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日本杂志《文艺春秋》四月十日发行“临时增刊”,公开地宣扬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中国和亚洲的滔天罪行,为美日反动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大造舆论。这期“临时增刊”的题目是《太平洋战争日本陆军战记》,共计一百八十八页。
    这期增刊共分十四个部分,简介如下:
    一、《从彩色照片中看太平洋战争——未发表的照片和名画<最后一次御前会议>》。这一部分中包括十一幅彩色照片,油画《最后一次御前会议
    ——在皇居吹上御苑的地下室里》,以及战前日本军国主义陆军各兵种、各军事机关和各军事院校的官兵的标识图案,如佩带、饰绪、领章、袖章、肩章、徽章、胸章、臂章、特别徽章、特别证章等共计五十一种。
    二、图片《玉碎——太平洋战争激战照片集》,其中有《兵营生活》等十四幅。编者所加的解说词摘要如下:
    “常言‘养兵百年,用兵一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日本陆军以二百一十一万大军突入了太平洋战争。
    “尊天皇之命,开战半年,四十万精兵就占领了东起印度尼西亚群岛,西至缅甸的广大地区。这可以说是陆军的光荣的日子。
    “在塔拉瓦岛、提尼安岛、关岛等地,在没有补充和援助的情况下,守备部队在完成了应尽义务以上的义务之后,全部壮烈捐躯。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士兵们战斗得很出色。他们竭尽了最后的努力,野兽般地死去了。战争是以无名战士之死为基础进行的。历史和光阴将把无名战士冲到忘却的彼岸。”
    三、《啊,满洲(附录归国记录)——令人怀念的照片》,其中包括丹东、大连、沈阳、抚顺、长春、佳木斯、哈尔滨、巴林、扎兰屯等地的照片共六十五幅,关于日本人在投降后回国的有十五幅。
    编者按语说:“对于日本人来说,满洲是个什么地方呢?这是个自西乡隆盛发表征韩论以来的现代日本一直视为理想的具体化。但是,满洲作为国防的第一线,被日本陆军用军刀一刀斩断了王道乐土的期望。
    “就是这样,被每一个日本人视为理想的形象,在国家这个巨大力量的面前,变成了虚无的幻影,崩溃了。”
    四、《日本陆军战车全集——从94式轻装甲车到五式中型坦克》,内容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中使用过的二十一个型号的坦克的照片。
    五、《通向战场的桥梁——首次发表的珍藏照片集》。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九四二年)修建泰缅铁路时的照片,共二十幅。
    六、《进攻新加坡
    ——照片战记》。宣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马来亚半岛的照片共三十二幅。
    七、《战时日本》。其中包括《击而不止——三月十日陆军纪念日》等四种战争宣传画、四种宣扬对外侵略的香烟包装纸、十二种宣扬军国主义的邮票(如《忠孝》、《靖国神社》、《大东亚共荣圈地图》)等。
    八、反动电影《战争与人》的小说作者五味川纯平的文章《关东军——光荣的幻影与悲惨的现实》,其中有插图照片十一幅。
    九、《战死三千五百零七名——山下奉文兵团的马来亚电锥作战》,附照片六幅。文章极力吹嘘军国主义分子山下奉文和日本侵略军的所谓“神速果敢”、“圣战意识”、“解放东亚的圣战目的”、“中将的战意即是部下的斗志”等谬论。
    十、座谈会记录《黄尘、大蒜、雪原——忆满洲》,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卷土重来的野心和梦想。兹将座谈会的结尾部分摘要如下:
    “新田:怎么样?如果再有机会的话,你去吗?
    木暮:我想去啊!那是世界上我最希望去的地方。
    芦田:想去的心情和不愉快的心情各半。无论怎样,我的青春还在满洲。因此,我仍想到那里去。
    三游亭:我真想去,那里没有我不想看的东西。
    新田:我也是那样。想去的心情和恐惧的心情,是一半对一半。我至今还常常作梦。那是作的回不到日本的绝望的梦。因此,现在有两种感情,想去的感情占一半,但又有一种恐怖感,即如果去了再陷入以前那种境遇,回不了日本,那就太可怕了。”(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十一、调查记《乡土部队是如此战斗的——四百四十个步兵团的战斗记录》,由《文艺春秋》编辑部编的。这是为四百四十个日本陆军团树碑立传。下面是步兵第六团的“传记”:
    “这个团是自日清、日俄战争以来屡经战斗的部队。在日中战争(即侵华战争——本刊注)中,参加了吴淞登陆、攻陷大场镇和南京、徐州会战、攻克武汉、襄东会战、宜昌战役、汉水战役、第一次长沙战役等几乎所有在华中的战斗,是一支无人不知的富有经验的部队。昭和十六年以后,又参加了第二次长沙战役、浙赣战役和湘桂战役,是一个闪耀着最大战功的光辉的部队。最后一战是在湖北省蒲圻。”
    十二、侵略战争回忆录《不闻名的战斗记录》。
    十三、随笔《日本陆军的内外》。这也是侵略战争的回忆录。
    十四、民意测验《我心目中的日本陆军》。其中有二十七人的文章,写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陆军里的感受。
    日《每日新闻》在介绍这两本影集时援引日反动作家浜野的话公然叫嚷:“象在满洲想内地的故乡一样,而这次又不知不觉地想起了‘故乡’——满洲”,“多么想再回去看一看哪!”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一月二十六日刊登了一篇介绍最近出版的两本关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为今天复活日本军国主义鸣锣开道的影集的文章,题目是《思念故乡》,全文如下:
    关于满洲的两部影集出版了。
    对于上了一定岁数的人来说,“满洲”这个词有独特的吸引力,使其感慨不尽。确实,在这个词里包含着明治以来的日本的脚印。在那里,有日本人的反省,也有对过去的美好日子的怀念。但是,《啊!满洲》同这种感慨稍为不同,让我们借用编著者浜野健三郎作家的一段话吧。浜野说:“战后,我的家属全都经受千辛万苦才回到了日本。他们每人都是只背着一个背包回国的,而且,他们是相隔二十多年才回国,所以,又连续受了几年各种各样的苦。但是,人是奇妙的。象在满洲想内地(指日本——本刊注)的故乡一样,而这次又不知不觉地想起了‘故乡’——满洲。我家里的人一凑在一起就大谈怀念满洲的话,最后总是感叹不已地说:‘多么想再回去看一看哪!’”
    在从满洲撤回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出于这种原因而对满洲仍然抱有情感的。当然,这些人都是些直到今天仍认为应葬身在那里的人。编著者浜野就是那样一个人。
    这本影集记录了对“满洲的乡恋”。这部影集按铁路线分类,系统地编辑了战前的五百多幅贵重的照片。它不仅使战前的满洲重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且,作为历史资料,也是珍贵的。特别是影集最后登载的浜野的《满洲的挽歌》一文,是一篇会使读者重新发出“啊!满洲”的感慨声的文章。。
    满洲史会编辑的满洲史的巨大工作,于六五年完成。在进行这一编辑工作的同时搜集了一千多张照片。而《满洲慕情》就是把从这一千多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五百多张照片加以编辑的影集。《啊!满洲》中有许多速描式的照片,而《满洲慕情》是从编辑历史的角度出发,收录了很多历史价值很高的照片,这一点是很明显的。
    它是一部令人怀念日本的明治、大正和昭和在满洲的历史的珍贵的影集。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三月二十六日刊载一篇文章,标题是《日本军歌唱片大行其道》。摘要如下:
    为了宣扬军国主义,鼓吹扩军备战,日本政府目前正在有意识地推广战前的军歌军乐,发行大量的军歌唱片,出版军歌乐谱;同时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团体掀起了一个大唱军歌的运动。连日本报纸也承认:“军歌现在在年青人中间这样流行,已成为战后一大特色。”
    据日本唱片界人士说,日本六大唱片公司最近发行的军歌军乐唱片达四十余种,销数一百数十万张。
    这些军歌几乎全部是战前日本“文化省”或军部制作的鼓吹侵略战争,以驱使无知青少年为天皇效命沙场的作品,充满着封建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东西。
    如战前影片《特玫队归来》中由影星鹤田浩二唱的一支主题曲《战友平安》,就是赤裸裸歌颂日本帝国军人侵略精神的歌曲,现在又重新大行其道。唱片公司将许多战前的军歌,特别雇请当前最红的歌星演唱,灌成唱片后广泛发行。由于这些红歌星拥有大量的青年男女歌迷,一经由他们现身电视歌坛演唱,立刻风行一时,造成很大的毒害。
    例如水前寺清子灌唱的“回忆中的军歌”唱片,初版就卖了十五万张;田瑞义夫灌唱的“奉献给二百万英灵的军歌”,销售了五万张;春日八郎的《泪之军歌》已突破五万张。
    在东京热闹市区新宿等地开设的一些音乐厅、餐室、深夜茶座等,简直就是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播唱唱片,其中军歌军乐占一半。和军歌大流行的同时,各种军歌曲谱也大量出版。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还解释战前军歌歌词背景,歌颂那些为天皇“英勇出击”的帝国军人的事迹。
    许多唱片公司都专门辟有“军歌唱片柜”;陈列着各种军歌唱片,曲谱。近来由于盒式录音机大行其道,军歌的录音带以比唱片更加凶猛之势在日本全国流传。几乎每一个有唱机或录音机的家庭都有军歌唱片或录音带,其流毒之广可以想见。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