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世界各国开始试验工人参加管理的办法,以解决生产率下降等问题,日本在这方面一直特别成功,西德是欧洲的先驱;八十年代的经济情况预测表明,扩大工人参加管理,势在必行
【本刊讯】美国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七月十六日刊登斯托克斯韦的一篇文章,题为《东方教西方:从工人参加管理中得到利润》,译载如下:
在地球相对的两面,有两批汽车工人每周都聚会讨论自己的工作。在底特律,聚会是晚上在酒吧间里举行的,疲惫而失望的与会者在那里喝上几杯啤酒,发泄发泄对自己工作的不满。他们的工资不低,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却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工作极其单调,只能在别人的工作里才看得到创造性,现在,由于汽车市场销路下降和日本的竞争,他们的装配线还受到周期性停工的威胁。
日本崎玉县本田公司的职工也在聚会。日本工人的工作往往也是非常累非常单调的,但是,这些人似乎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他们的生动的讨论是在车间举行的,讨论的内容是如何改进产品质量、如何提高生产率以及怎样帮助自己公司在国际市场销售更多的汽车。
两个聚会的对比,不只是反映了日本工人一心一意想着自己所在的公司,而美国工人则觉得与自己所在的公司不相干。由于大多数工业国的生产率下降,工人的不满情绪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正考虑让工人参加管理,作为解决这些弊病的一种办法。日本公司在这方面一直是特别成功的,而美国公司仅仅开始认识到工人能对生产作出贡献。
世界各地试验工人参加管理所选择的时机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七年,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率的增长只是一九六○年至一九七三年的三分之一。在美国,本来已经缓慢的每年百分之三的增长率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二。美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在一九七九年第一季度实际上以每年百分之三点二的速度下降。
工人的普遍不满情绪,使今天生产率方面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了。在澳大利亚,一九七七年平均每个工人的缺勤率是九天半,占全年的百分之四。在美国工厂里,正式工人的缺勤率比前十年增加了百分之四点二,这个数字美国劳工部认为可以降低一半。在莫斯科的列宁共青团汽车厂以及其他一些汽车厂,装配线工人的年生产量接近一九七二年的百分之四十。
在各公司和工业组织竭力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中国和日本开始试验工人参加管理。他们的经验使人们了解到一点工人更大程度参与决策的利弊。
日本较大的公司中三分之二以上有协商委员会。只有保健和安全问题才需要联合作出决定。但是,其它问题,例如大规模解雇、调离和纪律问题,都先在各有关委员会里讨论,问题解决不了时,则退一步进行集体讨价还价。约有六十万个质量控制小组与这些委员会平行,每个小组由约十名工人和工头组成。日本生产率本部报告说,在许多制造业的经营管理中,这些小组使缺点大为减少,而且减免了检查人员。密执安大学教授科尔的调查研究表明,日本工人监督自己工作质量的能力,以丰田汽车厂为例,已经能够每三十名工人只需一名检查员,而美国汽车厂的标准比例是每十名工人配备一名检查员。
日本的工人参加管理还不限于车间。日本的管理制度强调中层管理人员某种程度上参加作出决定,西方公司正在广泛研究这种办法,认为这可能是日本经济取得成功的秘诀。许多管理专家认为,日本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部分原因是由于日本公司贯彻一项建议之前,要用很多时间来争取担任管理职务的职工——从公司经理直至车间工头——的支持。批评家说,这是可笑的浪费时间的做法。不过,一项建议得到大家的同意或赞成之后,却能迅速执行,而不致被那些抱怨自己没有发言权而感到不满的人拖后腿。
中国在工人参加管理方面的经验一直不那么明确。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监督生产的工人革命委员会打烂了分工上的官僚主义特权,使奖励变成人人都有份,缩小工资差别,普遍提倡工人参加管理。而且,中国人反对西方那种工人参与管理的概念,他们要求当官的和技术人员把时间用于体力劳动,向“工人学习”。这种工人参加管理以及当官的和技术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做法,无疑对中国工人起了某种刺激作用,他们创造了令人羡慕的生产纪录。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普里比拉说,除了铁、钢、煤以外,工业产量在一九六六到一九七五年令人注目地保持了百分之十的稳定增长率。
可是,在七十年代中期,革命委员会把激进派和务实派在全国开展的斗争带进了工厂。现在是务实派大权在握,他们重新强调纪律。革命委员会已经废除。管理方面的领导人和技术专家已恢复了职务。提高产量和改进质量的推动办法,已从靠周围人监视改为给个人物质报酬:加工资、扩大工资级差和发奖金。
但是在中国,工人参加管理并未取消,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决定权依然是个关键方面。去年十月,邓小平副总理在二十一年来第一次召开的中国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让工人继续参加管理。最近官方到南斯拉夫工厂参观学习一事表明,中国人也许正在考虑一种比较有系统的工人参加管理的方案,也许就是通过工会。
日本和中国工人参加管理的广泛经验,反映了德国的类似做法,长期以来,德国在这方面一直是欧洲的先驱。在德国,凡是工厂和雇佣五名以上工人的单位里,都有劳资协议会。他们同资方洽谈劳动时间、保健、安全、关厂和裁员等问题。根据一九七九年大众汽车公司的一项合同,工人在这些方面的权力甚至还要大,这个合同使劳资协议会有权批准大众汽车公司流水线的速度,这真是革命性的行动。
德国工人参加自己公司董事会的讨论已有多年。根据西德实行的叫作共同决定权的制度,现在至少有七百家共雇佣五百六十多万工人的德国大公司的管理委员会里,工人和股东所占的席位数是相等的。毋庸置疑,工人拥有这种代表权有助于缓和德国的劳资紧张关系。譬如,由于工会持合作态度而不是持对抗态度,使大众汽车公司在七十年代中期把三分之一的生产转移到美国而没有发生罢工。
日本和德国近几年来令人羡慕的经济成绩,以及中国作为一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所取得的进展,不能完全归因于工人参加管理。然而,根据在美国进行的几次调查表明,工人参加管理可以改变工人的态度、工作习惯和提高生产率。一九七五年,由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出资,对美国工人参加管理的经验作了五十七次实地调查之后发现,五分之四的工厂报告生产率提高。弗里登在一九七九年为美国全国经济抉择研究中心作的一次调查的结论是:“对工人参加管理所作的许多次调查的严格科学性不那么理想。可是,却可以看出一个明确的格局……支持了这种主张:扩大工人参加管理的结果是提高生产率。”
对八十年代的经济和社会情况的预测表明,扩大工人参加管理也许不再是个选择的问题,而是势在必行的事。新技术、原料成本日益上涨以及愈来愈多的工人希望工作既愉快又有钱可赚,正在迫使工厂作出种种改革。作为提高美国同日本竞争的地位的一部分,通用汽车公司和联合汽车工人工会在美国几家汽车工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人参加管理的试验,此外,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一直在共同努力,合作提高生产率。
哈佛大学从事技术、工程和特性项目研究的莫科比说:“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要改变工作方式,而是准备作什么样的改变,怎么改,由谁改。”通用汽车公司的副经理莫里斯对这个问题作了最好的回答,他说:“改变工作气氛……不能靠资方或工会下命令……这种改变所涉及的人,对决定改变的性质和打算如何实现改变,必须有发言权。”这是个原则问题,在这方面,东方国家有许多经验可以向西方国家传授。
【合众国际社伦敦七月二十九日电】上周末在七月表明它能热成什么样子的时候,欧洲人在烤人的太阳下到处寻找阴凉处,懒散地伸开手脚躺着,愤怒地咒骂着。
在一九七三年以来意大利最热的这段时间里,一个又一个城市的气温昨天都接近达到摄氏三十八度,由于估计有三千万辆小汽车把公路都给压坏了,所以汽车都停下来不开了。
在罗马,气温达到摄氏三十六度,人们在沥青公路上行走都留下了脚印。有的小汽车轮子实际上陷在马路里有几英寸深。
在西班牙南部也显示出酷热的迹象:燕子由于炎热而成群地死去,在加那利群岛的旅游者也都寻找避阴处。
旅游者在熟悉的地中海日光浴场懒散地伸开手脚躺着。甚至英国也很闷热,前天和昨天的气温都达到了三年来最高的温度——摄氏三十一度。
在英国,天气成了新闻,也成了大敌,在那里发生了蚜虫灾害,侵扰着沐日光浴的人。
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今天多云,而南部暴雨成灾。有些公路积水一英尺深。
在法国,在每年人们涌向海滩人数最多的时候,气温一般在摄氏三十三度,在法国中部的蒙特利马尔,气温达到摄氏三十四度。
成千上万的西德开汽车旅游者,在今年大批涌向南部边界途中愤怒地咒骂着。一位警官今天在拥挤的车辆在摄氏三十度的气温下向前移动时说:“公路看起来象是用金属铺的。”
【本刊讯】奥地利《信使报》七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评论,题目是《石油价格使莫斯科悲喜交集》,摘译如下:
莫斯科的经济计划专家们,以既高兴而又担忧的眼光注视着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急剧上涨的现象。莫斯科的经济计划专家们之所以对这个问题表示担忧,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此而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将会给那里带来经济上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早晚(在世界经济更加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也将对“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他们之所以对此感到高兴,是因为莫斯科从世界市场上石油涨价中可以得到好处:因为在前五年石油价格的基础上,苏联每次都可以向它的盟国提出更高的石油价格。例如一九七九年苏联的石油价格在东欧之所以将提高约百分之二十,这是因为一九七四年世界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也被考虑进去了的缘故。
但苏联(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以这种“优惠的价格”(同现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相比),向东欧国家提供的原油被严格地控制在配额之内,那些还想购买更多苏联石油的盟国,就只好要么按世界市场的价格,要么在财政上参与开发苏联新油田的工程。
除了自己的石油产量能满足本国需要量一半的罗马尼亚之外,其它东欧国家则要完全依赖苏联的石油——这在政治上也起很大的作用。提高石油价格使得东欧国家的命运绝对地被掌握在苏联的手中。
尽管东欧各国的经济(比方说象波兰的国民经济)困难重重,苏联人还是一定要它们掏出钱来——光华沙在今年就不得不考虑要为进口苏联石油多花一亿八千万美元的开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