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5年11月29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5-11-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西班牙举行卡洛斯就任国王仪式 '...

    【法新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索菲娅王后,今天参加了这里庆祝他们登基的天主教弥撒。
    参加这次弥撒的外国元首和高级官员有:法国总统德斯坦、西德总统谢尔、英国菲利普亲王、爱尔兰总统奥索洛伊和美国副总统洛克菲勒。
    这次感恩弥撒由马德里、塞维利亚、巴塞罗那和托莱多教区的大主教和圣赫罗尼莫教区的神甫共同主持。托莱多的大主教是西班牙的罗马天主教教主。
    一架小型飞机散发传单,提醒西班牙人不要象左翼政党所要求的那样与过去“决裂”。观看车队前往教堂的人群中有人举着小旗子,上面写着胡安·卡洛斯是“所有西班牙人的国王”的字样。
    【法新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七日电】今天,数十万人排列在马德里的街道上向卡洛斯国王一世欢呼,而在首都的另一些地方要求释放政治犯的示威群众同防暴警察发生了冲突。
    看来,马德里这一天为迎接新的君主而结束了对佛朗哥大元帅的国哀。在街上看卡洛斯国王的人比上星期日出来参加佛朗哥将军葬礼的人还要多。
    包括亲王、总统和政府首脑在内的约七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圣赫罗尼莫教堂举行的历时一小时的弥撒。
    当人群今天清晨开始沿着国王经过的路聚集的时候,在向佛朗哥将军哀悼期间下半旗的旗帜升到了旗杆的顶端。
    国王和王后在皇宫里接受了政府领导成员的敬意,这些人一个一个地走近他们并鞠躬。
    在阅兵以后,国王
    ——后来他的夫人也参加了——出现在皇宫的一个阳台上,聚集在下面的人群向他热烈欢呼。
    庆祝活动以一个盛大的午宴结束,有限的重要客人应邀出席了这个午宴。
    【路透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七日电】仪式开始时举行了弥撒,马德里大主教塔兰孔要求三十七岁的国王使他继承的政权自由化。
    他说,教会不敢冒昧地指点政府应该做哪些事。但他要求政府“使所有的人获得充分的自由,必须让大家参与解决共同的问题,参与政府的决定。” zA1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昨晚宣布了葡萄牙革命的两名最高将领的辞职。
    一项公报说,总参谋部已接受陆军参谋长法比昂和国内保安部队(大陆作战司令部)首脑德卡瓦略的辞职。
    公报说,国内保安部队将并入武装部队司令部。公报说,大陆作战司令部如继续独立行动将“危害”武装部队的团结。
    看来,在本周极左派发动没有取得成功的军事暴动之后,大陆作战司令部事实上就已经解散了。宪兵团的解体和里斯本第一轻炮团的投降使大陆作战司令部失去了精锐的突击力量。
    总参谋部的公报说,法比昂的职务将暂时由拉·埃亚内斯上校担任。为此,埃亚内斯已晋升为将军。
    【美联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军用喷气飞机今天在里斯本上空低飞,政府的突击队包围了激进的军事保安部队首脑德卡瓦略的前总部。
    政府解除了陆军参谋长法比昂的职务。阿泽维多总理认为,法比昂对军队中左翼纪律涣散现象的蔓延负有责任。
    【美联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葡萄牙总统戈麦斯在把左翼发动的未遂政变镇压下去以后,于今天下令向里斯本周围的战略要点派遣增援部队,以对付激进分子的任何反扑。
    里斯本在度过实行戒严后的第二个夜晚之后,今天局势平静。
    【法新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里斯本今天情况完全平静,人们几乎采取了满不在乎的态度。商业区繁忙如常。 zA1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卡洛斯国王在今天颁布的大赦中为政治犯和普通犯人减了刑,也为所有在他二十二日登基之前犯的罪而被判死刑的人减了刑。
    这项公告说,死刑
    ——甚至由于进行恐怖活动而判的死刑——将减为三十年徒刑。
    这样,大赦令就适用于暗杀卡雷罗·布兰科总理的凶手。布兰科是在一九七三年在马德里被巴斯克分离主义组织——巴斯克民族与自由组织的成员炸死的。
    大赦令把除由于从事恐怖活动或犯有伪造罪而判处的徒刑外的所有徒刑都减了至少三年。命令中列出了一个减刑比例表,较长徒刑的减刑比例较小。
    卡洛斯国王说,他希望从大赦令中得到好处的西班牙人“响应实现全国和解的号召,以便加强君主制的主要宗旨:和平具有不可缺少的好处”。
    没有缴纳的罚款将予取消。原告要求判处三年以下徒刑的案件将宣布无效。
    大赦令是在今天官方的国家公报上发布的,并立即成为法律。被赦免的政治犯和普通犯人可望于今天晚些时候获释。 zA1品论天涯网


    还有一种论点认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核大国了解它们对人类负有的一种责任,即在有节制地使用它们的核武器时要极度小心地行事。这是说明丘吉尔所说的“恐怖均势”的另一种方式。可是,这种均势并不排除进行规模相当大的常规战争的可能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一九六七年和一九七三年在中东的两次战争,都是在恐怖均势之下进行的。
    自从五十年代末期以来,核均势已经在西欧引起恐惧。
    尽管如此,占优势的看法是:北约和华约国家在欧洲进行的战争在最初阶段很可能用常规武器和战术核武器进行。
    已被接受的、指导计划工作和训练工作的构想是这样的:苏联沿中部前线,也就是由东德向西发起进攻,它用以作战的常规地面部队和空军是如此强大,要是没有来因河的话,美国及其盟国是无法阻止入侵者的。在这种情况下,北约组织遂转而使用战术核武器。核地雷封锁住从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通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山口。北约组织的战斗轰炸机向横越北德平原向西扩展的大批苏联坦克投掷核弹。地对地核导弹则瞄准了俄国的交通线和仓库。
    使计划人员感到苦恼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是:这样的战争要进行到什么地步才会停下来?苏联究竟是会以使用战术核武器来报复,还是会如一些乐观的人认为的那样认识到北约组织准备把战争升级为战略核战争,因而突然停下来去巩固它占领的地盘?即使战争只打了几天,它所占领的地盘也会是相当可观的。倘若苏联不是这样做,而是加大赌注,动用他们的战术核武器,那么美国、英国和法国——三国都拥有核武器——会不会使用它们的战略核武器——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潜艇上的海神式导弹和北极星式导弹以及远程轰炸机队呢?
    这是一种已被接受的构想。自从一九六九年以来,北约组织总部中的美国最高级军官和文官一向承认,在苏联常规部队所向披靡、势不可当的进攻面前,北约组织将不得不使用它的战术核武器,这样,西方就会朝着核地狱迈开第一大步。然而正如我下面将要指出的那样,如果就当代欧洲人和美国人对战争的打法所持的态度进行一番现实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上述构想带有一点异想天开的色彩。
    然而双方在发展战术核武器方面已经花费很多金钱、心血和力气。使用和防范这种武器是双方军事理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军方的许多人以及某些研究军事问题的文职人员看来,这种占支配地位的一心想到在欧洲进行一场战争的看法是危险的,因为它导致美国把军队和装备集中于欧洲,而忽视在过去十年中美国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世界情况的巨大变动,阿拉伯产油国和伊朗使用它们的经济力量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已经发生的这些变化,我们下一次在军事上的介入就更有可能是在另一个大陆进行的、同苏联在欧洲的野心没有直接联系的一场干预战争。
    美国已经在朝鲜和越南打了两次干预战争。这两次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小国而卷入,这个小国的政治生存被认为对美国的安全是必要的,而且在当时情况之下,如果敌人取得胜利,共产主义似乎肯定会捞到很大的好处。
    另一场干预战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可能有类似的格局。美国政府可能认为有必要在军事上进行干预,以支持在得到苏联后勤和外交支持的阿拉伯军队的打击下溃败的以色列。
    十年来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增加了进行另一种干预战争的可能性,即保卫重要原料来源的战争。远在公众于一九七三年年底了解到“能源危机”以前,五角大楼就已警告说,美国在某些原料方面正在变成一个“穷国”。
    海军曾委托利特尔公司提出一项研究报告,目的是估计一下美国在本世纪后几十年对必需的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
    所谓必需的原料,就是如果失去它们,就会使国民收入大大减少,或者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失业人数大大增加,军事安全或补给受到威胁,严重的政治或社会动乱广泛出现,或者在经济制度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例如普遍地实行配给制度,从而在长期或短期内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
    有些原料产地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在附近,而且是比较可靠和稳定的。有些原料产地如南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则很遥远。波斯湾地区由于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因而提供了必需的资源。从战略上讲,穿过南大西洋、印度洋和巴拿马运河的航道,其重要性将来会比现在大得多。美国在将来可能不得不把波斯湾和南部非洲放在优先的地位而予以注意。
    这种复杂的经济局面是美国人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大部分美国人一直按照一种轻松的设想办事,即认为美国“拥有一切”,而且能够储存它所需要的资源。是的,在相当程度上,它能够这样做。但是据估计,储存一年内所需要的进口石油和必需的原料将耗费大约四百亿美元。
    军事问题可能以两种方式出现。
    假如一个小国是由敌对的政府掌权,而美国又依靠它的资源的话,美国怎么办?政府会削减必要的需求,从而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吗?它会在和平时期对进口原料实行配给吗?它会增加国内生产或者增加从其他来源的进口吗?这在短时期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或者,它会为了确保供应而在军事上进行干预。那怕是考虑一下最后这一种做法也会引起民众的反感。但是大国在谋求心目中的国家利益的时候是会做出奇怪的事情的。一九四○年,德国人入侵挪威和丹麦,主要是为了确保瑞典矿砂的可靠供应,瑞典矿砂是从瑞典北部运到挪威的纳尔维克,然后经海路运到德国的。一九五六年英法对埃及进行的不成功的入侵,其经济上的理由是保障从波斯湾经过苏伊士运河的石油运输。(二) zA1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