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6年12月9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6-12-0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报道:《哈里曼:万斯在同苏联人打交道中会坚持自已'...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七日发表一篇报道,题为《哈里曼:万斯在同苏联人打交道中会坚持自己的立场》,摘要如下:
    艾夫里尔··哈里曼预料,他在谈判中的老伙伴、当选国务卿万斯,在同苏联进行关键性的会谈中将会干得很出色。哈里曼当过数任总统的顾问,是民主党的一位政界元老,以前曾任驻莫斯科大使。
    哈里曼在电话中同记者谈话时说:“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完全懂得,总统应对对外政策负责,而他的责任是执行这种对外政策。”
    哈里曼——一位在同俄国人进行谈判方面具有长期经验的人——说,在巴黎和平谈判期间,他和万斯有过一段同苏联人打交道的经验。
    他说,俄国人喜欢万斯,“因为他对他们是坦率的”。
    哈里曼说:“他们不喜欢骗人的人。”
    哈里曼三个月以前曾在莫斯科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会晤过一次。他强烈地认为,福特政府没有作出足够大的努力去同俄国人达成一项限制战略武器的协议。他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遭到五角大楼的反对。
    有些人士曾批评万斯在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七年(当时约翰逊任总统,麦克纳马拉任国防部长,美国在南越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时所起的作用。当有人问到这一批评时,哈里曼说,万斯仅仅是“执行了总统的政策”。
    哈里曼作为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谈的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据了解对美国支持的以阮文绍为首的西贡政权的合法性和生存能力深表怀疑。一九六八年,他和当时的国防部长克拉克·克利福德曾公开批评阮先生。他们力求取得一项政治解决办法,但是,总统的另外一些顾问主张加强当时的阮政权,结果取得了成功。
    当万斯同哈里曼一起在巴黎担任谈判代表的时候,哈里曼曾使万斯同意了他在越南问题上的观点吗?
    哈里曼说:“我们从未发生过意见分歧。”
    谈到万斯那时的谈判才能,哈里曼说:“他了解别人的观点。正是他能同别人相处——了解别人的观点——的能力使他成为一位熟练的谈判者。” ma1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莫斯科五日电】一批与莫斯科政权政见不同的分子在莫斯科一条大街上静默守夜示威,今晚以一场激烈混战而告结束。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萨哈罗夫事后说,发生这场混战,是苏联特务克格勃所为。
    过去十年每逢十二月五日宪法节,反对苏联政府的分子都集合在这条街上。但今晚有一群人突然出现把萨哈罗夫和一小群准备通宵示威的人,由高尔基纪念碑挤推到十九世纪诗人普希金纪念碑处。
    萨哈罗夫事后对记者说,他相信混入队中的一百人是特务人员,或者是听特务人员指示而行事的。
    萨哈罗夫还说:“没有高层人的同意,是不可能出现这类事情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挑拨,目的是给人印象,认为示威人们是扰乱公众秩序的。”
    另一位知名不同政见人物、前红军将领格里戈连科说,他和一个组织的支持者进行了五分钟的夜间静坐示威时,萨哈罗夫集团周围便发生群殴。
    这次静坐示威的目的是表现他们与被囚的不同政见分子团结一致,示威者形容被囚分子是良心犯。苏联当局则否认他们是因政治理由而被关起来的。
    格里戈连科告诉记者说,今天在列宁格勒的普希金纪念像前首次举行了同样的示威行动。
    【法新社莫斯科六日电】持有不同政见的苏联科学家萨哈罗夫昨天在这里被冲撞和嘲弄。
    当萨哈罗夫提出抗议时,有两人向他的面部投掷雪球。
    这位院士说,他稍后时候听说,克格勃前天先在当地举行演习,准备对付群众示威。他说,克格勃秘密警察进行了挑拨。
    萨哈罗夫在电话对记者说:“他们要恐吓我们。”
    在群众示威爆发前参与指责苏联利用精神病院作为惩罚政见不同人士的队伍当中,还有格里戈连科将军,也发表了谈话。
    他说,他特别提到巴科夫斯基,因为他在十年前就首先参加“宪法日抗议”的一连串活动。 ma1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六日电】意大利总理安德雷奥蒂今天在白宫受到了福特总统隆重的欢迎。
    这两位政府首脑然后在橢圆形办公室会谈了一个多小时,讨论了安全和经济问题。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六日电】福特总统今天在白宫欢迎意大利总理安德雷奥蒂时再次保证他们两国今后在防务和寻求和平方面将继续团结在一起。
    在白宫草坪上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福特说:“美国和意大利决心保卫自由和缓和威胁和平和国际稳定的紧张局势”。
    福特再次提到需要保持一个强大的北大西洋联盟,他说:“我们大家知道,我们联盟的防务力量和团结对保持欧洲的力量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福特说:“我们必须缓和紧张局势和减少在中欧(那里几乎有二百万武装人员对峙着)发生对抗的可能性。”
    安德雷奥蒂在对福特的欢迎词致答词时说,他对“在我的国家受到特别挑战的时刻”被邀请前来美国进行访问表示感谢。
    他说:“北大西洋联盟——它在共同的访务目标方面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是西方世界安全的保证,这种安全已经证明是国际战略平衡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奉行将为建立长期的和持久的和平确定基础的缓和政策的一个基本条件。” ma1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六日电】基辛格今天下午会见了他的继任人赛勒斯·万斯。
    两人站在基辛格在国务院的办公室的门前,微笑着让摄影记者拍照达几分钟之久。 ma1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维也纳十二月六日电】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今天开始对邻国奥地利进行访问。
    奥地利打破了过去的惯例,当他在今天上午飞抵维也纳机场时,总理克赖斯基给予欢迎,并给了政府首脑的一切礼遇。
    人们认为,他受到隆重欢迎表明匈牙利在苏军粉碎一次反共暴乱以来的二十年中已慢慢重新为国际上所承认。
    与克赖斯基博士共进午餐后,卡达尔先生在这位奥地利领导人的办公室与他进行了非正式会谈。
    卡达尔先生在午宴上祝酒时说,匈牙利了解西方的经济问题。他说:“我们深信,情况对你们越好,也就对我们越好。”
    匈牙利非常依赖对外贸易,西方的经济衰退打击了它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出口。
    克赖斯基总理指出有一百万匈牙利人访问了奥地利,并说,两国已成功地驱散了笼罩着它们在战后最初年代的关系的乌云。
    【美联社维也纳十二月六日电】匈牙利共产党领袖卡达尔今天到达此间。这是他对西方难得进行的访问之一。卡达尔是应奥地利总理克赖斯基的邀请进行为时两天的访问的。
    共产党统治的匈牙利和中立的奥地利之间没有实质性的问题。卡达尔的访问在此间被称为是对两国“睦邻关系的一个肯定”。 ma1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二月一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苏联对巴尔干的外交:以勃列日涅夫的访问加强影响》,摘要如下:
    上周末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已告结束,十一月针对巴尔干活跃一时的苏联对东欧展开的首脑外交,目前进入了暂停状态。在这次对巴尔干的外交活动中,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两党提出了走社会主义的独自道路、彼此平等和尊重主权的主张,突出了同苏联路线的分歧。但是,不妨说,苏联的目的是,不拘泥于这种意见分歧,而要巩固在这个地区的实际影响的基础。就此而言,这次对巴尔干的外交,苏联似乎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从十五日起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历时三天的访问,主要议题是重申双方已同意的南斯拉夫“走社会主义的独自道路”和“不结盟政策”以及南斯拉夫方面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的支持。因此,在苏南联合公报中,多处写进独立自主、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等南斯拉夫的主张是理所当然的。在这一点上,苏联并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
    在这次苏南首脑会谈中,重要的一点,勿宁说是在这种合作关系的现状下苏联方面所作出的姿态。勃列日涅夫说,苏南关系“和其他兄弟国家一样牢固”,强调“作为国际主义者,苏联准备给予南斯拉夫以同志式的援助”。这意味着苏联已承认南斯拉夫是“同志”。
    从这句话中不能马上判断出苏联有意要把现在的南斯拉夫拉进所谓的东欧阵营,但是,这显然是苏联对南斯拉夫表示了积极的意思。
    另一方面,苏联同罗马尼亚的关系更加微妙。不言而喻,罗马尼亚接近苏联,是因为罗马尼亚经济萧条,据说它负有总共三十亿美元的债务。
    在两国首脑会谈的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于二十二日访问罗马尼亚,发表了“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演说,从苏联方面确认了罗马尼亚接近苏联的姿态。齐奥塞斯库总书记说:“在一些非本质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但这“不会妨碍两国的合作”。他把在欧洲共产党会议的筹备阶段发生抵触的意识形态问题放在次要地位。
    勃列日涅夫访问布加勒斯特之后召开的华沙条约组织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决定,为了在这个组织内采取联合行动,而常设成员国外长会议和设立“联合秘书处”。这个“秘书处”的性质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据说外长会议作出的决定不束缚各国。
    但是,设置这种机构,本质上只能是反对苏联一方的让步。西方也有不少人认为,由于苏罗关系改善了气氛,罗马尼亚的原则立场终将会放弃。仅以自主独立外交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观察苏联同巴尔干关系已很不够了。这次苏联的巴尔干外交出色地填补了这个空白点。 ma1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