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9月2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09-0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报道:《深海石油:海洋勘探专家们探测这个潜在资源'...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8月5日报道】题:深海石油:海洋勘探专家们探测这个潜在资源(记者:斯莱姆布劳克)
    对于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不停的探索,正在迫使美国各石油公司进入更深的海洋。
    近12家美国石油公司可能同全国科学基金会合作,为一项为期10年、费用7亿美元的“海洋边缘区域钻探计划”的头一年提供资金。
    各石油公司希望,这项钻探计划将有助于它们了解数千英尺水下的部分潜在的石油。
    表面上看,这项计划的唯一目的是,根据对海洋边缘区域的研究,试图了解更多有关海洋的形成和大陆块运动的情况。这些边缘区域从海岸线延伸到大陆架下斜至深海盆地的地方。但是,这些地区据认为还可能藏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这样,获得的大部分资料,对于寻找新能源来说,就可能是有价值的了。
    石油公司对提出的这种活动的兴趣可以追溯至12年前在墨西哥湾进行的一项相似的计划,当时,“格洛马挑战者号”船上的科学家们在钻取墨西哥湾的沉积物样品时的发现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在一项纯系科研活动的计划中钻取的深海岩心样品有石油和天然气的痕迹。感到吃惊的勘探人员很快就把这个井眼堵住,以防发生井喷的可能或者海水的污染。但是有关这个发现的消息却堵不住。这个发现与通常的看法是有矛盾的,通常认为,碳氢化合物倾向于藏在海岸附近及相当浅的海里。
    但是,这个科学考察队却在墨西哥湾中部,在路易斯安那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之间的一半距离上的12,000英尺水下,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
    有关这个发现的消息很快传遍科学界和石油工业界。“深海钻探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兰斯洛特博士说:“这是说明深海有石油的最早的几个真正证据之一。”正是由于搞了这项计划才有1968年的这次石油发现。由全国科学基金会提供资金的这个计划仍然在对洋底进行勘探,以便获得有关地球的起源和历史的线索。兰斯洛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工作。位于墨西哥湾内称为西格斯比·诺尔斯的一处的井眼仍然被堵着。但是,在这次发现之后的数年里,对海洋深处的能源潜力的兴趣却明显地增加了。1968年的石油发现在地质学上的真正意义是在西格斯比·诺尔斯发现了盐丘。在这么深的水里发现这些大盐层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因为盐丘是通过蒸发形成的,通常产生在较浅的海里。这个发现使人提出了有关墨西哥湾起源的各种新理论。
    对石油公司和能源用户说来,这是好消息,因为碳氢化合物往往是在盐层的附近发现的。兰斯洛特解释说:“盐丘经常夹带石油。这些盐丘把‘盖层’顶起来,这个盖层可能含有截聚在盐和沉积物之间的石油。”
    石油工业要清除几个重大的技术障碍后才能在超过1,000英尺深的海洋里开采出大量石油。一直延伸到洋底的固定平台的钢材及其他材料费用如此之高昂,以致许多人认为在远超过1,000英尺时使用这些平台是不经济的。
    美国埃克森公司和大陆石油公司展出了新型的平台,这些平台是预定在较深的海洋工作的。大陆石油公司的这种平台是浮在水面的,埃克森公司的这种结构是利用绷绳来减少井架结构的尺寸。
    然而,一些能源公司认为,深水采油技术非常容易受各处特殊条件——天气、洋流等的影响,在他们有了具体的发现,证明值得花这笔钱之前,研究出一种完备的采油系统是没有意义的。
    各石油公司仍然渴望知道更多有关海洋以及它们可能隐藏多少能源的情况。自从1968年作为一项纯能科研活动对海洋一直在进行勘探的这项“深海钻探计划”,将在1981财政年度终了时结束。 08m品论天涯网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8月7日文章】题:鸟,教会人们飞行吧!
    要研究鸟尾巴后面的透明的空气旋,应当把气旋弄成可见的,即便不是人眼可见,也得让感光力强的胶片可见。怎么办呢?科克沙伊斯基和工程师彼得罗夫斯基想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在燕雀飞行的玻璃缸中撒上细尘。如果在黑暗中做实验,灯光只照尘云,那么由于尘埃微粒反光,就可准确地描绘出气旋图。可是要在照片上看到运动轨迹,而不是尘埃点,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一台光脉冲电子发生器,还需要光继电器。
    每次实验前,先使实验室内无亮光,从玻璃缸网状盖下的盒子里吹出一股尘埃,打开照相机快门,惊动燕雀。燕雀穿过光继电器的红外光向对面的小横梁奋力飞去。就这样它用自己的身子打开了电子发生器。在某个瞬间,发生器发生6至7次短时间闪光。借助这些光,运动中的尘埃迹点在照片上形成了一条轨道线。译出这样的图象已不是很难的事了。
    科克沙伊斯基总结说:“研究多次实验中摄下的照片后,我们确定了飞鸟气体动力学轨迹的构造。发现它是由梯阶状弯曲的中心气流及套在中心气流外的‘环形面包’状的粗气旋环组成的。每个环形气旋等于翅膀的一次扇动,而且是当翅膀往下扑的时候。提起翅膀时,燕雀同大多数小鸟一样,尽量把翅膀收拢,以减少阻力。这样,它同空气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样研究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呢?首先,煽动中的翅膀与不动的翅膀的气体动力学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现象。生物学家指望,他们的工作可以帮助专家估计鸟在飞行中产生的牵引力的大小以及活飞行“器”消耗的功率和效率。
    航空史上有过不少这样的事:科学家和设计师成年累月地冥思苦想自然界早就解决的问题。如为了克服毁灭飞机的强烈振动——颤振,给翅膀端部加上重量。
    后来才知道,蜻蜒已经用了这种专利。为了对付机翼上的气流分离,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前缘缝翼,其实,许多鸟都有这种“装置”,也许,现在一切都恰恰相反:人们最终会利用生物学家现在的研究工作作为出发点,制造出可动机翼。
    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知道我们的飞机在速度、高度和航程……等方面早就超过了鸟类。”说得完全正确。不过鸟可以平地飞起,长时间停留在空中,能够急转弯,会在天空中找到气流,毫不消耗能量地飞行几千公里,即使平常飞行时,也完全不能排除它用的能量要比我们的飞机和直升飞机少。难道我们不希望见到这样的未来飞行器吗? 08m品论天涯网


    【苏《在国外》第33期转载瑞士《世界周刊》文章】题:雏鸡是雄鸡的乘客
    在墨西哥南部的丛林中,懒洋洋地流着一条不宽的浑浊的河流,沿着河岸在树木根茎和藤木植物纵横交错的隐蔽处,各处藏着矮小的丛林鸡窝。但对于河的主人——眼镜鳄来说,要找到它是不用化多大力气的。它悄悄地爬到岸上,母鸡和公鸡一下子飞出窝,这就是说,雏鸡还留在窝里,于是眼镜鳄奋力向前爬,但发现窝是空的。雏鸡跑到哪儿去了呢?
    墨西哥动物学家德尔托罗见到这个现象后,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仔细观察了考察期间摄下的胶片,发现飞行中的公鸡的翅膀下露出了雏鸡的小脑袋,这个公鸡带了一对雏鸡。某些研究人员把这种创造称为“鸟类袋鼠”。但它与袋鼠不同,有两个袋,每个翅膀下一个。这是一种肌肉皮皱,为了防止小乘客飞行时掉出来,开口处有羽毛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公鸡有袋。但鸡的特点还不止这些。一次,一只凶鸟突然来到窝边,矮小的丛林鸡急忙跳到水中,而且雏鸡在水下照样呆在公鸡救它们逃避眼镜鳄的袋子里。游了80米后,鸡遇到了凶恶的鱼群。它们象电鱼一样跳出水面升到空中,而且还是带着雏鸡。
    墨西哥的动物学家说,“能飞的潜水艇,在这之前,仿生学家连想都没想过”。 08m品论天涯网


    【法《世界报》7月9日文章】题: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首次展出两条海蛇
    5月初,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玻璃水缸里出现了两条名叫贝拉米、普拉蒂吕的海蛇。这是两条小毒蛇,它们呈黄色、背上有一条纵向黑纹、长60厘米左右、养在一只玻璃水缸里,水缸里盛有含盐度为千分之三十二、水温为31度的海水。这两条海蛇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经过数周的摸索,人们似乎已解决了海蛇的食物问题:起初,它们不吃各种活的或死的鱼,最后,开始吃活鱼了、接着又吃死鱼。
    海蛇的活动能力令人吃惊。人们现已知道80种属于低等水族的海蛇,主要生活于南亚和东南亚的热海中,但有的也生活在太平洋(从澳大利亚、日本直到中美和南美)和印度洋(从南非到澳大利亚)。海蛇多生活于海岸附近的浅水区。有些海蛇也常常游弋于河口和港湾。然而,贝拉米海蛇是深海蛇,能在远离海岸数百公里的深海中遨游。
    海蛇在水中运动自如,它们有一条扁平的尾巴。蛇鼻孔长在口鼻部的上端,可使它们在几乎整个身子都潜在水下的同时进行呼吸。海蛇的潜水能力非常强。有人认为有些海蛇能在水下呆好几个小时而不浮出水面呼吸。由于海蛇是眼镜蛇的近亲,因此,它是一种毒蛇。一般它是不那么好斗的,只有当它自以为面临危险时才进行攻击。它的毒汁可以致命的,因为这种毒汁在被咬者的神经系统里所引起的损伤十分严重,造成窒息。但海蛇仍是美食家特别是菲律宾人最喜欢的食物。人们也捕捉有些类型的海蛇以获取蛇皮。 08m品论天涯网


    【《台湾新生报》8月1日报道】题:奇妙的生物界——它们的“听、嗅、看”
    自然界充满了奇妙的事,与我们共享世界的野生生物一样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及触觉,只是它们运用这五种感觉的方式与人类不同。譬如:蚱蜢可以用它的腹部听,它虽没有真正的耳朵,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听觉,因为在它的腹部有一微小的听觉器官可以接收声波。
    其他昆虫如纺织娘用它们的前脚听。因其前脚上有一肉眼不能看见的薄膜,可像耳鼓膜般振动而传递讯息,偶尔还能及时提出危险的警告。
    很多蛾有一种内藏式的雷达系统,它的功能比耳朵还强,可以接收人耳朵所不能收纳的高频率声波。这点对蛾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天敌——蝙蝠
    ——在外出寻找食物时,常发出这种噪音。一旦蛾发现有蝙蝠飞近,便降落地面静止不动,直至蝙蝠飞离。
    你是否曾经怀疑,当你把钓钩、钓线抛入水中时,鱼能听到声音?大多数的鱼可以听到。它们的耳朵便是体侧的侧线。这些侧线内藏有带神经末稍的管子,可以受纳声波,也可以记录温度,以便适应突发的变化。
    陆地上的蛇类如果必须仰赖耳朵,就会显得完全无助,因为它们的听觉极弱。虽然蛇可借腹部感觉四周地面的动静,但主要还是依赖嗅觉去辨识环境的变化,而且是用舌头呢!它们常在空气中挥舞着舌头,收纳气味分子,送到口盖内最敏感的部位,称为“雅氏器”。
    在夜晚,编蝠可用它们的超音波耳朵“看”,比人类白天用眼睛看还清楚。当它们飞翔时,常会发出一种噼啪声,同时,两耳相对地前后鼓动。如果在它们前方有阻碍物,两耳便会收到反射波。根据反射波可以描出物体的形像,绝不逊于眼睛所见。
    大半在穴居地下的鼹鼠,几乎是全盲的。它们如何避免碰撞到物体呢?它们有敏锐的双耳。除此之外,尚有高度发达的触觉。它们的鼻部及前肢生有灵敏的毛状物,可帮助视觉。
    蚯蚓则完全没有眼睛,取而代之的是躯体拥有感光细胞。换言之,可以说它们用皮肤“看”。
    某些种类的蜘蛛,附肢除了用以步行,还有其他用途:譬如利用附肢上的中空毛发司嗅觉。
    一只普通苍蝇掠过一块蛋糕,并不只是闲逛而过,而是利用它的脚作一番品尝!
    这一切显得多么奇妙,但更奇妙的还在后头呢!那就是很多生物具有的第六感。因此,鸟类及蝶类可以作几千里的大迁徙而不会迷失方向;鲑鱼及鳗鱼可以克服万难,回溯它们的出生地;海星可以毫无困难地找到深藏沙中的蛤蜊,好像它们使用了构造复杂的探测器。 08m品论天涯网


    【德新社汉堡电】千千万万人大嚼鸡肉、火鸡肉、鸭肉甚至鸽肉,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类型的食物是每四年开一次的国际大会进行学术讨论的议题。
    世界家禽科学协会第六次欧洲家禽会议,是今年在汉堡会议中心举行的500个各种会议之一。这次会议将于9月8日开幕,12日结束。
    参加世界家禽科学协会的欧洲国家通知说,在这次汉堡会议上,160名科学家将宣读论文,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东方集团国家。“繁殖”部分的议题为:“遗传学在加强80年代家禽的经济和生物效力方面的作用”。
    计划在“卫生”部分宣读6篇论文,题目是:“沙门菌病——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吗?”
    家禽界的学者们将探讨“排卵的综合病症”,并讨论对付传染性的支气管炎的办法。 08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