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10月29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10-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新闻周刊》文章:《厉害的电波》 '...

    说电视发射台、输电线、雷达站等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是一种看不见的暗中为害的污染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七月十七日登载一篇文章,题为《厉害的电波》,摘译如下:
    城市里新建的电视发射台,农村中伸展的输电线,为指挥空中交通而增设的雷达站,革新的消费品如微波炉灶和民用频带无线电等
    ——美国生活中应用的电技术正在激增。这些装置,每一样都带来明显的好处,但是也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而且可能是暗中为害的污染,即电磁辐射。许多专家认为,大气中的这种“电烟雾”的浓集程度,还弱得很,远远不足以对人类造成严重影响。但是,最近有一批大叫大嚷的科学家和主张保护环境的人却指责说,反复的低剂量的射频和微波辐射,可以造成种种疾病,从定向力障碍和生育力减退到白内障和癌症。
    最初说明造成疾病的一个迹象,是在一九七六年关于俄国人用微波射束对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据说损害了一些使馆人员的健康这件事被揭露出来以后。去年,《纽约人》杂志的撰稿人布罗德在他的著作中添枝加叶地煽动说,电磁辐射对人有害,而美国军方以及电子仪器和通讯器材工业大量地掩盖这种危险。接着,今年三月国会总审计局发表一篇报告认为,“每个人都连续暴露于射频和微波辐射……由于其用途猛增以及对公众健康可能有害,这已成了一件全国关心的事。”
    其他政府专家不相信这种说法,认为是夸大的。
    尽管如此,一些地方上的团体已开始强烈抵制有可能增加电污染的行动。环境保护局一九七四年曾提出俄勒冈州波特兰是最适合于居住的大城市,该市市民由于环境保护局最近发表报告说他们城市的微波集中量是十二个大城市地区中最高的而吓呆
    了。
    无可争议的是,电磁辐射的剂量正在不断地成倍增加。在美国,有三千五百万以上的电磁装置用于工业方面,如处理胶合板和加工食品等。有九百万广播发射机、几十万微波通讯塔、数以万计的雷达、四万多英里架空的高压电线。在美国,微波炉灶的数目今天已达六百余万,在使用中的民用频带无线电现在接近三千万。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周围的辐射究竟能不能造成任何严重伤害。它离放射性的致命力还很远,放射性通过化学作用改变活的组织而杀死它。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通过把组织加热而破坏它,正如在微波炉灶上烧煮食物一样。关于接触射频和微波辐射的官方安全标准在一九五七年规定的是每平方厘米十毫瓦,这是已知的造成损害的最低程度的十分之一。即使是今天,也没有什么人受到接近于那个剂量的辐射。
    据环境保护局的调查报告说,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人口接触的辐射还不到安全标准剂量的一万分之一。
    然而,提出批评的人认为,定标准的人的基本假设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们指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辐射可以造成一些完全不同于加热的后果——甚至接触大大低于安全标准剂量的辐射也是如此。部分迹象如下:
    ——芬兰的偏僻地区北卡累利阿患癌症和致命的心脏病发作的人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剧增,因为附近芬苏边界另一侧的一座巨型雷达站投入使用。
    ——苏联和东欧的科学家报告说,很低的辐射剂量可以造成头痛、烦躁、以及记忆力和食欲减退。
    苏联规定的接触射频辐射和微波辐射的限度为美国标准的千分之一。
    ——有一项把动物细胞接触微波的试验表明染色体受到破坏。受到辐射的胚胎显出脑变态和脊椎畸形。
    ——纽约州锡拉丘兹退伍军人医院的安德鲁·马利诺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高压电线可能造成问题。
    马利诺说,“直接在电线下面,发育受阻碍;相距三百至五百英尺,对生理有影响,如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心电图也发生变化。相距一千英尺,对行为有影响,如人的反应变慢了。” yO4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说在驾驶员看到在他上空有一个发绿光的庞然大物盘旋的几秒钟后,无线电联系就中断了
    【路透社墨尔本十月二十三日电】今天海军和空军加紧了对一架失踪的轻型飞机的搜索。这架飞机在驾驶员报告在他上空有一个发绿光的庞然大物盘旋之后几秒钟就告失踪。
    二十岁的驾驶员弗雷德里克
    ·瓦伦第奇星期六(二十一日)晚上飞行期间向地面控制塔报告:这个物体“看来在玩弄什么鬼把戏……飞行速度,我无法估计。”当时天气晴朗。
    随后不久,这架单引擎的飞机飞越澳大利亚本土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时,同它的联系就中断了。迄今尚未找到这架飞机的下落。
    运输部的官员播放了驾驶员的惊人的六分钟谈话的录音。他们说,这位年轻的驾驶员可能迷失航向并且头朝下飞行,误把他自己在海中的倒影当成不明飞行物体了。
    但是运输部发言人威廉斯并不排除可能是不明飞行物体。
    另外一些人不同意迷航的说法。例如他父亲吉多·瓦伦第奇认为,可能是不明飞行物体把他儿子抓走了。他说,他儿子是一位飞行教练,头脑冷静。
    另外一个商业飞机驾驶员阿瑟·舒特说,他不认为瓦伦第奇会把自己飞机上的灯光认错。“如果他头朝下飞行的话,我就不明白他怎么能这样清楚地描述情况。如果他是迷航的话,本来会比较惊慌的。”
    瓦伦第奇当时驾驶包机从墨尔本飞向金岛。他对空中交通控制人员说,一个有四盏亮灯的物体刚刚从他身边飞过。控制人员告诉他,附近没有飞机。
    他说:“它是长形的,无法作更多的形容。现在朝我来了。看来它是静止的。我在打转,这个东西在我上面打转。它发绿光,外面有某种金属光。”几秒钟后,飞机引擎开始发出爆破声,无线电发出大声噪音,于是联系中断了。 yO4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十月五日刊登夏元瑜所写《一错五十年,为猫熊正名》一文,摘转如下:大猫熊的发现英文里有个字叫做Panda,它又称为Cat·bear。中文应该译为“猫熊”。不幸在几十年前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排颠倒了,成为“熊猫”。不料一错至今,竟没一位大动物学家出来指正。
    猫熊有截然不同的大小两种。先说大的,它外形十分像普通的熊,当地的土人叫它为白熊——因为他们根本不知北极另有真的白熊。它的耳朵内面黑,眼周也有黑圈。肩部一条黑带横过,分达两条前肢,胸和喉也是黑的。有些标本的这一部分略带微红。后肢也是黑的。其余部分全是微含乳黄的白色。《尔雅》里解释“黑”字说“如熊,黄白色”,不知是否古人指它而言。
    一八六九年有法国的苦修会神父阿尔芒德·达维德(也是一位动物学家)在西康的东北部穆坪首先买到了这大猫熊的皮,幸而土人剥得完整,还能做成标本,至今陈列在巴黎博物馆里。六十年之后,洋人来收集这动物的渐渐多了。在一九二八之前,伦敦的南肯辛顿博物馆、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柏林博物馆,和上海天主教徐家汇博物馆全有了。一九二八年美国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弟兄到云南和西康去探险,在西康踏遍群山才亲自射死了一只,这是第一只死于洋人之手的大猫熊。
    把大猫熊误称为熊猫的人固然该打,其实英文的cat·bear也不对,因为它外形虽像熊,而解剖之后,看看头骨就知和熊毫不相干。
    它和真熊倒是有关系没有呢?把它的头骨和那灰熊的头骨比较一下,也就一看便知二者相差之远了。罗斯福既打死大猫熊之后,解剖了它的胃,看看它尽吃些个什么?也研究了不少它所留下的粪,知道全以竹为生,大量的竹叶、笋,甚至较嫩的竹茎也嚼得下去。所以它有惊人的咀嚼力。它的牙齿全不像食肉猛兽。上颚有门齿三对,犬齿(很短)一对,前臼齿四对,后臼齿二对。下颚有门齿三对,犬齿一对,前臼齿三对,后臼齿三对。这些臼齿面平而粗糙——狮虎是有三尖形的——才适于磨碎坚硬的纤维。光是牙齿能磨还不行,还得要有极大的咀嚼力量。这要靠强大的肌肉来连接下巴和头骨,并且颧骨非向外扩张不可。而且头顶要有高高的棱状隆起线。这样才能多生肌肉。猫熊的脸由于颧骨高故而显得圆圆的,很像天生的卡通里的动物。它的嘴很短,总之和真熊一无相近之处。不妨叫它为“罴”。
    它的分布区比前人所想像的广阔,有位索尔比在陕西黄河南岸偏西的太白山曾发现过它的踪迹。当地人说绝对真有此兽,并且指出它的粪和咬断的竹茎给这位洋人看。从这地域向南经过广大的山区,至少达及云南边境,这些地方的人全知道这“白熊”的名字。
    大猫熊既不和真熊同类,生活方式当然也不同。真熊冬天要冬眠,它可不要,这是各产地的土人一致的说法。天暖时它睡在树上,天寒时找个树洞做窝,除了春天它们要找配偶之外,全是单独生活。大猫熊的厄运自从一八六九阿尔芒德·达维德神父在西康的农民手中买到了大猫熊的皮,他不认识这是什么动物的,寄回巴黎之后,又买到了几张。渐渐闻名于欧美。罗斯福弟兄固然在一九二八年首先射死了猫熊。一九三一第一次来的布鲁克·多兰探险队又打死了一只。一九三六年另外两个美国人鲁思和威廉·哈克尼斯组织了探险队,其中还有一个名叫丹吉尔·史密斯的动物采集专家。他们打到了几只,并且为猎获物引起了一场争执。在这一次采集中哈克尼斯居然遇到一只携带幼儿同行的雌兽。他打死了母兽,活捉了幼儿,由他的夫人细心照料,平安到达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园主以为它是雌的,命名为苏玲,成为大众的宠物。苏玲虽享荣华,受富贵。不过八字不好,一年后(一九三八)夭折而亡。不但由高手做成标本,而且由解剖学名家德怀特·戴维斯仔细研究,证明它实在是只雄的,他写了一篇解剖苏玲性器官的报告。由此也证明别处动物园的幼年雌性大猫熊也不见得全是母的。在它们幼小时是难以辨识其性别的。
    苏玲死后,同年十二月又有一只幼小的雌猫熊到了上述的动物园,名叫咪咪。英国的伦敦动物园也弄到一只七个月大的——叫作明。还有两只幼年雄性的——唐和宋。原想将来可以繁殖,不料这两只雄的没等到明成年就魂返故土了。明活到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也香消玉殒了。一九四六年西康省政府送了一只雄的给伦敦动物园,它活到一九五○年。大猫熊的近亲大猫熊有位近亲,名叫小猫熊。大概英文的Ca·bear还是从它而来的。
    第一对出国的小猫熊是前述的丹吉尔·史密斯捕得的两只,曾在上海兆丰公园中展览过一年。然后船运赴美。
    我对大小猫熊最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它们由食肉兽变为素食而且专门吃竹。营养学家说笋最不含养份。可是大猫熊竟连竹竿也吃得下去,长得肥肥胖胖。 yO4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