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决议总的说来是令人满意的,对毛主席的评价是十分全面、也颇为公允的
【香港《明报》七月一日社论】题:邓小平在理论上也获大胜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篇三万五千字的长文。细读了这篇长文之后,发觉对于毛泽东功过的评价,从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来说,应当说是十分全面、也颇为公允的。
这个“决议”是关于“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由党的中央委员会通过,当然必定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而作结论,中共中央愿意对伟大领袖作一种比较友善亲厚的推断,那也是很自然的。
但关于毛氏错误的事实部分,“决议”决没有避而不提,关于毛泽东反右时的扩大打击面、大跃进时的急躁冒进、反彭德怀集团的错误、对发动文革的重大错误的主要责任、批周批邓的错误、重用林彪、康生、四人帮的错误等都具体指出。另一方面,对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以及其他领袖的正确行动也一一列举,与毛氏的错误作为对照。
关于华国锋,一方面肯定他在打倒四人帮一事中有功,另一方面也指出他在批邓时期开始掌权,列举他推行“两个凡是”、搞个人崇拜等等错误。结论说:“很明显,由他来领导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是不可能的。”
这个“决议”总的来说是令人满意的整个结论是禁止搞个人崇拜,要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为长期性的要务,确定不再搞大张旗鼓的阶级斗争,号召争取民主与法治,重视知识科学与文化艺术,强调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实施社会主义与马列主义,反对左倾冒进。“决议”肯定毛泽东思想,然后详细列举毛氏著作中有益的篇章,并声明不能认为凡是毛泽东的言论都是正确的,而特别强调他
“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理论。
我们觉得,这个决议充分表达了邓小平、胡耀邦、陈云等开明务实派的主张,如果他们在文句上对保守派有所让步,也决不是重要的让步。华下胡上、邓任军委主席等变动,是开明务实派在权力与人事上的重要胜利,“决议”的通过是他们在理论上的重要胜利。
【香港《申报》七月一日评论】题:不在其位应谋其政,向邓小平先生进一言
中共六中全会已选举胡耀邦继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积极推行邓小平先生实事求是的革新路线,在中共党内外树立了一定的威信,当选主席,是推行邓小平路线的结果。更难能可贵的是,邓小平先生本来最有资格担任中共党主席,他为了培养后进力量,愿居副职,把主席这一最高职位让给可靠的继承人,证明了他过去说过的自己对政治没有野心。
邓小平先生之所以最有资格担任中共主席职务,不仅是由于他在中共党内资历最深,在为中共夺取和建立政权立下了巨大的汗马功劳。而且是由于他近几年来做了不少颇得民心的好事。举几件重要的来说:一是他敢于同最强横的凶恶势力进行斗争。一九七五年他刚复职不久,全国上上下下各级机关差不多都还控制在“四人帮”手里,他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主持会议要江青等一再检讨,弄得“四人帮”狼狈不堪,恨之人骨。开始批邓时,“四人帮”在其控制的中央会议上,纠集了一些打手列席,拼命地对他围攻。邓小平却旁若无人,一言不发,不仅不表态承认错误,而且一俟发言中断,就拂袖而起,扬长而去,显示不屑一顾的样子,表现了他的铮铮硬骨。毛泽东说他“柔中有刚,棉里藏针”,诚哉斯言。江青在法庭上狂叫“打倒邓小平”,尤可见他与“四人帮”势不两立。正因为如此,所以“四人帮”一倒台,受“四人帮”压迫的广大人士都要求邓小平重新执政,全国到处都可以听到希望邓小平复出的呼声。“凡是派”想以“批邓是毛主席的既定方针”来阻挠,结果徒劳无功。功。邓小平先生终于东山再起,并且很快就成为中共党内的实际领袖。二是敢于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出了广大人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即毛泽东是人而不是神,他有严重的错误,他的言行也要受实践的检验。因此人们才敢解放思想,跳出毛泽东所设置的框框,真正按照客观规律和人民利益办事。如不对这一哲学命题加以肯定,经济的调整和改革,政治的民主化,法制的健全等等,都是不可能的,四个现代化仍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三是敢于消弭同室操戈,提出要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呼吁国民党谈判以谋求迅速走上祖国和平统一的途径,使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能携起手来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这三点,都是顺乎民心,合乎潮流。加以不计较个人地位,把高职让给后起之秀,这在中国政治史上,尤其是在中共党史上,更值得大书特书记下一笔。
但是,我们希望邓小平先生不应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为中国目前极端需要把邓小平的路线继续下去。中国本来有两大政党,即共产党和国民党,国民党至今仍在坚决拒绝与中共和谈,这是极不得人心之事。因此大陆还只能由共产党一党继续执政。而中共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过去的许多作法此路不通,非改不可,更须要按邓小平的新路线改。
希望邓小平先生作为识途老马,将自己一生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传给新起的领导人,使新的领导人能把中国引上真正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香港《中报》六月三十日评论】题:政治领袖的胸怀与勇气——胡耀邦当选中共党主席有感
华国锋下台,照中共过去的老规矩,论资格,论才能,论功劳,邓小平出任党主席理应当之无愧。可是,胸怀宽广的邓小平却没有重蹈毛泽东至死前仍独揽大权的覆辙。在六中全会召开之前,邓氏就一再表示,年青有为的领导人将放在“第一线”,而年纪大的领导人,包括邓本人在内,将逐步退居第二线,即起顾问作用的意思。邓小平所说的年青有为的领导人,现在看来很明显,当是指胡耀邦。选拔胡任党主席,是邓氏一贯深思熟虑的结果。
选拔胡耀邦出任党主席,在中共内部所持理由,当然十分充分。以我们的观点来看,作为领导一个大党,一个大国的政治领袖,需要具备的条件,除了他的信仰、资格、才能、健康、经验等等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政治领袖的胸怀与勇气,而其中胸怀开阔乃是最为重要的。
【时事社东京六月三十日电】题:因党主席和军委主席分开,加强对军队的领导是课题
北京二十九日电: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出现了胡耀邦任党主席,邓小平任军委主席这种“党务与军务分开”的体制。这是在毛泽东和华国锋两代主席的时代未曾有过先例的情况。
这一措施使面临谋求年轻化等难题的解放军,置于党内最大的实力者邓小平副主席的领导之下。但是,此间观察家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暂时性措施。
【共同社东京六月三十日电】(述评)题:对文革评价严厉,对毛评价宽大
记者塚越北京三十日电:值得注意的是,“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给予了迄今未有的全面否定的严厉评价,但是,对其“主要负责人”已故毛泽东主席却给予了相当宽大的评价。“决议”的措词表明,对文革是全面否定。因此,对“文革的目的是防止修正主义”这种动机的正确性也给否定了。
问题在于,被全面否定了的文革与毛主席的关系。“决议”明确说“文化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文化革命的重大错误主要责任在毛泽东同志”。对反右派斗争和大跃进的错误,强调了“领导集团的责任”,与此相比,对文革是强烈地指出了毛个人的责任。
不能忽视的是,在追究毛主席责任的过程中,给予了相当宽大和同情的评价。而且,就整体而言,甚至恢复了“伟大领袖和导师”的敬称。
【日本《每日新闻》七月一日报道】题:美国对中国新体制的评价:将加强同西方的合作
胡耀邦接替华国锋就任中国共产党主席,美国政府认为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没有加以评论。不过,华盛顿外交人士认为,这次中国的领导人的人事安排,是早就预料到的,因此,认为这种安排是很自然的。但是又认为中国继续发展同西方的合作关系的体制已经完成、表示欢迎,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引人注意的是邓小平副主席就任党中央军委主席,联系到中国将要购买美国的武器一事,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加强党对军事现代化的领导。
【德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电】据认为,新主席胡耀邦在最近几个月实际上在主持党务。
此间观察家认为,党的舵手的更动不怎么会或根本不会使中国的对内政策或对外政策发生重大的变化。
北京的路线已由邓及其顾问和官员的核心集团在一段时间之前就确定下来了。据这里的人们认为,对胡的任命只是使邓更易于克服党内遇到的抵制。观察家们说,人们还可以用这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公报上排列党的副主席的顺序来衡量华国锋地位的下降,名单把华排在第六位。
公报没有表明,胡是否保持党的总书记的职务,但是观察家们认为,他仍是总书记。
除领导班子的变更之外,中央委员会还通过了一项重新评价已故的传奇式人物毛主席的政治作用的文件,文件表明,现在看来,毛的功大于过。
【本刊讯】贝尔格莱德消息:中共六中全会闭幕消息六月二十九日成了南斯拉夫舆论界的头条新闻。南通社、电台、电视台在下午和晚上的各次新闻节目中都首先播发了这一消息。
三十日的》战斗报》和《政治报》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全会消息。《战斗报》和《政治报》用的标题是:《胡耀邦为中共中央新任主席》,《党的最高领导得到巩固》,《在党内民主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这两家报纸都介绍了胡耀邦主席的生平并刊登了胡耀邦同志的照片。
【本刊讯】英国电台、电视台和报纸在我十一届六中全会公报发表后迅速和及时地报道了全会的消息,有的还发表了评述。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一台评述说:「胡耀邦被认为是中国最开明的领导人之一,他的当选将会使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得更快」。「许多外交家认为,他(胡)是最开明的领导成员」。英国广播公司驻北京记者彼得报道说,「这次全会结束了毛所开创的时代,并且开始展望以新人和新方法来处理中国问题的未来。」
【日本《每日新闻》七月一日报道】(该报记者发自莫斯科)苏联对中国这次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无疑是以冷淡的眼光来看待的。对于中国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批判毛泽东,苏联在内心里曾经抱有很大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和现实相差太远了,对这一点,苏联已经十分清楚。华国锋以后的中国领导,给苏联带来某种可喜的局面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不妨说,苏联已经认识到,这次人事变动将进一步促进美中军事同盟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是以敌视苏联为基础的。苏联所担心的是,中国新领导今后可能要走上「联美反苏」的道路。可以认为,苏联今后必将强调拥有现代化武器的强大的中国的危险性,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工作,同时努力加强和日本的关系,以阻止日本加入美中军事同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