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12月25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12-2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加强日中友好有助于亚洲和平与安全 '...

    【日本《言论人》旬报12月25日一期刊登日本前外务次官法眼晋作的讲话】现在,中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其理由是,新总理赵紫阳曾说过,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就要借助于资本主义已经积累的经验和业已取得的成果。他是一位社会主义的信仰者。社会主义的信仰者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为什么非要借助于资本主义已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不可呢?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各国中既没有积累适用的经验,也没有取得可供参考的发展经济的实际成绩。
    我认为,日中关系现在已由热烈欢迎的时代进入了务实的阶段。他们提出要暂缓宝山钢铁厂的建设计划。这当然是他们在考虑到人民的生活,对什么都引进的作法作了反省之后才决定的。这证明了他们已逐步变得成熟起来。对此不应抱悲观态度,因为并不是说今后就不干了。
    下边想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简单地谈一谈。1972年9月29日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同时商定两国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日本只是同意并履行了这一诺言。
    苏联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密切了日中关系,是要伙同美国来包围苏联。的确也有人甘愿做苏联的应声虫,四处煽动人们来反对这一条约。这是苏联的判断,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假如苏联也想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就应归还北方领土。苏联头一天归还了北方领土,第二天就可以签署日苏友好条约。
    在自己的力量尚处于薄弱时期就采取守势,而一
    旦力量得到充实就转向太平洋,这正是苏联的目的。
    但在苏联本土和太平洋之间有一个中国。一个对苏联
    不友好的中国将成为苏联的沉重包袱,这就是促使我促进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因。
    有人说苏联是防御性国家。的确,起初它曾是防
    御性国家。希特勒的入侵导致了苏联的强盛。在德国
    进攻苏联的两个月前,当时有名的德国驻苏大使舒伦
    堡于4月底回到柏林,他忠告希特勒不要进攻苏联。
    在当时他的忠告中有这样一句话:俄国人自古以来就
    不满足于百分之百的安全感,那是一个需要百分之三百的安全感的人种。
    自此以后,苏联大力扩充军备,变成了一个庞大
    的军事国家。它的军事力量改变了苏联外交政策的性
    质,这一点表现在各方面,不容忽视。所以,加强日中友好有助于亚洲的和平安全,这是我的主张。
    今天我仍未改变这一看法。有人认为中苏会和
    好,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尽管作为国家关系,中苏关系可能会变得好些。 3Rm品论天涯网


    说迅速工业化和提高农业生产同保持相当干净的环境是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两难问题之一
    【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11月20日刊登加拿大温尼伯市的曼尼托巴大学教授瓦·斯米尔的文章】题:四个现代化:烟雾弥漫、油污水面、噪音惊人、废物横泄
    由于北京领导最近采取开放态度,人们看到了中国环境方面一幅令人非常忧虑的图景。中国面临着污染和环境恶化,其严重程度至少跟正在实现现代化的任何一个大国一样。目前制定的要在今后几十年里大规模地高速度实现工业化的计划,只能使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空气污染是中国几乎所有大城市和工业区普遍存在的特别令人伤脑筋的问题。广泛使用劣质固体燃料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小炉子里烧这些劣质燃料燃烧不完全,污染物质释放在离地面不高的地方,不怎么散开,造成最难解决的空气质量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城市里。许多人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就是由于冬天煤烟和二氧化硫浓度很高引起的。工业烧煤对中国空气污染的影响也同样严重。在北京,每年要消耗800多万吨煤,工业企业单位使用的这种燃料有72%是浪费掉的,而这种低效能的烧煤在中国全国各地是具有典型性的。
    今后最难办的问题将是气体(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污染问题。由于现代化大型发电厂计划扩大用煤发电,因此,气体污染将会扩大到大片大片的地区。目前,没有可靠而又省钱的办法来控制这种大工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由此造成的酸雨对农作物产量,特别是郊区种植的蔬菜的影响特别严重,同时它将对水生物养殖有重大的使其失去稳定的影响。
    中国各大城市里的噪音污染是令人震惊的:北京和上海的汽车几乎是接连不断地按喇叭,在遇到红灯时为了节省燃料而关掉发动机的习惯无助于减少按喇叭的情况。
    随着能源、化学和冶金工业的迅速扩大,随着城市的增加,出现了广泛的水的污染。所有大河在城市所在的那一段和城市下游的那一段,由于城市里排放工业和城市里未经处理的大量废物而受到严重污染。令人尤为震惊的是,中国最大的海湾渤海的污染正在变得严重起来。一旦随着大港和胜利油田海底延伸部分大规模地扩大石油生产和往来的油船更加频繁,这种污染状况极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由于捕鱼采取滥捕酷捕方法和在海岸沿线搞围海垦田,中国海洋生物已经遭到了破坏。好几种鱼的捕获量已经大大下降,象黄花鱼这样的一些人们爱吃的鱼种正濒于绝种。
    在一向用作繁殖海产或者用作天然养殖产卵场地的海岸沿线垦田,已经毁掉了宝贵的资源。在1959年到1978年之间,总共开拓了六万公顷这种土地,从这些不适当地开拓的土地上获得的微少的庄稼永远也弥补不了优质海洋蛋白质的大量损失。
    给淡水渔业造成的破坏更是大得不可比拟。不完全的统计表明,自1949年以来,中国内陆水面总数中的8%已经由于不分青红皂白地围湖造田而损失了:中国的第四大湖洞庭湖现在已被填了一半;江西的48,000公顷的淡水渔场缩小了一半;湖北的1,065个湖中,剩下的不到500个了。
    内陆水域的捕鱼量已经下降到只有1954年时的一半,使淡水鱼在中国成为稀有的美味了,而在中国,水产蛋白质一直仅次于猪肉而占第二位,在许多地方占第一位。而且,有价值的芦苇、藕、荸荠和水草的生产也损失了,蓄洪量缩小了,当地的气候也被搞得不正常了。
    良田的丧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对中国这个每人平均不到0.1公顷耕地的国家来说,这种趋势是极端危险的。中国1957年耕地为1.118亿公顷,但是在1979年,中国许多人士一再提到只有一亿公顷。这表明,在仅仅2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已丧失了12%的农田。中国土地使用不合理是再明显不过了:每年冬春,几千万人费大力在偏远的山区、山坡上、沼泽地、盐碱地区开垦土质贫瘠的土地,而同时成百万公顷的良田却不断丧失。
    在过去20年间,大规模地把草原改成农田,已经产生了原先就能预计到的后果。自然植被一旦受到破坏,丧失了生态平衡,新引种的庄稼的产量就迅速下降,土地必然无情地产生水土流失现象和沙化。
    现在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黄土总量约为16亿吨,比五十年代初差不多增加了25%。这种十分惊人的流失加剧情况是过去30年这个地区实行把森林和草原大量改为新农田这种荒唐的建设方针的直接结果。
    虽然中国有1/8的土地由森林覆盖,但是分布极不平衡。新种植的树苗成活率低得惊人,常常大大低于10%,其原因有几个:种树时马马虎虎,种后管理工作不够,而且对造林没有采取科学态度。然而,成活的许多树木又由于燃料缺乏而遭到乱砍乱伐。
    许多地区现在的森林状况很可怜,但却仍在受到破坏;大片伐过的森林地区还没有重新营造,而商业性的伐木事业却在增加。结果,近几年来,森林资源逐渐减少。
    然而,中国几乎别无他途,不控制污染不久就会使庄稼和牲畜产量锐减,使水生物绝种并给森林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中国人还必须停止把草原、湖泊、海滩改为农田,并把已改的改回来,更加精心得多地管理森林,并小心谨慎地处理他们的食物链的转化平衡工作。
    迅速工业化和提高农业生产,同保持一个相当干净的环境这种必要性,是相互冲突的,如何能使这两者很好地保持平衡,这是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主要的两难题之一。 3Rm品论天涯网


    访问团一行抵达伦敦的当天晚上,随即举行酒会。
    伦敦的酒会系由英国航空公司代为安排,邀请函则由台湾观光协会与英航联名发出,英航在台业务代表谢文堂特地在酒会前两天赶到英国,处理一切事宜,使得酒会顺利举行,并且场面相当热烈。
    酒会中,我国派驻伦敦的自由中国中心主任殷惟良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指出,中英两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已经有三十年,不过实质关系仍然存在。去年一年之中,该中心接受办理的英人到台签证,共有四千余件,较往年增加,英国方面已经逐渐地能接受台湾在国际间的地位。
    我国输往英国的产品,大致上为纺织品、电子器材、非皮革鞋类及运动器材,而以纺织品为大宗。但是我国驻伦敦的远东贸易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堂源表示,自从英国对我国的纺织品、黑白电视及鞋类设限之后,纺织品在所有输出品中,原先占40%的比率已降到30%左右,而且极可能被其他产品赶上。
    他指出,去年我国对英国的贸易额达4.97亿美元,较前(1978)年成长48%,而英国销往台湾的主要产品为运动器材、化学药品、家俱、三夹板、玩具等,去年贸易额为2.5亿美元,较前年增加10%。
    张副主任特别呼吁国内业者,要改变“货既出门、概不退换”的观念,因为英国人可以在购得物品一周后,到原商店退货,所以国内产品宜提高品质,以保持国际信誉。英伦有独特的传统古老的大英帝国,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慢条斯理作风,该国的交通规则及交通设施均大异于欧洲其他国家。欧洲地区国家,人车均靠右行,惟独英国靠左而行。公共汽车是著名的红色双层巴士,下层禁止吸烟,上层禁止乘客站立,超载旅客是绝对严禁的,因此不会拥挤。乘客一上车,车掌就自动过来售票,此为欧洲各国所仅见者,(其他国家的电车通常没有车掌),剪过的车票必须留到下车,以防临时有人查票。
    伦敦市区的计程车,至今仍保持着三十年代那种黑色、大型而古拙的车型,司机与乘客中间有玻璃隔开,大行李放在司机左方的行李台上,每一部车可容纳5名乘客,车内两排座椅,乘客可对面而坐,非常宽敞舒适。英国的计程车象台湾一般,可以任意行驶载客,没有停靠招呼站候客的限制。
    英国的地下铁路是全世界最为古老的地下铁路。伦敦市内共有10条线,总长72公里,四通八达,名称虽然是地下铁路,到了郊外,却露在地面。
    搭乘地下铁路时,须先取得以颜色区分的地下铁路系统图,车站另有大地图,也以颜色区分,供乘客查寻,车票在下车后交回。乘客进入地下道,买了票,即可乘坐升降电梯到月台上候车。地下铁路年代久远英国的地下铁由于其年代久远,一切设施显得相当陈旧,通道阴暗而简陋,木制的特大号升降电梯,大得约可同时容纳40人。车厢老旧,换车及出口非常复杂,虽有详细清楚的标示而不致弄错,但旅客仍得花一番功夫时间去摸索,才能找到确切的出口,当初的设计终究不如现在科学,它的老式与法国地下铁路之新颖,恰好成为强烈对比,对于一位观光客而言,搭乘英国地下铁路不如在法国便利。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在高速公路上也充分地表现出来。该国的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每小时70公里,机车也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自由奔驰,所以在英国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国内无法看到的汽车与机车同行景象。
    我国驻英国的自由中国中心副主任夏体锵,非常热心地开车载着记者在高速公路上作实地了解。该国的高速公路之路标和车道设计,与欧洲其他国家没有差异,交通秩序井然不紊。
    夏副主任特别说明,在英国没有国内所谓的汽车驾驶训练班,英国人初学开车,必须直接在马路上行驶,由一位教练在旁指导,除了学习驾驶技巧之外,同时也增加马路经验,当学车者考上驾驶执照时,他在路上开车已有相当经验,不致有取得驾驶执照,却不敢开车上马路的弊端。
    访问团全体于6月14日搭乘英国航空公司班机返国,结束28天的访欧之行。今日的观光事业,已不是往日所谓“吃、喝、玩、乐”的玩意儿,它必须被视为全民事业,政府、航空公司,旅游旅馆业者及每一位国民,均须全力以赴,对内增辟资源,整理环境,维持社会秩序,提供良好服务,保持国民风度,对外积极拓展市场,主动宣传与配合,皆为当前要务。
    诚如美国旅游协会会长史东先生访华后所表示,在一个国家里,每17个观光客的到来,就可以增加一个国民的就业机会,台湾能源虽然缺乏,但是有1,700万的人民,只要能付出爱心,善加运用,以观光事业带动国家发展,必能提高国际地位与名望,他的话颇值得深思。(完) 3R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