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方面来说,中国现在刚刚从“四人帮”的破坏下重新站立起来,正在快速整顿体制,采取与四个现代化完全一致的步调来考虑教育问题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一日至四日,连载该报评论委员臼田清写的通讯,题目是《中国教育见闻》,摘译如下:
为了考察中国的教育状况,我利用大约两周时间,访问了北京、哈尔滨、延安、西安、上海。参观了很多教育设施、同许多人交换了意见,一言以蔽之,中国现在正采取与四个现代化完全一致的步调来考虑教育问题,并热心于教育改革。现将在中国得到的印象,尽可能坦率地报道如下。儿童就学率低,在培养教师方面也颇伤脑筋我首先想讲的是,在中国没有在日本想象的那种严格的教育制度。既没有义务教育,也没有教师许可制度。从全国来看,甚至读到小学五年的儿童也还不到百分之九十。即使小学一年级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有的地方到毕业时已减到百分之七十以下。
这是因为,在农村,有的儿童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而无法继续上学。
中小学生共两亿一千万,而教师约一千万。但是,中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或师范大学毕业;小学教师必须是师专毕业——符合中国这个标准的还不到一半。大学的在校生仅有八十五万人。
中国正在为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而费苦心。但因无法对为数那么多的学校一个不漏地给予优厚的援助,所以把那些有传统的学校和已获好评的学校列为“重点学校”,在此集中人材和资金,要其它学校以这些学校为样板,开展赶超运动。
不过,有一部分人把这种重点学校理解为英才学校,也谈到其它的“跳级”制度和按能力分班等,认为中国是在搞英才教育,这种看法恐怕有点轻率。
为什么呢?因为重点学校文化革命前就有过,并不是现在突然搞起来的。中央、省、地、县各有不同的重点学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重点学校同周围的学校是兄弟关系,互相进行合作和帮助,决不是象日本的英才学校那样超然。
更使我感到吃惊的是,按能力编“快”“中”“慢”班,这在重点学校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我却听说“这是为对四人帮破坏教育制度带来的混乱局面进行调整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从明年的招生开始不再搞那样的编班”。如果在谈话的后半不纠正这一点的话,那我们或许会带着完全相反的印象回到日本。
但是,蒋南翔教育部长说:“我就任不久,但已注意到不少的缺欠,准备慢慢地统一部内思想,准确无误地向全国发出指示,加以改正。”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英才教育及竞争主义过甚的情况,这恐怕是事实。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的教育今后还将动荡下去。不,中国好象是要通过大胆地进行各种实验,从中摸索出好的办法来。业余教育盛行,增加有大学毕业水平的人材
在中国的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点是,除正规学校外,还有许多进行“业余教育”的“业余学校”,并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教育制度,大致上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大学四年,即五、三、二、四制。其中,高中和大学仅占全体的百分之七。不言而喻,在推进四个现代化时只有这些人材是不够的。业余学校是培养众多高中以上水平人材的重要教育机构。
笔者参观的是哈尔滨工人业余大学、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干部学校、上海电视大学等。令人钦佩的是,这里不仅仅重视专业教育,而且所到之处都强调学习“基础理论”如何重要。
在哈尔滨业余大学,由于日本人是第一次到那里访问,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非常热烈的欢迎,他们热心地询问日本夜校的现状和高速增长的秘密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视大学也同在日本想象的完全不同,中国全国约有电视二百万台,看起来,还远远没有达到个人可以在家收看电视的程度。
从教育方面来讲,中国现在刚刚从四人帮的破坏下重新站立起来,正在快速整顿体制。过去十年,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横行:知识分子和学习本身遭到谴责,说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越学越坏”。而现在这一混乱期已经过去,人人重视学习,谈论教育改革。
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想以重点学校为推动力,提高整个教育水平。但并不是仅仅慢吞吞地依靠这种方式。不能忘记,为了尽可能多地培养有大学毕业水平的干部,省、市、大企业、工会、人民公社等都从很紧的财政开支中拨出了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经费。大学生为国家而勤奋学习,恋爱也克制我想稍微谈点中国的近况和学生生活情况。时隔二十年再访中国,最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街上的噪音。恐怕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的交通噪音如此严重。人、自行车和汽车随意乱闯,几乎可以说是毫无秩序。
关于普及教育,可以认为,在大城市,大致上达到了普及初中的水平。由于校舍、教材和师资不足,在广大的农村和边远地区还无法实行强制就学制度。如果不使经济富裕起来,任何事情都无法顺利地进行。
但是,九亿国民不挨饿,只要不求奢侈总还可以填饱肚子,这也是了不起的事情。尽管有种种不满,但仍能忍受,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基本的生活资料非常便宜。据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说,伙食费每月最多花十七元,是全体住宿制,即使加上杂费,每月有二十元便可以生活。
西安交大的苦恼在另一方面。进了名门大学感到荣耀,但是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交大生,学习是够苦的。能为国家作出什么贡献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如果有谁问到,那么也不能恋爱娄?他们认真地回答说是这样的。
在这一点上,大学的负责人也明确地讲,希望学生们不要恋爱和结婚。到去年为止,有少数的已婚者入学,听说从今年开始,“未婚”已成为入学的条件。
在中国,我们受到了小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用漂亮的日语唱着“樱花啊樱花”“火车呜呜”等歌曲。我们参观了热气腾腾的业余学校教学的情景;了解到了被挑选的学生乐意到边远的地方去。从好的意义上讲,我感到中国似乎有一个有组织、有意图的教育方针。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六月一日译载一篇文章,题目是《人造心脏的新发展》,转载如下:
由于人造心脏的新发展,将给心脏病患者带来莫大的福音。据心脏病专家表示,这种新型的人造心脏装置在病人体内,宛如自然的健康心脏一样,有足够的力量,来推动体内一切循环系统的正常活动,使病患者过着和常人相同的正常生活。
大多数的人,对于人造心脏的发展都非常关心,原因是心脏病仍为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希望能借人造心脏之助,减低可怕的死亡率。自一九六五年以来,由于人造心脏的问世,以美国为例,心脏病患的死亡率下降了百分之十五,但每年仍有七十万人死于心脏病。
近十余年来,医学家们对于心脏病的研究真是不遗余力,由于强心剂的不断精进,使换心手术相对增强,成功比例也大为提高。只有旧型的人造心脏,其动力来源系使用五十瓦的电池,装置在病患者体内,不仅有些累赘,而且换用电池极为麻烦。
国际心脏、肾、血液协会,及国际健康协会,早在十年前,即着手研究人造心脏的更新计划。研究员中有著名肾科专家柯孚,心脏外科医师狄伯克,由国际健康协会主任仙农主持其事,美国政府每年拨给十亿余美元的研究经费,现已研究成功一种新型的人造心脏。
这种新型的人造心脏,看起来和自然的心脏一样,有四个呼吸的孔道,大小各有不同。其与旧型的最大不同之点,是以核子作为动力源泉,其实这种核子动力也非常简单只有四十到六十克的二三八,但其作用却非常大,不仅动力的供应可以维持恒久,而且力量的分布也很均衡。
据仙农描述这种新型的人造心脏说:这种有核子系统的人造心脏装在病患者体内,可以产生伟大生殖机能作用,绝无任何危险,对心脏病患者,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能。
不过这种人造心脏,现在的价值还非常昂贵,装置一具需美金五万元。仙农强调说,他们正通力合作再进一步研究发展,希望减低成本,将来使所有的心脏病患者都有力量装置。
【合众国际社旧金山六月七日电】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一个医疗小组成功地从一名三十岁妇人身上,切除一个二百磅重,直径达一码的子宫瘤。医生们星期四说,这个肿瘤,从这名不便透露姓名的妇女十五岁那一年起,因为腹部涨大而问过医生后便一直生长。当时那位医生对她说,她吃得太多,要她节食。
其后十五年,这个肿瘤继续增大,但这位妇女却能过着正常生活,而且有一份工作。
她一直都没有看过另一位医生,直到上月份肚子作痛才看医生。跟着,这体重三百八十磅的女子,便被送入医学中心的急症室内。
一个七人医疗小组从病人身上取出一百六十磅流质和四十磅固体物质,稍后,病人还将会接受整容手术,替她除去大量的多余皮肤。
医生说,在医学史上,大概只有十个左右肿瘤重量超过一百磅,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三百六十二磅。
【法新社北京六月五日电】(记者:伊丽莎白·张)中国就中医针刺这一门医术举行了历来最大的一次座谈会。中国向星期五以来与其三百名中国同行一起参加该会的一百五十名外国专家,就针刺问题提出了非常科学的见解。近五天来,中国专家们所提出的大部分论文旨在对针刺作科学的描述,并且把传统知识用现代语言传授出来。
倾向于作传统主义者的外国专家们,对中国人所做的严密科学的观察留有深刻印象。他们当中有些人有点失望,他们失望是由于论文不重视人体经络系统的传统理论,以致不能解释针刺是如何奏效的。
【塔斯社阿拉木图五月十二日电】题:哈萨克将稀有植物分与别国共享
苏联亚洲哈萨克共和国科学院的考察队,为许多国家的植物园在哈萨克的草原和沙漠上收集了地球上极稀有的植物。这些植物中有八个特有种郁金香,包括可长到半米高的格列伊加(TPENTA)郁金香。
哈萨克植物学家发现了几处其中草地,上面覆盖着一种称作脚蒿属的植物,这种植物人们认为早已从地球上消失。现它已列入国际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联合会的「红皮书」。所发现的植物有一部分供给了蒙古首都建立的植物园,哈萨克科学院已为这个植物园提供了几批只是哈萨克境内才有的观赏、药用和工业用植物的种子。此外还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英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植物中心送去了种子与树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