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7月27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07-2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快报》刊登梁欣的文章:《我所见到的上海锦江饭'...

    【香港《快报》7月13日文章】题:我所见到的上海锦江饭店(作者:梁欣)
    近日到上海观光,我们住的是锦江饭店。正是闻名不如见面,在这家被誉为全上海最好的酒店住上两天,吃吃它的名菜,着实是难逢的经历。
    锦江位于淮海中路与茂名南路交界处,占地甚广,有旅舍大厦三大座,另俱乐部、餐厅、咖啡室、小食店、食品店、商店、书店十多间,规模之庞大,有如一座小城,香港酒店或半岛酒店的规模,和它比起来还差得远。
    我们坐了一辆冷气豪华旅游巴士来到这座小城,早有白衣白帽笑容可掬的服务员接待,热情地要代我们拿行李袋,毕恭毕敬地带我们到下榻的房间。
    锦江的三幢旅舍大厦,分为北楼、中楼和新南楼。我们住的北楼。锦江原由广东人创建,由于历史悠久,无论外墙设计或至室内陈设,都颇为陈旧。锦江外墙维修工作相信不太勤,虽无剥落,亦陈旧得没一点儿生气。房内的设备都属旧款式,但颇齐全,而床单枕袋洁白,饭店工作人员的确下过一番苦功。
    锦江的中楼,比北楼高,据说有国宾到访,都住在那里。
    到上海首晚,我们的主人中国民航公司设宴款待,席设锦江俱乐部,俱乐部不在“小城”内,却在茂名南路对街。
    “锦江名厨”如雷贯耳,所以,大家对餐厅内的一切都很注意,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套红泥酒杯,盛啤酒或汽水用大杯,盛红葡萄酒用中杯,而女侍则将非酒徒所最害怕的茅台酒,注在小杯内,三个杯子同一款式,塑造得非常精致。国人摆大宴,喜欢喝三种酒,啤酒可解食物咸腻,茅台表现豪气,而那红葡萄的作用最妙,是调和茅台在味觉造成的辛辣。
    那天晚上,吃的很讲究,冷盘有油爆虾、海蜇、青菜等,手艺很好。还有一道炒螺肉,是将螺肉、火腿、笋丝炒好,放在螺壳内才端到桌上,每人一个。其余菜色普普通通,乏善可陈。24小时服务小吃店今天的夜上海,已无昔日风姿,游客除了往外滩看看海景,到11时才关门的友谊商店去去,别无去处。许多锦江外国客寂寞难熬,一些人召来计程车在市面兜风,大部分人却躲进锦江的南园咖啡室。
    除了这个好去处,锦江有一间24小时服务的小吃店,供应上海美点,如小笼包子、面点等,小笼包子每客一元人民币,但其个子甚小,吃两笼也不大充饥,一客鲜虾水饺一元三角,亦是十分“袖珍”,而里面的鲜虾,真要用放大镜来找。上海海产不少,但锦江饭店的虾都很小,大概大只的都出口去了。全心把旅游搞好翌日,锦江的经理赵先生特地请我们吃一顿西餐,其烹艺异常高妙,即使在香港也不常吃到。
    锦江饭店名闻中外,但经过这许多年的退化,工作人员深知自己缺点,正力求改进中。从那四个漂亮的女侍应生的仪态和笑容,就知道他们是全心全意,要把旅游业搞好。 CDE品论天涯网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6月26日刊登加拿大《多伦多环球邮报》驻北京记者布赖恩·约翰逊发自呼和浩特的一篇报道】题:内蒙古,牦牛、蒙古包和“解放”
    在内蒙古首府,有时候要走上两小时,才能见到一个蒙古人。但是,坐上吉普车向北在原野上奔驰四小时之后,一切都变了。那里崎岖起伏的草原、牧群和蒙古包仍旧属于蒙古游牧部落的后裔。
    到呼和浩特同蒙古共和国之间的王富公社去参观的人,首先是要耐着性子听当地党员干部通常所作的情况介绍。等到有人领我到“宾馆蒙古包”去了,我才好不容易绽开笑脸。“宾馆蒙古包”一共有六个,设备都很好,有电器。
    这里和中国许多地方一样,正在发展的旅游业常常是被好心人办糟了。人们用讨好的办法尽量不让外国人尝到艰苦生活的滋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让外国人知道他想了解的蒙古人的生活经历。
    可是,到辽阔的草原上骑马一游,起初得到的那种可笑的印象就消失了。牧场上狂风呼啸,一对友好的牧人在马背上表演惊人的双人舞,又用长矛一样的套索套小马。
    一位赶骆驼的彪形大汉,戴着墨镜,简直象楔子一样紧插在骆驼的双峰之间,跳跃着穿过草原,好象是坐在一辆失去控制的翻斗卡车上。他迫令那些善跑的骆驼之一屈膝跪下,让游客骑上去,很滑稽地在牧场上兜了一圈。
    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人只占1,850万人口的大约10%。几乎所有少数民族的谋生手段都和他们祖先一样:在草原上放牧牛羊马和骆驼。
    在城市里不怎么讲蒙语,他们的喇嘛教几乎已经消亡。在文化革命恶毒的反宗教宣传中,蒙古人(用蒙古当地负责人的话说)因为信教而“惨遭迫害”,所有寺院几乎全部被毁。根据喇嘛教,不仅要求喇嘛,还要求他们的信徒都不结婚,过独身生活。显然,这种教义包含了使自身最终灭亡的种子。可是,北京新政权如今已大大扭转了文化革命中执行的严厉政策,容忍他们信仰宗教。
    在其他一些方面,可以感觉到新政策对许多蒙古人来说无可否认是极为有利的。首先在学校和干部(行政)职务方面规定了比额,使蒙古人的代表比额至少一倍于他们该有的数目。所有少数民族都明确地不受正在开展的一家一个孩子这种新的节制人口运动的影响。
    在王富公社参观了一天以后,很难想象任何政策会对改善牧民那种艰苦和与世隔绝的生活能起多大作用。
    这个公社的生产队长(共产党员)领我去访问了一个“典型的”家庭。
    但是,即便这是一户样板人家,那也只能说明这里人们生活的艰苦。两间房间住了7个人,在一间陈设简单的小屋里有一只小炉子,尽管冬天的温度可达华氏零下40度。有典型意义的是,我一看到这家人家的主妇时,以为她已有70岁,但是后来证明她只有55岁。
    我搞了一次小小的政治测验,发现甚至包括生产队长在内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的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的名字。当然也没有人知道加拿大在哪里。 CDE品论天涯网


    原编者按:加那利群岛是西班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在这里间谍成窝,按平方米计算,是世界上间谍最多的地方。特务之多,好似树上香蕉一样,一束一束的
    【西班牙《改革十六》周刊第434期文章】题:间谍的天堂副题:苏联特务大批涌进加那利群岛
    今年1月份,将近200条船和几千名苏联人进入加那利群岛。他们打着贸易的幌子,进行贸易之外的勾当。这个群岛今天已成为苏联搞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整个非洲东北部情报最重要的基地。从去年八月份以来,这里一直是为去埃及的古巴军队提供便利的主要中心。从加那利群岛,苏联人企图削弱美国在“第二地中海”的势力和刺探美国在罗塔、盖尼特拉、拉日什和里斯本军事基地的军队部署情况。
    1979年3月29日,亚速尔群岛当局已发现苏联向芬兰人购买的一艘旧式快艇“萨尔雅号”,作为“海洋调查船”停泊在群岛附近,船上装有先进的电磁雷达和正在进行工作的对空和对海面雷达。当问他们在离海岸那么近的地方正在干什么和为什么闯入葡萄牙领海时,“萨尔雅号”快艇上的苏联船员说,他们发现了大西洋中的“新生物”和“海底喷泉”。
    为了进一步弄清他们的回答是真还是假,只好登船检查。船上的一位官员,即莫斯科科学院成员,迫不得已拿出了早已拍好的许多关于大西洋上城市的风光照片,其中一些是距亚速尔群岛很近的城市。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控制“第二地中海”一年之后,亚速尔当局一直等着他们再拿出一些所谓城市风光的照片。可是期望成为泡影。因为“萨尔雅号”快艇的真正“科学使命”不是调查海洋生物,而是搜集大量有关美国在拉日什(亚速尔)基地的各种海、空设施情报。
    从那时起,苏联的“科学考察船”越来越多,经常驶进亚速尔和加那利群岛的门户。今年2月26日,载有32名船员和23名“科学家”的“库伦佐夫号”进入特内里夫岛的圣克鲁斯省大门。几天之后,一艘旧式的冷冻船“波利亚诺·西亚尼叶号”靠近同一码头。目前,这些船都变成了“科学船”和属莫斯科科学院指挥。几乎绝大多数“科学考察船”都是该院的。3月1日,又一艘“埃尔恩斯科·克连克尔号”远洋轮进入圣克鲁斯港。
    3月初进入加那利群岛各港口的是“吉罗诺梅尔特号”考察船;3月底靠岸的是“科斯莫奥特·尤里·加加林号”和货船改为科学船的“科戈斯特洛夫号”。这两只船都带着苏联的特殊任务;船上都有相当先进的通讯设备、卫星接收系统和特殊的跟踪仪器。
    据本刊记者问到的一些欧洲国家军事权威人士说,苏联的“科学考察船”是以三角形方阵出现。这个三角就是罗塔、亚速尔和加那利。经常以这种方式同时进行侦探和收集情报。这是苏联控制“第二地中海”的宏伟计划。所谓“第二地中海”就是由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海岸、摩洛哥、直布罗陀和加那利、亚速尔群岛以及马德拉岛组成的一个面积广泛的海面。
    上述权威人士对本刊记者说,控制了这个“第二地中海”,苏联不仅了解了这些群岛和海岸的情况以及非洲东北部的全部有效情报,而且完全控制了石油和原料向欧洲运送的通道。不管这些原料是来自非洲的、波斯湾的还是亚洲的,也不管它是通过地中海的还是某港口的,苏联人都能了如指掌。一旦出现必要情况,他们马上可以制止住或卡断通道。加那利群岛是早已看中的目标今天,在罗塔—加那利—亚速尔这个三角中,加那利群岛已成为苏联“渔船”和“科学考察船”为观察和刺探大西洋、西部地中海和非洲东北部情况特别喜欢的目标。
    今年一月份,曾停泊西班牙港口的苏联及其盟国的208条船中,108条经过了特尼里夫的圣克鲁斯港和大加那利的拉斯帕尔马斯港,这些港口都是加那利群岛上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战略要地。另外,在同一时期,还有来自东欧国家的95条船,其中多数是苏联的,在加那利的主要港口靠岸。
    苏联这样多的船只在加那利群岛靠港,主要是因为在其他港口搞军事情报活动遇到了障碍。西班牙一军事权威人士对本杂志记者说,“在亚速尔群岛,他们总是偷偷地观察,因为美国的拉日什基地设在那里;在阿尔赫西拉斯,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方便条件,因为美国的罗塔海军基地就设在附近。”
    据权威人士向该刊提供的情况,每10个苏联渔船至少有两条,以及大多数的苏联科学考察船都在这里搞情报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着眼于美国和西方在大西洋上的核潜艇和各种军舰,并且立即利用通讯卫星把这方面的情况发给莫斯科的地面接收站。这样,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当局就能持续不断地掌握敌方的军事部署和调遣情况。因此,一旦发生核战争,他们也就能在一次“闪电行动”中立即摧毁那些潜艇和各种军事设施。相当科学的船在收集情报方面,苏联人是绞尽脑汁的。苏联的渔船和“科学考察船”上都配备全套和多套精密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他们把参观过的或偷看的情况全部绘制成图,各个地方的位置和设施都有详细记载,甚至连他们的人将来在何处建掩体和在什么方位使他们的潜艇和军舰能够隐蔽等等都一一绘成平面图,尽管这些都在“敌方的陆地上”。
    苏联的“科学船”是很科学的。说是用于开发海洋的自然资源,显然是骗人的。据西方秘密警察局的权威人士说,船上有对空雷达、伪装的天线设备和各种精密仪器,其中许多是用于同卫星联系。二万五千名苏联人据加那利群岛的一家日报报道,苏联的“渔船”和“海洋考察船”长久地停泊在该群岛的港湾,这为苏联人大量进入特内里夫和大加那利岛提供了方便条件。
    据参议院防务委员会主席阿尔贝托
    ·巴利亚林向《改革十六》周刊指出,在加那利地区,目前有二万五千名苏联人。他又强调说,他的情况来源是“非常可靠的”。
    另外,一位当地很了解情况的人说,具体人数及其活动难于控制和掌握,因为苏联船员经常变动。他说,苏联人在加那利群岛上来来往往就好象住在自己的家里那样。稀奇古怪的游客由于人来人往频繁,数量日益增加,以至于面包都满足不了供应。来加那利群岛的除大多数苏联人之外,还有不少的古巴人,打扮奇形怪状,甚至有的装扮成美国的“海员”。去年12月14日,苏联“列·索比诺夫号”远洋轮在特尼里夫岛加油和上食品。船上载着396名船员和896名去亚丁湾的古巴人。不久,即今年1月10日,这条船在返回古巴时又在该岛靠岸,船上载着389名船员和969名回国的古巴人,他们是在埃塞俄比亚呆一年之后回国的。这样,特尼里夫岛就成了古巴人的歇脚站。另外,25天之后,即2月4日,又是苏联的这条船,上面有800名古巴人和387名埃塞俄比亚人由古巴去亚丁湾途中又在特尼里夫岛停泊。这里实际上已成为苏、古向非洲国家进军的转运站。 CD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