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5年11月3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5-11-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陆海安文章:《再谈基辛格与张伯伦》 '...

    【本刊讯】香港《真报》十月三十一日刊登陆海安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再谈基辛格与张伯伦》,全文如下:
    美苏之间,是否真正能够做到和平共存呢?
    这项问题是当前最主要的基本问题,一切其他问题都由此而产生。
    真正要做到和平共存,并不是说双方军队不发生正面冲突而已,还要双方势力保持均衡,互不威胁对方的利益。
    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可以说并不太乐观,原因在于美国势力下堕,而苏俄则在上升中。
    毛泽东之认定美苏必然一战,认为三次大战危机增加,并非全无道理的。把基辛格比拟为张伯伦,把赫尔辛基的欧安会议比拟为二次大战的慕尼黑之会,对基辛格当是一顶极大的侮辱,但也值得基辛格自我检讨。美苏对比的演变美苏之间的关系,在战后的三十年间,可以分为如下的阶段:
    美国绝对占上风时期:大约十年,从一九四五至五五年,这段时期中,假如美国有决心击败苏俄,可以做得到,并且不太费力,至少,美国独占了原子武器,而且没有受到战时的破坏。
    苏俄急起直追时期:大约也可以列为十年,一九五五至六五年,苏俄拼命发展原子武器和飞弹。
    美苏并驾齐驱时期:一九六五年到七五年,苏俄追上美国,大家势力均衡,可以互相毁灭。
    在第一时期中,转折点为韩战,在第二和第三时期之间,转折点在古巴飞弹基地事件。两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显示了美国虽然有力量,却用不出来。
    第二个转折点,则显示美国仍占优势时,仍未能使古巴问题获得有利的解决。
    到第三个阶段,美国已无能为力了。只有求取与苏和解。
    如今,问题关键在:下一阶段会如何呢?
    假如苏俄占到上风,会如何呢?
    会象美国那样不懂得运用优势?
    会象美国那样迟疑不决?
    当年英国比德国势力强大得多,但张伯伦宁可向希特勒让步,终致德国后来居上,抢得优势,英国吃了大亏。
    如今,毛泽东称基辛格为张伯伦了! K1p品论天涯网


    【中央社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今天福特总统请求国会授权,在一九七六会计年度中,给予中华民国对外军品出售贷款八千万美元。
    此数额与一九七五会计年度者相同,数额的大部分为中华民国向诺兹洛普公司采购F—5E“自由式喷射战斗机”。
    福特今天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经济与军事援助总额为四十三亿美元。 K1p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蒋帮《联合报》十月二十八日消息:
    外交部长沈昌焕昨天在立法院外交委员会透露,越南、高棉陷共后,美国总统福特曾两度强调中美关系重要,美国重视此项关系,并保证信守对我条约义务。他认为,福特总统年内访问大陆,美匪关系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沈部长强调,基辛格此次访问匪区,关系中美两国利害,政府一直与美保持密切的接触。他说,美国政府曾宣称,现阶段美国对华政策,主要系依据两个原则,一是对我保持外交关系,维持协防条约,另一是对大陆仍遵守「上海公报」,进行所谓「关系正常化」。 K1p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日电】共产党中国赞扬前总统尼克松在结束美国孤立和敌视北京的状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并且认为福特总统即将访问中国之行是改善关系的下一步骤。
    但是在美国断绝它同台湾的国民党中国的正式关系、废除它同国民党人的防御条约并从这个岛全部撤出下余的三千部队以前,不可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这是从一个于八月一日至十六日访问北京的国会七人代表团在二日发表的长达六十八页的访华报告以及记者后来同代表团团长、伊利诺斯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珀西的谈话中所得出的估计。
    这位伊利诺斯州共和党人说,在他访问北京期间,中国领导人从未提到水门事件,并且清楚表明,“他们赞扬尼克松总统在开始一项新方针方面表现出来的勇气”。
    珀西说,他根据自己的考虑决定从北京把中国人赞扬之词打电报告知尼克松。他说,中国人并没有直接设法让他转达任何信息。
    报告说:“中国人显然重视福特总统今年十一月进行的访问,即使将不会致力于处理或解决实质性问题。”
    珀西接着说:“他们有点象是处于日本人的地位。他们指望我们以及我们的核盾牌来抵挡一次核攻击。他们不担心我们会发出攻击他们的核武器,而是担心苏联发出这种武器。”
    北京对于俄国感到非常不安,它预见将打一场至少延续二十年的战争,假定苏联真正发动进攻的话。报告继续说,由于这种担心,北京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团结的北约组织的公开支持者,而且不反对美国军队驻在欧洲”。 K1p品论天涯网


    【德新社汉堡八月十六日电】将来,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太阳能在家里取暖?虽然,有许多细节问题尚待解决,但回答是肯定的。
    主要问题是,即使太阳免费供给能量,但用太阳能取暖仍然相当昂贵,因为需要安装极其复杂的技术设备。
    西德菲利普斯公司已经在其亚琛研究所附近修建了一座实验性住宅,用来研究用太阳能和其它能源取暖的问题。
    菲利普斯公司设计的这座实验性住宅,由于对墙、天花板和地板采取了额外的绝热措施,使用减少热传导系数的特殊窗户,因而,对供暖能的要求也就大幅度下降。
    与“一般”住宅相比,这座实验性住宅所需要的供暖能只有一般住宅需要量的六分之一。
    受热器的结构原理是:由黑体来吸收太阳光,从而使温度上升。
    简单的受热器是由两块平行板构成的,一块涂上了黑色,将它朝向太阳,另一块是绝热的。两块板之间是一股加了热的水流。
    然而,菲利普斯公司的受热器在技术上要先进得多。它由几根管子组成,管子是真空的,有助于使热损耗降到最低程度。这种太阳能受热器利用总是存在的“球石辐射”,因而,效率很高,即使在阴天,也能产生热量。
    由屋顶受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传送给下一个最关键设备——水箱,水箱是埋在地下的,其容积为四十二立方米,用它作为热能容器。这样就有可能调整日夜之间的气温变化。
    到目前为止对太阳能受热器所作的试验似乎表明,在住宅用太阳能取暖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目前经济上还存在问题。然而,某些内行人士认为,假若受热器的贮水箱能够大量生产,建筑物能更好地隔热,则在可预见的将来太阳能供暖是有可能实现的。 K1p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月十二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原子能研究所在世界上最先突破实现核聚变反应堆的难关——等离子体稳定性和消除杂质等》,摘要如下:
    以实现被称为“人类永恒能源”核聚变反应堆为目标的先进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最近,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在世界上最先解决了世界科学家感到棘手的核聚变装置内的等离子体稳定性和消除杂质这两个难题。JFT—2a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最新核聚变装置,而“8字”型磁力线是其固有的特点,它所取得的成果为实现核聚变反应堆找到了重要线索,并受到了美苏两国研究人员的高度评价,再次给人留下了日本的核聚变研究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印象。
    如果把氘和氚的气体加热到一亿度以上,使电子和原子核处于紊乱状态(等离子体状态),约束一秒钟,原子核之间相互碰撞就会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取出这一能量而用于发电的装置就是核聚变反应堆。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无外乎是通过核聚变来确保取代石油。
    但是,容纳这样高温等离子体的耐热容器在地球上是没有的。因此,苏联早在十年前就研制了利用强磁场强度使等离子体悬浮在环型容器里并把它约束起来的“托卡马克”装置,现在,各国都在利用这种装置从事研究工作。
    可是,即便使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也不会按照所想像的那样静静地悬浮在容器里。等离子体碰到容器的壁,壁就会熔化,熔化的金属成为杂质混进等离子体里。因此,为了调整等离子体,使它稳定在容器里,就在容器的内壁安装了金属“孔兰”,但等离子体也会熔化“孔兰”的金属,反倒造成了增加杂质的恶果。
    在等离子体内一旦混进杂质,就会产生辐射,损失能量,使等离子体完全冷却。因此,即使是各国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也难以把等离子体的温度提高到一千万度以上。
    “JFT—2a”是为解决这些问题于去年秋天完成的“装置”,作为托卡马克装置来说,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个安装了这种“偏滤器”的装置。在环形的等离子体内侧安上一个铜线圈,在这个铜线圈上下各放上一个钛合金线圈。电流通过铜线,和在等离子体内流动的电流一起,产生一个“8字”型的磁力线。借这样的磁力线调整等离子体形状,可以使等离子体稳定地悬浮在容器里。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等离子体碰到壁上而产生杂质的比例。
    另外,混进杂质的等离子体沿着“8字”型磁力线游离到等离子体容器外面,绕着偏滤器铜线旋转,吸附性很强的钛可以去掉杂质,而使纯度高的等离子体获得“再生”。确认了用“JFT—2a”可以制造电子温度达二百万度的稳定的高纯度的等离子体。
    现在,世界的科学技术先进国都计划在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建设临界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美国的TFTR;苏联的T—20;欧洲共同体的JFT;日本的JT—60。这些都是在满足实现核聚变反应的三个条件基础上设计的。但是,等离子的稳定性和消除杂质这一问题成了障碍,使人怀疑是否能制造出完全满足三个条件的装置。
    JFT—2a这次取得的成果为消除这种怀疑开辟了道路,准备从七六年开始建设的日本的JT—60将充分利用这一成果,打算制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纯度等离子体,一气实现一亿度的超高温。
    在JT—60实验中,正在研究超高温等离子体的物理学和建设核聚变反应堆所需要的耐热材料。原子能委员会打算在一九九○年前建成核聚变实验堆,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实现实用堆。 K1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