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58年8月21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报道巴工人阶级联合各阶层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正在高'...

    【本刊讯】阿根廷共产党机关刊物“我们的话”周报7月17日刊载了埃弗拉英·莫雷耳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尼克松所赞扬的斯特罗斯纳被人民深恶痛绝”。全文如下:
    今年2月警长的马在巴拉圭获胜。美帝国主义和一小撮大地主的唯一候选人斯特罗斯纳将军“重新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个万人唾弃的选举骗局是在戒严状态下实现的。几十万巴拉圭人流亡在国外。狱中监禁着无数的政治犯和工会犯,自由党、二月党和共产党没有言论、集会和参加选举的自由。
    但是,杜勒斯、尼克松和他们的朋友却很高兴。“民主”胜利了,“自由世界”的候选人获胜了。在最近拉丁美洲之行受到口哨、石子和吐沫款待的尼克松极力赞扬了斯特罗斯纳政府,因为它起了反共冠军的肮脏作用。单一的石油和军事基地
    美国石油主感到喜悦。当然,斯特罗斯纳政府把查科一千三百万公顷土地交给了美国石油主,以便让他们掠夺巴拉圭的石油,而国家仅仅得到11%的微不足道的残羹。花旗银行的大鲨鱼今年8月将在亚松森设立办事处,以五十万美元的资本支持美国商人。这些美国商人要求取得新的大块租让地。现在原子弹的制造者看上了巴拉圭的铀。
    反动的独裁政权的宣传家说他们的主人,美帝国主义者是非常“慷慨的”。最近美国主人们刚刚答应给他们一笔二百五十万美元的新贷款,以便完成亚松森—伊加苏城公路和横断查科公路的建设。他们说什么开辟走向进步的新道路,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公路主要是用于军事目的,是美国准备战争和变巴拉圭为美国军事基地的政策的组成部分。这个政策严重地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存。地主
    由于斯特罗斯纳的“重新当选”,大地主企图继续依靠暴力夺取农民耕种的无主土地。官方报纸“祖国日报”说:“他们认为自己有充分权利去践踏土地,然后再把它攫为已有。”劳动农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力量,并且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到他们所需要的土地,这使“祖国日报”感到十分愤怒。
    国家共和党(执政党)的上层企图欺骗他们的党员。他们说,除掉接受以斯特罗斯纳为首的卖国将军的统治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不然的话,“自由党和共产党”就会上台,向国家共和党人报仇。他们利用这种陈词滥调来反对对大赦、选举自由和各个政党自由的坚决要求。
    正如共产党人所揭露的一样,斯特罗斯纳的强行当选仅仅加深了对劳动群众的剥削、他们的失业、生活费上涨和饥饿,仅仅是奴颜婢膝地屈从美国参谋总部的意旨,继续进行反民主的仇恨的迫害,扼杀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经济危机
    但是维持统治派候选人的“重新当选”,并没有改善反动的独裁政权的处境,也没有为它提供长寿的保证。新的一批美元镇静剂,并不能把它从破产中拯救出来。去年8月所开始的大肆喧嚷的“自由兑换”仅仅对美国投资者有益,并且在使生活费上涨的同时养肥了少数大进口商。由于缺乏周转资金和政府贷款以及征收高额赋税,贸易和工业严重地萧条。瓜拉尼港的单柠企业破产了,其他单柠企业也面临破产,因为独裁政权不想把单柠卖给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购买巴拉圭桐油不感兴趣,桐油种植者行将破产。就这样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也压到巴拉圭人民的肩上了。
    在群众生活条件急剧恶化——这是帝国主义和大庄园主剥削所维持的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后果——的基础上,巴拉圭的民主和爱国力量加强了他们的活动和斗争。工人斗争
    事实上,巴拉圭工人联合会所通过的举行工人总罢工的决议使政府答应日工资增加廾瓜拉尼。这个增加虽然大大低于高昂的生活费,但是也使美国“技术人员”所制订的冻结工资政策陷于破产。
    铁路工人坚决地回答了巴拉圭中央铁路管理局的人事管理机构。这个机构企图强使全体职工每月缩减两个劳动日。萨普卡伊工人的局部罢工阻滞了国际火车的运行,从而使这家企业不得不让步。
    圣安东尼奥屠宰冷藏企业(美国)和塞巴约斯·库埃(英国)企业工人的罢工,海员工人反对执行反动的“内河法”的动员,今年5月1日举行的集会上争取最低工资一百五十六瓜拉尼的要求,争取解除戒严状态,争取工会自由和大赦,所有这些都表明,工人阶级争取眼前利益和民主自由的斗争日益强大。农民情况
    农民要求土地,要求他们的产品能卖好价钱。过剩的玉米正在腐烂,因为亲美的独裁政权不愿意把它卖给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对此感兴趣的社会主义国家。彼利贝比地区的农民要求出卖玉米的呼声遭到军队猛烈地和无情地镇压。但是,玉米及其他剩余农产品,例如烟草、桐油、蜜等等的滞销,低微的价格和夺佃激起了农民的愤怒和他们对政府反动政策越来越大的反抗。人民行动
    今年5月5日学法律的大学生举行大会,并且通过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五点纲领宣言。
    就是在仅仅由国家共和党议员组成的众议院里,多年以来也第一次听到要求新闻自由、解除戒严状态和实行大赦的呼声。在执政党内部争取自由委员会的建立以及国家共和党群众对亲美的维持统治派的越来越大的反抗,也表明了一切民主和进步力量联合行动——这是能够导致组成临时政府,以举行有一切政党参加的自由选举,并且使国家生活民主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的优良条件。
    最近期间在市场上、在“胜利影院”等地举行的反对选举骗局、争取广泛自由的闪电集会,以塔拉韦拉神父为首的公众示威,泥水工人领袖和全国学院大学生的争取自由并且获得了成就的坚决斗争,同样也表明了巴拉圭民主斗争的高涨。在这些斗争的发展中,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所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进展以及争取立即停止原子武器和氢武器试验的斗争的发展都起了突出的作用。争取民主化
    最迫切的任务是把一切争取废除最近的选举、争取解除戒严状态和争取大赦的行动配合起来。通过与为民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争取眼前利益的斗争,建立全国阵线,以便不流血地建成民主文化临时政府。
    为了贯彻地实现这个爱国任务,必须使那些要求排斥共产党和阻挠联合行动从而有利于独裁政权的人离开他们的道路。加强工人阶级革命的先锋队——共产党,作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我国的代理人、争取维护各国人民间和平的胜利保证。(文内小标题是原来有的) lKi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阿根廷“时报”7月25日刊载了阿根廷总统弗朗迪西24日就石油问题发表的文告。摘要如下:
    我国进步的主要障碍是它十分依赖进口燃料和钢。这种依赖削弱了我们的自决权的能力,并且把我国的主权置于险地,特别是在世界性的战争危机的情况下。
    目前阿根廷输入它所消费的液体燃料的65%左右。在1957年所消耗的一千四百万立方公尺当中,从外国进口的约占一千万立方公尺。这就是我国的机车、拖拉机和卡车,我国的船只、飞机和军事设备用作动力的石油。石油是国民生活的血液,但是它几乎全部来自国外。
    由于它是必需的,就使我们不得不作出最大的牺牲。为了不至减少必要的储备,阿根廷不得不成为单一的输出原料国家,以换取石油和煤炭。全国的劳动都用来进口石油。这种对进口的依赖使我国的经济畸形化。我们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我们能够使人民成为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人民之一。但是我们却日益贫困。通货膨胀不止,机器在损耗,我国正处于停滞状态。
    阿根廷不能继续走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已经使我国走上危险的下坡路。1930年当我们还只有一千二百多万人的时候,石油和石油产品在我国进口当中所占的地位不到8%,而我国自己生产它所消费的石油的45%。1957年,当我们有了两千万人口的时候,石油和石油产品占进口总值的21%,而我国生产的石油占消费量的35%。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停滞和越来越大的困难。
    抉择是明明白白的,或者继续这种情况,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造成落后、失业和贫困;或者下最大决心开采我们的巨大富源。
    我们知道弊害的根源。我们知道应当从哪里进攻。必须粉碎扼杀我国经济以及使我国的前途黯然无光的桎梏。我们将展开一个争取我国的幸福和壮大的无情斗争。我们在钢铁工业方面已经进行了第一批行动。我们将促使圣尼科拉斯的高炉投入生产,并且给私人和国家的钢铁企业以一切必要的支持,使阿根廷在最短期间内拥有足以使它最后变成一个强大工业国所需要的钢。
    但是,今天我们所要谈的是另一个伟大斗争:石油斗争。这是最艰巨最有决定性的斗争,但是也是最充满希望的斗争。
    我们将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财力。
    当我们政府就职的时候,黄金储备达一亿二千五百五十万美元,黄金和外汇储备总额为二亿五千多万美元。但是从5月1日到12月31日,必须按照合同支付六亿四千五百万美元。因此我们连一克黄金也给不了石油矿藏管理局。
    我们将在各个方面展开斗争。首先在进口石油方面,以便逐渐减少它对我国经济的不利的负担。只要我们不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进口石油就应该最少地立即耗用外汇,以便把这些外汇能够用于购买我国发展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料。
    从英国石油公司购买一立方公尺石油几乎需要二十一美元,而苏联卖给阿根廷的石油,每立方公尺只需要十五美元。阿根廷同哥伦比亚签订了一项协定。按照规定,阿根廷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哥伦比亚的石油,每年交换总值为一千五百万美元,并且可以提高到三千五百万美元。阿根廷还希望在类似的条件下购买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墨西哥和秘鲁的石油。
    这些协定必将减轻支付差额中进口燃料的负担,并且腾出千百万美元使我们得以用于再生产投资。但是彻底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争取实现最高的目标:使石油自给自足。
    阿根廷有足够的蕴藏量。已经查明的蕴藏量估计有五亿多立方公尺,远景储量还要有亿万立方公尺。这就要求在勘探和开采方面作巨大努力。如果同时利用其他的动力资源和合理地消耗燃料,这些蕴藏量就能绰绰有余地满足我国的需要。
    我们也有适当的工具。我国有一个有长期经验、拥有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的国家企业——石油矿藏管理局。
    这个企业的各方面活动如矿藏及其输油管和瓦斯管、蒸溜厂、贸易网和石油船队都应该在这个组织内享有自治权,从而使‘它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的改革得以在不受无谓拖延和官僚主义干涉的情况下实现。
    根据石油矿藏管理局的计划,到1961年,阿根廷的石油生产将不低于一千六百万立方公尺,也就是说比目前产量的三倍还要多。
    到那时,给石油矿藏管理局的支持就不仅限于简单的改组。它还将得到强大的推动力。政府将供给石油矿藏管理局以一切可能的款项,并且加速已经开工和设计的工程的完成。建设北部的输油管(它已经到达图库曼)和目前正投标作价的门多萨的输油管车程,将很快完成。这两项工程对解决我国的石油问题是非常巨大的贡献,因为萨尔塔目前的生产和门多萨将来的生产,将会由于没有适当的输油设施把油运到圣劳伦索和拉普拉塔巨大的炼油厂中去而受到阻碍。萨尔塔的输油管和瓦斯管将导致同玻利维亚共和国缔结更广泛的协定。这些协定将有助于取得这个兄弟国家所生产的很大一部分石油和瓦斯。
    为了增加生产也将在石油矿藏管理局的运输工具充足的地区迅速地钻探油井。我们决心在最短期间内开采最大数量的石油。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三版)为此,石油矿藏管理局将利用它自己的财力,也将根据政府在今年5月1日向议会所发表的文告中提出的意见,依靠“私人资本的合作,但是不给予任何租让权也不放弃国家对我国石油富源的控制”。因此,这种合作要通过石油矿藏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来实现,并且专门用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进行支付,而不用石油也不必丧失我国对开采石油地区的控制。所有生产出来的石油将增加管理局的运输、加工和交易的总额。
    在这样的基础上同下列各国已经达成了协议:
    第一、管理局已经同阿斯特拉公司签订了基础合同。这家公司很久以来就在我国活动,它的钻井设备已经因为它所在的开采区的储藏枯竭而停止工作。根据这项协定,阿斯特拉公司将依靠管理局和在它指出的地方钻探三十眼,日产共约三百吨石油的矿井。这些工程的价值达五千万比索,国家有能力支付这笔钱。
    第二、已经同美国的一批很重要的商行签订了基础协定,这些商行的名目是“美国集团”。
    这个集团同时答应给予阿根廷共和国中央银行一笔三千万美元的贷款,期限为五年,以便完成根据这个合同所承担的义务。
    第三、管理局同比利时的企业“石油股份公司”签订了一项意图议定书。它将成为一项钻井合同的基础。根据合同,要在管理局指定的地点大约钻井二百眼,日产量总共为一千吨左右。估计投资为三千五百万美元左右。
    第四、同美国的泛美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一项为管理局发展、开采和运输石油的合同。这家公司将钻探三百到四百眼井,日产量估计为三千吨。投资预计为六千万美元左右。
    第五、美国的雷恩一韦尔斯公司将在管理局的监督下负责完成和修理正在开采的石油井。首批投资将达二百五十万美元,并且可以增加到一千万美元。
    第六、美国的卡尔洛勃—罗茨银行将在管理局所指定的地区内负责开采石油和支付相应的投资,投资额至少为一亿美元。这个协定同时还规定,在中央银行和管理局发生争执的时候,共和国总统有权裁决。
    第七、同美国的海洋钻探公司也签订了一项开采海底石油的“意图”议定书。它建议按每立方公尺十美元的价格向管理局交售石油。勘探将由这家公司承担。而在合同(如果我国有兴趣的话,将签订这项合同)期满后,机器和设备转归管理局所有。
    第八、美国科诺腊达石油公司中的一批独立的公司同管理局签订了一项“意图”议定书。它规定,大约投资一亿美元来为管理局开采石油。
    管理局正在研究很多类似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瑞士—德国集团的建议。它准备按照管理局的指令开采和钻探石油。
    苏联政府通知阿根廷政府说,它准备卖给阿根廷价值一亿美元的开采石油用的机器,并且是用阿根廷的产品在长期内支付。
    政府通过石油矿藏管理局来进行活动。管理局背负着国家的命运。
    几天之后政府将把一项法令草案提交议会,草案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固体和液体炭化氢的所有权仅仅属于国家,这是必须的和不可出让的;第二、国家石油政策的领导和全部责任将委托给石油矿藏管理局;第三、各个省分可以分享在它们的辖区范围内开采石油所得到的利润;第四、到1958年5月1日为止的现状将受到尊重,但是决不再进行新的租让。 lKi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