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9年1月8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9-01-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穿着人民服的旧满洲国皇帝之弟-----溥杰》 '...

    文章援引溥杰夫妇的话:周总理对于我们的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就连看不到的小事他都想到了;在他去世的时候,我们大家恸哭不已,一两个月后还依然想超总理的音容笑貌
    【本刊讯】日本杂志《中央公论》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号刊登共同社国际部副部长横堀洋一的文章,题为《穿着人民服的旧满洲国皇帝之弟——溥杰》,摘译如下:
    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之后,于今年八月底我作为访华团的一员访问了中国的东北。
    能够访问这个“满洲国”的旧地,并亲切地会见了皇帝的弟弟溥杰先生夫妇,对于我这个出生在此地,并对其历史抱有特别兴趣的人来说,真是感慨万千。
    身穿草绿色人民服的身材矮小的溥杰先生同身穿简朴的西服的浩夫人一块儿进来了。
    不知是不是由于镶了牙的原因,溥杰日语的声调非常低沉,但措词很有礼貌,日语讲得非常熟练。日后,我又拜访了他的私人住宅,进行了畅谈。在这里让我归纳其要点,再现出当时一问一答的气氛吧!
    首先谈到的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一事。
    “……缔结和平条约是我老早的心愿,但总认为到正式签订不是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时间。可是比预料的来得还快,真叫人高兴啊。今后日中之间的交流比现在将更加频繁,往来也将更加自由。今后如有机会,我个人也一定再去日本。”
    ——您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具体地都做些什么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务就是把人民代表召集在一块儿,由大家共同讨论现在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日本(的国会)不同,我们能够参与制定法律,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您好象一直也在从事政治协商会议的工作……
    “是的,在政协会议的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每周上两次班,搜集和整理各种历史资料。”
    ——前皇帝的陵墓现在……
    “在八宝山。起初,周总理等人曾对我说是不是要建一座漂亮的陵墓,但作为一个市民,我予以拒绝了。”
    ——好象周恩来总理特别下达了指示,让从抚顺收容所释放出来……
    “周总理对于我们的事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就连看不到的小事他都想到了。就象买东西这些事情他都予以安排,让我们能够在友谊商店里,以比对一般外国人还便宜的价格购买东西。现在居住的护国寺街的房子也是他让新修的,他还说是不是建个日本式房间,但我们不得不谢绝了。现在房子有十六间,从东京来的客人也可以住得下。还给配备了服务人员,并筑起了一个院子。周总理去世的时候,我们大家恸哭不已,在一个月、两个月后还依然想起总理的音容笑貌。只要一听到他生前的故事就要挥泪…
    …”
    同溥杰夫妇愉快的谈话永远是没个完的。第二天,当我同驻北京的H特派记者在国际俱乐部吃饭的时候,偶而再次见到了在一个角落里喝茶的夫妇二人。我很不礼貌地提出了能不能同摄影记者一块儿去看一看由已故周总理曾经亲自关怀照料过的住宅和日常生活情况,他们慨然应允说:“请,请吧!”当天晚上,我们拜访了位于护国寺街一角的中国古式的寓所,并再次推心置腹地进行了坦率地交谈。听说有十六间房子,我还满以为是多么豪华的寓邸呢,结果是出人预料地简朴。在四周被旧式民房围起来的院子里种植着桃树和梨树等。在书斋里,周恩来总理的照片却是挂在毛、华两位主席“画像”的另外一个地方,显得非常幽雅。 aHe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刊登该报驻纽约记者为田的一条消息,标题是《美国:一九七九年是“中国年”,可能出现欢迎邓小平先生的热潮,希望去中国旅游的陆续增多》,摘译如下:
    二十四日发行的美国《时代》周刊,已把中国的邓小平副总理选为一九七八年“今年的人物”。对美国来说,一九七九年多半是“中国年”。以拟议中的一月下旬邓先生访美为开端,有掀起一种热潮的趋势。即便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这之前来美国,但其影响很可能不知不觉地也会消失。
    《时代》周刊例行的选“今年的人物”选了亚洲人,这是一九三八年以来第一次。和去年选埃及总统萨达特不同,这次选出的邓先生按中共党内的排列是第三号人物。可以认为,美国国民是多么寄希望于这位副总理的个性,也就是他的灵活性、民主路线和现代主义。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能看到中国热的征兆。日本航空公司驻纽约分公司的柜台,最近不断有美国人来询问,说是“想去北京参观旅行”。日航公司有中国政府批准的分配名额,可以在一年内送一千几百名美国人去中国。这样,美国人很快就围绕座位问题发生了争夺战。
    当然,美国的航空公司也已开始猛烈展开开辟航线的活动。泛美航空公司在美中关系正常化正式开始的一月一日,开始了从旧金山到北京之间的营业,并正在向美国民航委员会进行工作。但感到只这些还不够,打算分别开辟包括纽约在内的美国国内九个城市联结北京、上海、广东、西安四个城市的航线。环球、联合以及具有飞往台湾航线的西北等航空公司也要硬挤进来,开始围绕着获得批准而展开“空战”。
    从制造计算机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到制造清凉饮料的可口可乐公司,产业界已急于前往北京和上海。
    “即便想从现在开始发展,也赶不上日本和西德的先进企业”;“不能对缺少外汇的中国抱天真的想法”。在出现这种消极论的另一方面,也有这样的意见:“可以期待今后的中国,能有日本战败后重新站起来时的那种活力。”促使专家也要分成两方的争论即将开始。
    据说在有约三万名中国血统居民居住的纽约唐人街,当我去采访时,他们的回答是:“过去那种状态是不自然的。”无论是老人、青年、妇女,都这么说,没有一个是感到迷惑不解的。 aHe品论天涯网


    说中国田径队在这届亚运会上成绩很好,但对运动员的训练欠科学性,没有注意运动原理,容易使运动员受伤而影响成绩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刊登该报记者的专访文章,报道西德《田径杂志》记者勒治谈对中国田径的评价,转载如下:
    亚运会集亚洲的体坛精英于一炉,优秀运动员不少,享誉国际的西德《田径杂志》亦专程由西德科隆派出记者勒治来曼谷采访田径赛事。
    在亚运会田径赛的最后一天,比赛较早结束,我与勒治谈起了亚洲的田径运动。他肯定地说:“现在亚洲的田径水准还不很好,与世界纪录还有距离,但它正向世界纪录挑战。”
    “这次田径赛没有一项能破世界纪录,但这不能只怪运动员,而要考虑到场地设备。
    虽然如此,中、日、泰等国的选手都创下了很接近世界纪录的成绩。”
    接着转入读者们较为关心的中国田径水准问题。勒治说:“中国田径队这届成绩很好,但以我看,这还是一个开端,在未来的几年间将会涌现出更高水准的运动员。我对中国田径教练是很崇拜的,他们很善于培养创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因此有人问我,中国需要外国教练前往任教吗?我说不需要。你看陈家全等,他们不是闻名世界的田径好手吗?他们都是由中国人自己培养出来的。中国人在这方面很善于学习先进的技术。例如黄健——世界上我最崇拜的跳高教练。经他手训练出来的好手有用剪式打破女子世界纪录的郑凤荣,以俯卧式打破男子世界纪录的倪志钦。现在他又训练出跳背越式的郑达真,正向新的高度进军。这说明黄健对跳高研究很有心得,摸透了跳高的原理。
    “中国队在这次亚运田径赛中夺去了最多金牌,但我发现一个问题,中国的田径选手在初赛或准决赛时,很容易受伤,尤其是短跑选手,我要问为什么。我想,可能是这些选手还欠缺科学的训练程序,没有注意运动原理。因为在这样高级的比赛中一刹那掌握得不好,就会出错,一有错就容易伤。这对创好成绩影响很大,希望下次看他们比赛时能改变过来。” aHe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纽约一月一日电】纽约的一些贸易周刊认为,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生效后,中国的市场应该逐步向美国的电影业开放。
    美国电影业的第一个代表团将应中国当局的邀请在二月十三日到十八日访问中国,调查这种可能性。
    美国的专业人员说,中国在电影和电视方面的技术同美国在四十年代的技术差不多。
    美国的专业人员还说,中国摄制的影片也是为数不多的,七家制片厂每年各生产十部影片。情节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有三十多年没有放映美国的电影了,在中国,一般人都不知道好莱坞的明星。
    电影协会(美国电影界最重要的专业组织)主席杰克·瓦伦蒂应中国官员的要求在一九七八年同他们谈过几次。他们谈到了销售美国影片的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瓦伦蒂大概不久要去中国,他强调,要猜测可能同中国达成的协议会有什么商业意义为时尚嫌过早。
    专家们经常提到中国现在的市场很狭窄。 aHe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七日刊登一篇短文,题为《吴锦云谈美国长跑训练》,转载如下:
    田径教练吴锦云前不久到美国考察,发现美国一些田径俱乐部的做法,以及长跑选手的训练方式,值得我们借
    镜。吴锦云在美国参观了不少田径俱乐部,印象最深刻的是洛杉矶“里尔图俱乐部”,它以训练长跑选手著称。
    通常,这个俱乐部的训练是分组进行的,不同年龄的选手跑不同的路线,距离当然也不同,每天从三公里到七公里不等,有时候也安排竞走。
    里尔图俱乐部的长跑训练每星期六天。吴锦云说,这六天的训练地点每天改变,经常在野外进行,以免索然无味,其中只有一天是在运动场,这种方式跟国内有很大区别,国内不管短距离或长距离训练,多半是在运动场,很少跑野外。吴锦云认为,练长跑是很辛苦的,要让长跑选手不因感到乏味而停练,经常变换训练环境的做法是可取的,这么做,或许可以激发长跑选手的兴趣,使长跑风气更为普及。 aH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