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9月1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09-0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本记者评姚依林王丙乾报告 '...

共同社驻北京记者松尾说报告表明中国为促进四化全力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心
    【共同社东京8月30日电】(记者松尾发自北京)题:姚副总理的经济报告,优先农业、轻工业,稳定发展
    姚依林副总理报告的特点是,根据把发展经济的顺序安排为农、轻、重,重视提高生活水平的1979年以来调整的基本方针,以争取整个经济稳定地发展。
    具体措施是:一、坚决执行党的发展农业的政策;二、能源政策以加强节约为主;三、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国营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给予罢免无能的领导人的权限;四、促进企业间的竞争,加强银行活动,改革税制;五、对国营企业课以物品资材占有税;六、允许一部分大企业直接进行对外贸易;七、加强经济立法和司法,等等。
    这表明了为促进现代化而竭尽全力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如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竞争等的坚强决心。
    【共同社东京8月30日电】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第一天,作为国家计委主任而发表了1980年和1981年两年经济计划的姚依林副总理是客观的合理主义的信奉者,他在中央的某次会议上曾说:“量力行事就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据说,他的合理主义受到了邓小平副总理等人的高度赞赏,据说他是一个“强人”。
    据香港报纸说,姚在就任国家计委主任后曾在某次会议上提倡“相应的经济效果”,主张在经济建设中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在以四化为至高无上课题的中国领导体制中“继胡耀邦总书记和这次将晋升为总理的赵紫阳副总理之后,他是最孚众望的人之一。
    【本刊讯】下面是日本几家大报8月31日刊登的它们驻北京记者对姚依林副总理和王丙乾部长在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国民经济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的评述:《读卖新闻》:《中国对新经济政策有信心》
    如果归纳姚依林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和财政部长王丙乾在第一天会议上所作的报告,那就可以了解到其特点是:第一,今年度的财政是紧缩的;第二,由于同越南的战争国防费增大了;第三,1978年12月三中全会提出的农、轻、重顺序将具体实施。
    关于在姚副总理的报告中视为最重点的粮食生产,1979年度是33,212万吨,比前一年增加了9%,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增长率。整个说来,调整政策取得了效果,对新政策表明了信心。
    姚的报告作为保证完成1980、1981年度计划的措施而指出的重点项目是促进开采煤和石油。但在开发能源方面,撇开同经济技术先进国家的合作是困难的。联系到目前正在制定的新经济10年计划,中、长期经济计划今后似乎也不得不以同日、美等西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为基础。《朝日新闻》:《实际业务性的经营很突出》
    从经济报告和财政报告可以共同看出的一点是务实家的姿态。眼下正在推进的经济现代化计划确实还有许多障碍。
    另一个特点是,以农业、轻工业为重点,比新投资更为重视挖潜力,这种经济调整政策将得到加强。
    经济、财政报告仿佛明确地突出了中国经济的“弱点”。《日本经济新闻》:《大力开发资源》
    姚副总理的经济计划报告是要全力振兴农业和轻工业,并且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从而对注入了活力的新经济政策表明了信心。中国的社会经济也一样,迄今一直采取偏重重工业的政策,因此明显地缺乏整个经济的平衡。
    姚副总理在报告中指出,1979和1980年度的计划要继续坚持这种新经济政策的路线,最大的着眼点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他在1981年度的计划中说要开发能源。
    令人担心的是财政赤字问题。赤字的原因是减免农业税,提高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使用了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依靠的能源生产并没有提高,因此,现代化的前途还是相当艰苦的。《东京新闻》:《大量增产消费资料》
    经济、财政报告表明,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是重建经济,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成为一种政治要求。
    今后要搞的经济改革都是符合过去的改革方向的,但只靠这样一些改革尚难以产生重大的社会变革,而且在目前阶段也难于提出根本性的措施。 vuF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路透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理查德·帕斯科)对中国议会主席团瞥上一眼就立即看出,高级副总理邓小平为什么希望很快地使新鲜血液参加到领导行列中来。
    在前排就座的17位高级领导人中,有五位年迈体弱,以致于在会议开始奏国歌时不得不由服务人员搀扶着。
    其他一些人在年青的服务员扶持下步履艰难地走到座席上去。
    议会委员长叶剑英今年82岁,他是中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他的椅子上摆了一个大白枕头,以便在3小时演说期间使他坐得舒服些。
    今天在这里开幕的五届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要在领导人中进行一系列更动,以便使年青的领导人有更多的权力,从而为国家其他地方树立一个榜样。
    3,200多名代表挤在人民大会堂的大礼堂中参加会议,几千名旁听者坐满了礼堂两层楼的座席,这两层楼边上都涂着白石膏,象是结婚蛋糕的边。
    中国少数民族的代表大都为参加会议穿上了民族服装。
    在主席台上,毛泽东主席和华国锋主席的巨幅画像引人注目地不见了。在后墙挂像的地方,在10面大红旗中间悬挂着国徽。
    华主席今天没有讲话,预计他在9月7日发表重要讲话时,将辞去他同时兼任的总理职务。
    在第二排,在他旁边就坐的是邓小平,他看上去很轻松,满怀信心。
    鉴于当前强调党、政作用分家,华、邓和其它高级党的领导人没有坐在前排。
    第一排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叶剑英及15位副委员长所坐。
    在副委员长中有宋庆龄女士,她是推翻帝制后中国的奠基人的遗孀,今年90岁。一些女服务员关怀备至地照看着她。
    一一句话,这是一次体面的国家活动,但是没有辩论,人们怀疑,这次会议是否从始到终开12整天的会。按一贯的做法是,这一议会对共产党提出的建议一一表示橡皮图章式的通过,看不到有人表示反对意见。今天,唯一表现了民主的是在副总理姚依林作长篇报告期间,在四个关键地方中,有三个获得了自发的热烈的鼓掌。这就是当姚提到了中国成功地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射了火箭,和电视机生产增加的时候以及当他说到对经济损失负有责任的官员应该受到法庭审判的时候。
    谁也不会期望这个议会会表示完全同意之外的任何意见,也不期望它会拒绝党的建议。
    然而,今年,官方谈了不少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实行更多民主的话,甚至邓小平在向外国人谈到他要辞职时,也先说了一句“如果代表大会同意的话”。
    观察家们正密切地注视着在新的自由的气氛中,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意见。
    如果这个议会真正是像政府宣传所认定的那样,是一个决策机构,那么,现在就是通过表示对某些事情的不同意见来证明它的时候了。·合众国际社·【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龙布乐)中国的议会今天开始举行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批准中国两位最强有力的人物华国锋和邓小平的辞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开幕式上表示,这次为期十天的人大会议不啻是要在最高层实行一次革命,让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人接替年迈的领导人,领导这个大国走向现代化和改善生活。
    中国各位领导人,包括华国锋本人,都说这次人大会议对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预计它将成为毛泽东身后的中国的一个里程碑。人大将批准的人事和政策变动将是其历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事。邓小平将留任党的副主席,继续保持自己的权力。华国锋将继续担任受尊敬的党主席职务。
    新领导人将给中国顽固的行政体制带来新的活力和见解。看来他们已经在政府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了。新的经济计划主张经济摆脱国家的过份严格的控制和充分发挥如竞争和供求等市场力量,以促进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vuF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尽管中国在去年终了时赤字超过了110亿美元,而且今年、明年还将面临赤字,但是中国的议会今天听到报告说,全国实现现代化的进展是稳定的。
    这一估计是新任财政部长王丙乾向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议的3,255名代表透露的。自从这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三年前第一次选出来之后,它一直在逐渐地摆脱它的纯粹的“橡皮图章”的特点。王丙乾和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副总理姚依林继续了于去年开始的做法,对代表大会和对公众不作任何隐瞒,他们在三小时的会议上谈了大量事实和估计数字。
    姚依林说,1980年的经济计划正在顺利地得到执行,工农业指标将超额完成。
    实际上,所有的做法都是放弃了已故的伟大舵手毛泽东的主张,毛泽东的名字在大会整个过程中一次也没有提到。
    毛逝世后的领导人提出的这些大胆措施同这位老革命家的长期信念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他的理论正迅速成为过时的东西,他的巨幅画像从广阔的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取走了。
    姚和人大委员长、82岁的叶剑英都强调,国民经济在稳步前进,尽管由于1978年的错误和过分乐观情绪而不得不进行的调整带来了损伤。
    人们认为叶是个坚定的乐观派。他的态度更为积极。
    他说:调整阶段已“取得显著成效”,“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他还说,“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重大进展。” vuF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八月二十九日,香港各主要报纸都在最显著的地位刊载五届政协第三次会议开幕的消息,并以邓小平的开幕词作为报道重点;不少报纸同时刊登了有关图片。
    除《大公报》、《文汇报》和《新晚报》外,各报标题分别如下:
    《华侨日报》:「邓小平在政协会议上呼吁改革社会制度、发掘领导人材」。《东方日报》:「改善民主、加强法制」。《快报》:「改善经济文化生活,学习马列及毛思想」。《明报》:「红专并重维持现有制度支配地位」。
    《新报》:「邓小平图利用政协促使台湾合并大陆,对里根对华政策表愤怒」。 vu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