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贝鲁特五月二十三日电】在选举萨尔基斯接替弗朗吉亚总统以来的两个星期中,黎巴嫩已成了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国家进行一系列外交活动的焦点,但是弗朗吉亚总统仍然顽固地掌握着政权,许多外交努力也已相互抵销。
    海湾石油富国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曾试图使埃及和叙利亚和解,自从叙利亚严厉地批评埃及去年秋天同以色列签订西奈协议以来,这两个国家一直是不和。显然它们希望赢得埃及和其它阿拉伯温和国家对叙利亚在黎巴嫩的行动的支持。
    为了换取这种支持,预料叙利亚将会缓和它对所说的开罗亲美政策的敌对程度。
    由于以利比亚总理贾卢德为首的激进的阿拉伯国家竭力要把叙利亚留在它们的阵营里,因此调解的努力在这一周变得复杂化了。
    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向叙利亚暗示,它同两个邻人即伊拉克和黎巴嫩左翼的争端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甚至有人说苏联总理柯西金要访问中东,以便支持成立一个“强硬路线者”阵线,这一主张的支持者们说,成立这样一个阵线将会使叙利亚在阿拉伯—以色列和平谈判中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
    这些反对派仅在联合国驻扎在戈兰高地的和平部队任期结束—周之前向叙利亚表示的这种讨好,在大马士革引起了动荡。贝鲁特报纸报道了叙利亚军队中和执政的复兴社会党内进行逮捕的消息,科威特报纸预言叙利亚内阁将要大改组。
    如果叙利亚站到激进的阿拉伯一边,那么它就有可能不受损害地摆脱黎巴嫩局势,让黎巴嫩人自己解决他们的问题。叙利亚撤走后将会使黎巴嫩左翼分子感到莫大高兴,后者现在在战场上处于实力地位,并一直呼吁只同作为与会者的交战者举行讨论和平的圆桌会议。
    黎巴嫩右翼担心叙利亚和它的左翼敌人可能和解,右翼迅速地欢迎了法国总统德斯坦宣布的法国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派军队到黎巴嫩(的建议)。
    右翼部队认为这一建议证明了他们的说法,即没有友好国家的军事支持就不能在黎巴嫩恢复平静,而平静是举行政治谈判的一个先决条件。
    右翼还谋求依靠外国的政治支持弥补它在军事上的虚弱。因此,它支持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干预,并一再呼吁联合国卷入这场危机。由于同样的原因,法国的建议对右翼是有吸引力的。
    【法新社巴黎五月二十三日电】黎巴嫩总理卡拉米今天说,如果弗朗吉亚总统要求法国对黎巴嫩进行干涉,那么他的政府「就不准备跟他走」。
    卡拉米在对卢森堡电台的谈话中说,他认为法国目前不可能向黎巴嫩出兵。
    【法新社的黎波里五月二十三日电】卡扎菲上校今天在马耳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认为法国对黎巴嫩如果进行干涉,那就是对这个国家进行侵略。
    【法新社科威特五月二十三日电】科威特不赞同法国向黎巴嫩出兵,它认为,如果黎巴嫩自己的各种尝试遭到失败,那么黎巴嫩危机最好在阿拉伯范围内求得解决。
    【德新社安曼五月二十二日电】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库塔霍夫元帅和他的高级军事代表团,今天在结束了对约旦的六天正式访问以后离开这里返回莫斯科。
    库塔霍夫在约旦逗留期间会见了国王侯赛因、总理里法伊和其他一些高级军官,据说这同莫斯科打算向约旦提供防空体系的事有关。
    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据了解,在侯赛因国王六月中旬访问莫斯科的时候,可以肯定,约旦将购买苏联的防御体系。
    官方没有就这位苏联空军元帅在约旦同约旦官员举行会谈的情况发表正式声明。
    库塔霍夫本人表示希望约旦同苏联官员之间的接触会继续下去,以便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美联社华盛顿五月二十日电】美国政府正在加紧努力以敦促罗得西亚总统史密斯进行让这个非洲国家的黑人多数人实行和平接管的谈判。美国官员一直通过一些非洲和欧洲国家同罗得西亚政府进行的间接接触中进行这样的努力。史密斯和美国总统福特之间的会谈几乎已被排除。但是,福特已初步决定,现在不加紧向美国国会施加压力以要求立即投票赞成联合国的一项经济禁运和禁止从罗得西亚进口铬的决议。
    【法新社卢萨卡五月二十日电】英国高级专员署今天在这里要求所有在罗得西亚的英国侨民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而离开罗得西亚。
    高级专员署说,决定留在这个反叛的殖民地的那些人要自负安全的责任。
    在卢萨卡的英国高级专员署发表的一项声明说,在罗得西亚的持有英国护照的居民都知道,女王陛下的政府不可能向他们提供通常领事的保护。声明说,“那些认为为了人身安全现在有必要提供这种保护的人们,应该认真地问一问他们自己:继续留在罗得西亚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
    英国政府的大臣们还明确表示,有权居住在英国的近十五万五千名罗得西亚人了解,即使他们希望回国,其中除少数人外都是可以自由地回到英国的。不能自由回来的少数人是那些积极参加索尔兹伯里政权活动的人。卡翁达总统星期一要求英国政府催促它的侨民离开罗得西亚。
    【法新社伦敦五月十六日电】据这里今天说,马拉维总统海斯廷斯·班达已决定把持有英国护照的七千名亚洲人驱逐出马拉维。
    各党派关于联合王国公民籍问题委员会总书记普拉福尔·帕特尔说,马拉维领导人已决定以“阿明式的大批驱逐”的办法来“解决亚洲人问题”。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五月九日刊登该报驻新德里记者发回的一篇述评,题目是《印度的和平攻势,次大陆将如何改变》,摘要如下:
    印度次大陆的“冷战结构”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它发端于印度最近一举发动的“和平攻势”。如果次大陆的缓和取得进展,那末周围各国就能够全力以赴去解决从经济困境中摆脱出来这个多年来的问题。但是,印度的真意未必是明确的,而且,地处次大陆一角的孟加拉国明显地日趋孤立等不稳定因素也是不能否认的。因此,是不是真正吹起了解冻的风,还不容预断。英甘地总理巩固了国内印度政府四月以来发动的一个又一个的外交攻势,不言而喻,它的目的在于确保在印度次大陆的主导力量和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似乎可以说,英·甘地总理能够提出这种积极的办法,就是因为国内政治相应地稳定下来了。
    但是,在印度力求稳定内政的时候,次大陆形势发生了不利于它的变化。去年八月,孟加拉国发生政变,亲印政权垮台;从那时起,印度就处于被北面的中国、西面的巴基斯坦以及东面的孟加拉国三国包围的状态中。向三个方面部署军队,调拨物资,加重了财政负担,在经济方面也出现了令人不愉快的形势。
    所以,这次和平攻势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打破这个三国包围的阵势。特别是同中国如何谈得拢成了一个课题。中印边界兵力脱离接触是困难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估计,即使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是有限的,“中国也将因此而不再能肆无忌惮向巴基斯坦援助武器”。大概也可以指望中印和解会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造成无言的压力。并且,中印关系的改善有所进展的话,也就有可能使多年的边界问题按照维持现状的方针朝着解决的方向发展。然而,据说中印两国都大约有十五万兵力部署在边界上;而他们的相互脱离接触微妙地牵扯到印苏、印巴关系的动向,所以看来并不容易。
    对于印度来说,中印关系的改善,会成为它在对付苏联方面的一张有力的王牌,但是它也没有理由立即去冒脱离苏联的危险。
    在一九五五年的万隆会议上,尼赫鲁总理和周恩来总理曾经一起开好了亚非会议。即使说这种“昔日美好时代”的关系将重新建立,那也是以后的事情。首先,八月份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召开的不结盟国家会议将成为试金石。谋求同巴基斯坦扩大贸易巴基斯坦为了对抗印度,近来一直采取行动寻求同属伊斯兰国家的中东产油国的合作;但是,印度以改善对伊朗关系为突破口遏制了这个动向,所以形势不好。印度接近巴基斯坦的背后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扩大同巴基斯坦的贸易以及利用通过巴基斯坦领土的陆上运输向伊朗、阿富汗出口商品。就是说,印度大概也想利用过去近乎空白的对巴基斯坦贸易和历来不可能实现的陆上贸易,来振兴印度国内的产业。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同存在查谟·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的印度关系正常化是可取的。巴基斯坦和西边的阿富汗之间,围绕着帕坦族的独立运动问题,关系越来越紧张,所以想排除来自印度的压力。但是,它采取着慎重的姿态;不妨认为,这反映了它的心情,害怕通过去年八月的政变在孟加拉国出现反印色彩浓厚的齐亚·拉赫曼政权而形成的“对印度包围圈”崩溃。内心不平静的莫斯科说到东边的孟加拉国,正因为也有迹象表明印度的这次外交攻势的目的是要通过离间中巴关系来孤立孟加拉国,所以就更加感到不安。目前,专家们认为次大陆上“新的火种将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关系”。
    如果仅就中印关系来说,中国的反应是很快的。印度任命驻北京大使后不久,韩念龙副外长就明确地表示“同意北京和新德里互派大使”。自从一九六二年中印边界争端以来,中国被迫同北边的苏联、南边的印度进行两面作战;对它来说,改善和印度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一方面谴责印度是“地区霸权主义”,另一方面一直努力破坏苏印关系,说“苏联正在利用和剥削印度”。由此大概也可以知道改善中印关系的意义。
    美国也欢迎中国和印度改善关系,想用经济援助去促进印度脱离苏联;而苏联现在则避免公开评论中印关系正常化的动向,引人注目。莫斯科鉴于苏印之间过去的关系并不认为印度会迅速地脱离苏联,但是内心里恐怕是不平静的。在预定六月八日英
    ·甘地总理访问苏联的时候,双方将会谈这个问题;而苏联现正担心把日本海—东南亚—印度连接起来的包围中国圈的一角将崩溃。三大国的这种动向将会发生什么影响?人们深感在夏季之前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