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10月25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10-2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意大利《晚邮报》载文对比中苏对欧洲的政策:《两个信'...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十月九日刊登奥斯泰利诺发自北京的一篇文章,题为《两个信息之间的古老欧洲》,摘译如下:
    勃列日涅夫的苏联向古老的欧洲许下诺言说,不向那些拒绝在本国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的国家使用核武器。它对欧洲的要求是听任“芬兰化”。华国锋的中国没有要求古老的欧洲“不要同苏联保持正常关系”。中国对欧洲的要求是,不要放弃自己的独立自主,不要听任“芬兰化”。
    从北京和柏林分别给古老的欧洲传来两个信息。要是仅从反苏的角度来解释华国锋的信息,那就错了。同样,要是仅从军事角度来解释勃列日涅夫的信息也是错的。相反,这是两个政治性的、对立的和对称的信息,它们清楚不过地揭示了中国和苏联利用政治的方式。
    中国在政治上利用自己的(相对)脆弱性。它没有不“利用政治”——它要求古老的欧洲也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它在军事上是脆弱的。苏联在政治上利用自己的实力。它想要把自己的军事优势变成政治影响。
    华国锋给古老欧洲的信息强调了独立自主这一概念。勃列日涅夫的信息则包含有霸权的意味。华国锋说:“中国不是反对缓和。”但是,缓和是一回事,对霸权逆来顺受和屈服于霸权则是另外一回事。勃列日涅夫说,苏联要使欧洲的缓和服从于欧洲各国接受苏联的安全概念,也就是服从于欧洲各国的实质性让步。
    因此,在中国人看来,缓和的概念同在各大国的理由面前保持独立自主的概念是一致的。在苏联人看来缓和的概念同大国的理由本身是一致的。
    中国的对外政策已经没有那种“使命感”了,也就是在世界上输出和支持革命的思想(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工业世界和不发达世界的矛盾),而是采用了一种“小步前进”的政策,“有限出击”和战略上有益的出击的政策。华国锋的欧洲之行就是一次这样的出击。
    可以说苏联的对外政策则正好相反,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是一种“小步前进”和“有限出击”的政策,而现在则表现出了自己的“使命感”。 X2B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一日电】这份年度报告中充满了最高级的字眼儿:商业繁荣,人们用嘴里省下的钱购买产品,市场销售额有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急骤的上升。
    听起来好象是在华尔街老板感到不景气的时候,有许多存货可以购买。但是,投资商们,请当心,这些产品是武器——据这份报告说,价格还极为昂贵。
    军备控制专家鲁斯·莱杰
    ·西瓦德就“世界军事与社会支出”所提出的年度报告说:“世界经济最兴隆的部分就是武器生意。”
    她在最近发表的一份七八年武器调查报告中写道:“按每人平均分到的磅数计算,世界上的爆炸力量比食品要多。”
    西瓦德夫人估计去年全球的军事费用大约有四千亿美元,本来可以用于能源、农业和卫生健康事业投资的经费被用来制造武器。
    她写道:“就全球范围说来,社会每年为每一个士兵支付的费用是一万六千美元,而为每一个学龄儿童的教育只支付二百六十美元。”
    这份报告说,埃及在世界上按个人平均的经济情况计算占第八十六位,而按重型武器的投资数进行排列时,它占第九位。苏联在购买武器方面居第一位,而就经济福利说来它却排在第二十位。
    西瓦德夫人写道:“国家用于武器研究方面的经费,是用于节约能源和代替能源资源的研究方面的经费的五倍。”
    她说,由于核导弹的命中率极高,超级大国依靠机动基地系统如美国的MX导弹来增加导弹的机动性。
    她说:“进攻的一方如要捣毁这些机动基地系统,就必须用多得多的导弹。如果发生战争,在战争结束以后,藏有这些机动基地系统的地区将变得象月球表面一样荒芜,成为一个强辐射的地点。”
    西瓦德夫人曾经是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的一名官员。她说,常规武器甚至也有了更大的破坏力——价钱也比以前更贵了。
    她说:“这些武器越来越具有大规模的,经常是不人道地乱加使用的破坏力。它们的爆炸力量大犬提高了。”
    这份报告说,现在使用的子弹“可以钻入体内爆炸”,燃烧弹喷放带有化学毒气的火球,半空中的爆炸物“向一个地区喷发燃料,然后使这些云状燃料燃烧起来。”
    报告说:“发射炮弹的人被转移到很远的地区免于遭受他的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以及更多其他影响。现在杀人的力量不是由某人来掌握的。责任是很难确定的。”
    这份由军备控制协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世界秩序研究所联合发起准备的报告的结束语的调子是比较乐观的:
    “对激烈的军备竞赛的控制之所以难以制止,是由于选民们不了解情况以及在政治上没有强大的力量。现在有一些迹象表明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公众已由漠不关心开始转为怒不可遏。” X2B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时代》杂志十月十五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吉特摩的美好生活》,摘译如下:
    哥伦布一四九四年在该海湾停靠过。十七世纪,海盗和私掠船又利用这个海湾作为隐匿所。一八九八年,美国部队在这里登陆,帮助古巴人推翻西班牙统治,就此永久驻扎下来。关塔那摩湾——这个位于古巴东南部的钱袋形海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即使在洲际导弹时代,仍然具有战略价值。上个星期,卡特宣布海军陆战队即将在关塔那摩举行军事演习以显示美国的战备状态,又使这个四十五平方英里的海湾和沿岸的海军基地具有了新的重要意义。
    美国是根据一九○三年同古巴共和国谈判签订的永久租约管辖关塔那摩湾的。官兵们把它叫做吉特摩。
    一九五九年卡斯特罗掌权后要求美国人撤离,遭到美国拒绝。一九六四年,古巴切断对基地的淡水供应,美国立即修建起海水淡化工厂和发电厂,以便使该基地能自给自足。根据条约规定,美国每年给卡斯特罗四千美元象征性的租金。但是,十九年来,卡斯特罗让这些支票原封不动地存在那里。上个星期,本刊记者唐·赛德对这个与世隔绝的基地进行了一次外人很难获准进行的访问。他的报道如下:
    以吉特摩为家的有一千八百五十名水兵、四百二十名海军陆战队,十六名海岸警卫队、一千七百一十三名文职工作人员及其一千八百名家属。他们住在政府提供的单调的住房里。这些住房的周围挤满了铁皮棚屋和破旧的机器房,使吉特摩看起来跟美国大陆上的军事基地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谁也不能越过把基地围起来的长达十七点六英里的锁链围墙,从而使关塔那摩湾的生活别具一格。这里跟基地外面的古巴人没有任何直接接触。同哈瓦那的所有联系都必须通过在美国大陆的渠道进行。唯一的例外是维护航道,美国军舰和苏联运输船都使用这条航道。现在,一条古巴挖泥船正在清除淤泥,美国派了一名观察员参加这项工作。
    这个基地很象硬安在一个热带岛屿上的美国小镇。在打棒球的季节,基地上十四个少年棒球队每天都进行棒球比赛。吉特摩的舞迷们每星期四都聚在一起跳方形舞。六个露天剧场每晚上演电影,片子都很旧,但却是免费的。基地有一份每天出版的小报,三个无线电台和一个电视台。钓鱼的人很多。戴着潜水装置潜水以及航海的人也很多。
    尽管与世隔绝,但是许多人家在两、三年期满后往往不愿离开。其中许多人自愿地留下来再干一期。未婚的军人也是这样,鉴于这个基地上只有二百五十名女兵,他们愿意留下的理由总是跟钓鱼和航海有关。海军负责人吉姆·斯塔尔在解释他的妻子和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喜欢吉特摩的原因时说:“从一九五九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呆过这么长。”许多美国人特别喜欢这里的气候。
    一块面积为七百二十三英亩的地雷区和扛着M—16步枪的警卫部队保护着那堵围墙。基地上的每一个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经常要参加只有在象一九六二年导弹危机那样的紧急情况下才进行的撤退演习——跟在美国大陆上进行的实弹演习差不多。 X2B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波恩十月二十日电】据发行量相当大的西德《图片报》(月报)今天报道,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附近一家疗养院中处于昏迷状态。
    这家报纸援引专家们的话说,可能是因为注射大量肾上腺皮质素引起脑炎而造成昏迷的。该报说,勃列日涅夫是患颌癌,曾经几次为他治病的一位专家十四日立即从这里动身。
    该报报道,这位医生的助手说他可能在莫斯科。 X2B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莫斯科十月二十日电】有三名美国眼科医生给克里姆林宫一名高级官员做了秘密手术,其中的一个人今天说,手术取得了成功,不会影响病人的工作能力。
    一名声称同苏联人和这些医生都有接触的西方人告诉美国大使馆说,这位病人是苏联政治局中的首席理论家、七十七岁的苏斯洛夫。
    然而,苏斯洛夫十六日就在莫斯科的一次理论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很长的讲话稿,当时这项手术刚做完两天。这次手术是十四日在莫斯科郊外的克里姆林宫医疗中心做的。
    这几名眼科专家是苏联政府从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请到这里来的。其中的一名医生米歇尔斯和本社记者谈话时说,这次手术“没有致残”。
    他证实说,这位病人是政治局的十三名委员之一,但他不愿说这位委员是谁,只是说,病人不是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
    另一位人士说,这次手术“不会影响”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内“按权力大小排列的次序”。
    【美联社马里兰州林西克姆十月二十二日电】三位飞往莫斯科对克里姆林宫一位未说明姓名身份的病人作眼科手术的美国医生,已于二十一日回到美国,他们说这次手术是成功的,但是此外没有透露其他什么情况。
    【合众国际社巴黎十月二十二日电】苏联驻法国大使契尔沃年科今天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正常地工作,并谴责有关勃列日涅夫患病的消息是“瞎猜”。 X2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