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7月3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7-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印报报道:《印度总统人选:人民党内意见分歧》 '...

    【本刊讯】印度《国民先驱报》六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总统人选:人民党内意见分歧》,摘要如下:
    人民党在该党提名的共和国总统人选上意见有分歧。党内一派人主张提名议长雷迪担任总统,另一派打算说服国防部长拉姆担任总统职务。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主张雷迪的人提出的主要论点是由于总理是北方的文迪亚人,因此,总统应当是南方人;其次,由于人民党不论在印度南部选举人民院议员或最近在泰米尔纳德和本地治里举行的议会选举的结果都很不好,因此,据说,从南方挑选一名政治领袖担任总统将有助于人民党在全印度确立它的形象。据说,当人们向内政部长、人民党有力人物查兰·辛格提到雷迪的名字时,辛格并不反对提名雷迪为候选人。
    另一方面,人民党主席钱德拉·谢卡尔和他的支持者赞成提名拉姆为候选人。他们认为,拉姆会得到全国普遍的接受。
    德赛总理正努力使党在总统人选上取得一致意见。他已经同反对党领导人恰范讨论了这个问题,预料他还将会晤其他党的领导人。 ONg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曼谷六月三十日电】原来作为东南亚地区反共冷战缓冲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今天已不存在了,反应很平静,很少有人表示惋惜。
    这个存在了二十三年的组织解散了,因为该组织的六个成员国认为“情况变了”——共产党在印度支那得胜,自从五十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态度也大大缓和了。
    东南亚条约组织当时是根据一九五四年马尼拉条约成立的,尽管东南亚条约组织派生出来的军事联盟解散了,但是反共集体安全条约仍旧存在。
    泰国外交部将于今天迁入这里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总部接管这所大楼。
    到黄昏时分,就将敲响这个联盟的丧钟,那时,六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
    ——的国旗将象平时那样降下来。将不专门举行解散仪式。明天早晨就不再升旗了。
    东南亚条约组织今天在最后一份新闻公报中宣布,它的“逐步结束”已经完成,那是六国部长在两年前决定的。
    公报说:“大家承认,这个组织在前几年里对本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公报指出,有些事业还将在双边基础上继续下去。 ONg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三十日电】题: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最后一天
    《消息报》就东南亚条约组织集团的解体写道,东南亚条约组织是寿终正寝了,然而帝国主义仍然念念不忘他们的扩张主义计划。西方国家,首先是美国近几年来一直在“笼络”为了经济合作而联合起来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并竭尽一切力量使之变成某种“反共基地”,这绝非偶然。
    帝国主义在东南亚的政策的原则依然如故:“走是为了留”。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可悲经验显然没有使五角大楼的发热头脑冷静下来。 ONg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伊斯兰堡七月一日电】外交部长阿齐兹·艾哈迈德昨天在这里说,巴基斯坦愿意考虑同印度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只要它同意通过公民投票来解决克什米尔争端。
    他说,要是没有这样的条款的话,这个条约就毫无意义。他是在评论印度总理德赛最近提出的两国缔结一个条约的建议时这样说的。
    他说,印度领导人过去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提议,但是一到巴基斯坦要求规定成立一套机构来解决任何争端的时候,他们就把建议撤回了。
    他还说,他对德赛所说印度在巴基斯坦的政局恢复正常以前不能开始谈判的话感到惊讶。他说,巴基斯坦的局势是正常的。巴基斯坦各政党之间的分歧对印巴是否应当努力使关系正常化并无影响。 ONg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印度《政治家报》六月十五日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官方关于一九七六
    ——七七年度的经济报告证实了前些时候的估计,即总的说来,这是印度经济的一个坏年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而一九七五——七六年度的最后数字是增加了百分之八点五(主要是由于粮食产量创造了一亿二千一百万吨的纪录)。一九七六——七七年度的农业生产实际上下降了。估计粮食产量只有一亿一千一百万吨。工业生产增加了大约百分之十,但是这个数字掩盖了一个事实:大多数的消费品工业在生产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进展,而工业上的“症状”则并无好转。物价的状况变糟了。批发价格到年底增加了百分之十二,部分的原因是货币供应增加了大约百分之十七及食油和棉花这类的商品缺货。本年度主要的成绩是出口扩大,储备增加,并且增加了相当大量的粮食库存。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后两条正是资金短缺,从而对经济增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的原因。
    鉴于这种分析,一九七七——七八年度的前景是阴暗的。抛开这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可能增加这一点不谈。上年度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后果仍然将发生作用。目前还无法肯定农业生产的趋势,关键仍然要看雨季如何。因此物价仍然是令人担心的。在工业方面,在一九七六——七七年度的设备利用率较高,一九七七
    ——七八年度要扩大生产就得增加新的投资。从短期来看电力不足也是可以叫人担心的一点。 ONg品论天涯网


    人民的估计是对的,缺口连同关于以色列安全和以色列士兵的神话一起消失了。一切失败主义的老鼠无影无踪了!
    柯西金在埃及呆了四天后回莫斯科了,在他耳边响着一句话:我决不停火。在我耳边回响着一句话:停火。
    柯西金一定是悻悻而去。他不满意我们之间进行的谈话。我不满意他说的话。我对他没有抱多大期望,因为他们不相信我们的战斗能力,同时担心如果我们投入战争,会使他们同我们一起陷进去,会使他们和美国一起陷进去,特别是俄国和美国正处于一种和解状态。他们希望这种和解长期维持下去,不希望我们破坏这种和解,不希望我们迫使他们与美国进行一场军事对峙。我不反对和解,但是我反对通过实力把和平强加于人,即通过武器的力量或既成事实的力量。以实力求和平的理论是本·古里安的理论,他的观点是:阿拉伯人如果不自觉地要和平,那我们就强加给他们!
    我对自己必须坦率、明确,因为在政治词典里有许多含义不明的词,而政治家则在含混不清上做文章,即利用含混不清为自己谋利。这种含混不清宛如舰艇放出的烟幕,使飞机不知道它们的准确位置。即这种含混不清是一种伪装、也就是一种障眼或掩盖的办法。在这些含混不清的词中有一个词:友谊!
    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友谊不能长存,而相互的利益却是持久的!
    邱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说过:谁能够预见俄国人将干什么?他们是一个难题中的谜中之谜,难题放在一个只有一把钥匙的箱子里,钥匙在俄国,钥匙的名字是国家利益!
    友谊一词只是一部大词典中带有爱国主义色彩的词汇中的一个!
    柯西金走了,他的话仍萦绕在我的耳际。他说:缺口是一个严重的军事行动。
    我对他说: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那是一个杂技动作,你将会看到。
    柯西金强调,那比我想象的更严重,事情不是这样简单!
    现在,历史正在给我们作出判决:是的,事情不是这样简单,因为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没有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如果战争成为处理这些关系的手段之一。但是,缺口到哪里去了?我们现在站在什么地方?犹太人现在站在什么地方?
    十月十九日,美国干预了。它宣布了这一点。它向以色列保证要保持中东的力量平衡,以色列的力量和我们的力量的平衡。美国人的平衡概念是,以色列占更大的优势。美国通过一些美国军队迄未用过的非常先进的武器进行了干预。他们送来了电视炸弹、反装甲炸弹。美国的军火库打开了,向以色列运送了它所需要的全部东西以及更多的东西,坦克从飞机上一下来就直接参加战斗。
    我向全世界宣布,我准备同以色列打仗,但我不准备同美国打仗,我要对埃及人民和我的武装部队负责,我决不允许美国的干涉导致埃及的一场灾难。我同意停火了。我通知了苏联,让它告诉美国。已经决定,基辛格于停火的第二天,即十月二十三日访问苏联。
    十月二十二日晚七时停了火。以色列为了乘我们军事上弛缓的时机占领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破坏了停火。他们没有占领伊斯梅利亚,没有进入苏伊士,而只是渗入,后来停留在苏伊士的郊区。尽管这座城市被放弃了,他们也没有成功地进入此城。他们的士兵挨了火烧,他们的十二辆坦克被击毁。苏伊士战役,人民、军队和警察团结一致反抗犹太人,这是最辉煌的英雄业绩。
    重读一下有关缺口的记载——特别是犹太人的记载——就会发现,他们大肆鼓吹。他们说,摩西——摩西·达扬——又进入埃及了。他们忘记了,摩西·达扬从一九六七年以来就占领着一块埃及领土。
    如我所料,结果是缺口匿迹了,消失了。这个戏剧性的行动必然会从战争的舞台上消失。因为这是一个为了在世界上遮丑、对付那时出现的、至今还存在的以色列每一个家庭的不满的宣传行动。你只要读一下犹太军事家写的关于“赎罪日”战争的东西就够了。
    读一读梅厄自己写的东西,她是如何哭泣的,尔后将军们如何垮台,开始互相套绞刑架,这个缺口又如何是一种货真价实的国际骗局!
    历史不会忽视十月战争,而是将要对它作大量的充分深刻的记载。因为其中的教训是无法隐蔽的,我们的敌人也在作证。
    我翻阅了一本特拉维夫出版的书,书名是《从军事上看阿以冲突》。该书收集了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一次讨论会的讨论情况。讨论会开得很简短,措词闪烁,结论十分谨慎。发言的人都回避全面指责以色列,但同时他们却对我们的武装部队表示崇敬,为自己寻找借口。懊悔、失望和激烈的震荡,是大家感到的普遍气氛。(四十七) ONg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