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7月12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7-1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报报道《苏联对难民问题感到危机》 '...

    说难民问题对苏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投上了阴影,苏越的东南亚外交面临考验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七月十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新井的一则电讯,标题是《苏联对难民问题感到危机,意识到对东盟的外交,谴责的矛头专门对准美中》,摘译如下:
    越南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它不仅对东盟国家同越南的关系,而且对苏联扩大对东南亚影响的趋势也投上了阴影。苏联正为此而感到苦思焦虑。苏联的报道机关近来连日议论这个问题,对中国和西方的“宣传运动和意识形态的破坏工作”进行了猛烈的谴责。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联的危机感。此间的西方外交人士认为,克里姆林宫为了防止它在东南亚影响减弱,可能会进而采取某种外交措施。
    苏联对越南难民问题的主张,可以归结为全面支持越南的立场这一句话。苏联一味谴责造成难民问题的责任在于美中两国。
    然而,苏联的宣传机器在这个问题上尽量避免直接指责东盟国家。塔斯社在有关不久前举行的东盟国家外长扩大会议的评论中,非难日、美、澳利用难民问题施加压力,让东盟国家反对越南。
    但是,目前据认为是能够对越南发挥影响的唯一国家苏联,如果仅仅是指出美中的责任而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就很可能导致难民问题的直接受害者东盟国家脱离越南,增加对苏联的不信任的结果。近年来苏联扎实地建立起来的同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很可能出现裂痕。由于难民问题,可以说,不仅越南而且苏联的东南亚外交也迎来了考验的时期。美报报道《莫斯科承认越难民问题是紧迫的》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九日刊登该报记者戴维·威利斯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题为《莫斯科现在承认越南难民问题是紧迫的》,摘译如下:
    克里姆林宫现在终于承认,越南难民问题是“十分紧迫的”,需要“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解决”。
    但是它显然还没有决定,或者说还没有准备好建议以什么办法解决。它也没有表现出要越南减少外流的难民人数。
    这是近几天来对苏联报刊评论作一番研究之后得出的总的印象。从中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宫的态度改变了,它本来不重视难民问题,称它是“所谓”难民问题,现在则持关心的态度,认为它是真正的难民问题。
    观察家们说,但是也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宫大体上只是对外界局势作出反应,它不愿意也不能够参加国际上为避免悲剧加重而作的努力。
    当亚洲外交官员把越南强迫难民外逃,同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种族灭绝和大破坏的政策作比较的时候,苏联人无法回答。
    一位亚洲人士说:“那个论点似乎是确实使苏联官员们感到不安的唯一论点。”
    苏联并不是在《真理报》或《消息报》上而是在《农村生活报》上承认难民问题是“十分紧迫的”。
    这表明克里姆林宫确实是这样承认的(因为《农村生活报》是苏共中央出版的),但是这也表明,克里姆林宫还不愿意让此消息登在《真理报》或《消息报》这两家更为重要的官方报纸上。 DX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印度快报》七月九日发表一篇题为《越南难民》的社论,摘译如下:
    河内迫使其华裔公民大批外流的作法十分残忍,不要对它同意参加拟议在日内瓦举行的越南难民问题会议的态度抱过大的希望。
    如果河内决心赶走其全部华裔居民(他们的人数在被有计划地驱逐出去以前有一百万以上),这个问题所将达到的严重程度,必定会使准备收容更多难民的大多数国家的人道主义本能全部发挥出来都难以应付。
    因此,日内瓦会议必须协力制定出一些措施来,迫使河内懂得,世人在并不因为越南要除掉政治上带来不便的公民而有义务轻易放过它。河内说,它将在解决难民问题上进行合作,“条件是完全从人道主义角度处理这个问题”。河内在这种情况下侈谈人道主义,将使日内瓦会议的大多数与会者觉得是无与伦比的无耻表现。因为河内不仅明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将在公海淹死,仍然用破烂不堪的漏水小船把难民送出去,而且还利用难民的绝望心情向他们勒索重金。
    最多可以指望河内同意让难民比较有秩序地离境,以便可以更安全地把他们输送出去,每批之间相隔均衡的时间。 DXa品论天涯网


说小麦大豆玉米等谷物的国际行情开始迅速上涨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二十六日登载一篇社论,题目是《谷物继石油之后发生不安》,摘译如下:
    小麦、大豆、玉米等谷物的国际行情在开始迅速上涨。日本对这些谷物的需求,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依赖海外的,因此势必会受影响。希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在人们注意石油的时候,粮食也悄悄地进入了危机状态。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三月,日本列岛的冬季气候反常,很暖和。但是苏联、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却完全相反,变得很冷。因此,小麦等冬季种植的谷物遭受寒流袭击,全都大量减产。据说,特别是苏联的歉收,可能比一九七二年到七三年那次更严重。
    苏联自己不公布实情,所以真相不明。但是有种种传说:(一)苏联开始在美国增购和抢购谷物。(二)据美国人造卫星观察,苏联小麦减产百分之三十。上述结论是综合这些动态和传说后推测出来的。事实上今年以来苏联在大力进口谷物,例如在大批租用不定期航行的货轮等等。另外,估计欧洲、中国、印度、非洲的订购也将增多,因此谷物的供求情况突然紧张了。
    在这种情况下,芝加哥的谷物行情到了六月就加快了涨势。例如八日到二十二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小麦约上涨了百分之二十,玉米也上涨了百分之十六,还有大豆也上涨了百分之十三点三。从春季前后就在逐步上涨,到今天便开始巨涨。小麦是一吨一百七十美元,比去年贵了百分之五十。
    因此,担心能否保证日本进口必要的数量和能否加快日本的物价上涨。关于供应的不安,因为有一九七三年美国大豆,连已经订立了合同的部分,都完全停止向日本出口的惨痛经验,所以现在就有必要开始进行政府之间的谈判。去年以前是丰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生产国有五千万吨以上的剩余库存,所以也有人认为足以弥补今年的减产。但是事实未必会象估计的那样发展。 DX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六月二十日登载共同社播发的一篇报道,题目是《苦恼甚多的巨大城市——东京。国土厅调查结果:交通混乱加剧,狭窄的住宅密集,防灾设施不足》,摘译如下:
    正在研究首都东京的改革计划的国土厅,在十九日召开的国土审议会(首相的咨询机关)首都圈整备特别委员会上,说明了题为《巨大城市东京圈的现状》的调查结果。
    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突出了巨大城市所存在的问题:一、东京的人口下述现象正在进展:城市中心人口在减少,而城市四周人口在增加,急需缓和铁路等大量运输机构的混乱;二、地价的上涨成了整备公共设施的障碍;三、由于人口过密,活动空间明显不足,防止灾害机能降低等。
    这是以一九七三年全面检讨新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的调查为基础,加上后来进行的国势调查和事业所、住宅统计等材料重新修订的。
    据调查,东京圈(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等一都三县)的人口,截至一九七五年为二千七百零四万二千人。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二点四,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二。
    虽然人口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具有放慢的趋势。而且,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五年,在东京圈出生的自然增长率低于从地方转入东京的社会增长率,但在一九六六年以后,自然增长率反而增加了。
    东京圈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一九六○年以后,一方面城市中心逐渐变成空洞,另一方面向城市四周的郊外扩散。
    因此,从城市四周到东京各区上班、走读的人口剧增,而城市交通设施的整备工作没有跟上,各条上班、走读的路线的混乱程度超过了百分之二百。
    地价依然很高,不仅取得土地困难,而且招致了地租和房费的高涨。特别是,在人口剧增地区,无论如何也需要整备以教育设施为中心的公共设施,这给地方财政带来了负担。
    关于住宅,虽然住宅户数超过了家庭数,但平均每户的居住面积在相当程度上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何解决“狭小过密”的居住环境是一大问题。
    并且,市区化的进展,不仅木造住宅的密集地区广为扩展,而且绿化区也在逐渐减少,代之而来的城市防灾上的安全设施也没有充实整顿。 DXa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北京七月九日电】柬埔寨前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今天对本社记者说,他想设法在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一日召开的日内瓦印度支那难民会议上发言。
    西哈努克亲王在从平壤打给本社北京分社的电报中说,他将在星期天同他的妻子莫尼克搭乘法航班机去巴黎。
    西哈努克亲王说:“但是如果不允许我在日内瓦会议上讲话的话,我将到法国去向高棉难民致意,”并说,他将在法国呆到十二月份。这位前国家元首是否能参加日内瓦会议,现在仍然很不肯定。这主要是因为越南反对。更不用说亲越南的金边政府反对了。金边政府正象被推翻的波尔布特政府一样,想要参加联合国的这次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暗示过,西哈努克亲王作为私人不能被邀请参加这次完全是政府间的会议。 DX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二十日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迎来汽车司机四千万人的时代》,摘译如下:
    汽车司机四千万人的时代到来了——据警察厅的统计得知,截至六月十八日为止,取得驾驶执照的汽车司机达到了四千万零三千八百六十七人。从总体看,十人中有四点七人取得驾驶执照。
    从最近六年间取得驾驶执照的司机的增加率来看,突出的是,男子增加百分之二十一,而女子却大幅度增加了百分之八十,在去年新取得驾驶执照的司机中,女子终于超过了男子。 DX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