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华盛顿7月21日电】(记者:唐·肯德尔)中国的农业官员组成的高级代表团即将结束在美国的访问活动,代表团观看了世界上一些效率最高的,最先进的食品生产操作法。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访问是中国最近急切将其注意力转向西方,希望能改进其农业状况的象征。
以农业部长霍士廉为团长的代表团是于7月5日在纽约开始对美进行访问的。
在这次访美期间,代表团在这里的农业部举行了会谈,参观了佐治亚州,密苏里州,伊利诺斯州,科罗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区。
最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农场主的重要消费者。目前,中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亿美元的农产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包括农业部长鲍勃·伯格兰在内的一些观察家认为,今后在扩大销售量上大有潜力可挖。
美国农业部经济、统计和协作局的查尔斯·刘最近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业政策“有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深远的潜在影响。
刘说,“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着手进行试航以便查明这艘新船将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过渡时期。”
“由于农村地盘大又落后,农业方面的天赋有限,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耕作技术,人口众多需要吃饭以及三十年的与世隔绝,因此存在着很多缺陷。这并不太使人感到惊奇。”
刘列举了他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政策的一些理由。这些理由是:
——“真正将重点放在农业上,而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
“全面发展农业,而不是专门注意粮食生产。”
——“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而不是要求全国各地都生产粮食。”
——“在种田方面要更多地由生产队而不是由中央政府做决定。”
——“以物质刺激而不是以思想工作为动力。”
——“强调科学技术,特别强调要从西方引进技术。”
刘说,部分由于有了这些改变,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的许多农业单位的生产猛增,收入增加。”
他说,“农村个人平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是由于收购价格比过去提高了,销售量增多了,也是由于可以销售自留地的各种产品和副产品。”
刘说,1978年10月和1979年11月中国城市工人增加了工资,另外每个月还给工人发补贴,这“大大”促进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需求量不但与大量增加的供应量相称,而且,实际上高于”供应量。
尽管象粮食、食油和棉布这样的基本用品仍然实行定量供应,但是对这些基本用品的需求量已放宽了限制。
【西德《世界报》6月27日刊登赫伯特·克伦普的一篇文章】题:劳动力的巨人拥抱技术的巨人,眉题:中国
——日本人在北京觉得象在家里一样
在今天,真正的力量产生于一种用感情、几千年共同的文化史和与之有关的经济利益谨慎地掺和成的肥沃土壤,这从中日真诚的和睦中得到了证明。
劳动力和地下资源的巨人在拥抱技术和管理的巨人。这是一个有诚意的大事业,是一个经济同盟,是一个完全字面意义上的钢铁一揽子交易。中日的紧密合作是世界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巨大的感情浪潮说明了亚洲新的挑战的核心,这种感情的波涛从这个岛国涌向大陆,然后又从巨大的中国涌回小小的日本。
在北京《人民日报》的一幅展示一位中国战士手搀一个儿童的图片下面有这么一句话:“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这张照片是在四十年代,即中日战争时期拍的。由毛的士兵从阎王爷手中救出来的弃儿对新友谊寻人广告作出了反应,说自己就是所找的人:她是一位日本妇女,她对往日的交战国作一次多情善感的访问旅行。
这股浪潮时起时伏。欧洲人必须看一些历史书籍,才能理解刚刚结束的鉴真和尚像在中国的24天的巡展。这位中国和尚在五次徒劳地冒风暴渡海之后终于把佛教送到了日本——他是一位传播文化的英雄,是亚洲的利玛窦。
几周来,这位和尚成了人民共和国报刊所登的引起轰动的新闻。中国佛教徒点起了香,描写鉴真事迹的一出京戏上了舞台,还出版了一组纪念鉴真的邮票。日本的草堂服装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一次时装展览。举办展览的人说:“我们搞展览象回家探亲一样。”这些受到穿灰色和蓝色服装的人赞叹的衣服是中国唐朝的式样,即这位重新受到尊敬的和尚所生活的时代?
我觉得,伟大的共同的文化历史,不费力气地使人们不去斤斤计较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战争暴行。
在以历史和文化来说明了理由之后,便“言归正传”。广州、上海和北京的所有出租汽车和大小旅游轿车都有日本公司的牌子。丰田公司和东芝机械公司在中国的报刊、电台和电视上用放肆的资本主义方式吹嘘其产品。
日本的子孙在占领一个新的市场,他们中的许多人懂得中国人的书面语言,并有共同的文字。
说日中关系应以友好为基础,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冷静地相处才是理想的
【日本《每日新闻》6月29日刊登该报驻香港分社记者平田昌弘的一篇文章】题:中日交往“淡如水”,担心“应有的友好”变质
前几天,我和居住在香港的三十几个日本人一起,乘船到广州市作了一次旅行。在珠江沿岸的广州港过海关时,不知是刮了什么风,我们免税通过了。最近,香港与广州间的往来增加,在海关的柜台前,有许多中国人排着长队,而唯独日本人能迅速通过,所以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
我以个人名义向海关工作人员询问了原因。工作人员微笑着滔滔不绝地说:“中国和日本是友好国家,两国人民之间是亲密的朋友,因此,我们尽可能地为朋友们提供方便是理所当然的。”
从条约上讲,日中两国确实是处于友好关系。但相互间的理解是否已加深到象普通群众之间互称“亲密的朋友”的程度了呢?换句话说,就是是否已经达到能够相信日本人不走私的程度了呢?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作为行政官员的干部,与其轻率地谈友好,作那么些政治动作,还不如恬淡些,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更令人舒畅些。
在两国的国家关系中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想宣传轮廓不明的友好,描绘对自己有利的图画。一方是希望对“现代化”实行合作,另一方是被未曾开辟的巨大市场吸引着。双方的欲望使应有的友好关系变了质,并正在出现令人莫名其妙的粘乎乎的气氛。
对于自民党在这次选举中的胜利,发自东京的新华社电讯评论说:“(获胜的)原因之一是,自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大平内阁在外交、防卫方面实行了现实的政策。”这是中国一相情愿的解释。到底有多少选民是按上述评价去投自民党的票呢?而对靠金钱的体质、靠金钱的选举、在野党一盘散沙等不利方面却只字不提,这难道也是中国方面的友好姿态的表现吗?
在东京曾与中国的外交官就日中友好的问题进行过交谈,得出的结论是:“日中友好的根本问题是‘不再战’,这就是认识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有了这种认识,经济、文化的合作关系就能自然地取得进展,即使吵嘴,但若能有助于相互理解,也没什么关系。”
中国古书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粘如漆。”即使“象水一样淡”,也并不是故意装作冷淡。以友好关系为基础,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冷静地相处才是理想的。另外,为了结成“真正的亲密朋友”,容许进行更坦率的交流才好,在不那么必要的地方让事务人员去处理就足够了。
【香港《亚洲周刊》6月13日一期文章】题:特权无法控制吗?
去年12月,中国当局颁布了严格限制干部的特权、住房面积和小汽车使用的十二条准则。对军队干部的特权也有约束,对军政干部一视同仁。邓小平认为,如果特权问题不解决,社会矛盾将会加剧到使党和国家面临威胁的地步。他下决心在三年内纠正干部特权问题。
十二条准则只限制干部的物质利益,但是,对人民真正有害的是干部们享受的看不见的权利。如果干部掌握着决定别人是否提升和分配什么工作的权力,他们就很可能利用这种权力来报复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不顺从的人。并且,由于官员们利用自己的权力把最好的工作分配给自己的子女,因此,老百姓的子女尽管有才能,也无能为力,只好“服从”他们的分配。这种情况不仅使干部脱离了人民,而且也降低了整个为国家服务的人材的质量。中国必须迅速建立一种平等的提升制度,给人民以监督干部专断和滥用职权的权力。如其不然,特权将会使他们不受法律制裁。如果那样的话,特权问题在三年之内是不会自行消失的。
除了这二千万人之外,就是甲乙两种人。甲种人藉养老金或救济金为生,他们有定额收入,乐于看到通货收缩,通货收缩会使他们的定额收入,暗告增加。是否产业萧条,是否失业增加,他们都可以不管。
乙种人即是以就业作为谋生之道的人,他们自然畏闻失业。不过,失业有到了自己身上或到不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又有到了自己身上是否会得到“防止失业震撼的垫子”的问题,更有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数额,是否会比之未失业前的原薪为更高的问题。失业也有多种型态
因此,我们如果说,失业增加,就是全部劳动人民的灾难,那是不周延的想法。必要失业到了某一个劳动人民的身上,才是他的灾难。这是第一义。其次,如果某一个工人的周薪为90美元,到他失业的时候,他的失业救济金也是90美元,即是,他的失业的震撼的程度,已被垫子所减少了,那么,在他能支领失业救济金的期间中,他的生活还是好过的。这是第二义。再其次,更有一个情况,工人的周薪原为50元,但他的法定的最低救济金额,却是每周90元,那末,他是塞翁失马,因减得加,实际上是乐得失业。正由于存在着这一种现象,故在劳动人民中间,会产生一种认为社会上的失业增加,是他们的福音的畸形现象。他的原薪甚低,如果自己不干,取不到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借口,必然要老板加以开除。但如果不是经济衰退,老板不会开除他,因而经济衰退,就是一件好事。但是,到这一个时候,功劳不会归之于老板,而会归之于造成产业萧条的总统。低薪工人,占美国劳动人民的50%以上,因而,失业增加,倒不一定是天怒人怨,实际是有人快活有人愁,而快活的人,自然不会忘记去投一个造成产业萧条的总统一票。最重要的一点是,全部劳动人民,均乐于听到通货收缩的。看美国要端正角度
美国的社会结构是复杂的,有时也是畸形的,因而在国外的人,看美国的内情,就应该特别小心,不能因为某一个总统,造成产业萧条,造成失业增加,就认为这一个总统,没有前途,实际从票匦方面来看,他正是光明无限。
以上是纯就美国的经济方面,来看美国大选的前途。说是不可靠呢?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每月的收支盈亏表,应该是最可靠的“民意测验”。美国目前通货膨胀,不致已受到压制,这对一般美国人民每月的收支对照表是有利的。但是,尽管如此,也不一定是十拿九稳,计有下开的原因:
(一)美国有民主共和两党的传统,此种传统,原无甚大的意义,不少有名堂的人,经常转党。不过,事情不能看得太死,例如有一些地方(特别是“深南方”),祖父教训父亲,父亲教训儿子,一定要投民主党的票,到时阿斗们莫名其妙,便去投票。有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祖父教训父亲,父亲教训儿子,一定去投共和党的票,到时也有人糊里糊涂,走到票匦前边。这些意外情况,是无法计算的。
(二)从上开的分析,共和党的经济政策,对有钱的人是有利的。美国今天,已没有了文人所办的报纸,只有清一色的有钱人的报纸,当然为共和党来捧场的多。
世间上,看报纸而怀疑报纸的人较少,看报纸的盲信报纸的人较多,这也是无法计算的。
不过,就常情来讲,自己的荷包,总是第一位的事情,就收支方面来讲,美国人不懂得计算的,似乎不会太多。这就是这一篇通讯,要反复说明的地方。
外交方面又如何呢?这要改天再谈。(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