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者文摘》中文版三月号文章】题:人力飞越英吉利海峡
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二日破晓,无风,晨霾笼罩着英吉利海峡。八时后不久,近百人站在法国葛里斯内角韦桑海滩,聚精会神地向三十五公里外的英国的福克斯顿海峡观望。
“来啦!”一个男孩叫道,兴奋地指着玻璃般的海浪上面的一个小亮点。几分钟后,亮点已逐渐形成,是架飞机。它飞得极低,高度仿佛和那些护送它的小船一样。
怪机就象羽毛一样轻飘飘地降落在坚硬的沙地上。“轻灵信天翁”号写下了航空史的新的一页。首次全靠驾驶员的体力飞越英吉利海峡,人类早就盼望能只靠自己的体力随心所欲地在空中飞翔,而这一壮举使人类向这一梦想迈进了一大步。不过一般人把那些曾试图为自己制造翅膀的人视为怪诞。可是,用自己的体力飞行的念头在一九五○年代末期又死灰复燃。许多醉心飞行的人再度开始努力,要以最先进的科技来实现这古老的愿望。
有些人要与鸟比翼,决心仿制能有效扇动飞行的翅膀。
另外有些人尝试运用直升机原理,希望能将四肢的力量传送到上方的旋翼。只有一派人获得了进展,他们利用固定翼及螺旋桨拖拉或推送飞机,由驾驶员踩踏一个类似脚踏车的机械提供动力。
一九五九年,英国实业家克瑞默为推动这项研究,宣布任何能飞完全长二千一百七十公尺8字形路线的人,可获得奖金五千镑(一九六七年提高到五万镑),这一来,这种原只是怪癖的人玩的运动,就变成了科学努力,得到了许多著名航空团体的支持。
一连十八年,虽有几十人通过多次尝试,克瑞默奖金无人能领,因此麦克里迪决心一试,他是个曾得过奖的美国滑翔机驾驶员、空中滑翔运动健将及航空动力学家。
由于他主持的公司专门应用航空学原理来解决工业问题,所以一直在研究有关人力飞行的重要因素:减低阻力、轻质结构、动力传送及耐风蒙布。
和他共同工作的人员中,一位名叫黎萨曼,是航空动力学家,专长低速飞行;一位是艾伦,他是生物化学家,也是滑翔专家,他具备了理想驾驶员的所有条件。
他们工作一年,制成“轻灵秃鹰”号,这架飞机用铝管、钢琴弦、塑胶片、硬纸板和玻璃纸胶带制成,有二十九公尺长的斜削机翼,略呈方形的吊舱机身,机身正后方装着四公尺长的螺旋桨。
“轻灵秃鹰”号经过四百余次试飞后,于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创下了纪录。它在加州贝克斯费尔特附近的夏佛特机场成功地飞完了一条正式认可的8字形路线,飞行时间不到七分半钟,高度没超过三点六五公尺。麦克里迪和他的小组于是获得了航空史上最巨额的奖金。
一九七八年十月,克瑞默又设置了新奖金:第一个驾驶人力飞机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可得奖金十万镑。
麦克里迪和他的伙伴不能漠视这项挑战。
这架第二代的飞行机器,由杜邦公司赞助建造,取名“轻灵信天翁”,设计大致与前一架相同,但使用新材料及技术,以提高强度和性能。新材料中有碳丝管,这种东西极轻而又结实,是发展来取代高性能喷射机上的金属部件的:环氧树脂粘合剂;还有一种厚只有点零一三公厘的透明塑胶膜。这些材料使他们得以使新飞机的基本重量只有二十五公斤,比“秃鹰”的三十二公斤减轻七公斤。
麦克里迪和黎萨曼又将各种不同的设计,送进备有航空动力学程序的电脑去处理,再根据电脑输出的结果对飞机作结构上的改良。
一九七九年五月中旬,麦克里迪等一行到达英吉利海峡的福克斯顿。他们越看多佛海峡中无时不在奔腾的白浪,越觉得焦虑,他们从未在水上飞行过。气候是另一令人担心的事。还有其他必须应付的问题。一艘中型货轮驶过所造成的空气湍流,能把他们的飞机冲出一公里半外;轻微的逆风也会减缓前进速度,使踏机器的人体力无法支撑而飞不到对岸。
静候一个月后,气象报告显示,海峡上空将出现一段非常平静的时间。六月十二日凌晨二时半,他们把“轻灵信天翁”号的机身和机翼,从岸边临时机库里运出,装配妥当。当时风速几近于零,但气温却较希望的高得多,这是令人失望的因素,因为驾驶员要坐在狭小的塑胶舱里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舱中只有前端的一个小管可以通风。
队员极小心地使机头朝向东南,对着法国海岸。驾驶员艾伦低头由舱口钻进舱内,几乎以站立姿势坐在高座位上,这姿势使他能够最有效地发挥肌肉力量。
机外,两名地勤人员抓着二十九公尺长机翼两端的绳索,使飞机保持稳定。艾伦用力快踏,飞机开始前进,两名地勤人员随在机旁奔跑,仍抓着绳索稳定机翼。清晨五时五十一分,飞机起飞,逐渐上升至巡航高度——约四公尺半——以十八公里的时速向海上飞去。
艾伦在塑胶舱里有节奏地踩踏。螺旋桨听来情况良好,飞机在空中极为平稳。
七时十五分左右,在海峡中途,由于要应付空气湍流,艾伦感到疲倦和控制困难。突然他听到麦克里迪用无线电话发出的警告。三四公里外出现了庞大的超级油轮。艾伦依照明确的指示,慢慢翘起机翼,使飞行方向略向西转,好让超级油轮在前方远处驶过,避免遭遇更强烈的空气湍流。
随后,他的高度减低了。一股阵风把机身吹得距离水面只有大约十五公分,但幸好这阵风只几秒钟便过去了。其后不久,艾伦看到了葛里斯内角海滩的边缘。他浑身大汗,勉强撑持。出发二小时半以后,好像距离目的地海滩还很远。他在小舱里喘得透不过气来。“我真想用拳头捣穿塑胶舱壁,”他说,“让肺里充满新鲜空气。但是我知道那样做会引致我无法克服的阻力。”
八时四十分,即起飞后两小时四十九分,“轻灵信天翁”号降落在海岸上,恰在拍岸海浪所不能及的地方。这一次历史性飞行就此结束。
【西班牙《终极日报》二月二十三日报道】题:救救髭兀鹰,副题:欧洲还有八十对;西班牙仅剩二十对
髭兀鹰是世界上一种珍贵的飞禽,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美丽的飞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只剩下二十对。最近,西班牙生物研究所三位专家对这种飞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据他们的调查报告中说,髭兀鹰逐渐减少,以致于濒临绝种边缘。原因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忽视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从而破坏了它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使它的食物来源受到影响;大气和环境污染,有毒物质日益增加以及随意狩猎和繁殖能力降低等。
报告中说,仅仅按大自然保护法规定禁止捕猎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解决髭兀鹰的食物问题,并按其习性建立「新的居住中心」等。
在通常情况下,髭兀鹰成对生活在一起。它们每年只生两个蛋,而且仅有一个能孵出幼小的髭兀鹰;第二个卵在孵化过程中被父母毁掉。
目前,在西班牙的哈恩山区仅有二十对髭兀鹰。在整个欧洲还有八十对,它们分布在希腊、阿尔巴尼亚和伊比利亚半岛上。原来栖居在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髭兀鹰最近已经全部消失。
【合众国际社马尼拉四月十二日电】菲律宾仅有的几只食猴鹰最近又死去一只,官员们担心这种稀有品种的鸟可能面临绝种。
马尼拉动物研究部门的官员说,这只孤单的食猴鹰上个月十二岁时死在城市动物园里。它的体重十四点七磅,一只翅膀长达二十五英寸。另一只食猴鹰十多年前死在动物园里。
官员们说,食猴鹰只有在菲律宾的森林里能见到。在这种鹰受到绝种的威胁以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几年前就宣布,在吕宋和棉兰老划定一些森林作为食猴鹰的保护区。
菲律宾动物研究部门的官员说,大约有二十只食猴鹰相信仍然呆在棉兰老的森林里,但是,在吕宋也曾看到过这种鸟类。
他还说,食猴鹰不仅靠吃猴子生存,它们还吃其他动物,包括狗等。
【埃菲社布鲁塞尔三月十八日电】题:欧洲保护动物共同体正式建立
欧洲九国共同体现在建立了一个新的共同性组织——欧洲保护动物共同体,其宗旨是保护九个国家的各种动物生存;协调各国保护动物的现行法律;确定一种反对实验和解剖动物的共同态度和积极促进同华盛顿达成关于保护即将绝种生物的协议。
【法新社华盛顿四月三日电】题:对熊猫来说,一切都不容易
美国人大失所望地看到华盛顿动物园内的两只熊猫五年来一直拒不交配。
为了促使星星和玲玲能够繁殖后代,已作了一切尝试,但时至今日,所有努力都付诸流水。这种情况使得一位发言人宣布,动物园已决定要进行人工授精,如果从现在起直至六月份情况还无变化的话。
雌熊猫最易受孕期是四月份至六月份。一专家小组经常记录星星的行动,以便及时发现它求爱行为的最初迹象。
华盛顿动物园内最具有吸引力的两只熊猫,是中国政府在尼克松总统对北京作历史性访问时送给他的。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二日电】题:有关天外来客的神话
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米古林说,“苏联科学院没有掌握任何看到外星人或他们的飞行器的事实”。今天的《真理报》在科学评论栏里发表
【苏联《在国外》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题:地球是在膨胀吗?
英国科学家凯里和欧文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在最近两亿年地球的体积大约增大了百分之二十。他们认为,“在地球体积较小时它完全被大陆所覆盖,在地球膨胀以后,较刚性的大陆地壳断裂分成若干部分,从而被海洋分割开来。
假如把‘漂浮的’大陆彼此拼拢,就可以看出,当地球的体积缩小时,这些大陆的边缘会接合得更好。”
的确,要是把现代各个大陆拼合成约二亿五千万年前存在的联合古陆,就会发现,这个大陆“缺少了那么一块”。按照公认的地质理论,这缺少的一块就是过去的古地中海。
地球膨胀说断言,古地中海从来没有存在过,了他的意见,批驳了有关宇宙来客的传闻的无稽之谈。
苏联科学院有一个小组专门分析大气中的异常现象。
在法国的图卢兹和美国也都有类似小组在活动,然而遗憾的是,有些人使严肃的研究带上了耸人听闻的色彩。
米古林指出,“产生这些说法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对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不能或不愿意找出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解释。苏联科学院没有出版有关这方面的任何‘研究专集’。
“这是臆造,而伪造科学是有害的,因为这会妨碍研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妨碍对自然界中的不明现象的寻求和找到答案”。
特别是过去两年当中有三个考察队在“礼炮—6号”上进行过长时间的工作。
苏联宇航员没有一个人看见过来自其他星球的任何飞船。
《真理报》指出,无知产生天外来客,用他们的来访愚弄那些轻信的人。
如果认为地球曾经是体积较小的,那么,古代各大陆的边缘是正好吻合的。
凯里认为,各大洋可以扩大,但不可能缩小。
地球膨胀说的反对者的说法也是有说服力的。他们指出,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月球、火星和水星)在最近四十亿年无疑没有发生过显著的膨胀;在成千上万公里地段进行的大陆岩石古地磁的测量,以及根据珊瑚化石昼夜增长情况得到的材料都表明,地球的体积在最近五亿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凯里主张,地球由于在其深层不断形成新物质而正在膨胀。有人问,为什么新物质不在地表形成,凯里的回答是,新物质只能在高温和高压下产生,但他不能解释,为什么在火星深处不形成新物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