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0年8月13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08-1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勃兰特离波恩去莫斯科 '...

    【法新社波恩十一日电】勃兰特总理今天下午动身去莫斯科,以便在明天签订苏联—西德条约。
    由于有人说西德代表团乘坐的波音—707式飞机上面放有炸弹,以进行恐吓,他动身的时间推迟了一小时又五十五分钟。
    【法新社波恩十一日电】勃兰特总理今天说,签订新的苏联—西德互不侵犯条约将使欧洲和平更加可靠。
    他是在动身去莫斯科签订这个条约以前说这番话的。
    他接着说:“人人都必须认识这一点。这个条约维护了我们的民族利益……它是发展我们将来同苏联的关系以及同东欧其他伙伴的关系的良好开端。”
    他说:“西德政府认为,签订这个条约还将有助于四大国使柏林问题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6qj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波恩九日电】政府官员们今天透露说,勃兰特总理正在考虑在九月份联合国大会期间要求召开西方最高级会议,讨论西德对东方的政策。
    官员们说,勃兰特、尼克松总统、希思首相和法国的蓬皮杜总统之间的这种会议将有助于强调说明波恩同西方的联系,尽管它同苏联签署了新的条约。 6qj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日刊载埃利斯自波恩发回的文章,标题是《克里姆林宫接受勃兰特的指导方针》摘要如下:
    在莫斯科的西德发言人说,勃兰特关于条约的指导方针得到“完全接受”。这些指导方针包括:
    一,承认在东德内部一百一十英里的西柏林在法律上、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同西德联系在一起的。
    二,双方同意战胜国(美英法苏)对柏林的特殊权利保持不变。
    三,苏联承认“德国有自由选择”——将来某个时候分裂的德国人民可能选择重新统一他们的国家的可能性。
    四,莫斯科承认波恩一九五五年同西方盟国签订的条约仍然有效。这些条约曾经使西德加入了西方联盟,包括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作为交换,德国人同意目前欧洲边界,包括波兰和东德的边界“不可侵犯”。
    这个条件向波兰人和东德人保证了他们将来的安全,但是没有从法律上保证这些边界。
    勃兰特无权对这些边界给予法律上的承认。这种权利,根据战后盟国达成的协议,只有在同作为一个整体的德国签订和约之后才能生效。
    不可侵犯一词看来已经使得苏联领导人相信,他们战后得到的东西得到了承认,即使不是在法律上,也是在事实上得到了承认。
    这种小心谨慎的措词并不预先排除将来和平改变边界,那就是重新统一德国,但是双方保证不使用武力来实现领土改变。 6qj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拉巴斯二十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民族解放军发表了一个声明,宣布要与美帝国主义进行殊死战。
    这些人士说,声明严厉地抨击了奥万多将军的政权,它的革命民族主义是在五角大楼授意下搞的,此外,声明还攻击了大陆的一些共产党。
    该声明提到星期日大约三十名游击队员对美国南美淘金公司在特奥庞特的设施的袭击,特奥庞特市镇被袭击者占领了几小时,袭击者抓走了两名德国职员,放火烧了上述公司的办事处和抢劫了该公司的保险箱。
    声明列举了在玻利维亚的大约二十个美资公司的名字,并宣布,从那个国家开始对新的征服者进行一场大陆决战。这个声明似乎是由民族解放军的最高司令奥斯瓦尔多·查托·佩雷多签署的。
    上述人士说,声明认为格瓦拉选择的道路是解放大陆的唯一可能道路。
    【美联社拉巴斯二十一日电】国内一些学生领导人和许多外国人在新的游击据点开展活动,他们说,他们要把玻利维亚变成“拉丁美洲的越南”。
    在“我们要回到山中去”的文件中,刊登了由在几天前还是玻利维亚大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的全部人员签字的一封信。
    这十个签字人号召国内学生团结起来投入运动,这十个人都是共产党和“基督教民主党起义青年联盟”的成员。
    他们表示决心“在山中进行斗争”,并说:“我们放弃了大学生运动的领导,去当一名民族解放军的普通战士……把口头讲的一套变成行动”。
    参加游击队活动的有一些外国人,他们的声明认为,“玻利维亚是个关键的地方”,这个国家提供了开展大陆游击活动的“社会政治和地理的基本条件”。
    【法新社拉巴斯二十一日电】曾占领产金的特奥庞特市镇的由奥斯瓦尔多查托·佩雷多领导的民族解放军提出,释放十名被捕的游击队员以交换扣作人质的两名德国人。
    【美联社拉巴斯二十一日电】政府对出现一支新的游击队的反应是星期二晚上宣布了戒严令。
    政府还宣布在政府发现了民族解放军人员的三个省为军事地区。
    政府部长们从星期二早晨起一直在开会分析新的政治形势,据认为,这种形势是紧急的。
    【法新社拉巴斯七月二十一日电】据民族解放军说,玻利维亚和外国的游击队员从星期日继续格瓦拉一九六七年在南卡瓦苏开始的游击战。
    游击队的第一次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奥万多将军的政府出乎意料地从电台随意播发的民族解放军声明中知道国内存在叛乱活动。阿尔贝托·贝利昨晚称这些事件是严重的。
    今天上午,各报向读者提供了一大批游击队的宣传品:极端主义分子从拉巴斯出发的照片、说明武装斗争的目标的宣言和声明。
    参加游击队的大学生领导人的名单中包括以玻利维亚大学生联合会主席阿方索·基罗加·博纳多纳为首的最著名的学生领导人。
    因此,看来这个运动的重要性比奥万多将军昨天推测的要大,奥万多昨天说,他们是一些卤莽的大学生,将对他们进行无情的镇压。
    观察家们认为,在本周内将知道这支新的游击队的规模。几乎大家都一致说,这支游击队可能比一九六七年的游击队更大。
    【法新社拉巴斯二十二日电】奥万多总统今天在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说,他的政府已同意释放十名政治犯,以换取星期日被游击队绑走的两名西德采矿技术人员。 6qj品论天涯网


    【德新社波恩十一日电】西德政府今天尖锐地谴责报业大王阿克塞尔·施普林格的两家报纸过早地公布德苏条约全文。
    这两家报纸是销路很广的《图片报》和独立的《世界报》,它们在今天刊载了政府根据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的安排计划在签字日期星期三(十二日)公布的这一条约的全文。
    波恩政府发言人韦希马尔说,这种泄漏是“不尊重德国和民族利益的情况,只有不顾公正和基本的新闻权利才超过这种情况。”
    韦希马尔还说,政府表示遗憾的是,这些报纸在勃兰特总理动身赴莫斯科的那天公布了全文,而“就是这些报纸在正式谈判开始前已经由于过早公布一些文件而妨碍了同莫斯科的会谈”。
    《图片报》和《世界报》公布的条约的主要部分如下:
    序言:根据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三日关于建立相互外交关系的协定……缔约双方“希望以契约形式表示它们为了两国利益改善和扩大它们之间的合作,包括经济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联系的决心,特缔结如下协定:
    第一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把维持国际和平与缓和紧张局势看作它们的政策的最重要的目的。它们表示决心促进欧洲局势正常化和发展所有欧洲国家之间的和平关系,并且以这个地区存在的实际局势为出发点。”
    第二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以及在保障欧洲与国际安全的问题上,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规定的目的和原则,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第三条:“两国一致认为,只有谁都不侵犯目前的边界,欧洲和平才能维持。
    “它们(西德和苏联)保证无限尊重所有欧洲国家在其目前的边界内的领土完整——
    “它们宣布,它们对谁都没有领土要求,它们在将来也不会提出这种要求——
    “它们在今天和将来都认为,所有欧洲国家在本条约签字日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其中包括构成波兰人民共和国西部边界的奥得—尼斯河线,以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之间的边界。”
    第四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缔结的本条约,并不影响它们以前缔结的双边和多边条约和协定。”
    第五条:“本条约需要批准,从互换批准文件之日起生效……”
    这两家报纸还公布了西德政府就签订条约打算交给苏联政府而尚未正式公布的一封信的全文。
    据这两家报纸报道,信中主要的一段如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荣幸地宣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抱有这样的政治目的,努力争取欧洲的和平状态,使德国人民在这种状态中可以根据自由的自决重新获得统一,本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这一政治目的并无矛盾。”
    《图片报》和《世界报》还公布了以前没有公布过的西德政府给西方三大国的照会。
    照会中强调波恩一莫斯科条约并不影响四大国在德国的权利和责任。
    【法新社波恩十一日电】发行量为四百五十万份的《图片报》在《克里姆林宫想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欧洲》的通栏标题下刊登了这个条约。它援引专门研究东欧事务的外交官的话说,同波恩改善关系是苏联为减少美国在欧洲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卷入的程度而作出的重大努力中的第一个短期的目标。
    这家报纸断言,下一步将是召开一次欧洲安全会议——美国和加拿大将参加这次会议,苏联将向这次会议建议建立包括一个“安理会”的某种“欧洲联合国”,这个安理会将在发生政治危机时举行会议以便消除军事对抗的任何威胁。因此苏联将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
    《世界报》特地谈到了两点。第一,新条约要求“确认中欧的现状”。
    第二,虽然解决柏林问题是四大国(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的事情,但是“它事实上取决于苏联人”。 6q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