。
到目前为止,他出版了四本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集。他的小说多半写美国大城郊区的中上阶层生活。他的文笔流畅,观察仔细,尤其是他说故事的本事给他赢得了“市郊的柴考甫”的美名,他不止是一个描写郊区生活的成功作家,他的小说也像柴考甫的作品一样对人性有深切的探讨。
奇弗尔的作品给他赢得了许多荣誉。他的短篇小说《我到亚洲去》得了一九四一年的奥亨利奖。《藏金》得了一九五一年的同样的荣誉。《五点四十八分班车》得了一九五四年的佛兰克林奖。《乡下的丈夫》又得到一九五六年的奥亨利奖。长篇小说《瓦普夏纪事》获得一九五八年的国家书籍奖。一九六五年,他的长篇小说《瓦普夏丑闻》得到了美国艺文学院的赫威奥斯奖章。奇弗尔的最近作品是一九七九年的《约翰·奇弗尔故事集》,事实上那是他历年短篇小说的精选集,又获得了一九七九年的国家书评人奖和普利策小说奖。
批评家对奇弗尔的作品一致称赞。名评论家雷翁勒称他为“我们当前活着的最好的短篇小说家,写郊区生活的柴考甫”。他不但是一个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长篇小说也获好评。他把他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活比喻成长途赛跑。
奇弗尔目前也是美国国家艺术文学院的院士。
【香港《交流》杂志一月号文章】题:美国作家云集纽约形成文化出版中心
纽约,除了是一个工商业城市,今天,也日益发展成一个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文化城市。而文化人中的重要人物——作家一—亦大量云集在纽约。
人们认为,那是一种成功的指望,才把许多美国作家吸引到这个城市来。美国最早期的都市小说家德莱塞和名作家贝娄都是由于他们接近纽约庞大的人群——包括他们的外观和内涵——而着迷,而更加引发创作的欲望的。
今天,在纽约形成了不少文学团体——围绕着《评论》杂志的新稳健派作家;为《纽约书评》双周刊写文章的激进学院派;拿高薪、为通俗杂志撰稿的新闻记者们;《乡村之声》周刊里攻击传统观念的人,以及偏执及反主流文化立场的“地下”报纸。
所有这些集团都接纳外来者,它们的核心人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纽约的作家可以预期自己会获得一定的支持和接纳。而且,这个城市中知识阶层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采,作家们一贯受到鼓励,他们得到的报酬,亦较其他国家为丰厚。
目前,纽约已取代波士顿成为书报杂志的出版中心。
今天的纽约,事实上已成为多国文化中心,由于大量移民涌来,使他成为高度自由,而又具有各种各样的异国情调。这种气息,最能予作家以丰富的灵感,有助于他们的创作与思维。
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批新起的新闻记者,号称“揭发丑事者”。他们通过揭露美国城市里政治、经济的腐败,把杂志办得很受读者欢迎,他们确实起着对权力世界冲击的作用,也有助于结束文学的“绅士派传统”时代,而开拓了美国小说的写实主义。
对作家来说,接近纽约的许多大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大学不但提供未来的读者,也是一个生计来源。作家们可以去大学当讲师或住校作家。而且,大学里还有几十家出版社,作家们可以轻易找到抱同情心的编辑和趣味相投的出版商。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六月二十四日报道】考古学家在黑海沿岸的克雷若夫林村发掘一个青铜时代的墓穴时,出土了一只金碗。它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一千三百年之间的古物,使乌克兰科学院敖德萨博物馆的珍宝馆中又增加一件珍品。
青铜时代的金器在黑海沿岸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件金器是该博物馆珍宝馆中最古老的一件展品。
这个珍宝馆共收集了最近一百年来乌克兰南部发掘出土的五万件珍宝,包括金银首饰,金币和金银器皿,大量展出了古代粟特人的工艺品,尤其是刻有各种动物及希腊神话人物图像的金片和金牌。
珍宝馆还有一个部分专门介绍古斯拉夫人的艺术品,特别是居住在下第聂伯河沿岸的底维尔部落工匠制作的各种首饰。
【合同社木浦七月三日电】南朝鲜最近从汉城西南三百公里的木浦港附近海里,挖掘出一个据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蓝色青瓷花瓶。
这件瓷器包括最近找到的二百四十七件中国器物,是南朝鲜海军从一艘十四世纪沉没的中国商船中发现的,据猜测当时这艘商船途经朝鲜驶往日本。
负责这项挖掘工作的忠南大学博物馆长伊满炳说,这个青瓷花瓶高四十八公分,底座宽十一公分,瓶的上端直径为六点八公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瓶,是一个杰作,花瓶的釉面很均匀、美观。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