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5年8月16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5-08-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萨达特谈埃及对中东问题立场 '...

    【中东社贝鲁特八月十三日电】萨达特总统强调,埃及对于实现西奈的军队的新的脱离接触的立场没有变化,埃及的要求即石油和山口,自基辛格最近一次使命——它在三月失败了——以来,就确定了。
    他说,如果有什么新的立场或理解的话,那是以色列方面的。
    这些话来自萨达特对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卢齐的谈话的第一部分。
    总统说,在十月战争以后大国禁止我们按照我们的条件去做,反对我们,不让我们进行选择,这样就只允许我们寻求可能得到的东西。
    他强调,部分撤出,不管其规模如何,是朝向和平的进展,危险在于停滞不前。他还说,因此,在我们看来,撤出是非常值得的,值得我们作一切努力,作最大的忍耐。
    总统提到了美苏之间和缓的格局,他解释说,应该在这一国际格局内寻求我们的问题和利益。
    他说,我认为对取得一寸土地的任何犹豫不决是一个很大的错误,甚至是背叛。
    总统还说,一部分一部分撤出的原则是不得已的,它不是目的,而是保持活动避免停滞不前的一种方式和步骤。
    他强调,一步一步的政策不是代替日内瓦,但是事情要求调整美国的立场,使其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因为这一立场将决定解决的可能性。
    总统解释了埃及对提出把以色列从联合国赶出去的问题的立场。他驳斥了流传着的下列说法:象这样的决议将是对以色列的一把出鞘的剑,可能有助于在国际上孤立以色列。
    他说,现在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上实际上已经被孤立了,但关于把它赶出去的决议可能打乱平衡,从而以色列又使美国更加倒向它,这在时间上是错误的。在我们作出一切和平努力以前,我们不应考虑象这样的步骤。
    卢齐向总统提出了流传的说法:苏联人说埃及有两个错误,一是在十月十一日、十二日拒绝听取苏联的忠告,在埃及保持它在东岸占领的领土的基础上停火,从而导致美国建立空中桥梁;二是埃及拒绝让苏联——哪怕是从道义上——参与解决的努力。
    总统说,关于第一个问题,即不响应停火要求,当时全世界以及阿拉伯世界都认为我们无力行动,在五十年内我们将没有军事和政治价值,由于世界一直相信关于我们的这话,战斗必须是长期的;这是我们开始战斗时的基本战略路线。因为以色列的战略是至多一周的战略,它受不了长期战斗。
    此外,我们能够坚持十七天战斗使得我们能够形成一个阿拉伯的立场。总统并说,说美国空中桥梁只是在埃及拒绝停火后才建立的是不正确的。这座桥梁从第一天起就是为以色列服务的,但以色列由于傲慢开始时不要。
    萨达特指出了长期战斗的战略的成功及其影响,这些影响反映在以色列身上,以色列将需要几十年从军事、经济、技术各方面来医治十月战斗的创伤,其最大的证明就是以色列现在存在的分崩离析的状态。
    至于第二个问题即不让苏联人参与解决的努力,总统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事实是,所达成的与基辛格签署的脱离接触协议并不是计划好的,而是就十月二十二日线讨论的结果。
    总统接着说,基辛格曾对我说,你完全了解十月二十二日线象德维斯瓦袋形阵地完全是以色列人的一个战场,对你来说,他们最终撤出西岸,你实现一个全面胜利不是更好吗。我回答说,行。我们制定了著名的六点协议:第一点就是脱离接触,这是一个同苏联人无关的纯军事问题。难道在我们同意这六点以前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吗?在有关我的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我不准备要莫斯科和莫斯科以外的人批准。
    谈到这里卢齐评论说,事先批准是一回事,通知苏联人又是一回事。总统回答说,这是我的战斗,战斗的决定是由阿拉伯人作出的,而后我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他们。六点协议也是如此。但是从基辛格来、我们宣布六点那时起,苏联人认为,好象我大逆不道地出卖了他们的权利。从那时起直到今天,苏联人的立场一点没有改变。 vqR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三十一日刊载该报记者施米特发自华盛顿的一则报道,题为《美国考虑限制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力量》,《在参院表决后,国务院准备这样做但俄国人态度冷淡》,摘要如下:
    美国参院已经表决赞成扩建美国在印度洋中部迪戈加西亚岛上的海空基地,国务院准备同苏联讨论共同限制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力量问题。
    据美国政府人士说,目前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在磋商通过什么方式向俄国人提出来最合适,因为他们认为今后六个月内国会和美国各盟国势必反复提出这个问题。尤其是澳大利亚人正在力促美苏谈判共同限制力量问题。
    但是,美国情报部门官员得到的迹象是,苏联人目前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准备使海军舰只取道重新开放的苏伊士运河来扩大他们在印度洋的力量。
    两位美国参议员衣阿华州民主党人卡尔弗和科罗拉多州民主党人哈特在七月初参加的一些会议上发现苏联政府人员对限制力量问题态度冷淡和闪烁其词。但是,他们同罗得岛参议员佩尔、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和蒙大拿州参议员曼斯菲尔德都表示希望重新提出这一问题。
    俄国人在索马里的伯贝拉港建立了储藏和保养导弹的基地,俄国人在那里已经有一些修理船只设备。苏联偷偷地建立这一基地并希望使之秘而不宣,这一情况被揭露后,印度和斯里兰卡在坦桑尼亚和其他中立主义者支持下,为了宣布印度洋为排除大国的“和平区”而进行的努力,看来已经落空了。
    迪戈加西亚是无人居住的马蹄形珊瑚岛,在它的有遮蔽的港口内,可以停泊整个一个美国特混舰队(一艘航空母舰、三艘驱逐舰和两艘油船)并为这支舰队补充燃料。
    俄国人目前在整个这一地区平均保持着十九艘舰只,这支舰队是一九六七年以来逐步扩大的。俄国舰只在那个地区一驻就是几年,在他们帮助修建的伊拉克海军基地乌姆卡斯尔、他们帮助管理的南也门基地亚丁以及伯贝拉等基地的港口,停泊的时间很长。 vqR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英国《舰队街信札》七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印度洋》,摘要如下:
    现在正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的苏联海军新航空母舰的第一艘最迟将在明年初出现在地中海。此后,可能过不了多久这些航空母舰或者是一些大型直升飞机母舰(例如“列宁格勒号”和“莫斯科号”)就会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
    由于英国在印度洋的活动减少了(它在甘岛的空军补给站在一九七六年初放弃),海军观察家们估计,俄国人将抓紧时间来加强他们自己在印度洋的舰队(目前平均仅有不到二十艘军舰和供应船)。他们指出,过去本来是需要长距离航程的——从黑海经由好望角到印度洋为一万一千里,或者说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印度洋为九千里——但重开苏伊士运河以后,已使从黑海各港口出发的航程缩短到只有两千里。
    然而,使这种加强成为可能的因素是苏联开发了索马里的伯贝拉港,该港位于亚丁正南约一百五十里。两国签署一项经济协定已有十三年了,根据这个协定,俄国人表示愿把伯贝拉变成深水港;但是,苏联影响的大大扩大是在它们去年签署了合作友好条约之后开始的。
    尽管最近索马里政府进行了精心的宣传,但今年四月拍摄的空中侦察图片表明,伯贝拉的燃料库已扩大,建造导弹储存设施的工作已经开始,附近有一个住房群(大大超过了这个港口目前人口的正常需要),还有一个其规模足以有估计为五千米跑道的机场。
    尽管建设这些新设施可能还要十二到十八个月才能完成,但苏联大大增加集中在亚丁湾的军事力量的前景,已使美国更迫切地需要增加在这个地区的海军力量。南非内政部长康尼·米尔德最近访问美国时在华盛顿的一次讲话中公开说,他的政府“非常愿意考虑美国在这个共和国建立一个基地的任何请求”。
    同样,皇家联合国防研究所所长、空军少将梅瑙尔表示担心印度洋可能成为“苏联的内湖”。他建议由美国、英国、法国、伊朗和南非的海军和空军部队在这个地区建立一支联合部队来填补真空,但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敏感,无需承担正式的条约义务。
    南非人自己充分意识到,他们的现行国内政策使得美国人很难接受他们的建议。
    但是,《纳塔尔信使报》坦率地把问题的症结归结为:“如果要劝美国使用西蒙斯敦海军基地,那么需要使它感到满足的与其说是南非的蓝图给各国的好处,不如说是美国黑人水手来这里上岸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当种族隔离已消除到使黑人水手上岸时不用担心受到歧视之日,就将是美国军舰重返南非海岸之时。” vqR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印度时报》八月一日发表一篇题为《迪戈加西亚岛》的社论,摘要如下:
    也许美国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而宁愿等着看一看苏联在苏伊士运河重新通航之后打算用哪种方式增强军事力量。但是毫无疑问,近几年来,由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日益增长,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大量财富积累在盛产石油的国家手中,西亚的重要性,因此还有印度洋的重要性,在华盛顿看来大大地增长了。
    包括印度在内的大多数滨海国家一直反对美国扩建迪戈加西亚岛的计划,因为它们认为
    ——这是完全正确的
    ——这个计划很可能加剧苏美在这一地区的争夺。从表面上判断,现在似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如果苏联在索马里的伯贝拉建立了导弹设施一事属实的话,苏美争夺的加剧就更是不可避免。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重新通航,苏联加强其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的能力已大为增长。苏伊士运河重新通航使得苏联到某些地区的路程缩短了八千海里以上,航行时间缩短了四个星期。因此,除非华盛顿和莫斯科持克制态度,或者在它们之间就限制各自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的问题达成协议,否则两国的竞争势必变得十分激烈。而且双方大概都不会由于考虑费用而有所节制。所以如此,部分地由于双方不论怎么样都要越来越依靠各自的海军来起到主要的核威慑力量的作用。部分地是由于不要很久它们和别的国家会用很大力量来开发洋底去取得宝贵的矿产品。 vq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