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8月18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8-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文章《发现印度电影》 '...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六月二十四日刊登格尔米斯的一篇文章,题为《发现印度电影》,摘要如下:
    从美国环绕世界半周就能到达的印度,生产的影片比地球上哪个地方都多。
    印度电影——去年生产了六百一十九部——在非洲、苏联、东欧和亚洲的部分地区,自有一批喜好的人,但在美国,实际上却不为人们所闻。
    不过,美国的观众今年可以看到印度电影了。一些有声望的陈列橱窗,今年夏秋两季将向美国人展示杰出的印度影片。
    在德里新近闭幕的第七届印度国际电影节反映了当代印度电影的概貌,显示了印度电影的气势和广度。萨蒂阿杰特·雷是这个国家唯一的举世公认的一流电影创作家。
    大多数印度影片,就象美国影片一样,是些商业性的、公式化的逃避现实的幻想片。但是,从六十年代政府资助的低成本影片开始,直到七十年代浦那电影学院毕业生的反公式化作品,大批印度影片现在都是严肃的,小型的,手工业式的,倾注了作者心血的精雕细琢作品。影片探索社会、经济、哲学难题,这些问题困扰着这个世界上人口众多的立宪民主国家。它们所用的语言是任何国家的善良人们都能理解的,因此完全能够在西方争取到应有的观众。
    最近几年拍摄的印度影片中,至少有一打,如果不能称之为无可争议的国际杰作的话,也可因其共同的优点,而赢得人们的敬重。这些优点比得过任何地方的佳作——包括自吹自擂的西德、古巴和非洲在内。
    新的影片中没有重样之作。从古典形式的、人道主义观点的老式电影;到反对崇拜的,激情的,忧郁压抑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色色俱全。它们对于政府的腐败无能,乡下的迷信和妇女的地位不象电影制作家要求的那样进行刺耳的、直率的批评,邦政府和中央政府反映了一般印度人基本的清教徒观点,它们对影片中说什么、演什么实行绝对的检查。所有的影片分为人人能看的U类和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能看的A类两种。许多影片如不根据要求删节,就要遭到禁映。英迪拉·甘地政府就曾收缴和销毁了一部叫《农民》的政治讽刺片的全部拷贝。
    象《仪式》那样的影片不只是一出社会问题剧。它的主题说,尽管有了新的改革法,但是按照农村的习俗仍然不允许寡妇改嫁。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十六岁的寡妇,因为同邻村的一个情人相好而怀孕,结果被本村的婆罗门清除,宣布她已死去,使她成了一个贱民。影片既感人,风趣、又令人心酸。它设法通过对人物性格的耐心观察来表达难以言传的强烈感情。例如,悲剧是通过一个可爱的男孩的眼睛展现出来的,这个受到比他大的孩子支配的男孩,只是懵懵懂懂地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
    印度电影之所以涉猎包围极广,摄制数量无可比拟,是因为实际上这是一个分成各种宗教派别,各种种性和文化的国家。印度十八个邦中,使用十五种不同的语言。地方“民族主义”色彩非常强烈。每个邦都努力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因此就造成了一支极大的具有创作才能的电影制作家队伍。印地语影片拥有最大的市场,但每个地方都各自生产一些影片,它们往往得到邦政府的津贴,不是那些漫不经心的粗制滥造作品。
    在电影节上放映的十六个地方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样式和主题,从《德赛的奇怪命运》中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悲观,到《杂技团的帐篷》中描写的巡回演出人员和乡下观众的强烈的激情。
    印地语电影在印度很获厚利。在重要的城市中巨型广告牌沿着主要街道排列成行,上面画有拥抱和袒胸的镜头。但是就象好莱坞影片在三十年代那样,广告得遵守检查规定。
    超级明星演员一般每拍一片得十万卢比,这是为应付纳税的公开工资;另外还有一百五十万卢比的“黑”工资,或曰不公开收入。许多赚大钱的轰动一时的影片被知识界斥为荒诞不经的大杂烩,不过是抄袭西方电影,把警察与强盗、几乎一丝不挂的女人唱歌跳舞的酒吧间场面揉合在一起,造成一部上演三小时的富有刺激性的片子。 sEW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八月十四日报道:统计处今日宣称:一九七九年六月底本港人口,估计为四百九十万人,与一九七八年年底的估计数字相比较,增加了十七万九千八百零七人。
    前述数字显示,该段期间内出生人数多于死亡人数,入境人数多于出境人数,留港听候前往海外定居之越南难民增多。
    计入境人数比出境人数多十万一千二百七十一人,出生人数比死亡人数多二万四千五百二十六人,而留港听候前往海外定居的越南难民人数则增加五万四千零十人。
    上半年出生人数共为三万七千三百三十九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千五百四十五人。
    上半年死亡人数为一万二千八百一十三人,一九七八年同期的数目为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九人。 sEW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十四日报道:
    据港府日前发表的《一九七九年半年经济报告》透露,今年上半年本港居民回中国大陆旅行的人数共一百五十万人次,平均每天超过八千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报告又指出,很多回乡客携带“奢侈消费品”如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和摄影机,使本港这类消费品的入口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据统计处资料显示,由于回乡热潮而导致奢侈消费品入口有很大幅度的增长。电视机今年头五个月入口达三千七百万港元,比七八年的五百三十二万激增了百分之六百。录音机入口三千六百万,比七八年的一千二百八十九万激增百分之一百八十。收音机入口四千一百万,比七八年的二千六百万增加百分之五十五。摄影器材入口六千三百万,比七八年的四千一百万增百分之五十三。 sEW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华尔街日报》八月九日刊登该报记者佐纳纳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预计中国贸易将出现的增长促使美国港口行动起来争取获得部分生意》,摘译如下:
    西雅图港务局执行局长理查德·福特,今春在白绿两色的“柳林海”轮船停靠在九十一号码头时乐得满面笑容。在西雅图停泊的“柳林海”轮船是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只第一次访问美国港口。
    福特以及西雅图的企业和政治机构中来到港口迎接这艘轮船的其他成员,是有理由感到高兴的。因为这艘货轮的访问(来此装载运往中国的玉米),象征着西雅图在美国港口为抢先得到预料会从中国贸易得到部分生意的竞争中取得了初步胜利。
    即使在中国似乎正在减慢实现它大肆宣传的现代化计划的步伐的时候,美国的港口也在争夺有利地位,也利用预计最终会出现的货运增长的时机。港口的官员们纷纷讨好中国的外交官,聘请顾问并在中国各地访问,这一切都是为了从中国得到某些生意。靠近中国西雅图认为它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是由于它离中国较近(这座城市离上海比与它竞争的港口旧金山和奥克兰要近将近三百英里),并且由于西雅图具有先进的港口设备。另外一些观察家认为,华盛顿州政治上有强大影响的参议员杰克逊和马格纳森,运用了他们的威望把“柳林海”轮吸引到西雅图去。此外,邓小平副总理在最近访美期间也在西雅图作了停留——主要是为了参观波音公司的一家飞机制造厂,这有助于使西雅图更容易受到注意。商品的种类但是其它的港口并没有认输。旧金山人指望建立中国领事馆会有助于吸引货轮到他们的港口去。旧金山另一个受到欢迎的特点是:它的大部分港口设备是适合中国的货轮的。
    美国其它的港口则希望利用中国要使它的运输设施实现现代化的愿望来从中获利。例如奥克兰、西雅图以及长滩都派出了一些技术专家小组去中国,以提出批评和建议来改进它的港口设备。
    长滩港正在试图采取一种不同的策略。港口的官员们在最近访问中国时表示愿意帮助为首次在美国举行的中国商品交易会提供支持费用。拟议中的这次交易会的地点在长滩集会中心。旧金山也宣传要举办一次商品交易会。
    尽管各港口都很希望同中国做生意,但是大多数港口并未指望立即收到效果。虽然中国对于让什么港口得到生意是有某种选择自由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运送的商品的种类将决定使用哪些港口。
    例如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数量最大的商品小麦和玉米,通常是从新奥尔良、休斯敦和加尔维斯顿——靠近这些谷物产地的港口——运走的。中西部地区制造的重型机械经常是从西雅图运走的,因为这个城市有很好的铁路网以及加固保护货物的良好设备。中国出口的消费品经常运到长滩—洛杉矶地区,因为那里的大量人口为此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
    迄今为止,至少有两家美国轮船公司已开辟了开往中国的航线。
    美国和中国官员既已解决所谓的“冻结资产”的问题,其它航运公司正在制订打入中国市场的计划。
    仍然存在很多的复杂的问题。美国和中国在达成航运协议方面还未取得多大进展,这样一项协议将决定两国之间货物来往运输的条件。在没有这种协议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一直在自己安排进出口货物的运输问题。美国一些公司担心,在没有达成这种由中国、美国和第三国的航运公司划分市场的协议的情况下,将使中国轮船公司获得大部分的生意。
    另外,中国落后的港口也是一个问题。最近访问了中国的一位美国港口的官员说:“他们仍在用人力装货。即使他们的港口装有集装箱,他们的道路以及设施也无法运用这些集装箱。”结果是,到达中国港口的船只经常要拖延很长时间才能装卸它们的货物。大多数航运专家说,中国的港口要得到改进和实现现代化至少要花五年时间。 sEW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澳门《华侨报》八月六日刊登一则消息:
    根据资料显示,本澳今年旅游业有长足的发展,形势大好,上半年到澳旅客超过一百八十万,为历年之冠。从今年一月到六月,到达本澳的旅客有一百八十万零九千八百七十八人,去年同期到澳旅客人数为一百四十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八人。 sE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