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4月24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4-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西德报纸报道:《北约女间谍洛伦茨了解核武器秘密》 '...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四月十八日刊载布罗克多夫发自布鲁塞尔的一篇报道,题为《北约女间谍洛伦茨了解核武器的秘密》,摘译如下:
    乌泽尔·洛伦茨间谍事件动摇了北约的基础,尽管联盟对外还强装镇静。在她狼狈逃跑六周之后确定,这位在北约总部指挥部工作多年的女职员曾有了解核武器情报的渠道。
    据说洛伦茨具体地了解到了一九七八年初夏,北约政府首脑在华盛顿通过的关于联盟长期计划的细节。这项长期计划共分为十个不相同的部分——用北约的行话说“特别任务工作组”——第十部分是谈北约核武器现代化的问题的。
    北约消息灵通人士在私下交谈中,把这件事说成是北约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叛逃事件”。四十岁的女间谍现在可能已经把联盟“最具有高度爆炸性”的机密,提供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的情报机关了。迄今为止,北约总部官方除在回答“质询”时作了一次发言人声明之外,对这一事件一直保持沉默。
    洛伦茨详细了解那次核协商和处理办法的情况,了解这件事情内幕的人都对此感到极为不安。据说,了解这些事情是她的工作任务。
    这样对方就完全掌握了北约最机密方面的一些情况。 PGd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伊利诺斯州贝尔维尔四月十九日电】伊利诺斯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珀西今天敦促卡特政府不要排除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来援助美国的朋友和盟国的可能性。
    珀西是参院外委会的一名成员。他说,那次迅速向北也门空运军事设备的行动,就是一个说明用成功的有限军事行动以援助盟国的实例。
    “我们不应担心我们的援助可能导致承担大规模的军事义务,包括动用美国部队,因为在我们卷入多深的问题上,要由我们来作出决定。”
    “谨慎的政策不允许我们承担超越国家利益的任何义务。” PGd品论天涯网


    据他的讲演经纪人声称,“基辛格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演讲人”,每讲一次至少得一万美元。
    据估计,他的一年收入超过四十万美元(不包括版税)。但是其中三分之一要花在保卫上面。随时随地都有一批保镖跟着他,尽管他抱怨开销太大,却认为自己仍然需要这样的保卫。据说他可能是日本“赤军派”或巴勒斯坦“拒绝阵线”黑名单上的人物。
    此外,基辛格还得付两笔庞大的法律诉讼费,其中之一是关于他在职时的电话记录该归谁所有;另一项诉讼是有人控告他在职时指使偷听部下的电话。
    基辛格说,“除去诉讼、保卫和债务,剩下的钱并不是多得不得了。”尽管如此,当决定是否竞选参议员的时刻来到时,“我最终将根据我干什么贡献更大些来考虑作出决定”,而不是主要考虑收入多少。
    他夫人的意见也将是有影响的。她公开地对基辛格可能竞选参议员一事不表态:“亨利想干什么都行。”可是私下里她很不以为然,她最怕竞选,希望她丈夫不去竞选。
    基辛格夫人说:她丈夫不去竞选也有很多事情可干,过得“很幸福”。朋友们也说,他表现得轻松愉快。然而,当最近采访他时,他看来紧张而阴沉。他否认对政府对中国采取的主动感到不高兴。这件事是布热津斯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卡特通过电视向全国宣布前一小时
    ——打电话告诉他的。
    基辛格说,他同意跟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基本目标,但“对时机和条件有些疑问”。当问到是否因他对这样的国际事态发展缺乏影响力而感到灰心丧气时,他的语调变得尖锐起来。
    “要是每当发生重大事件时,我都认为自己应当是在办那件事,那我会发疯的。”
    他面带怒容继续说:“那我会无时无刻不在追忆往昔。现在我并不把自己看作是国务卿,也并不试图主持日常政策。”
    尽管这么说,基辛格在谈到他的目前景况时,显得若有所思。他承认自己有点自命不凡,“要是你担任过很高的职务,以后再干什么也总觉得不象过去干过的那么重要。唯一的一次使我怀恋过去,就是戴维营会谈,因为那些人我全熟悉。我多少有点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事。”
    当然,基辛格并非跟对外政策当局毫无联系。万斯国务卿是他的朋友,两人经常交谈。卡特宣布同中国建交以后的那个星期里,万斯给他的前任详细地介绍了情况。国务院平均每周向基辛格介绍一次情况。基辛格自己估计他每六个星期至两个月跟布热津斯基谈一次。
    据他的老友洛德说:“外国领导人来到美国总要找亨利。”常驻美国的外交官如苏联大使多勃雷宁经常请基辛格吃午饭。纳尔逊·洛克菲勒说:“此人在全世界的关系比任何人都多。”
    基辛格还是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理事,三边委员会执委会成员。此外,他还担任其它无报酬的职务,例如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和大都会艺术馆的理事。但是,他承认总有一天得找点什么正经事干干。
    有人猜测基辛格既然当不了总统,他最想干的恐怕是再度出任国务卿。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基辛格说:“真要说你不想干,那就太可笑了。可是你要真的去为此而奔走,那就愚不可及。为了重进政府而荒废了一生的人,有的是。”
    就这样,在发生重大的国际事件时,基辛格只能满足于礼貌性的介绍情况和自己的回忆。
    同前总统尼克松的关系也是一个激起基辛格强烈反应的话题:“你必须理解两件事:首先,尼克松任命我担任国内两个最高的职务,对此我不会忘记。其次,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是个好总统。在社交方面,我们并不亲密,个人关系也不密切,可是我们的工作关系很好,我尊重他对外交政策的指导,感谢他给了我服务的机会。”
    基辛格和尼克松虽然都已下台,但仍然享有不少特权。任公职的特权逐渐消失,有权势的私人朋友提供了便利。他和夫人每月至少有一两个周末在洛克菲勒的波坎蒂柯别墅度过。他在那里写作,散步,游泳,跟洛克菲勒夫妇一起消磨时光。
    这样的便利弥补了其它的损失。接近基辛格的人说他并非失意人物:“他不排除竞选参议员这件事,说明他是朝前看的,但目前似乎还没有到跃跃欲试的程度。”
    显然基辛格很想再有机会按照自己强烈的观点决定国家的政策。
    谁也不知道是否再有这样的机会。可是基辛格自己表示对前程并不着急。
    他板着脸说:“对于自己,我是个宿命论者。我一生忙碌,幸而事情总算顺利。我深信会继续如此。也许不是如此,到时候再说。我希望会发生某种情况,使得做出决定成为没有必要。”(下) PGd品论天涯网


    布雷德马斯说,他们已告诫苏官员,如苏不较多地开放,较少地保密,美国会就不会批准一项新的核协议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题:评美国众议院代表团访问苏联
    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和美国众议院代表团在会晤过程中表示“深信,现在,尽快缔结第二个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定并使之生效,对消除世界大战的威胁和停止军备竞赛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此间发表的关于以布雷德马斯为首的美国众议院代表团,自四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正式访问苏联的公报谈到了这一点。代表团今天已启程回国。
    代表团受到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接见。在克里姆林宫,来宾们同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波诺马廖夫为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举行了会晤并进行了会谈。
    正式公报说,“讨论了苏美关系的各个方面,首先是起草第二个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问题和全面停止军备竞赛的问题。”
    “苏联方面表示,坚决希望今后仍将尽一切努力加强和平和根据同等安全与彼此尊重主权的原则来发展苏美关系。苏联主张继续就裁军进行对话和扩大就这个问题举行谈判的题目。”
    “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和美国众议员们强调指出,发展贸易和经济合作将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苏美关系。可是,美国仍然保持的歧视性法律对此起阻碍作用。”
    【美联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正在访问的美国国会议员们今天说,他们已告诫苏联官员,如果俄国人不“较多地开放,较少地保密”,美国国会就不会批准一项新的,即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美国众议员布雷德马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除非我们能掌握更多的赖以作出情报分析的情况,否则我们无法期望美国公众舆论赞成这些同生死攸关的协议。”
    这个十七人代表团是在白宫官员宣布二十三日在华盛顿就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情况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的计划的时候,结束对苏联的十天访问的。
    苏联党报《真理报》今天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它担心,“美国国内对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反对意见比赞成意见大得多。”
    《真理报》不理睬美国的担心,即华盛顿将无法检查苏联执行协议的情况,或者如果这项协议签定美方将失去它的“优势”。
    《真理报》说,“怀疑和担心……被毫无理由地煽动起来了,因为众所周知,华盛顿政府从来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苏联违反有关安全问题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协议。”
    议员们在离开苏联之前对记者们说,他们在莫斯科举行会晤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集中谈限制战略武器协议问题。
    代表团团长布雷德马斯说,“象限制战略武器协议这样的问题只有在双方互有某种程度信任的情况下才能最终解决。
    我们美国方面一次又一次向最高苏维埃代表们表明,在我们看来,苏联越来越有必要再开放一点,少保密一点。”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众议员查尔斯·瓦尼克今天说,国会也许最早在八月放宽杰克逊—瓦尼克贸易修正案的限制性条款,那样做可以为批准一项新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扫清道路。
    俄亥俄州的民主党人瓦尼克和华盛顿州的民主党人、参议员杰克逊是一九七四年贸易法修正案的制定人,这项修正案把减少关税和提供信贷同苏联放宽对移居国外的限制联系起来。
    瓦尼克同一个有十七名成员的美国国会代表团在莫斯科访问,这次访问于今天结束。他说,最近苏联移居国外的人数——每月达到四千人这个创纪录数字
    ——表明,苏联的态度正在变软。 PG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