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4月5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4-0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国际战略研究所前副所长肯尼思发表文章谈中越冲突的'...

    【本刊讯】日本《中央公论》四月号刊登国际战略研究所前副所长肯尼思·汉特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威信冲突的困境》,摘译如下:
    看来,二月十七日开始的中国进攻越南将对亚洲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意图从政治意义来看,中国的政策不仅是对抗越南侵略柬埔寨,而且,对苏联和越南针对中国和东南亚而造成的侵略性威胁必须采取某种行动,这大概是中国的最明显的动机。
    毫无疑问,中国在进攻越南时,也考虑到了与其世界战略相关连的问题。
    中国的意图是,通过进攻越南向越南和苏联表明,如果苏越采取扩张主义行动,那么中国将毫不踌躇地使用军事力量。从世界战略的观点出发,中国认为越南和苏联是第一个打击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反对越南及其背后的苏联的扩张主义的决心。这可能是出于中国的长期战略。苏联的困境可以设想,中国进攻越南在苏联引起了严重的问题。中国对苏联的军事同盟国采取了军事行动,苏联必须作出选择。
    苏联大概无论如何也不想失去对越南的影响。如果苏联不采取任何行动,那就将丧失对越南的影响,另方面,苏联如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那么也不能不考虑其内在的危险。如果中苏两国发生冲突,那就有可能发展为无法控制的危险事态。
    苏联不仅对中国问题,而且在非洲大陆和最近发生政变的伊朗等世界各地都有它的战略利益。因此,苏联不得不考虑对世界的影响。此外还不能丧失世界的“均势”,所以同美国之间的关系虽是微妙的,但必须维持良好的关系。同美国之间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因此,苏联大概正在从短期方面和长期方面考虑条件,研究其行动。
    虽然这样说,但不能完全排除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带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如果苏联对援助越南无所作为,那么苏联的威信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但是如果采取军事行动,那也许会发展为大规模的战争,苏联正处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姑且不谈边境问题,可以设想,苏联在海上阻止中国船只的行动或武装占领西沙群岛。但是,这些行动是过分的军事行动,所以苏联将避免采取这种行动。美国采取局外者的立场关于美国对中越争端的政策,首先要指出的是,除韩国外,美国将从亚洲大陆撤退军事力量,因此要阻止在大陆发生争端是困难的。它不得不承认在大陆发生的争端,就是以这种认识为基础的。美国办得到的是采取政治行动。因此,无论亚洲大陆发生任何事情,美国只能采取观察家式的局外者的立场。
    当然,美国不希望在亚洲爆发战争。
    在华盛顿政策负责人中间有不少人是以并非不愉快的心情看待中国对越南入侵柬埔寨而采取惩罚行动的。并且,任何人都不希望越南在东南亚具有占统治地位的影响。如果越南的影响加强了,东南亚国家将要求美国阻止越南的影响。
    美中两国相互保证不谋求霸权。但是,美国没有认为中国进攻越南是谋求霸权,而且认为中国是针对越南及其背后的苏联加强影响而采取行动的。但是,如果中国长期在越南部署军事力量,并向其他地区扩大冲突,那么有可能谴责中国是霸权主义。西欧的复杂心情西欧国家也同美国一样,不希望亚洲再发生冲突。
    不容置疑,越南入侵柬埔寨是造成这个地区不稳定的原因。关于这场冲突,在西欧国家中爱和憎这两种感情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因发生争端,稳定局势受到损害而感到遗憾的感情和欢迎中国站出来阻止越南扩张主义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军事行动是对越南的扩张主义设下的障碍。并且,西欧存在着这样一种情绪:越南背后的苏联在非洲大陆积极行动,伊朗政变时也寄予莫大的关心,在世界各地,苏联频繁活动,太过火了。因此,出现了欢迎中国坚决反对苏联的气氛。
    西欧国家许多人希望中国站在“反霸权主义”的立场上,在不损害其形象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对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就想干到底,对这一点,西欧产生了某种赞赏之情。日本的立场日本需要东南亚形势稳定。通商自由和公海自由对日本是必要的。如果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推行扩张主义政策,那么将对东南亚的形势产生影响,日本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据我个人的看法,对越南的未来是比较乐观的,我认为扩张主义将会受到遏制。因为越南的动向与中苏两国的利害关系密切相关,将迫使中苏两国作出牺牲。
    日本在贸易方面在东盟国家中有巨大的利益。如果越南今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那日本就难免要在政治上处于比现在更加软弱的地位。考虑到这种形势,日本将来是否能对东盟国家采取不搞任何政治的政策,将成为问题。
    从结论来说,可以认为,中越冲突将对世界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东南亚争端,苏联必将对此倾注力量。因此,对西方来说,得到了战略性利益,但是,这并不有助于东西间的稳定。
    并且,中苏间的军事冲突,不管其程度如何,必将对东西方关系的稳定产生巨大影响。远东形势和欧洲形势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苏联不会在远东和欧洲“两条战线”上同时挑起事端。如果发生中苏冲突,那么世界战略形势将极其不稳定。
    大概有必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VUn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三月十七日译载美联社一篇文章,题为《埃及的沙漠新城》,摘转如下:
    埃及首都开罗与苏彝士运河之间的沙漠地带,正有一个新兴的计划城市逐渐成形——除了公寓住宅之外,还有一个回教的清真寺、购物中心、电影院以及工厂。在沙漠的烈日下,一幢幢的建造起来了。
    这座沙漠中的城市,预计造价为十五亿美元。据估计到了二十世纪末,会有五十万埃及人定居在此沙漠城中。埃及的文明孕育发展于尼罗河流域;几千年来埃及人在此狭长的地带建立家园。埃及政府目前在沙漠中建造城市,正表明萨达特总统突破尼罗河流域,发展沙漠地区的决心。主持其事的埃及前交通部长阿德海先生说:我们无他法可想
    ——我们必须在沙漠中定居,否则现有城市的膨胀会吞下宝贵的耕地。
    这座沙漠城,已命名为罗马丹,为纪念回历上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爆发的那天,埃及计划建造八座同一类型的沙漠城,以吸收该国快速增长的人口。(埃及目前人口为四千万,据估计公元二○○○年时,将达六千万。)
    目前有五家建筑公司,一千名工人,赶工建造这座罗马丹沙漠城,埃及官方预测到一九八○年底将有十五万人定居此新城。
    阿德姆先生说,新城的公寓已预售一空。不久埃政府就要开始标售该城的其他建筑物。
    埃及人对此沙漠新城是否有兴趣呢?谁愿意在沙漠中定居呢?
    埃及总统萨达特,目前极力鼓吹青年,作定居沙漠的先锋。此外房产专家也说,如果该城的就业机会高的话,农村的农民便会舍开罗而移居此新城。
    埃及全国面积一百万零二千平方公里,沙漠占去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六。因此埃及人在传统上对沙漠始终采半信半疑的态度。有一位五十二岁的木匠,他住在开罗,和十三个人共挤一室。他说即使政府白送他一间公寓,他也不会住到沙漠里去,但是他想,也许他的儿子会对沙漠感兴趣。另有一位二十二岁的工人,他晚上在开罗读农校,表示,一旦学业完成,他会迫不及待到沙漠定居。因为沙漠新城中,有的是自由,有的是机会,对埃及,对他个人均极适宜。 VUn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罗马三月十六日电】在某些专家满怀信心地预言蝗虫永远不会再构成严重威胁之后还不到十八个月,世界就将面临着十六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在历史上和技术方面第一次动用财力和人力准备同蝗灾作斗争。然而事与愿违,政治和战争的影响,使数以百万计的人面临饥饿的威胁。
    就在这时,在蝗虫的孳生地,无数的蝗虫正脱卵而出,并将在三十天内经过五次态变而变为成虫。再过一个月,它们也将开始繁殖,每只雌蝗一次产卵达一百个。而且,每个两克重的蝗虫每天将吃掉和其本身一样重的农作物和禾苗的叶子。
    具有冷酷讽刺意味的是,蝗虫孳生地正是控蝗小组不能进入的地区,也是灭蝗飞机无法飞行的地区。这些地区是伊朗、阿曼的部分地区、也门、厄立特里亚和欧加登等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该组织在协调对付沙漠蝗虫的斗争)的蝗虫专家琼·罗伊说:我们在黑暗中进行战斗。“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所有这些地区都有成群的蝗虫,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我们去不了。”例如伊朗,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去年十二月份就知道那里有成群的蝗虫。伊朗南部今春多雨。由于未采取控制措施,那里的蝗虫正在繁殖。如果联合国粮农组织能采取行动,大部分蝗虫可以被杀死。但象现在这样,蝗灾是必然的。
    及早捕捉蝗虫是进行控制的必要部分。在幼虫期——即在蝗虫生长不到三十天和成虫没有长出翅膀之前在地面上消灭蝗群是比较省钱和容易的。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它们就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和进行破坏,吃光它们发现的一切绿色植物。
    罗伊说:“蝗虫自己的飞行能力每小时只有二十公里左右。但如果遇上顺风,一群蝗虫在一次飞行中可从沙特阿拉伯的空旷地区飞到印度的古吉拉特——两千公里。”一群密集的蝗虫能在三千米的高空毫不费力地借助风力滑翔,在从大西洋到西南亚的广阔地带上,风把它们带到哪里就在那里降落。在它们降落的地方,简单的算术就说明了后果如何。
    世界已经将近十七年未遭受严重的蝗灾了
    ——这是有记载的历史中最长的一段缓和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利用这段时间发展了技术,准备用于蝗虫回来的那一天。已在沙特阿拉伯和索马里等国使用了这些技术并收到了成效。
    每天两次研究卫星发回的地球照片,以便发现潜在的蝗虫繁殖区的降雨量。再把这些结果同另一颗卫星“地面卫星”发回的指出哪里的植物正在发芽的照片进行比较。只要这个小组报告哪里有大量的蝗虫,轻型飞机就飞到那里喷撒杀虫药。当蝗虫仍处在幼虫时期,用极低浓度的药就有效,从而使杀虫行动既简单,代价又低。在顺利的时候,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年观察和控制蝗虫的总开支也不超过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美元。
    但是,一旦它们长上翅膀能飞的话——象一九六二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所出现的情况那样,就会大大增加困难、开支和危害。
    罗伊说:“我们需要消灭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蝗虫才能使蝗虫的数目不增加。由于有数以百万计平方公里的地方要进行调查,要消灭每一个蝗虫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VU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