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7月6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07-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中国人》谈大陆船员到台湾观光的意义 '...

    说台湾报纸关于大陆船员对记者谈话的报道与实际出入很大;多年来在许多敏感性的新闻报道中,台湾许多传播媒介的可信性甚低
    【香港《中国人》月刊6月号文章】题目:大文章里的小逗点——中共船员到台湾观光的意义
    最近因事到台小住,刚好碰上两件大事:一件是八名高雄事件首要份子被军事法庭审判,另一件
    是26名中国大陆船员随巴拿马籍货轮“约瑟夫·罗斯号”停靠基隆港,并下船观光一天所形成的旋风。
    对于一个经年羁旅天涯又心寄家国的游子来说,这两件事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对于事关“统一”大势的“船员旋风”,我更有着一股“一吐为快”的心情。
    美国与中共建交之后,台湾的国府当局在刹那间承受到三股巨大的压力,一是国际外交上的孤立;二是国内反对派日渐炽旺的力量;另一个就是中共所提出的“和平统一”的统战压力。
    中共在1979年年初经由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倡言通邮、通航、通商的和平统一方针之后不久,即在国务院内成立“对台工作小组”,各省也成立类似分支机构,专司对台湾的迂回曲线统战策略。其主要的策略原则是一方面要策动台籍人士求变进而企求统一的意向,一方面是在国际间施展和平笑脸攻势,形成一股强大的国际压力,想逼国府当局走向与其和谈的会议桌前。并非偶发的孤立事件
    了解了中共现阶段对台政策的这些原则,我们自然有理由相信,“约瑟夫·罗斯号”货轮上的中国大陆船员随船到台湾,并且下船观光,这件事并非偶发的孤立事件。
    3月26日上午8时左右,“约瑟夫·罗斯号”西德货轮在基隆东六号码头停泊装货。由于这艘货轮上有26名中国大陆的船员,消息传出之后,立即引起各新闻单位的注意,到了上午10时左右,有关当局就准许新闻记者上船访问这些船员。当天,台湾的各家晚报即以很大的篇幅刊载这个消息,同时还配上了船员面带微笑观看蒋经国的“样板照片”。到了第二天,全台湾的报纸都以显著的地位刊出这个消息,大陆船员的微笑面孔也映入台湾每个人的眼帘内。
    3月27日上午10时半左右,在台湾的中华海员总工会的安排下,17名中国大陆船员乘坐一辆大巴士,从基隆到台北畅游了十个小时,到当天晚上8时才离开基隆前往新加坡。
    在这两天内,国府当局在演戏,“约瑟夫·罗斯号”上的中国大陆船员也在尽兴表演。究竟,这出为期两天的戏对所谓“和平统一”的大局有些什么样的意义?国府方面这么热烈招待这批中共船员,在“反统战”的效果上,有何利弊?
    先谈国府当局对此事的态度和其用意:
    根据国际惯例,各船舶、飞机在抵达任何其他国家港口或机场之前,必需先把船上的及机上的人员、货物内容,向预定抵达的目的地港口、机场当局报备。因此,在这26名中国大陆船员未到基隆港之前,国府当局必已事前获报,而准许由中华海员总工会出面安排让这些大陆船员到岸上观光,在该货轮抵达后不到两小时,就允许记者上船采访,以及台湾各报刊及其他传播媒介对此事的极尽渲染能事的报道等,都不会是国府当局在仓促的情况之下决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府当局对此事至少经过7天到10天的考虑和作业,然后决定:中共既以这些船员作为投石问路,至少是宣传“和平统一”路线的工具,国府当局就来个将计就计,照单全收。既是计划作业,我们就得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国府当局这个策略的得失。台湾当局的策略构想
    国府在此事的策略构想大体上基于三个方向:一、对内宣传:希望这些船员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能发表一些“台湾有如天堂,大陆有如地狱”等国府的宣传样板谈话,借以对台湾人民产生疏远大陆的心理;二、希望借这些大陆船员为火种,把台湾的确比大陆进步、繁荣的消息,带到中国大陆去;三、借此机会向美国及其他国家表示,国府并非顽冥的反对“和平统一”,并表示国府也赞成台湾海峡两边的人民善意的直接接触。在理论和桌面作业上,这是一石三鸟的构想。根据这个构想,除了不能提“和平统一”的问题之外,国府当局也就在大体上任由国内的传播媒介对此事自由发挥。主持宣传和新闻政策的国府官员深知,多年来,台湾的传播媒介在某些敏感问题上律己之严,甚至远超过国府当局的约束,因此,与其发表政策指示,不如任其自由发挥,而且能包其不会离谱。
    “约瑟夫·罗斯号”抵达基隆的第一天,由于该船西德籍的船长唯恐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曾一度禁止船员上岸,但是在中华海员总工会的交涉与安排之后,船长终于答应17名不需值勤的船员在27日上岸。但是,由于26日船上的中国大陆船员不能登岸,台湾的新闻媒介便根据“想当然”的猜测,大打高空,硬认为这些船员是唯恐中共当局在事后报复,或船上有中共干部监视,而不能上岸。这种报道模式以27日的《中央日报》的标题最具代表性。
    到了27日,谣言自破,17名中国大陆船员在台北畅游了一天,中华海员总工会刻意安排让他们到台北市专卖高级品、货品价格最贵的“来来百货公司”参观,存心以奢华的货物挫折中共船员的心理。
    把27日、28日两天台湾各报刊对这件新闻的处理和报道方式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许多极有趣的问题。在未作比较前,先让读者们看几段笔者透过几个朋友而取得的记者访问大陆船员的录音内容。这些录音谈话,与台湾各报的报道,有着极大的出入:大陆船员谈话录音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到基隆后,从基隆搭车到台北观光已经有一天了,在这一天里,你的印象如何?
    范元茂(以下简称范):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我们看到台湾的经济和社会与大陆一样,正在向前发展。
    记:你逛过台北的百货公司了,你觉得大陆的百货公司和台北的百货公司相比,有什么不同?
    范:我们上海的百货公司和这里的百货公司规模一样大,不过,大陆一般商店比较朴素一点,这儿的百货公司的气氛和外国一样。
    记:街道的情形呢?
    范:都市里都差不多啦,上海的车子比这里还多,大陆的乡间近几年来机械化的程度也很高。
    记:你刚下船时的心情如何?
    范:我觉得很高兴,心情上也没有什么顾虑,思想上也没有顾虑。
    记:最近共产党说希望台湾和大陆之间要通商、通航、通邮,你的看法怎么样?
    范:能这样的话,当然最好啦,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后代,何必要分开呢?通商是互相有利的事,有什么不可以?我倒认为我们应该通商。
    记:大陆一般海员的生活属于什么阶层?
    范:属于中上的程度,收入最高的有一千多美金一个月。
    记:你们这次下船是否要事先经过中共政府的同意?
    范:(口气转严肃)不可能的,我们已经离开大陆这么远,不可能再打电报去向政府请示,我们可以自行下船。
    记:那么你们回去后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范:肯定是不会的。不过,我们可能会向上级谈谈台湾的同胞如何对待我们,如何热情招待我们,他们如何具有一种大家统一的良好愿望。这都是我们可以谈的。同时我们可以把许多人送给我们的台湾风景相片带回去,我们很愿意让大陆的人看看台湾的情形。
    记:我们也欢迎他们来台湾玩。
    ×××
    记:听说大陆的市面上,卖录音带的情形很普遍,是吗?
    秦志敏(以下简称秦):是的,录音带很普遍,有日本造的,有美国造的。
    记:有没有台湾造的?
    秦:暂时没有看到。
    记:大陆同胞听不听台湾的流行歌曲?
    秦:有的。
    记:是从电台中收听的吗?
    秦:是的。
    记:一般店里可不可以买到台湾歌星的录音带和唱片?
    秦:录音带可以买到,但是没有唱片。(另一名船员则说可以买到台湾歌星的唱片。说到这儿,另一名叫徐幼明的船员在旁急着插嘴。)
    徐:我们的船靠岸后的第一天,船长不让我们下船,因为有活要干。第二天,你们的海员工会提出要求,船长就让我们下来了,所以我们并不是要借故不敢下船,你们报纸的报道不很确实,(带笑的说)尤其是《中央日报》。
    记:那么你觉得这儿的报纸和大陆的报纸有什么不同?
    徐:报纸都差不多啦,不过我觉得因为你们的报纸是自由竞争,所以有些新闻报道不太真实。
    记:你是否可以举例说明?
    徐:就以我们下船这条新闻做例子好了,你回去看今天的《中央日报》就知道了。
    ×××
    记:你能不能谈谈你对有些人主张台湾独立的看法?
    船员(操江北口音姓名不详):不应该独立,我们是一个国家,怎么好独立呢?我们邓副总理讲过好多次了,他说我们祖国要统一,怎么可以独立呢?祖国统一以后,你们可以保持你们生活的水平,保持你们的资产,为什么要独立呢?你们现在有很多人担心的是祖国统一了以后,有些人不能保持自己的财产,怕财产在过几年以后就被平分了。
    记:我们担心的倒不是财产被平分,而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船员:大陆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何况我们已经保证,统一以后,你们可以保持生活的水准,保证你们的生活和现在的一样,没有差别。台湾报纸报道的几个特征
    在两天的报道里,我们可以把台湾所有报纸对此事的报道,归纳成以下几个特征:
    一、台湾的新闻从业员大都已深陷入一个无法有独立客观判断,不能产生创意的泥沼里。
    二、套公式地,不管大陆船员的话是怎么说的,一律把他们套入“向往台湾美好生活,羡慕台湾人民自由幸福,敬慕蒋总统”的公式里。3月27日的《联合报》在其标题中居然说,中国大陆船员“看到蒋总统玉照立刻自动立正致敬”,报道内则进一步描述:“当一位港口检查人员上船时,身上正好别着一枚蒋总统经国先生玉照的徽章,船上的报务主任黄学隶立刻自动立正致敬。”这种肉麻得幼稚的报道使得所有关于这件新闻的报道都笼罩了问号。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想像,那怕是在台湾的军队里,看到蒋经国的照片,军人们也不见得会“立刻自动立正致敬”,何况与台湾无甚渊源的这些大陆船员?多年来,在许多敏感性的新闻报道中,台湾许多传播媒介的可信性甚低。从这个例子便可一叶知秋,这种结果恐怕也不是国府当局所乐于见到的。
    三、避免涉及“和平统一”项下的“通邮”、“通航”及“通商”等问题,所有的报道几乎完全封锁了大陆船员对此问题的谈话。这种集体管制的作法,恐怕也不会是巧合,如果不是国府有关官员在事先招呼,很难做到这么步伐一致的行动。从效果看台湾当局是利弊各半
    从策略效果来研判的话,如果我们的假设——国府此次的大陆船员事件是一项计划作业——是正确的话,这项计划作业的效果是利弊各半的。
    从国内宣传的效果来说,台湾传播媒介巨幅报道大陆船员来访的消息,又配上这些船员笑容可掬的与人交谈、参观百货公司、吃西餐及观看蒋经国相片的图片,事实上等于解除了台湾人民对大陆中共政权的心理武装和长久以来所培养的对中共政权的恐惧感。尽管各报在文字的描述上,故意把气氛偏向国府的宣传公式,但是从相片和字里行间,甚至于从大陆船员敢下船接受招待和观光这个事实里,国府当局等于告诉人民,中国大陆在中共领导之下,也有相当程度的自由,至少并不如以前想象的那么可怕。而且许多记者和这些船员直接接触之后,难免会产生一种感觉:“原来大陆的船员还蛮敢说话的”。因此《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斯特巴在报道此事时就说:“中国大陆海员敢于随便称赞台湾的生活状况比大陆好这个事实,对台湾报纸的读者而言,可能会因此大惑不解,因为在过去,台湾人民如果公开称赞大陆,则可能会被关起来,因此,大陆船员这次的访问,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方人民中,那一边较有表达意见的自由。”
    “承认台湾比大陆好”固然是中共现阶段对台统战的策略之一,可是若让中共的这种统战策略派上用场而且“发扬光大”,就十足显示国府当局未能充分了解中共这个统战策略在点、面和线上的应用。说得更露骨一点,在这个战术上,国府等于落入圈套,吃了败仗。当然,国府在此事的处理上,也有其成功的地方。譬如透过海员工会接待这些船员,同时尽可能避开官方的色彩,这都是很聪明的作法,也是让中共及美国和其他国家莫测高深的作法。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个问题上,国府当局目前所采取的策略是“‘点到为止”的守势,还谈不上主动攻击的反击。
    (文内小标题是本刊加的) 6zy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