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台湾《联合报》二月十七日摘译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摘载如下:
    电视影集《根》在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起放映以前,谁也没有想到它会轰动一时。“美国广播公司”所预料的收视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八至百分之三十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国家广播公司”的估计也相同,他们都只用普通节目来和《根》打对台,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
    连续放映七集的《根》的平均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六(观众约一亿三千万人),成为有电视以来观众最多的一个节目。《根》同时也激发美国人对祖先的兴趣。突然之间,每个人都为黑奴史和家谱着迷。在放映《根》的时间里,戏院和餐厅里几乎没有一个顾客;几个大学新开了《根》的课程;“国立档案局”收到无数封查询祖先资料的信件。《根》的原作者艾里克斯·哈莱,变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这部轰动一时的电视影集也变成了美国文化史上的里程碑。
    现在,在两年多以后,“美国广播公司”又将从二月十八日起推出《根》的续集《下一代》。这一次大家的期望都很高,广告在几个礼拜前就卖满档,每分钟的广告费从二十一万美元到二十六万美元(两年前放映《根》时的广告费是每分钟十二万美元到十六万美元)。续集的放映权已经卖给二十个国家。这一次“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国家广播公司”都不敢大意。他们都在放映《根》续集的一个礼拜内安排了最精彩的节目。在电视史上,这将是竞争收视率最激烈的七个晚上。万一“美国广播公司”被击败,那将是一次重大的失误,续集播映时间共十四小时,比正集多两个小时;续集的预算约一千六百六十万美元,是正集的三倍。就续集本身来说,“美国广播公司”用不着担心。在续集里,不论是表演、导播、戏剧性和历史的正确性,都十分卓越。象《根》一样,《下一代》不是艺术品,不是纯粹的历史,而是电视连续剧中的杰作。它表达出有关民主理想和家族之爱两种最基本的感情。
    铁路车厢有软座、硬座与软卧、硬卧等分别,视路途长短而定,软座车厢内有冷气及精美沙发等设备,硬座则较简朴,硬卧是大通舱型对面两排,每排三层,每层相距约二三尺高,可以坐人,通道设有活动小椅及小桌,便于旅客眺望之用,软卧则四人一间房,设有分上下两层较宽大的沙发床,专备高级干部、外侨或华侨乘坐,同时另备有餐车,有香烟糖果供应,车内不时播送西洋乐曲——古典交响乐等,想也是四人帮被打倒后解放出来的吧!
    铁路票价方面,中外人士一律平等,只是软硬相差一倍;可是机票,外侨及华侨较国内人士要高出一倍了,自然这也是国内争取外汇的一个途径。
    旅游工具除了飞机、火车、轮船,市区内有电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吉普车、小轿车、自行车等外,还有一种机动三轮车也是一般城市所供应的代步工具,前面是驾驶人所坐,后面是可容纳三人的座位,价廉迅速,为一般人所喜乘:在乡间,拖拉机车有时也聊以代步,至于牛车、单轮的小推车及毛驴等仍是屡见不鲜的。七、众目睽睽大女儿手上的电子表,我颈上的快照相机,未料到这次在祖国出尽了风头,尽管我们设法隐藏。祖国同胞已一扫过去的沉默、噤若寒蝉的态度,能言善道,问东问西,对这两件东西赞不绝口。
    祖国同胞对新奇的东西,有的人认为科技方面与国外颇悬殊,应努力迎头赶上,自然也有极少数人怀着敌对的态度,认为侨胞回国处处在炫耀而不以为然,至于认为外国的月亮圆的人,也大有人在,如何拉平侨胞与同胞间的距离,是需要双方的努力了!八、见仁见智国人对海外学人归国服务,抱着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当然需要科技人才,而海外学人,大都吸收过国外新知且经验丰富,这支生力军是国家目前最需要的了,当然欢迎他们归国服务;第二种是偏重一般科技方面的人的看法,他们认为海外学人一则未必能适应国内的生活,二则目前国内科技方面的设备与国外的可能还有一大段差距,他们回到祖国来,也许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不如回国作短期讲学,尽量将国外新知一一介绍到国内,也就聊尽棉帛了,又何必一定要回国定居呢;第三种是少数人对侨民一向有偏见的主张,他们认为凡是想回国服务的人,必是在海外混不下去了,至低限度是失意分子,才想起生我育我的亲娘,物质享受虽差些,精神上总有寄托,让这批人回来,未必能发挥宏大作用。
    再看海外学人,他们对归国服务也怀着相异的见解:少数人满腔热血,认为报国此其时,不容迟疑,恨不插翅回去,他们不怕一切辛劳,只要得其门而人,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还有一些所谓美籍华裔,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名流学者,他们早已习惯美式生活,自无回国永居的打算,但毕竟血比水浓,回国讲学聊尽己责,一方面可作中美间的一个桥梁也不无意义;此外就是那批骑墙者了,他们不愿留在国外,绞尽脑汁,受尽剥削,确实有心回国服务,但又怕国内政治运动的冲击,而不知何去何从!九、江南水乡一为探视曾经相处过三十余年的九十二高龄的老乡亲,二为实现先夫生前欲携眷还乡的宿愿,这次千里迢迢一探镇海故乡
    。
    我们从杭州乘火车到宁波,然后再搭汽车至徐洋,下了车后,果见有清澈小河与田间碎石路通往乡间各地,我们为赶时间,决定步行。
    我们在乡下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清早即被广播唤醒,乡亲们都根据播音而定起居、工作、吃饭及休息的,通常晨四时开始广播,晚八时半唱完国际歌后,大家也就纷纷入寝了。
    晨间漫步田垅,已见众乡亲在河边梳洗了,站在石拱桥头眺望,远处青山,近处绿水,一幢幢住屋点缀其间,恍如进入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境。
    (中)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二月四日以《防止鱼类交配的增产法》为题译载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苏格兰的科学家已提出一种新技术,能生产单一雄性鱼,他们希望这一突破能够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生产数百万吨蛋白质。
    斯特林大学水产病理生理学部门对数种“迪拉比亚”鱼进行这种技术的试验。“迪拉比亚”鱼是非洲和亚洲赤道地区最普通的食用淡水鱼。
    “迪拉比亚”鱼的生理很特别,幼鱼出生后的头三至四个星期里,是无性的。在这时期过后,脑部就会产生雄性或雌性的激素,由此决定其性别。
    这种小鱼生长快速,但其后一旦开始繁殖的时候,成长突然减缓下来,而繁殖期往往很早就开始。这现象使“迪拉比亚”鱼在过去没有商业饲养价值。
    由罗伯特博士率领斯特林小组发现,把小量的雄性荷尔蒙加在有这种鱼的水中,能使所有鱼苗变成雄性。由于无交配对象,雄性鱼就不会把精力耗费在繁殖上,而是不断长大。
    罗伯特说:“这种鱼到达性成熟时,经常地和杂乱地交配,那时它其实只长了一半。”他说,由于繁殖阻碍了它们的生长,因此最重要就是人工繁殖雄性鱼。
    英国海外发展部已拨款十三万英镑给这个小组,在苏格兰西部建大型热气箱,并且扩大在肯尼亚的蒙巴萨设试验场。
    罗伯特说:“我们已有六个国家的政府表示对这计划感兴趣。这系统全面发展时,每年能生产数千吨鱼,带来大量蛋白质。”
    他设想,政府养殖场卖鱼苗给渔民,渔民把鱼放在水泥或波纹铁罐里饲养,用玉米或高粱等粗粮喂养它们。这样,每年可生产两批可供食用体积的鲜鱼,每单位可生产三百至四百吨。
    罗伯特计划在三年内证实这种鱼的商业性价值,在这阶段研究小组还希望消除因疾病或寄生虫所带来的问题。
    这小组已在帮助新加坡政府进行另一种鱼的性别问题研究。红鮨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它在前六年是以雌性出现,其后逐步转变成雄性鱼,但政府鱼类研究中心不想等候六年才能繁殖雄性鱼,研究中心和斯特林基金会就使用雄性荷尔蒙使这变性较快。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二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特稿,题为《好莱坞人士谈访华》,转载如下:
    一群为数二十二人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作者,应中国文化部邀请访问中国两周后,于本月十八日自广州抵港,其中一些团员已于日前离港飞曼谷。
    该团留港的一名成员汤姆·阿克曼前日对记者表示,这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好莱坞代表团,成员包括剧作家、导演、制片商、演员和电影技术员等,而团长斯凯勒·蔡平则是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学院院长。
    他说,这个代表团纯粹是探讨性质,通过参观和与中国有关人士交谈,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谈到好莱坞是否会到中国大陆拍片,或者与中国制片厂合作拍片时,他说,可能性是不排除的,但会是较长远和复杂的问题。他透露,随着这次访问后,两国将继续派送电影工作者进行互访,而最快的一次是中国将于本年春末派遣一个代表团访问好莱坞。
    在访问期间,他们曾到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参观了各地的电影制片厂,与中国有关人士进行了交谈。
    在北京,该团刚遇到《车队》公开上映。阿克曼说,这是好莱坞首次输入中国的两部电影的其中一部,另一部是《未来世界》。
    谈到好莱坞电影能否继续进入中国市场时,他说,短期内是不容易办到的,因为中国对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和暴力的观点尚有很大分歧。不过,他感觉到中国人有自信心,不认为看西片会使他们产生不良意念。
    他说,中国除放宽外国片输入之外,也已向英国广播公司售出一些卡通片。
    阿克曼说,在上海,他们参观了上海制片厂。
    他认为中国的电影制作不算落后,尤其摄影仪器、录音、灯光、场地、布置等亦相当新式,可媲美好莱坞;此外中国的剧作有一定水平,导演和演员都是专业的。至于制作技巧,与美国、英国、法国、西德等比较,则可能相差十五至二十年。从言谈中,他颇为欣赏中国所摄制的卡通片。他说,中国打算在今年拍摄六十部大型电影,包括纪录片、故事片和卡通片等。
    阿克曼说,通过与中国电影工作者的交谈,发觉他们正积极搞好电影文化事业,追回过去浪费了的十年光阴。电影对焕发中国人民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事实上,电影制作亦是须要进行现代化的一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