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1年1月7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1-01-0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未可乐观的八一年世界经济形势 '...

    1981年世界经济形势前景非常暗淡,对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看来都不会是一个好年头。形势暗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差额进一步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扩大
    “世界经济情况相当暗淡”,“对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1981年看来都不会是一个好年头”。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报告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所作的概括。
    形势暗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差额进一步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扩大。这些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
    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79年有相当大的下降,从1978年的4.4%降到了1979年的3.4%,预计198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百分之2.5%,证实了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总趋势。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国内生产总值在1979年虽有所增长,从1978年的4.4%增加到1979年的5%,但这主要是由于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恢复;至于不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除少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都并不佳。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即二十四国集团)的经济增长率也有显著的放慢,1978、1979和1980这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9%、3.2%和1.5%。其中日本情况较好,79和8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和4.5%;英国情况最差,79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80年则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将下降2%。
    促使世界经济增长率放慢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主要工业国频繁爆发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刚从1974—75年爆发的危机中挣扎出来,有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便又陷入了1980年的另一次经济危机。危机不仅破坏西方国家本身生产力,而且由于对原料等需求的减少,也妨碍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但大多数西方工业国的固定资本投资(即用于厂房设备的投资)从1974年经济危机以来一直很少增加。企业主在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和利率提高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对增加投资是否有利可图缺乏信心,因而裹足不前。近年来固定资本投资额虽略有增加,但多用于防止污染和保证安全方面,并非用来更新厂房设备。以美、英、加三国为例,1979年它们的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生产率因投资不足而得不到提高的情况,不仅对目前,而且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都将产生影响。
    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迫使许多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务之急,因而避免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来刺激经济。紧缩通货和提高利率使私人消费处于不振状态。近年来美国和英国汽车和住房建筑业以及若干生产耐用品的工业一直陷于不景气便是明显的例证。消费呆滞迫使企业主削减生产,经济发展速度因而受到影响。
    发展中国家执行紧缩政策的结果则是削减开支减少进口,推迟经济建设计划,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在过去十年到十五年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经受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且每经过一轮通货膨胀的冲击,其影响一般都要延长几年才能消失,这正是使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原因。
    就市场经济国家而言,通货膨胀在1979年以前就开始得到势头,在1979年和1980年两年期间,很大一部分西方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里,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0%。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得到缓和的前景看来较为暗淡。
    、以消费物价的变动率作为衡量的标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1978年为6.8%,1979年上升到9.4%,1980年估计将达到11%左右。就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率最高者为意大利,79和80两年分别为15.7%和21%;其次为英国,分别为13.4%和18%;美国为11.3%和13%;法国为10.5%和12%;日本为3.6%和11.2%;加拿大为9.2%和10%。西德最佳,分别为4.1%和5.8%。
    石油出口国1978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7%,79年为11%,80年为11.8%。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三年相应的通货膨胀率则分别高达23.6%、29.4%和29.6%。
    世界许多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长期以来维持较高的军费和推行赤字预算是根本的原因。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同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有关。除了石油涨价的影响外,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从西方工业国进口的制成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石油提价对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有影响,是个共同性的问题。据统计原油价格从1979年底到1980年第一季度提高近125%。1980年12月石油生产国又将油价提高10%,使标准原油价每桶提高到32美元。(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生活费用指数平均将上升0.25%。最近这次石油提价,估计将使石油进口国多支付260亿美元,西德将比提价前多支付30亿美元,日本和美国将各多付50亿美元。美国为进口石油支付的费用总额将高达1,000亿美元。除石油价格上涨外,其他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价格1979年涨了15.9%,预计80年将上涨10%。其中粮价涨势最猛,1979年涨了19.9%,估计80年的涨幅将达到25%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变化国
    随着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外贸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石油和原料价格的上涨,世界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工业国家和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外贸收支和非贸易收支)逆差大幅度增加,发展中的产油国家的顺差则逐年扩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西方工业国1978年的经常项目顺差额为308亿美元,1979年转为逆差106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增加到515亿美元。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经常项目的逆差额为362亿美元,1979年逆差额增大到549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进一步增加到680亿美元。与此相反,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则连年扩大,1978年为50亿美元,1979年为684亿美元,1980年为1,150亿美元。
    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的结果,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它们所借的没有偿还的长期外债1980年达到2,795亿美元,占这些国家同年出口货物和劳务的47%,以及国内总产值的19.3%。
    上述情况表明,如何使资金从顺差国和债权国回流到逆差国和债务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回流过程如发生障碍,不仅将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未可乐观的几一年
    在展望1981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时,大多数专家们都认为前景未可乐观。经济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只可能得到缓慢的恢复,但通货膨胀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西方工业国在经历了1980年经济危机以后,经济将在1981年开始回升,预计耐用消费品和住房建筑方面在1981年将开始恢复缓慢的增长。固定资本投资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停滞之后也可能有所增加。经济恢复的过程将因各国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预计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将先于其他西方工业国而得到恢复,因为投资大量增加的迹象早已出现。对日本来说,还因为日元对美元贬值使出口贸易得到很大的增长。
    在美国,经济衰退的过程在1981年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一估计得到美国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同意。他们在几个月以前还认为,1981年美国的经济至少将有缓慢的恢复,现在则认为1981年“仍将是经济衰退的一年”。他们预测1981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的经济将继续下降,第三季度可能回升2.5%,第四季度回升3.2%。预计英国的情况将大致和美国相同。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所作的预测,西方主要工业国1981和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将分别为2.5%和3.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在展望经济前景时预计,西方主要工业国1981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各国的增长情况不一,日本大约将增长3.75%,美国将增长0.75%,英国则将下降2%。
    大多数西方工业国尽管在1980年经济发生了衰退,但通货膨胀率将难以显著减缓下来。发展中的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将保持在高水平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测,1981年和1982年石油输出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分别为11.7%和10.4%;而非石油输出国的通货膨胀则将分别高达30.3%和29.3%。(沈德彝寄自纽约) af7品论天涯网


    他们在台北桃园机场举行记者招待会,法新社说他们回避了当地报界提出的大多数问题
    【法新社台北一月五日电】美国参议院副领袖史蒂文斯和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今晚从北京经由东京抵达这里,他们回避了当地报界提出的大多数问题。
    他们在当地时间二十一点四十分抵达这里后在桃园国际机场举行了十五分钟的记者招待会,这两位共和党人都强调说,他们不是什么特使,没有给北京或台北传递任何信息。
    记者追问史蒂文斯个人对两个敌对的中国政府统一持何看法,史蒂文斯说,他个人希望北京和台北有朝一日会开始举行对话。记者问及他们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会谈的情况,他们说会谈是私下举行的,内容不可公开发表,他们也希望不要公布。
    陈纳德夫人还说,会谈使人增加了对情况的了解,是直接和坦率的。
    记者就陈纳德夫人在北京讲的要扩大根基、谦逊好学和改变立场的这一番话向她提出了问题。
    她重复了自己的讲话,并补充说:“人们得不断地学习,因为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可能会跟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不一样。”
    记者进一步追问她对台湾的看法是否跟过去一样,她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回答说:“看法还跟过去一样。”
    报纸上刊登的从北京发出的消息说,史蒂文斯说美国政府有朝一日可能会向中国出售武器以对付苏联侵略,史蒂文斯对这类报道感到不快。
    史蒂文斯说,他完全是随便信口那样说的。
    【美联社台湾桃园一月五日电】迄今为止一直是台湾的坚决支持者陈香梅和美国参议员史蒂文斯在北京就台湾问题进行了三天高级会谈之后于今天抵达这里。
    陈香梅在抵达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她和史蒂文斯参议员都没有携带华盛顿或别的地方的任何信息。
    当记者问她是否作为中间人以促使大陆与台湾之间最终实现统一而进行此访时,她不肯发表意见。
    陈香梅拒绝谈论据说她在北京期间就台湾问题发表的言论。 af7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一月五月电】参议员奥林·哈奇(犹他州共和党人)说,卡特政府可能停止向台湾运送防御性武器,从而给当选总统里根造成“一个重大问题”。
    哈奇最近访问过远东。他说,他在同北京的官员会谈中发现“一些迹象”表明,卡特总统可能逐步停止供应武器计划,以便帮助中国和台湾统一。
    哈奇说:“如果即将离任的政府已经向大陆的中国人表示过,它要逐步停止向台湾提供它的国防所必不可少的防御性武器的计划,那就可能成为(里根)对外政策的首批实际问题之一。”
    哈奇昨天在同美国广播公司《问题和答案》节目的记者谈话时说,这种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只不过是传闻”,但是可能给里根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
    他说:“这是当选总统里根将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他还说,中国的高级官员“明确指出,我们”在向台湾提供武器方面,行动“必须十分谨慎”。
    哈奇是共和党控制的新参院的有影响的保守派人物之一。他还说,紧迫的经济问题可能使第九十七届国会推迟对一系列保守派的倡议采取行动。 af7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台北一月五日电】外交部今天宣布,美国新任多数党副领袖史蒂文斯将与国民党中国参谋总长宋长志上将举行两次会晤。
    史蒂文斯参议员还是国防拨款小组委员会主席,他将于明天下午拜会宋上将,并将于星期三上午和他共进早餐。
    预计这位国民党将领在这两次会晤中将向这位美国参议员简要说明台湾需要美国提供武器和装备。他还十之八九会设法劝说他的客人不要向北京出售任何武器。
    这里普遍耽心陈纳德夫人虽然是坚决支持台湾的,但是可能已被中共利用来施展“统战”策略,散布与国民党进行和谈的谣言。香港《快报》发自台北的消息
    【香港《快报》一月五日自台北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现任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的陈香梅此次与即将接任美国参院多数党副领袖的共和党参议员史蒂文斯,以私人身份赴平,并不代表任何特殊意义。
    消息人士同时指出,陈香梅事前知会我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华盛顿办事处,取得了谅解。同时陈香梅也请该处向国内政府有关单位转达其希望于本月五日返国访问三天的意愿,政府对此表示欢迎。消息人士强调,陈香梅此行不曾负有任何我国政府所派特殊任务。 af7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北京一月五日电】美国将军克莱尔·陈纳德的遗孀安娜·陈纳德夫人在北京访问三天后今天离去,这是三十二年来她第一次回到她出生的城市。
    陈纳德夫人说,她此次访问中国使她「回忆起许多往事」。可是,对于自她上次来北京迄今发生的变化,她拒不发表评论。陈纳德夫人是北京大学一个院长的女儿,中文名字叫陈香梅。她也不肯对台湾表示任何看法。
    陈纳德夫人在回答关于台北和北京关系的前景问题时说,「要作任何评论,为时尚早。我不处于作任何预言的地位。」
    陈纳德夫人回忆说,她是在中央社当记者时遇到她的丈夫的。 af7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莫斯科消息:苏中央电视台一月四日晚在《今日世界》国际评论节目中播放了该台政治评论员波塔波夫的反华评论,攻击我最近加强“反苏宣传”,攻击美参议员史蒂文斯对中国的访问。评论说:
    据来自北京的报道,中国正在掀起肆无忌惮的反苏宣传浪潮。中国宣传机构每天都在攻击苏联和平的对外政策。
    北京的这一反苏宣传运动显然受到美国的欢迎。美国参议员史蒂文斯现在正在中国作客。他到处讲自己是里根的朋友。邓小平接见了他。史蒂文斯今天迎合北京的口味说,他不排除将来向中国提供进攻性武器的可能性。史蒂文斯发表了明显带有反苏倾向的讲话。看来,北京的热情接待对参议员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于他急于要加入北京领导人和中国宣传机器的反苏宣传。 af7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