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0年11月11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11-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毛主席语录 '...

        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在我们一边。国际无产阶级在我们一边。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在我们一边。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在我们一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ssk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伊拉克《巴格达观察家报》八日就中意建交发表题为《革命的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包围》的评论说,虽然美帝过去二十一年来一直在对中国的进步政权实行帝国主义性质的包围,但是“作为正在进行斗争的中国人民的唯一代表,革命的中国已经成了国际上有效的杰出的国家,特别是在作为世界各地正在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和进步运动的可靠支柱方面”。
    《巴格达观察家报》强调指出:“尽管世界帝国主义使出了无数阴谋诡计来孤立进步的中国革命,阻挠它同世界的解放运动相互影响,正在进行斗争的中国人民仍然英勇地进行了抵御,就地挫败了这种阴谋诡计。另一方面,人民中国艰苦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自力更生的国家,它始终准备保卫和加强正在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
    这家报纸指出,一些国家竟然仍同在台湾的傀儡政权打交道是荒唐的,并说:“但是光辉的事实是,公正和正义最后将取得胜利。进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世界解放运动采取的值得尊敬的态度,和正在进行斗争的中国人民通过他们的革命取得的意义重大的成就,将迫使世界所有国家重新考虑它们对作为中国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的中国革命的态度。”
    【本刊讯】伊拉克《革命报》九日在评论联大即将辩论中国席位一事时指出:“赞成恢复中国席位的国家一年比一年增多,而那些反对恢复中国席位的国家正在减少。华盛顿统治者所推行的孤立人民中国的愚蠢政策遭到世界人民的谴责。”
    这家报纸说:“我们阿拉伯人民的尊贵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上放射着更加灿烂的光芒,而卖国的蒋介石则越来越孤立,华盛顿的愚蠢的侵略政策也日益遭到失败……人民中国必将占有她的合法地位”。 ssk品论天涯网


    今天,人们在访问中国和苏联的时候,最强烈的感觉是这两个国家是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同样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为什么有那样大的不同呢?其主要的分歧点在于,对“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阶级、有没有必要进行阶级斗争”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在莫斯科的大学学习期间,首先接受的第一个教育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取得了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现在苏联是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苏联,只存在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友好的阶级,已经不存在敌对阶级。因此,苏联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
    苏联,一九三六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斯大林就已经提出了这种“阶级斗争熄灭论”。这种理论是不正确的,但是,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坚强的革命家。斯大林逝世之前,在苏联一直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同社会主义的敌人继续进行勇敢的斗争。
    一九五三年,斯大林逝世,在三年后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篡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赫鲁晓夫进行了臭名昭著的“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对斯大林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进行了恶毒的攻击。赫鲁晓夫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取消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赫鲁晓夫说,“在苏联,人与人进行阶级斗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苏联剩下的主要是人同自然界的斗争。今后,如果再完成几个五年计划,那么苏联就会到达共产主义”,等等。拿这种荒谬的理论欺骗人民,使人民放松无产阶级的革命警惕性,使资产阶级思想乘机任意发展泛滥,制造反革命舆论,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行了资产阶级专政。在取消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联,在各个领域里不断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复辟。
    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坚决地反对国际上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潮流和国内的刘少奇等走资派的阴谋活动,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观点,总结出阶级斗争的规律,清楚地指明了人类通过社会主义到达共产主义的道路。毛主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明确地指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无产阶级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这个理论,全面地总结了迄今为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列宁的理论。列宁曾经说过: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势中的继续。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不但需要本国人民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现在,人类还有三分之二以上没有得到解放。地球上,还有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动派在横行霸道,不断地疯狂进行反革命的阴谋活动。即使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来看,如果无产阶级只是夺取了政权,并且,只是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还决不能说社会主义真正地取得了胜利。如果不持续几代彻底地推进真正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权力的工作,那么就不可能实现最后的胜利。已经夺取了国家权力的无产阶级,要把自己国家看做是世界革命的解放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支援世界革命。毛主席这样的教导,正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一精神。
    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不管是资本家还是地主在表面上看是已经不存在了,在这种状态下,要进一步推进阶级斗争,实现共产主义,与在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敌我分明的情况相比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进行更加高级内容的斗争。毛主席发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矛盾,并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正确地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这个重大问题。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向毛泽东思想阶段发展。现在,中国人民,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得到解放,那么就必须把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即毛泽东思想放在第一位,把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就不可能夺取国家权力,也不可能巩固社会主义,更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十九) ssk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日以《意大利人民向往新中国中意建交符合人民利益——香港海员以自己的耳闻目睹谈体会》为题,刊登消息如下:
    “意大利人民向往社会主义新中国,热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中、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符合两国人民的要求和利益的。”曾经到过意大利的香港海员,昨日以自己的耳闻目睹,畅谈了他们的体会。
    一位老海员充满自豪地说:“在旧中国时代,我们海员在外国受尽欺凌,饱受歧视。但是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我们海员所到之处,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尊重,在意大利的每一个港口,也同样受到意大利人民的热烈欢迎。”码头工人赞颂毛泽东
    他又说:今年我们曾到过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港,那里的码头工人首先热切关心地问:“是中国人?是北京人?”当我们肯定地回答后,他们就竖起拇指,热情赞颂:“毛泽东,好!”接着他们又表示渴望得到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语录》。当他们如愿以偿后,如获至宝。一个银铸的毛主席像章
    另一位海员还拿出他自意大利人民那里获得的珍贵纪念品说:这是意大利人民用银铸造的毛主席像章,一面铸上了毛主席侧面像,另一面则铸上了意大利人民团结的标志。从这个像章也充分说明了意大利人民热爱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一位到过意大利热那亚港的海员接着说:当我们的轮船满载祖国的货物抵达热那亚港时,意大利码头工人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他们争相与我们握手,热烈欢迎,并表达了他们渴望获得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著作的热切感情。中国海员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后,这些意大利工人高兴地把毛主席像章戴上,又利用轮班的休息时间,坐下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还激动地对我们说:“你们新中国有毛主席领导,现在变得很强大,值得高兴。”欢呼我人造卫星上天
    这位海员又说:意大利的码头工人还与我们一道,维护船上的货物,他们还说:“这是从中国来的,就不能让它遭受损坏。”异国工人阶级兄弟的这些情谊,使我们深受感动。
    这些曾经到过热那亚的香港工人又以亲身经历,介绍了意大利人民热爱毛主席,向往新中国的动人事例。我国人造卫星上天的喜讯传到意大利时,热那亚港的报纸当作是头等的大事,在第一版全版报道这个大喜讯,而且还刊登了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大幅画像。而热那亚港的各阶层人民见了香港海员,知道是从中国来的,就热烈希望得到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著作,处处体现了他们对毛主席的热爱。渴望获得毛主席著作
    另一位曾经到过意大利昂科纳港的海员也说:我们的轮船抵达该港口后,当地的人民高举起毛主席像,挥动着《毛主席语录》,到岸上欢迎我们,后来又与我们一起拍了照。我们逗留在昂科纳港的几天内,各阶层的意大利人民络绎不绝地到船上来,并表示渴望得到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著作,甚至连从不落货轮的意大利妇女,也带同孩子到船上来。有些意大利人民还从二、三十里外专程而来。他们非常关心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当我们向他们介绍了我们祖国在工农业等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时,意大利人民均深感兴奋。海员工友们以亲身的经历,深刻体会到,从意大利人民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向往,对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热爱,更说明了中、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的。(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ssk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