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4月26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4-2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联社报道:江萨宣布他愿意组织泰国下届政府 '...

    【美联社曼谷四月二十四日电】江萨总理今天宣布,在上星期日当选的几个政党的支持下,他愿意组织泰国下届政府。
    江萨是在家里同几名政治家会晤之后通过自由正义党党员、前内阁部长巴实·那龙德宣布这件事的。
    巴实对记者说,他已经了解了几个政党和一些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并已告诉江萨,他们将全力支持他保持他的职务。
    巴实说,约有一百名下院议员已确定他们支持江萨,预料他将得到上院议员的全力支持。
    上院已保证支持江萨。
    江萨要求巴实告诉记者,在当选议员的支持下,他准备成立一个政党。巴实还说,江萨已明白表示,如果他组织下届政府,他将任命所有四十四名内阁部长。
    社会行动党已宣布它不参加下届政府。
    社会行动党领袖克立·巴莫说,如果江萨今后组织的政府失败,他将随时准备担任总理的职务。
    克立预言,江萨的政府不会稳定,因为它没有完全支配下院。
    预料,社会行动党同民主党和泰国民众党将在新的议会里组成反对派。新政府可望在两周内组成。 EkD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四月二十三日刊登发自内罗毕的一篇报道,题为《在肯尼亚的西方人士说,阿明在利比亚停留之后逃往伊拉克》,摘译如下:
    据可靠的西方外交人士今天在这里说,乌干达前总统阿明已逃往伊拉克。
    这些人士说,阿明在两天前乘私人飞机离开乌干达之后,曾在利比亚加油,现已抵达伊拉克。这位被赶下台的独裁者的家属已在大约六周前飞往伊拉克。尚不清楚阿明是否将在伊拉克要求长期避难。据这里的一些外交官推测,曾出兵两千人去乌干达妄图阻止坦桑尼亚正规军和乌干达流亡分子入侵的利比亚,已拒绝让这位前乌干达领导人在那里住下来。
    这些外交官说,阿明留在利比亚可能给卡扎菲上校造成政治上的不利条件,卡扎菲干涉乌干达事务会受到国内的批评。在乌干达战斗中,特别是在保卫首都坎帕拉的战斗中,利比亚军队遭受了重大伤亡。
    【美联社内罗毕四月二十三日电】阿拉伯外交人士今天说,被撵走的独裁者阿明周末访问了伊拉克,寻求武器在乌干达西北部他的家乡作可能的最后抵抗。
    这些人士说,阿明在伊拉克呆了两天,然后就向一个未确定的目的地去了。他们猜测,他回到乌干达的西北部他家乡的专区去了,或是到中东的什么地方去请求得到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的帮助。坦桑尼亚马尔瓦·坎巴莱准将说,他认为阿明在阿鲁亚。外交人士说,阿明已使用了在阿鲁亚附近的一个小小的空军基地和乌干达北部古卢的一个军用跑道。 EkD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索尔兹伯里四月二十三日电】据此间今天正式宣布,穆佐雷瓦主教的统一的非洲人全国委员会,在罗得西亚第一次多数人统治选举中得到了一百个席位中的五十一席,并将组成这个国家的第一届黑人政府。
    穆佐雷瓦主教的党在他最密切的对手西索尔牧师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的前头远远领先。西索尔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得到了十二个席位。西索尔牧师抱怨说,上周的五天选举投票中发生了“严重不正当行为”,并要求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彻底调查他的说法。
    竞选中的一个预料不会获胜的对手是部族酋长恩迪韦尼的统一全国联邦党,它获得了分配给黑人投票者的其余的九个席位。
    参议员恩迪韦尼酋长的党鼓吹在这个国家实行联邦制,组成三个单独的议会,一个是他本人所在的恩德贝莱族人的,一个是人数多得多的马绍纳人的,另外一个是白人议会。 EkD品论天涯网


    二十多年来执行的政策使农民们泄了气,并造成了一种反常的状况。世界银行的报告标出了去年记录的生产下降的数字:小麦,五百五十万吨(减少百分之八);大米,一百四十万吨(减少百分之十三);其他粮食减少百分之二十二,柑桔减少百分之六十。
    虽然棉花、甘蔗和茶叶有一定的增长,但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却从一九五九年的百分之三十三点三降到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九点四。农业人口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从一九五六年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七降到百分之三十五。这个十年前的农产品出口大国现在进口越来越多。在一百四十亿美元的进口总额中,粮食占十五亿。预计这个数字到一九八○年还要翻一番。
    农村人口外流已达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一九五六年时,在全国二千万居民中,百分之七十生活在农村。一九七八年人口增加到三千五百万,但生活在农村的只占百分之五十。在一九○○年的一百个城市中,有十二个变成了五千居民以下的村庄,而八十八个村庄却变成了城市。这个难以控制的政策是按照国王的意图制定的。他曾说过,伊朗将成为这一地区的工业强国,一个能拿得起巨款向不发达的邻国购买它所需要的食品的工业国家。
    这种令人生畏的人口流动还造成了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冲击,这就是:农村居民背井离乡;一支半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贫民窟的自发形成;距工作地点二、三十公里,以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联通的宿舍城的仓促形成;尤其是这批出身乡村、脑中充满了公正、平等的伊斯兰教义,几个世纪以来按照一种节奏生活的居民,骤然进入了受利润和行贿的法则统治,一切都跑得飞快、快得过分的城市世界之中。
    一九六三年发动的“白色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改革,正式确定要“摧毁”大封建主,改善农民的命运,使土地开发“合理化”。它经历了三个连续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政府尽量把土地分给更多的耕种者,同时鼓励他们加入合作社,但没有成功。政府又鼓励新土地所有者与提供劳动力的农民组成农业股份公司,但又再次失败。于是政府便乞灵于大型农工企业,主要是美国的、日本的和以色列的。这些企业开始时进行了投资,但很快就由于通货膨胀影响成本而成为泡影。
    第三阶段加速了农业部门的破产。新生的压迫者们土地改革确实摧垮了往日的农村贵族,但又换上了另一批压迫者,即负责维持秩序的宪兵和负责提高农民的水平,又竭力敲榨农民的准军队式组织(知识大军、卫生大军)。
    此外,土地改革破坏了世代相传的合作劳动方式(以家庭为单位构成的“波奈赫”),因而破坏了“农民的权力”。
    越来越多地滥打水井,降低了地下水位,损害了古老的灌溉系统。
    同时,国家拿出巨资建造了一些水坝,但水坝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各阶层人民中,造反渐得民心。人们普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国王正在把不符合他们愿望的、他们所不允许的一种生活方式强加到他们头上。
    (下) EkD品论天涯网


说已有四十多万人申请出国,其中大部分是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新生的伊朗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社会上似乎都面临着“危机”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四月十四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小西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伊朗失业者很多,甚至有人怀念旧君主制》,全文译载如下:
    在革命后两个月的伊朗,随着“革命热情”的减退,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穷困状况已逐渐开始感到不满和不安。在到处是失业者的城镇里,连日传出要人被处刑的消息,现在,甚至有人公然说:“还是君主制时代好!”看样子,临时政府正在为结束草拟新宪法草案、选举制定宪法议会和之后的总统选举等政治日程而竭尽全力。但是,上述状况常此下去的话,人们担心表面上已经恢复平静的伊朗会“再起风波”。
    最近,在首都德黑兰及其它地方,失业者的游行示威和静坐抗议等行使实力的行动已开始引人注目。据说要求各家报社展开一场救济失业者的政治宣传运动的电话,接连不断地打来。就连一度响应霍梅尼教长的号召为革命奋起战斗过的工人们,革命后的处境也很艰难。他们的生活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失去了工作,即使仍有公司可以工作的也难以领到令人满意的薪水,过着无法度日的生活。
    在伊斯法罕,失业者的游行队伍与警察已发生冲突,并有人被打死打伤。而且,在最近的游行中甚至还可以看到“给我职业?否则就拿起武器”这种骚然不安的口号,失业者的言行似乎也有逐步走向过激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向新体制过渡的进程中,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等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动,这一行动加剧了中间管理阶层、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不安。尤其是仅以“在原来的旧制度下担任过重要职务”这一理由而被解职,或受到斥责的例子也很多。在这些阶层中似乎也出现了对革命不满的情绪。而且,据认为在进入四月后再次高涨起来的处刑风暴,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人的不安和不满情绪。
    为了挽救经济,虽然安蒂扎姆副总理已呼吁那些在革命斗争时期到外国避难的经营者们回国,但每天到伊朗去入境管理处申请出国的人却盈门不绝。据该管理处透露,自管理处重新开始营业以来,已有四十多万人申请出国。其大部分都是中间管理职员和专业人员。
    虽然有风声传说旧伊朗国家安全情报署(秘密警察)的余党正在从背后煽动少数民族要求自治权和搞独立运动,但目前还看不到具体的反革命行动。可是,正在迅速扩大的人民的不满和不安,并非没有与这种动向结合在一起的可能。特别是在革命后不久曾表示全面支持霍梅尼教长的一些人当中,最近也有人说:“波斯王(巴列维国王)虽干了坏事,但也干了好事。”对此,也有人已感到“不安”。
    伊朗如果没有一位经常行使强权的独裁者就难以统一到一起。在革命斗争时期,霍梅尼教长一直是一位象征性的人物,但是也有人认为,随着革命的成功,他的作用在逐步减弱。
    一位民间企业的经营者说:“如果因金融机能的瘫痪而使进出口业务实质上处于停止状态的事态持续到六月的话,伊朗的大部分企业就将破产。一旦破产,再想重建恐怕是不可能的。”现在,新生的伊朗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社会上,似乎都面临着“危机”。 Ek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