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5月17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5-1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国际交流署报道:《中美贸易协定草签但还没定局》 '...

    【国际交流署广州五月十四日电】(记者:乔恩·谢弗)题:中美贸易协定已经草签,但还没有定局
    虽然美国官员们认为可以因草签美中贸易协定而感到乐观,但是他们告诫说,签署一项贸易协定和它将带来的成果还得取决于一个复杂的立法程序。
    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理查德·库帕对记者们说,由于协定已经草签,两国首都的官员们将要求获得机会来认真审查这个协定。他说,这项贸易协定是在“可怕的压力下”谈妥的,如果这个政府或那个政府在经过认真审查之后发现其中某个条款不能接受,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另一方面,库帕说:“我们可能象对资产要求协定那样只需要作一些小小的改动——不是实质性的改动。”
    库帕说,在这个“考虑和检查”时期,卡特政府将小心地同国会磋商。库帕还说,假定两国对所起草的协定都没有任何重大的反对意见,将贸易协定提交国会讨论的过程仍然会因另外两个问题而复杂化。
    他说,首先,卡特政府知道,除非达成一项令人满意的纺织品协议,否则贸易协定不大可能得到国会的通过。库帕说,如果预定于五月二十一日在北京恢复的纺织品谈判成功的话,他“预料协定可能在五月底或六月初签字、并将于六月中旬提交国会。”
    他说,第二,根据一九七四年贸易法的杰克逊一瓦尼克修正案,总统必须断定中国的移民政策是在走向自由移民。如果不作出这种判断,既不能提供最惠国待遇,也不能提供官方信贷。
    有人问及美国对中国和苏联是否将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库帕说,政府正在“设法平行地通过两个渠道进行,虽然并没有着重考虑把它们(对中国和苏联提供最惠国待遇和不援用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在同一天提交国会。
    在立法方面,这种情况需要分别提出四项法案,即对两国各就贸易协定提出一项法案,各就不援用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提出一项法案。看来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作出可以不对中国援用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的判断,但是一些国会人士表明,不对苏联援用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将比较困难。
    商务部长的顾问霍默·莫耶说,即使贸易协定得到通过,中国人在能够获得他们所谋求的进出口银行信贷之前,还会进一步遇到复杂的情况。他解释说,中国拖欠四十年代后期的贷款——四个工程项目的大约本金二千六百万美元和利息二千六百万美元——必须清理,然后他们才会获得进出口银行的信贷。中国说,那些贷款是向现在已经不执政的政府提供的,因此不该由北京政府偿付这些债务。
    此外,进出口银行的一些人士说,进出口银行必须要求国会授权拨出额外的款项,才能拥有充分的资财向中国和苏联提供贷款并继续执行它在其他地方的贷款计划。虽然谈判程序仍然复杂,但一些迹象表明,美中贸易正在不断发展。 7uc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华尔街日报》五月十四日刊登该报记者从华盛顿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将同北京讨论美中电话业务》,摘译如下: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已接受北京发出的邀请,它期望于下月同中国官员讨论美中之间来往电话迅速增加的问题。
    准备进行会谈的消息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负责海外长途线路的副总经理理查德·尼科尔斯透露的。他说,几年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直在谋求进行这方面的会谈。尼科尔斯率领的一个五人小组预计将于六月六日抵达北京。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要关心的是,它可以期望美中来往电话会以多快的速度发展。据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估计,在今年头三个月,两国之间通电话六千四百次,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的一千五百次增加了百分之三百多。
    尼科尔斯说,如果公司断定来往电话可能继续以高速度增长,它就要扩大通讯卫星公司的加利福尼亚州詹姆斯堡地面站的国内微波线路,现在所有美中通信业务都是通过这个地面站进行的。
    尼科尔斯说,除此以外,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小组还将要求中国人考虑在两国之间铺设海底电缆作为卫星通信的补充,而且同这家美国公司谈判一项有关电话问题的正式协议。
    根据粗略的公开资料,人们认为中国只有四千万台电话,而美国有一亿六千二百万台,全世界有四亿二千三百万台。另外,除了中国的北京和上海设有卫星地面转播站以外,外国同中国其它城市的通话音质都比较差。
    然而,尼科尔斯在这里接见记者回答他们的问题时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预料中国人不会请它帮助改善国内的电话事业。这位经理又说,如果中国人向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小组提出这种要求,它很可能建议中国人同那些专门改善电话系统的公司联系。
    卫星通讯是一九七二年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以后建起来的,在这以前,美中电话业务只是依靠一条高频无线电线路。卫星通讯开始时有两条线路,今年先扩大到四条线路,后来又扩大到六条线路。尼科尔斯说,预料到今年年底至少会使用十条卫星通讯线路,而通话量的增加主要显然是由于美国企业的通话量增加。 7uc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巴西《阅读》周刊二月二十一日一期刊载一篇文章,题为《冷酷无情的预见》,摘译如下:
    联合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做出了他们的判断:七十年代将做为这样的十年载入历史,即在这十年中气候变成了世界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显然,他们得出如此令人忧郁的结论,不仅仅是根据水旱灾害在巴西正在造成的浩劫;使他们警觉的也不只是洗劫葡萄牙的近四十年来最凶猛的洪水;或者,也不单单是为目前正在惩罚北欧的大雪而忧心忡忡。
    事实上,这些现象仅仅是出人意外、接二连三和生动地证实了导致联合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第一届世界气候会议的原因。在气象学家们的忧虑的后面,是对于这些令人讨厌但毕竟是短暂的现象可能掩盖着一个远为更大、更全面和更持久变化的担心,或者说,地球气候的一个深刻变化。变热还是变冷在日内瓦与会的代表五十个国家的四百位科学家和专家中的大多数人都一致承认,人的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比过去所想象的要大。有很多迹象说明这一点。最近确定了有一个巨大而奇异的雾团在北极附近浮动。其光泽异乎寻常。美国科学家鉴别出其组成是风从北半球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带到北极去的硫酸和硫酸氨。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也在以一种使人焦虑的比例增长着。据估计,近一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由于工业的更大发展,由于那些吸收世界上的二氧化碳的森林遭到毁坏,上述比例未来将会出现一种危险的几何级数的增长。仅仅那些热带森林就确保吸收地球上空的百分之四十二的碳,而这些森林一直在遭受木材工业大规模的破坏。
    然而,迄今为止,气象学家们尚未能够阐明一个困惑不解的问题:频繁的变动预示着一个新的冰河时期的来临呢?还是气温下降?或是更加炎热,旱情加剧和沙漠扩大呢?对此,没有一致意见。人们只知道,生态的破坏将产生后果。而为数不少的人都大胆指出,不管前景如何,生态的破坏将使八十年代呈现出农业遭受重大损失和饥馑严重加剧的景象。新的平衡最悲观的人解释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在将引起温度上升的同时,还可能造成灾难性水灾。比如,南极温度上升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解冻,海平面因此会上升五米——其结果可能是无数港口和沿海城市被淹没。存在着表明最坏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具体而雄辩的例证。比如,以色列把其国土上的干旱地区改造成了一个拥有大片绿化面积的风景区。而那里的气候近三十年来也明显好转。三十年前,今天由以色列人占有的这块土地曾是一块只有四百万株稍多一点树木的沙漠。现在,在同一地域上的森林储备为一亿三千多万株栽植树木。
    在出席这次国际气候会议的专家们中,巴西只有一名代表。他把目前在巴西出现的洪水看作是异常现象。但是,在对《阅读》杂志驻波恩记者卡洛斯·斯特卢夫谈话时,他警告说:“受灾地区生态越脆弱,这类灾害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消极影响就越大。”出席会议的科学家相信,生活和生产方式中的某些东西必须改变。不然,目前生态恶化的过程及社会和经济上的后果将达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7uc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苏联《文化与生活》杂志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地球上的气候在变化吗?》,摘译如下:
    电传打字机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恒河流域的几百万公顷土地被淹没;强大的龙卷风席卷了孟加拉的萨特霍拉城;越南、列宁格勒等地都发生了水灾……天气怎么了?为什么这样变幻无常、这样不稳定?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气候开始变化。例如,最近二十年来,北大西洋的年平均水温从摄氏十二度降到十一点五度,并发现冰山在向南移动(一九七二一——九七三年度的冬天,这些冰山到达了与里斯本同纬度附近的地方,也就是说比往年的冬天南移了四百公里)。与此同时,北半球冰川和浮冰覆盖的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十二,极圈内出现了二百年来最低的冬季气温。已经感到了天气变冷带来的后果。例如,冰岛干草收获量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五,英伦三岛上的谷物生长期缩短了近二周。
    近年来的一个冬天,在阿根廷、印度和南非竟出现了三百年来最低的气温。
    对此,苏联院士叶
    费奥多罗夫有如下看法:
    同本世纪初相比,北极地带的冰帽缩小了,某些北方港口的平均通航期延长了一倍。四十年代起,天气开始变冷,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种变化的原因究竟何在?目前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还比较困难,因为气候的数量论还没有建立起来。看来,起主要作用的是我们地球的大气中和海洋上的各种变化过程,虽然地球以外的因素也会有某些作用。比如说,太阳辐射的变化。
    那么,今后一百
    ——二百年的气象通报将告诉我们什么呢?苏联一些气候学家认为,从二十世纪末(八十
    ——九十年代)气候可望普遍转暖。这种现象将会持续到第三千年的开端。格陵兰岛、新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大陆冰川的融化过程将会加剧。这也会造成世界海洋的水位增高。科学家们认为,在二千三百——二千四百年期间气候的转暖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第三千年的后半期又可能转寒。当然,类似的气象通报都只不过是粗略估计。 7uc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