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11月13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11-1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英国《金融时报》社论:《伊朗的转折点》 '...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十一月八日发表一篇题为《伊朗的转折点》的社论,摘译如下:
    伊朗国王任命军人政府,这是为在他的动乱不已的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而采取的一个孤注一掷的步骤。显然,组织军人政府并不是制止使伊朗有发生分裂之虞的骚乱、罢工和示威的持久的解决办法。它充其量只能提供一个喘息之机。在这段喘息时间内或许能够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在一九七三年石油涨价三倍的那个时候,就有人预言,大笔财富突然涌进许多世纪以来一直贫穷的国家,很可能引起社会结构的混乱。当国王开始实行轻率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计划时,这种社会结构混乱的危险就变得更加尖锐了。国王认识到了这些危险。有段时间,他曾为建立一个比较自由、比较民主的政权而作过努力。他显然没有认识到的一点是,多年的专制统治只不过是把许多国民中深深的仇视压抑下去了。今年这种仇视便以令人惊恐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国王本人认识到,他不能走老路,采取进行弹压的老办法。当他宣布任命新政府时,他也同时宣称,一旦危机解除,他将建立一个人民政府。逮捕前萨瓦克秘密警察头目一举进一步表明,他的目的是要恢复法律与秩序,而不是恢复镇压。
    然而,渡过这场危机又谈何容易。武装部队一直是忠于国王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总是供给他们大量的先进武器。可是,组成军人政府不仅不能恢复法律与秩序,而且会被穆斯林和极左派看做挑衅行动,因此会引起这个国家的甚至更为严重的分化。国王可能发现,任命一个军人政府容易,要解散它可就难了。要是军人政府证明无法使这个国家恢复相当程度的平静,要是国王证明他实际上成了他的将军们的俘虏,那么,从战略角度讲,就可能引起人们的担心。截至本周,苏联一直避免采取任何可能被说成是干涉伊朗局势的行动。要是伊朗分化成一个右翼军人政权和一个激烈的反对派,那就不能排除莫斯科给予密切得多的注意的可能性。苏联同各地不稳定的政局有关,这是有案可查的。在伊朗问题上,苏联可能还有担心中国进行分庭抗礼的干涉的一面。
    从战略上考虑,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希望伊朗能有一个稳定的政权。鉴于工业化国家对伊朗提供的石油依靠程度很大(最近的罢工浪潮使石油供应大大受到了限制),伊朗由一个得到足够的民众支持的政权来治理是符合西方利益的。得不到这样的支持,伊朗就搞不了现代化,西方也就得不到石油。不管怎样,伊朗人普遍认为,英美两国政府是给予国王以有效支持的。这种看法远不符合实际,但是,这两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讲的话会有特殊的份量。 MiP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法国《快报》周刊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一期刊载该刊驻日本特派记者马克斯·加洛介绍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创建人本田宗一郎如何办工厂的文章,题为《本田:业务的愉快》,摘译如下:
    “本田”这两个字,跟“日本”这两个字一样响亮,它已经成为万人皆晓的名词——两千万辆摩托车,加上多少人的梦想!——人们却忘记了这个帝国和这一神话的创造者。
    这个人在人间。他七十二岁。
    本田宗一郎具有那些经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人的那种简朴作风。例如,当他视察他的工厂时,那些工程师和干部都恭敬而又怀着深情地围着他转。穿着白色工作服的领导班子向“创造者”解释在装配线上进行的最新改革。
    本田宗一郎现在仅仅是这家公司的总顾问。他在一九七三年,辞去了董事长职务。是为青年人让出位置,还是为了退休?只需同他在一起就能够懂得他不是停步不前的人。他说:“我开始了第二次生命。”
    第一次生命是致力于对机械的爱好。他的父亲是个铁匠,他本人在一个车间工作。一九二八年当他二十二岁时,他获得压制自行车轮圈的第一份专利。他随后的发明是接二连三的。
    一九四六年,日本被战败压得喘不过气,他预感到出现了新的需要:他把来自(美国)军队剩余物资的马达装在自行车上。立即获得成功。这就是本田公司成功的起点。他在一九四八年创建公司时有三千三百元的资本。到一九六二年,资本已达到两千九百五十万元!
    这一惊人增长的妙诀何在?本田宗一郎说:“我是一名工程师,一个重实践的人”。的确,他是在事后才被授予各种学位的。他同公司的一位副董事长藤泽武夫一起建立、并分享这个公司的领导权。本田宗一郎说:“当我在一九四八年见到他(藤泽)时,我发现他所具有的正是我所缺少的:他对机械问题完全是门外汉,但却是一个超级推销员。”这一合作产生了丰富的结果。
    今天,当人们在这家公司的豪华的办公室——而那位前董事长的办公室却是很朴素的——里向公司干部了解本田宗一郎的作用时,他们就摆出一副过于繁忙的大经理面孔说:“关于本田先生的文章或书籍够多的了”。随后,他们就强调公司的组织结构已经改变。曾经有过创建时期:本田先生和他个人作风的时期。现在,是管理和经营的时代。在“个人崇拜”之后实行集体领导:一个由二十人组成的班子代替了创建者。
    本田宗一郎在一九七三年放弃董事长职务,是由于他跟不上一家成了世界上头号生产摩托车的公司新的需要吗?
    本田宗一郎说:“我的秘诀就是永远做我想要做的事。”另一个秘诀,无疑是我没有成为老一套或大学教育的俘虏。他说:“一张文凭完全表明不了一个人的真才实学”。这种见解立即被付诸运用。本田宗一郎解释说:“我们公司的全体工作人员,那怕是从大学毕业的,首先应该在一条装配线上从事体力劳动。”“应该自豪地劳动”本田公司在铃鹿的工厂装配线是令人神往的。这家工厂每年接待十万名参观者。当然,劳动速度很高,汽车或摩托车毫不留情地向前移动着——每十几秒钟生产一辆摩托车,每四十四秒钟一辆“文明牌”小汽车,每七十秒钟一辆小卡车。本田宗一郎说,“然而,是人员使用装配线,而不是装配线使用人。”
    他穿上印有他姓名的白色工作服,从工人中间穿过。车间里没有监工。
    本田停下来,他提问题,出主意,开玩笑。工人们都年轻,公司里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九岁。没有人缺勤。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是技术学校毕业生。
    装配线非常清洁。本田宗一郎说:“工人必须自豪地劳动。家长们跑来看他们的儿子在装配线上劳动。他们应该愉快地会晤。”
    在墙上,挂着最优秀工人们的照片,那些改进了他们的机器或是革新了工作方法的人的照片。本田解释说:“一直举行着思想竞赛。这是动脑子的大好时机。”
    这种气氛和法国工厂的装配线的气氛的差别很明显。这里看不到那些往往使车间的气氛恶化的“小工头们”。
    本田宗一郎评论说:“领导人必须做出榜样。他们的双手必须沾上油污。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不懂得生产真正的愉快。”
    是家长式统治吗?也许这个字体现了这个矛盾的社会的实质。在这个社会里,封建的结构和思想跟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共处共存……这种尖端技术和传统美德——尊重劳动,尊重等级制、纪律性,对不管自己所居的地位而属于一个“家族”即本田“家族”的自豪——的结合,它是否是日本成功、特别是本田公司成功的秘诀?
    本田宗一郎在任何情况下都经常突出人和思想的作用。他说:“思想比金钱更多地主宰着世界。好的思想可以产生金钱。当代人的格言应该是:思想比金钱更厉害。”
    本田说,“在销售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情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归根到底,产品的价格是次要的。起作用的是人的意志,是思想。”恰好,本田宗一郎自从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后的第二次生命,主要是要在思想方面取得某种突破。
    他否认他想效法福特基金会的做法,但他设置了一个本田基金会。自一九七六年以来,该基金会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发明”座谈会。第一次在东京,随后在罗马,最近是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在巴黎。
    本田宗一郎说:“我的思想超越于物质财富。我认识到我本人,以及各日本公司和世界文明缺乏点什么。”
    本田基金会的秘书长,伊达教授是东京大学的一位电子专家。本田宗一郎微笑着说,“为什么不把所有专家集中在一起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MiP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十一日电】美国今天否认埃—以和平条约的会谈处于停滞状态,并且说,仍然进行着紧张的谈判。
    这次会谈的官方发言人、国务院新闻官员谢尔曼说,一个月前开始的这次谈判已加紧进行。
    谢尔曼说:“我要说,我们希望这些谈判将取得成功。我们决心使会谈取得成功,为达此目的所进行的谈判正在继续紧张地进行。”
    【美联社开罗十一月十一日电】《金字塔报》从华盛顿发回的消息说,美国外交官为了避免埃以和平谈判破裂已提出新“建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这家报纸的消息没有具体说明美国新努力的性质。它说,这是为“消除”埃以谈判代表之间的“危机而作的最后努力”。
    它说,美国驻中东巡回大使艾瑟顿已提出这些建议,主要是关于把埃以条约同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和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撤军联系起来的一条规定的措词的建议。
    《金字塔报》引用埃及代表团员的话说埃及拒绝以色列提出的关于西奈所产石油的要求。
    以色列的要求包括:埃以联合开采西奈油井、埃及保证每年向以色列出售一百五十万吨原油,从阿里什向以色列本土修一条输送天然气干线,以色列无论买埃及多少原油都在支付方面规定宽厚条件。《金字塔报》说,“埃及拒绝就(西奈)石油问题同以色列达成任何特殊协议。如果同以色列建立了正常关系,石油将同其他出口商品同样对待,价格完全根据国际上的需求率来确定。要埃及保证接受有关原油这样的重要商品的过分要求是不合适的。” MiP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月二十九日电】骨瘦如柴的搬运工人,在头上顶了行李从机场带到乡村。乡村的人民每周的生活费只靠几个便士过活。
    他们每人一年的收入只一百五十美元,三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在贫穷线以下,在发展中国家已消灭的疾病,现还在印度蔓延着。
    印度有六亿三千五百万人口,但全国只有两百万座电话,比芝加哥还少,而且经常是发生故障打不通。在全国六十万个乡村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乡村有电力供应。 Mi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