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六月十一日和六月十三日连载了题为《中国的世界战略
    ——它的展开和轨迹》的文章,摘要如下:不变的基本路线
    震惊世界的中国“乒乓球外交”,自开始以来日益活跃,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多方面地展开。
    中国正在接连不断地施展外交政策。有些人对于这种巧妙的放手政策表示欢迎,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感到了新的惊慌。那么,中国真正的目的究竟在哪里呢?
    经过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中国,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六九年四月)上总结了它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路线。在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反对所谓两个超级大国——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重新肯定了建国以来对外政策的“三根支柱”。
    对“乒乓球外交”所象征的最近的中国外交持有疑问的人,指出了以下各点:
    中国在前不久的名古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面拒绝同南越和柬埔寨选手比赛,另一方面,为什么又要邀请其头号敌人的美国的选手呢?在和中国新建外交关系的国家中,甚至包括美国石油资本集中的科威特和以前同国府(指蒋帮)有密切关系的喀麦隆。而且,在建交时发表的联合公报根本没有提到一直引起麻烦的台湾问题。中国一方面支持印度支那及其周围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另一方面又邀请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经济界、舆论界的有影响的人士访华。中国为什么要邀请在共产主义问题上还存在着尖锐对立的南斯拉夫的政府代表呢?——随着中国外交的多元化,产生了这样一些疑问和批评意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外交多元化的每一个行动中都清楚地表明了七○年五月二十日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基本路线。
    中国指出,在当代的世界上存在着四个基本矛盾。
    然而,这四个基本矛盾是彼此相关地复杂地相互联系着的。不用说,要将这些矛盾现实地具体地加以解决的话,是需要高度的战术的。在这一点上,当前所选定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一个国际的反美统一战线。而且,它一面注视着文化大革命的成功、国际舆论的有利发展以及美国国内反政府和反战的动向等国内外潮流的变化,一面通过斗争进行较量,同时也相当明确地突出了通过谈判进行较量的一面。
    美国现在内外交困,在印度支那半岛处于守势。但是,美国还企图在这一地区遵守同南越政府和各同盟国的诺言,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过,为此就需要政治解决,无论如何也要和中国确保一定的关系。可以说,美国首脑正式地把中国叫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第七舰队停止了台湾海峡的经常巡逻、全面废除到中国的旅行限制、采取放宽贸易的政策等,其原因就在这里。
    对此,中国一面注视着美国的态度,一面开始采取行动:①支持印度支那各国的解放势力;②改善同世界中小国家的关系;③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舆论进行工作;④想迫使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可以说,“乒乓球外交”就是象征性的一例。
    中国之所以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国府的邀请,而采取了选择去中国的实际行动。中国拒绝和南越、柬埔寨的代表比赛,中国表明了对它所支持的南越临时革命政府和西哈努克亲王的柬埔寨政府非难阮文绍政权和朗诺政权的代表参加,采取合作的立场。
    在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中国根据对方国家介入台湾的实际程度,采取了把“不干涉内政”作为共同的原则和对方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个细致的战术。对待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的代表的作法,也可以说是中国在准备美国从印度支那半岛撤退,摸索同这些国家改善关系的动向的一个反应。中心是台湾问题
    中国似乎仍然把反对“美帝国主义”作为当前的主要目标,同时改善同中小国家的关系,以此来巩固同苏联领导进行长期对抗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战术方面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但战略观点是一贯的,并没有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亚洲,战争或紧张关系从来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台湾海峡经常散发出战争的硝烟。中国的人们相信,其原因“在于美国的侵略政策”。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培养了“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这种难以磨灭的敌对感情,这似乎成了中国的世界战略的基础。
    中国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国内实现了新的团结,在这个时候,国际形势的潮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内外交困,在以越南为中心的印度支那处于困境。苏联也因侵入捷克和经济建设等处于新的进退维谷的境地。对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靠实力或者合谋统治世界的作法,在各地区开始遭到谴责。
    中国乘虚而入,展开了积极的深入细致的外交活动。改善同中小国家的关系、鼓励美国国内的反战和反政府的舆论、批判苏联的大国主义、同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国家接近、邀请要求同中国改善关系的东南亚各国的有影响的人物访华——展开了多方面的外交活动,这些活动正在各个地区获得成功。
    十一日,由于利比亚承认中国,支持中国的国家数首次超过了支持国府的国家数,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可以说,中国雌伏了二十二年,终于打开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反华包围圈的缺口,越过了艰苦历程的顶峰。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九日刊登了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山田进一十八日发回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全美大争论——秘密文件使政府完全处于守势,可能影响越南战争》。摘要如下:
    由于继《纽约时报》之后,《华盛顿邮报》继续揭发“越南战争逐步升级真相”的秘密文件,并且驳回了关于暂停刊登《邮报》消息的临时处分的要求,围绕着美国的“言论自由”和“国家利益”而展开争论的风波更进一步扩大,并且开始发展为甚至似乎对越南战争的前途也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涉及全国的大争论的焦点。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两家报纸是名符其实地代表美国舆论界“健全的判断力”,在世界上也是最有权威的大报纸。这两家报纸彼此呼应的报道表明:美国舆论界已下了决心,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应该再向国民隐瞒越南真实情况的时候了,甘冒蒙受近乎反叛国家和违反保密嫌疑的危险,决定共同开展“揭发最高秘密文件”的运动。
    遭到美国舆论界权威的这种正面“挑战”的尼克松政权,已被置于异常困难的地位,它唯有死抱住“国家利益”这个挡箭牌,压制“言论自由”,没有别的办法。
    首先,华盛顿政府向国民讲过的话完全是假的这一事实,仅从迄今的报道中也已经看得十分清楚。这就使得政府的地位决定性地削弱了。
    由于秘密文件的暴露,政府一直强调的“越南战争是挺身而出的正义之战”这个战争的大道理本身的基础,已经彻底崩溃。
    尼克松总统对于这种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量极为担心,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断地激烈攻击美国宣传机关的偏向,特别是强烈攻击以《时报》和《邮报》这两家报纸为代表的美国东部自由主义的有影响的报纸的反政府态度。
    政府对言论的牵制也影响到电视。使人们预感到要压制言论的这种阴森气氛逐渐扩展到全国,而舆论界的反抗也随之尖锐起来。
    这次《时报》、《邮报》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对宣传机关的敌视一下子表面化并达到了最高潮。
    目前两报的报道中还没有出现直接对尼克松政权的政治利害产生坏影响的素材。然而随着连载的一系列报道的进展,如果揭出尼克松总统任副总统时代的五十年代的真相,那么对尼克松总统在明年的选举中是否再次当选也许将产生巨大影响。
    这次《时报》、《邮报》对政府权力的较量,在美国历史上也将成为应该大书特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法新社西贡二十五日电】美国驻南越大使邦克今天上午从华盛顿回来时说,发表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报告会使美国的外交关系更加困难。
    但是,他拒绝进一步评论。
    邦克于六月十二日离开西贡,《纽约时报》根据四十七卷的五角大楼文件刊登一系列文章时,他正在华盛顿。
    【本刊讯】美《前卫》周刊二十三日刊载理查德·沃德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战争秘密是对帝国主义的控诉》,摘要如下:
    《纽约时报》介绍了五角大楼关于美国干预越南和印度支那的历史的七千页绝密研究报告。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文件可能是永远不会公开的,或者至少要保密几十年。因此,围绕着透露这些文件的情况跟透露的文件本身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纷纷猜测为什么透露这些文件,但在大部分的猜测中都没有谈到这样一个主要之点:“泄漏”和发表这些文件是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在印度支那问题上有深刻分歧的一个迹象。《纽约时报》发表这样高度机密的材料而没有征得它的编辑部以外的高级人士的同意,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在发表文件以前,前大使哈里曼和前国防部长克利福德最近公开发表谈话,要求美国完全撤出印度支那,看来这也不是偶然的。克利福德在就职时曾经发誓决不取消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努力,现在却正好赞成这样做,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人清楚认识到从印度支那撤退的紧迫需要,而且毫不含糊地这样说,这还是第一次。可以预料,这场争吵的最终结果将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所代表的政策的失败,因为人们所以表示反对,是由于终于承认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抵抗取得了决定性的、无可改变的胜利,以及国内要求和平与美国撤退的高涨情绪。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