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9月28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9-2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泰《泰商日报》社论:《中国在今日世界中之地位》 '...

认为中国是苏联称霸的巨大障碍,维持世界和平应寄希望于中国的强大
    【本刊讯】泰国《泰商日报》九月十七日发表题为《中国在今日世界中之地位》的评论,摘要如下:
    尼克松这次到中国访问之前,在香港向记者发表了谈话,他认为,按照目前形势发展,到八十年代中期,苏联的武器优势可能超过美国。但一个强大的中国,可以制衡均势,维持世界和平。增强中国和日本的军力,可以阻止苏联对亚洲进行侵略。
    尼克松又说,唯有势力的均衡和一个强大的中国,可以维持和平。
    把和平寄希望于中国之强大,这观点实际得多。中苏之交恶乃至对立,已使苏联再没有在全球称霸之可能。我们只要回忆一下印支风云变色之际的形势,当时如果中国愿意追随苏联,任苏联为所欲为,不要说印支,整个东南亚早已完了。没有中国主持公道,维护正义,与苏联“格脚马”,苏联要称霸世界,何其易哉!中国在全球安定中所起作用之大,由此可见。
    有了中国在那里“格脚马”,苏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如果苏联敢于不顾一切,冒险妄为,必遭失败。主要原因便是中国的反对。而由于中国之主持正义,第三世界大多数国家到时即使不坚决随中国反对,也一定保持中立。甚至大战一起,久遭压制的东欧国家必然群起叛变。
    因此,未来中国的强大,的确是避免世界大战的有力保证。
    在目前这种情势下,回忆一下二次大战后初期人们的想法是很有趣的。当时,许多人都以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只要能够达到,从此天下大同,人人过幸福的生活。想不到苏联便利用这块招牌,大事扩张,使许多国家成为它的附庸,丧失了民族、国家的自主和独立。
    幸而中国能及时醒悟,公开与苏联决裂,指出这种危机,使整个世界免致沉沦。仅就这一点而论,中国给予人类所带来的好处,又岂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 qA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日刊载彼得森的一篇专稿,题目是《衣阿华大学作家会议缩小了中国与台湾之间的距离》,摘译如下:
    保罗,恩格尔的妻子纠正他说:“别说‘台湾诗人’,要说‘来自台湾的诗人’或者‘来自大陆的诗人’。否则听起来象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似的,而中国人认为台湾只是一个省。台湾海峡两侧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象往常一样,恩格尔先生允许他的在中国出生的妻子聂华苓改正了他在中国事务上的差错。聂华苓是一位小说家和衣阿华州立大学国际创作计划的负责人。
    今天,她正在确保这个错误的修饰语不会破坏这个罕见的聚会,这是国际创作计划带来的成果,他使来自中国的作家同来自反共的台湾的一位感到有点儿别扭的诗人在一个房间里,同一辆汽车上、甚至在同一艘船上聚会。三十年来的第一次威斯康星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周泽宗(译音)说:“一次划时代的事件,划时代的,这是三十年来的第一次。”
    恩格尔先生也是一位作家,十二年以来他一直组织邀请海外作家和诗人到这个玉米地带来看一看美国,互相之间也见见面。他和他的妻子是这个计划的奠基人。这次会议原来希望两位来自北京的作家也许能同两位来自台湾的作家见面。
    尽管由衣阿华州立大学的校长出面请求,然而,一位来自台湾的台湾籍青年作家王拓和台北《联合报》的文学版编辑痖弦,仍然被拒绝发给出境签证。
    来自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说作家肖乾说:“我们感到失望。我们来时完全知道他们也要来的,然而他们却没有来,没有来。我们感到非常失望。”
    只有《诗潮》的编辑高春(译音)是从台湾来到这里的。他解释说,他是作为一个旅游者申请离境的,并没有提及在衣阿华城有谁或什么事情在等待着他。
    有人问高先生,同大陆的中国人聚会是否会给他带来什么麻烦,高先生表现得很谨慎。他们见面是“好的”。不,他预计政府“不会来找什么麻烦”。但是在前一天,在作家们举行的“中国周末”会上,人们通过翻译清晰地听到高先生说台湾的经济气氛对作家们说来是有益的。高先生是来自大陆、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的作家们就中国文学的前途作一系列的报告时说这番话的。
    肖先生,这位来自大陆的作家然后站起来说,在他那一部分国家中,自从打倒“四人帮”以来,作家们的创作气氛也有了改进。“台湾的愚蠢行动”恩格尔叫喊着:“甚至连东欧的人也开始开放了。我们这里有一个来自保加利亚的,一个来自东德的人。台湾竟出于自卫考虑不让自己的人民到这里来为它自己树立形象,这完全是愚蠢的。”
    的确,高先生的沉默不语与肖先生和他来自大陆的同事、诗人毕塑望的谈笑风生有力地向人们表明,大陆和台湾在美国的运气自同北京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的进程——因而终断了同台北的正式外交关系
    ——从华盛顿开始以来,发生了一个多么急剧的变化。
    恩格尔先生说:“你知道,肖先生和毕先生是第一批不作为官方的代表团的成员来美国进行旅行的旅游者。” qA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哥伦比亚《时代报》九月二十三日报道:
    哥伦比亚和中国将在本届联大期间再一次就建立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进行会谈。
    哥伦比亚和中国去年开始在联合国进行接触。哥伦比亚外长乌里维·巴尔加斯很快将去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他肯定会利用这一机会亲自再一次同中国的外交官们进行会谈,以便建立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乌里维外长在回答记者关于哥伦比亚同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将于何时具体开始的提问时说:“我和许多人一样,也对建立这些关系感兴趣。你去问中国人吧。”
    在回答关于这种“你去问中国人吧”的说法是否想说,哥伦比亚想建立外交关系,而中国人不想的提问时,哥伦比亚外长说:“关系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这是必须进行谈判的事情。有一些能够预料得到的国际关系方面的贸易问题和一般问题。因此我们将要进行谈判,我们将要继续协商。但愿我们能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 qAa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九月六日电】(记者:罗伯特·斯特兰德)科学家们九月六日宣布,“先驱者——十一号”航天器在其周末飞过带有光环的土星期间,发现了一颗新的土星卫星,它被命名为“先驱岩”
    (PIOVEERROCK)。
    这个公告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宣传的航天器首次考察土星——这颗迄今为止所访问过的离地球最远的行星——的一系列惊人发现中最惊人的发现。
    “先驱者”的主要科学家约翰·沃尔夫说:“上两周里,我们对土星的了解至少增加了一千倍。”
    除这颗新的卫星外,“先驱者”还发现了两个原先不知道的光环,而且还绘制了这颗行星的磁场图,这个磁场是使科学家们大吃一惊的一个方面。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九月七日电】(记者:皮特·雅各布斯)监控“先驱者
    ——十一号”航天器的科学家们九月六日宣布,在这个空间控测器飞入空间最深处之前,发现了土星的第六个光环并初步鉴定了土星的第十二颗卫星。
    “G”光环的发现是由特雷纳博士宣布的。他说,这个光环存在于土卫六和土卫五之间。特雷纳说,赋能粒子的活动证实了这个光环的存在。他又说,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这个光环的颜色或者组成成份。
    早些时候,科学家们曾宣布,在“D”光环和“F”光环之间,初步发现了一个“E”光环,如果它得到证实的话,那么所知道的包围土星的光环数就会增加到七个。
    第十二颗卫星的发现是由辛普森博士宣布的。他说,这颗卫星直径约为四百八十公里,轨道运行高度离土星表面约九万六千公里。
    科学家们正在核实数据,以确定第十二颗卫星是否实际存在。有些科学家推测,这颗新卫星象其他绕土星轨道运行的卫星一样是由冰组成的。 qAa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六月十九日电】(记者:沃伦·利里)美国海军观测站的一位天文学家说,和散缀的岩石形成的土星光环不同,天王星的看不见的光环可能是在小卫星轨道上拖着的气体物质。
    托马斯·范弗兰登博士六月十九日说,一九七七年三月发现的天王星周围的九个狭窄光环看来不是通常意义的光环。
    虽然这些光环从未被看见过,但是科学家们知道那里有光环,因为这些光环使背景的星光散射。这几个光环大部分只有几公里宽,其最大光环的宽度在十九到一百零四公里之间变化不定。
    天文学家说,这几个光环的厚度和位置看起来都和行星物理学的已知的定律有矛盾。
    范弗兰登博士在科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报告里说,离太阳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光环看起来是由一种光反射力比最黑的煤粉还要差的物质组成的,这就使光环实际上不可能被看到。
    为了说明这些特点和引力及其他各种力,通常使这些光环消散成这样薄的事实,范弗兰登博士建议做一个可能的光环系统的模型。范弗兰登博士对记者谈话时说:“在所观察到的各光环位置上,可能都有一个单个物体在作轨道运行。当这个物体作轨道运行时,就散发出气体物质。”“这几个光环可能不断地被更新,旧环消散前就有一个新环形成了。”
    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会引起这些未被发现的小卫星在它们的轨迹上拖曳会散发的物质,范弗兰登博士说,太阳系的其他星体由于各种原因而散发气体和其他物质。
    范弗兰登博士说,他的关于天王星的神秘光环的理论看来是迄今为止所提出的最好的解释。但是,一些天文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
    他说:“有些人说这是迄今为止的最好的看法,而其他一些人说,这么小的物体能形成光环,这是难以置信的。”“我所参与过的任何理论,从来都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范弗兰登博士说,航天器的飞行任务也许能够揭开这个谜,但没有一个计划。 qA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