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开罗14日电】埃及报纸今天第一次报道了共产党分子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在巴格达展开的冲突的消息。
    这些报纸指责共产党人攻击阿拉伯统一和散发反对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小册子。“金字塔报”警告伊拉克人民说他们的胜利正在危险中,并且举出他们的胜利有“推翻了君主政权、铲除了封建主义、瓦解了巴格达条约、消除了外国影响、采取了积极中立的政策并且选择了同阿拉伯民族统一的政策。”
    开罗报纸还刊登了来自巴格达的消息:高等军事法庭已经秘密开庭审讯和判处了被控参与最近发现的反卡塞姆阴谋案的那些人,但是判决要等到军事总督最后批准以后才发表。军事总督就是卡塞姆将军本人。“人民报”说,主要被告是拉希德·阿里·盖拉尼、阿卜杜勒·拉希姆·拉维、赫达尔·盖拉尼和一些有势力的部落首脑。
    这家埃及报纸还说,所有的外国人没有军事总督的书面许可一律不得离开巴格达去各省。
    【法新社安卡拉14日电】来自巴格达的旅行者今天说,伊拉克首都呈现了一种革命的气氛。他们还说,陆军似乎无法维持秩序了。
    他们说,大使馆四周的岗哨增加了,特别是美国大使馆,有一支武装部队驻扎在花园里。他们说,近几天以来群众举行了激烈的示威游行,有二十五辆以上属于外国人的汽车,其中有些是外交使团的汽车,被群众烧掉。
    伊拉克在土耳其的拥护和反对伊拉克政权的人士对这种情况表示严重的忧虑。正在流传的谣言说已经处死许多人。巴格达电台对于这种情况保持沉默。
    【法新社德黑兰14日电】伊朗报纸“观察报”驻阿巴丹记者今天报道,昨天伊拉克巴索拉爆发了反对伊拉克总理卡塞姆的游行示威。
    这家报纸说,政府解除了伊拉克南部的部族的武装。
    【美联社德黑兰14日电】伊朗外交大臣赫克马特星期日在议会报告了伊拉克的局势。并且谴责说,伊拉克的新政权“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而是操纵在某些人的手中”。
    赫克马特对最近巴格达举行的反对伊朗的集会表示抗议,接着他要求议会议员、伊朗报界和人民保持耐心和镇静,避免使用暴力。
    他说,“伊朗政府正在谨慎地注视着伊拉克局势的发展,如果必要的话,它不会不采取有效的措施。”
    他说,目前他认为没有必要透露可能采取那些步骤。
    但是政府的一位高级人士说,伊朗的反措施可能包括:增强它在伊拉克整个边境的军事阵地,把油管从阿巴丹炼油厂伸展到波斯湾,以便出口石油制成品,而不必使用什图拉拉卜(什图拉拉卜每年估计可给伊拉克带来六百万美元的航运收入),并且禁止伊朗的朝圣者访问伊拉克的希伊阿各庙宇。人们认为,伊拉克每年可从这些伊朗的朝圣者(估计每年有十万人左右)那里收入一百万美元以上。
    【路透社德黑兰14日电】伊朗外交大臣赫克马特今天表示不满说,伊拉克对伊朗采取了敌对态度,他说,它的报纸和电台正在散布反对伊朗的宣传。
    斯克马特是在下议院说这番话的。他还指责伊拉克政府允许人们在巴格达举行反伊朗的示威。
    上星期日德黑兰报纸宣称,伊拉克政府已经允许已被取缔的伊朗人民党(共产党)几个党员到巴格达去进行反波斯的活动。
    他指责新的伊拉克政权未能领会伊朗的善意,他并且抗议伊拉克外交部长贾迈尔上个月所发表的一项声明,声明说,“巴林是阿拉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赫克马特说,“巴林是伊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决不允许干涉我国内政。”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14日电】这里宣布,伊朗和美国海军联合演习今天在波斯湾开始举行。这个公告说,演习将一直举行到星期四。
    【美联社巴格达14日电】美国大使戈耳曼结束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四年半的工作,星期日启程前往罗马。
    伊拉克政府星期六晚间为戈耳曼举行了饯行便宴。包括卡塞姆总理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历时两小时左右的招待会。
    戈耳曼在宴会中同总理进行了私下的谈话,美国人士说,他们的谈话是融洽的。戈耳曼将由杰尼干接替,杰尼干在这以前一直是任驻罗马大使馆的参赞。
    【合众国际社东京13日电】一家英文报纸今天报道,国民党中国外交部长黄少谷由于日本政府的忽视在本周提前一天“怒气冲冲地”离开日本返回台北。
    国民党中国大使馆证实了“朝日新闻晚刊”报道的这一事件的细节,但是否认黄少谷本人或者大使馆因此而感到不安。
    “朝日新闻晚刊”说,在机场欢迎黄少谷的只有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日本政府没有派遣代表去机场欢迎他,虽然事先通知日本政府他将到达。
    大使馆证实了这些细节。一位发言人说,日本外务省事先是得到黄少谷的旅程计划的通知的,其中包括他什么时候到达和乘什么飞机。他还说,没有一个日本官员在机场欢迎他或者欢送他。但是这位发言人接着说,“日本政府有它自己的处理事务的办法。因此我们不能评论或者判断这件事情。”
    他否认这次“忽视”是黄少谷提前一天离开日本的原因。这位发言人说,“他所以改变计划是因为台北有公事等待这位部长回去处理”。
    【中央社东京13日电】这里的报纸今天以显著地位刊载了日本政府对于最近来访的中国外交部长黄少谷的冷遇的消息。
    “朝日新闻晚刊”今天在头版上刊载了它的记者写的一条独家消息,指责日本外务省缺乏外交礼节。
    “朝日新闻晚刊”援引外务省亚洲局高级官员的话说,日本外务省没有得到关于外交部长黄少谷来访的消息。这家报纸援引这位人士的话说,“否则高级官员将会去机场欢迎黄部长的来到。”
    【本刊讯】黎巴嫩的贝鲁特“晚报”13日发表社论,要求承认中国。
    社论说:“黎巴嫩政府应当首先承认自由阿尔及利亚政府,那是很自然的事;还必须同人民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社论说,同“美国的第五十州”蒋介石集团保持关系,而不承认六亿人口的人民中国,那是没有道理的,“特别由于人民中国是万隆会议的支柱,并且从来没有一天不以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来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亚非国家的一切独立运动的。”
    报纸还提到毛泽东主席接见阿尔及利亚政府代表团,认为是中国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一个例证。
    【本刊讯】从“华尔街日报”11月18日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美国石油垄断组织极力想扩大对外国石油资源的控制。
    “华尔街日报”指出,去年美国石油公司在国外投资为二十二亿美元,1948年为七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对外国石油工业新的投资分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写道,去年美国公司在中东投资只占它在国外投资的9%,而1948年占24%。对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投资总和1957年占59%。1948年占50%,同时在西半球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加。
    “华尔街日报”认为这种改变是有各种因素的。报纸写道,“首先,目前中东石油的开采量已足够满足它的大市场——欧洲的需求,而在欧洲和美国没有提出新的要求之前,中东国家不想给予新的承租权。此外,美国石油公司对中东动荡的政治局势感到不安,因此极力想使后备力量离自己家更近一些。中东国家日益要求增加它们利润的比重,再加上国有化的威胁,不能引起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兴趣。”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13日电】看来共产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今天似乎要在盛产石油的伊拉克战场上进行第一次大斗争。
    伊拉克共产党的力量的迅速增长震动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使他们公开认识到共产主义对他们的理想构成的威胁。
    传到这里的消息说,伊拉克的共产党人组织了工会和学生团体,它们提供了街上的暴民和在伊拉克的最有效的街头示威工具。据说他们也在不断把共产党人和同路人安插到被杀的前首相赛义德的支持者被赶走后空下的文官职位。
    共产党力量的这种高涨是在伊拉克总理卡塞姆的政府过去五天雷厉风行地清洗伊拉克国内的亲纳赛尔分子的时候发生的。
    没有迹象表明卡塞姆根本不是一个真诚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据说,仍然是伊拉克的主要力量的陆军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共产党的影响。
    然而,西方外交官员们认为,在伊拉克发生共产党政变的危险是任何阿拉伯国家所未面临过的最大的危险。
    朗特里现在在开罗要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领袖们会谈。黎巴嫩首都的许多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认为,伊拉克的共产党威胁可能为纳赛尔总统的政府和美国改善关系打开途径。
    【美联社开罗14日电】美国人士否认朗特里到这里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讨论伊拉克局势,但是毫无疑问,在他同纳赛尔会晤的时候,这个问题将是他们议程中的重要项目。
    这里某些老资格的阿拉伯观察家预测,伊拉克可能“在几周内变成共产主义国家”。
    埃及人最近对于他们认为是纵容伊拉克共产党的威胁以抵销纳赛尔在那里的影响的作法,越来越感到不耐烦。几天来这里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们美国人宁愿伊拉克有共产主义,也不愿意它有纳赛尔主义。”
    巴格达是朗特里的中东旅行中访问开罗以后所要访问的下一个地方。朗特里星期六会晤了外交部长法齐、负责总统事务的国务部长阿里·萨布里和外交部副部长侯赛尼·萨布里。朗特里拒绝对他的会谈发表意见。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12日电】来自伊拉克的旅客说,在街上已经看不见纳赛尔的相片了,而且也很少在公共场合中听见他的名字。
    据说,西方各国大使馆遭到严密的监视。同时自从叛乱发生以后,苏联、赤色中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都在这里开设了大使馆,而且在这个国家日益活跃。
    一个人士报道说,有一批十二名苏联陆军军官已经到达伊拉克来训练伊拉克军队使用苏联武器。但是这个消息没有得到证实。至少已经知道有两船为数不多的武器运到了伊拉克。
    【本刊讯】巴黎“回声报”11月2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章,歪曲事实诬蔑我国援助阿拉伯国家是为了石油。全文如下:
    苏联在阿拉伯世界的经济攻势,最近还加上了一个不应低估其重要性的中国(经济)攻势。
    中国事实上是莫斯科最好的宣传材料。中国通过“大跃进”显示出一个不发达国家在几年之内依靠苏联援助所获得的成就。中国在阿拉伯各国青年中的威信比苏联的威信要高得多。一、在埃及
    中国和阿拉伯最初的接触是在万隆会议(1955年4月)上建立的。当时刚刚认识纳赛尔的周恩来,立即邀请埃及派代表团访问,不久后就缔结了一项贸易协定。当时的埃及经济甚至是由中国“拯救”的,因为中国为埃及提供了出乎预料的棉花市场。
    苏伊士危机时,北京再次帮助埃及。北京以结算过去的棉花交货价值为理由,给了埃及二千万瑞士法郎,来弥补英国冻结埃及外汇(所造成)的损失。
    最近正在开罗谈判签订一个新的中—埃贸易协定。二、在摩洛哥
    最近签订了一项贸易协定(十月底签订的)。这个协定将使中国能够进口在摩洛哥装配的(法国)贝尔利卡车。三、在也门
    1958年初签订的贸易协定,让中国起“教师”的作用。中国为了(帮助)也门的经济发展,向它贷款七千万瑞士法郎以便修建各种工程。工程计划中特别包括:一条长一百七十公里的公路、冰藏工厂、罐头厂、一个纺织厂等等。一个目的:石油
    工业化在中国形成了石油需要,中国国产石油在最近是无法满足这种需要的。这可能是北京对中东各国表示关心的主要理由。
    强有力的中国买主的出现,必然会对各阿拉伯国家的内政起作用。
    伊拉克从它7月14日的政变后,已经承认中国。这样中国就第一次同一个出产石油的国家建立了正式关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